一种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1175发布日期:2018-06-15 22:30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状物料储存库,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



背景技术:

粉状物料储存库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过程中粉状物料的贮存。由于粉状物料多采用气力输送方式,粉状物料库在卸料的过程中,物料的落料高差和库内夹杂在粉料之间的气流会与物料一起从仓底卸出进入后级设备,对后级设备进料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同时粉料库长时间储存物料,物料在库内易受潮而结块,块状物料在卸料过程会产生料流不畅,影响严重者会影响后级设备计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粉料库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减弱粉料仓卸料时物料对后级设备的冲击,有效对粉料库中的结块物料进行破碎,保证粉料库卸料通畅,增强后级设备进料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粉状物料库的库体为圆柱状筒体,所述松料装置是在圆柱状筒体的底口承接一段底壳,在所述底壳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轴孔,由外置电机驱动的转轴自所述轴孔呈竖直凸伸在由底壳形成的下凹容腔中,在所述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转子,利用转轴带动转子在所述下凹容腔中水平转动实现松料;在所述底壳上、处在轴孔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出料口,各出料口分别与外部输料管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底壳为圆弧过渡的下拱面。

本实用新型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转子在转轴的顶端沿圆周均匀分布,转子为杆体,杆体一端呈水平与转轴相连接,杆体的另一端按底壳的下拱面弧度上扬。

本实用新型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底壳与圆柱状筒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法兰连接结构。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利用转动的转子对粉状物料库底部物料实现松料,对于结块物料进行破碎,能保证粉料输料顺畅,有效消弱粉料库卸料时物料对后级设备的冲击,增强后级设备进料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其可拆卸的法兰连接结构极大地便利了对于松料装置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粉状物料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出料口,2底壳,3转子,4转轴,5外置电机,6圆柱状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粉状物料库底松料装置的结构形式是:粉状物料库的库体为圆柱状筒体6,松料装置是在圆柱状筒体6的底口承接一段底壳2,在底壳2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轴孔,由外置电机5驱动的转轴4自轴孔呈竖直凸伸在由底壳2形成的下凹容腔中,在转轴的顶端固定设置转子3,利用转轴4带动转子3在下凹容腔中水平转动实现松料;在底壳2上、处在轴孔的外围均匀分布有出料口1,各出料口1分别与外部输料管相连通。

具体实施中,将底壳2设置为圆弧过渡的下拱面,这一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在底壳2中形成积料,有助于落料在出料口1中顺利出料。

如图1和图3所示,转子3在转轴4的顶端沿圆周均匀分布,转子3为杆体,杆体一端呈水平与转轴4固定连接,杆体的另一端按底壳2的下拱面弧度呈上扬,使杆体的旋转平面基本与底壳2的下拱面平行;为了便于维护,在底壳2与圆柱状筒体6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法兰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的转子实现松料,并在出料口中顺畅出料,使后级设备的进料稳定性得到保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