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及往复式电梯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8872发布日期:2018-09-08 00:5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以及具有该导向滑轮装置的往复式电梯防护网。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轿厢,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乘坐电梯也蕴藏着很大的风险,发生的事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电梯不安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井道的坠落事故,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其中的原因大部分是梯门机构失灵,或者人为的违章操作,导致轿箱未在该层,而梯门意外打开乘客或工作人员失足坠入井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目前大多数电梯采用机械式的防坠落保护装置,但机械式保护装置安全系数低,且需要频繁的人为检修,不但给使用带来了麻烦,且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及往复式电梯防护网。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以减少防护网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坏,延长防护网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式电梯防护网,将防护网从电梯井道的顶端延伸至底端,并在电梯轿厢门的对应位置设置防护网的出入口,仅当电梯行驶至对应电梯厅口时,才可通过所述出入口进出电梯轿厢,其余电梯厅口均被防护网覆盖,从而在电梯厅门失效时,相应电梯厅口伸展开的防护网可阻止人们进入井道,防止人们跌入井道内,确保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第一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其包括防护网(10)、导向绳(50)、滑轮装置(60),所述滑轮装置(6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网(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绳(50)连接;其中,所述滑轮装置(60)包括滑轮支架(61),并在滑轮支架(61)内转动装接有第一滑轮(62)和第二滑轮(63),所述第一滑轮(62)和所述第二滑轮(63)之间设有穿孔(64),所述导向绳(50)穿过所述穿孔(64);所述滑轮支架(61)的外端还设有连接孔(65),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连接孔(65)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62)和所述第二滑轮(63)分别设有缩颈部和端面部,所述端面部位于所述缩颈部的两端,所述第一滑轮(62)的缩颈部和所述第二滑轮(63)的缩颈部之间形成所述穿孔(64)。

为实现上述第二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往复式电梯防护网,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所述导向绳(50)设置在所述防护网(10)的两侧,所述防护网(10)沿着所述导向绳(50)运动,所述滑轮装置(60)包括两个以上且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护网(10)与电梯厅口(20)相平行并从电梯井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电梯井道的顶部和底部还设有滚轴(40),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环绕设置于所述顶部滚轴(40)和底部滚轴(40)之间并绕着所述滚轴(40)作循环往复运动,且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循环往复运动与电梯轿厢(30)的行驶运动相同步;所述防护网(10)在电梯轿厢(30)的轿厢门(31)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出入口(11),电梯行驶过程中,电梯轿厢(30)通过所述出入口(11)与对应的电梯厅口(20)连通,且所述防护网(10)覆盖其余电梯厅口(20)。

优选的,所述防护网(10)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导向绳(50)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30)的上部,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下端分别绕过所述顶部滚轴(40)和底部滚轴(40)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30)的下部,且所述防护网(1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形成所述出入口(11)。

优选的,所述滚轴(40)的两端设有轴承座(41),该轴承座(41)装设于电梯井道内,所述滚轴(40)与所述轴承座(41)的轴承孔可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滚轴(40)的数量包括四个以上,分别为:顶部前滚轴、顶部后滚轴、底部前滚轴、底部后滚轴;还可在所述顶部前滚轴和所述顶部后滚轴之间、所述底部前滚轴和底部后滚轴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过渡滚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防护网从电梯井道的顶端延伸至底端,并在电梯轿厢门的对应位置设置防护网的出入口,仅当电梯行驶至对应电梯厅口时,才可通过所述出入口进出电梯轿厢,其余电梯厅口均被防护网覆盖,从而在电梯厅门失效时,相应电梯厅口伸展开的防护网可阻止人们进入井道,防止人们跌入井道内,确保人身安全;

(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在电梯井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滚轴,所述防护网环绕设置于所述顶部滚轴和底部滚轴之间并绕着所述滚轴作循环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防护网的运动更顺畅,磨损更低,使用寿命更长;

(3)、本实用新型将防护网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上部,下端绕过所述顶部滚轴和底部滚轴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的下部,从而实现防护网与电梯轿厢同步运动,且无需额外为防护网配置电机,成本更低,功能更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将所述防护网通过滑轮装置与导向绳进行活动连接,以减少防护网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坏,延长防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与导向绳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与防护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往复式电梯防护网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往复式电梯防护网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防护网;11-出入口;

20-电梯厅口;

30-电梯轿厢;31-轿厢门;

40-滚轴;41-轴承座;

50-导向绳;

60-滑轮装置;61-滑轮支架;62-第一滑轮;63-第二滑轮;64-穿孔;65-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其包括防护网10、导向绳50、滑轮装置60,所述滑轮装置60的一端与所述防护网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向绳50连接;其中,所述滑轮装置60包括滑轮支架61,并在滑轮支架61内转动装接有第一滑轮62和第二滑轮63,所述第一滑轮62和所述第二滑轮63之间设有穿孔64,所述导向绳50穿过所述穿孔64;所述滑轮支架61的外端还设有连接孔65,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连接孔65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滑轮62和所述第二滑轮63分别设有缩颈部和端面部,所述端面部位于所述缩颈部的两端,所述第一滑轮62的缩颈部和所述第二滑轮63的缩颈部之间形成所述穿孔64。所述第一滑轮62和所述第二滑轮63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状,其主要是使导向绳50与两侧的滑轮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即可。所述连接孔65与所述穿孔64之间的相对位置可根据防护网10余导向绳50之间的距离进行布局,且所述连接孔65与所述穿孔64之间可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上下错开设置。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往复式电梯防护网,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网导向滑轮装置,所述导向绳50设置在所述防护网10的两侧,所述防护网10沿着所述导向绳50运动,所述滑轮装置60包括两个以上且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防护网10与电梯厅口20相平行并从电梯井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电梯井道的顶部和底部还设有滚轴40,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环绕设置于所述顶部滚轴40和底部滚轴40之间并绕着所述滚轴40作循环往复运动,且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循环往复运动与电梯轿厢30的行驶运动相同步;所述防护网10在电梯轿厢30的轿厢门31的对应位置还设有出入口11,电梯行驶过程中,电梯轿厢30通过所述出入口11与对应的电梯厅口20连通,且所述防护网10覆盖其余电梯厅口20。

其中,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电梯轿厢30同步运动,可通过分别为防护网10和电梯轿厢30各配置一个电机,并控制各个电机分别驱动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电梯轿厢30进行同步运动,使得防护网10的出入口11始终与轿厢门31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控制成本和硬件成本,将所述防护网10直接与电梯轿厢30相固定,直接通过电梯的驱动电机同时控制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电梯轿厢30,使得所述防护网10与所述电梯轿厢30始终保持同步,功能更可靠。具体的,所述防护网10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导向绳50包括上端和下端,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上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30的上部,所述防护网10和所述导向绳50的下端分别绕过所述顶部滚轴40和底部滚轴40后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30的下部,且所述防护网10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形成所述出入口11。

所述滚轴40可采用无驱动或自带驱动,自带驱动时,通过独立电机控制滚轴40滚动,优选的,滚轴40的滚动线速度与防护网10的往复运动同步。本实施例中,采用无驱动滚轴,且所述滚轴40采用光轴。具体的,所述滚轴40的两端设有轴承座41,该轴承座41装设于电梯井道内,所述滚轴40与所述轴承座41的轴承孔可转动配合。所述滚轴40的数量包括四个以上,分别为:顶部前滚轴、顶部后滚轴、底部前滚轴、底部后滚轴;还可在所述顶部前滚轴和所述顶部后滚轴之间、所述底部前滚轴和底部后滚轴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过渡滚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