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5871发布日期:2018-09-18 19:1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上料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对于细棒或细管的上料,由于其直径比较小,放置在普通上料架的储料框架中容易发生相互交绕的问题,同时,利用普通的上料机在顶升细棒或细管时,不能确保只上料一根细棒或细管,进而导致自动上料不顺畅,且容易发生故障,大大影响了上料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料架自动上料架不顺畅、易发生故障和上料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布置的料框,与所述料框对应位置的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位于所述料框下游的所述机架上衔接有排料输送机构,位于所述排料输送机构下游的所述机架上衔接有缓存平台,位于所述缓存平台下游的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支撑辊组;

所述机架上还摆动安装有用于将物料从所述排料输送机构移送至所述缓存平台上的物料顶送机构;与所述缓存平台对应位置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挡料装置;位于所述缓存平台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捋料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物料顶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摆架,所述摆架靠近所述排料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上驱动有顶升杆,所述顶升杆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顶升杆之间设有卡槽;所述摆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架和所述机架上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捋料链条,所述捋料链条上设有至少一根向所述缓存平台方向延伸的捋料轴;

所述捋料机构位于所述挡料装置和所述排料输送机构之间。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挡料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转轴和铰接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缓存平台的下方、并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转轴上设有多个L形的挡料板,其中一所述挡料板与所述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铰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缓存平台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挡料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高端靠近所述排料输送机构。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排料输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所述驱动轴上设有多个第一皮带轮,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料框之间的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所述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传动带;

位于所述传动带上方的所述机架上设有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布置的阻挡圆管。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多根提升皮带和与所述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的滚轮,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由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皮带轴,所述皮带轴和多根所述提升皮带均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

所述提升皮带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提升皮带的另一端绕经所述滚轮并与所述皮带轴固定连接。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与所述料框对应位置的所述机架端部设有物料端头定位靠板,所述物料端头定位靠板与所述机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物料顶送机构与所述机架之间的距离。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皮带轴延伸出所述机架的端部、并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上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的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其中一所述安装孔上设有限位接触螺钉;位于所述限位接触螺钉两侧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上均设有限位开关。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辊组包括与所述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上方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一滚轮,所述安装块的侧面竖向转动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相互错开设置;

所述安装块和所述挡料板分布于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所述机架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效果是:

由于该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布置的料框,与料框对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提升机构,位于料框下游的机架上衔接有排料输送机构,位于排料输送机构下游的机架上衔接有缓存平台,位于缓存平台下游的机架上转动安装有支撑辊组;机架上还摆动安装有用于将物料从排料输送机构移送至缓存平台上的物料顶送机构;与缓存平台对应位置的机架上设有挡料装置;位于缓存平台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捋料机构,基于上述结构,该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在工作中,将若干物料防止在料框内,之后提升机构提升物料,在提升的过程中,物料会移送至排料输送机构上,之后物料顶送机构将物料逐一已送至缓存平台上,在移送的过程中,物料的顶送端通过挡料装置进行阻挡,同时,通过捋料机构将物料的另一端捋送过来,之后挡料装置不再对物料进行阻挡,此时,物料便向支撑辊组方向移动,之后通过其他机构将该物料送出。

综上所述,采用该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实现了对物料的自动化逐一输送,同时,达到了对物料在输送中进行自动顺料和捋直的效果,有效保证了物料上料的顺畅性和连续性,与传统相比,解决了易发生故障和影响上料效率的问题。

由于物料顶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摆架,摆架靠近排料输送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直线驱动装置上驱动有顶升杆,顶升杆上设有卡块,卡块与顶升杆之间设有卡槽;摆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摆架和机架上铰接,从而在顶送物料时,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带动摆架向排料输送机构方向摆动,之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带动顶升杆上行,通过卡块与顶升杆之间的卡槽在摆面孔将一根物料卡住,之后摆架向缓存平台方向摆动,之后顶升杆下行,直至物料落至缓存平台上,采用该物料顶送机构,结构简单,有效确保了物料的单根输送。

由于捋料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并由第二动力装置驱动的捋料链条,捋料链条上设有至少一根向缓存平台方向延伸的捋料轴;捋料机构位于挡料装置和排料输送机构之间,从而在物料顶送的过程中,通过捋料链条的旋转带动捋料轴循环动作、并完成对物料的顺料和捋直,结构简单,顺料效果好。

由于挡料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转轴和铰接于机架上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转轴位于缓存平台的下方、并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转轴上设有多个L形的挡料板,其中一挡料板与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铰接,从而在顶送物料时,第三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多个挡料板动作、并凸出缓存平台,进而实现对物料的阻挡效果,反之,转轴反方向旋转,带动挡料板位于缓存平台的下方,物料便可向支撑辊组方向移动,综上,通过摆动的挡料板,不仅实现了对物料的阻挡,而且不影响物料向下游的移动。

由于缓存平台包括多个设置于机架上、并倾斜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挡料板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板的高端靠近排料输送机构,从而通过多个倾斜设置的支撑板,实现物料向支撑辊组的自行移动,而且不会对挡料板的摆动造成影响。

由于排料输送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并由第三动力装置驱动的驱动轴,驱动轴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驱动轴上设有多个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和料框之间的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设有传动带;位于传动带上方的机架上设有沿机架长度方向布置的阻挡圆管,从而在提升机构提升物料的过程中,第三动力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便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第一皮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又由于料框与排料输送机构衔接设置,进而提升物料变移送至传动带上,位于传送带上的物料通过阻挡圆管进行阻挡,避免物料批量直接进入缓存平台,采用该排料输送机构不仅实现了对物料的阻挡,而且能有效的避免物料返回料框内,同时能使物料依次平铺在传动带上,为物料顶送机构对物料进行单根顶送提供了保障。

由于提升机构包括多根提升皮带和与第二皮带轮同轴设置的滚轮,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并由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的皮带轴,皮带轴和多根提升皮带均沿机架的长度方向布置;提升皮带的一端设置于机架上,提升皮带的另一端绕经滚轮并与皮带轴固定连接,从而在提升物料时,第一动力装置带动皮带轴转动,皮带轴的旋转会拉动提升皮带动作,进而料框内的物料便会被提升皮拉动、并沿料框进行向上移动,结构简单,对物料的提升效果好。

由于与料框对应位置的机架端部设有物料端头定位靠板,物料端头定位靠板与机架之间的距离大于物料顶送机构与机架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物料端头定位靠板保证了物料在料框内的整齐性,同时,有效避免了物料顶送机构进行空行程工作。

由于皮带轴延伸出机架的端部、并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上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机架上的限位齿轮,限位齿轮上设有多个安装孔,其中一安装孔上设有限位接触螺钉;位于限位接触螺钉两侧的机架上设有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均设有限位开关,从而在皮带轴带动提升皮带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两限位开关对限位接触螺钉的检测,来防止皮带轴带动提升皮带超出极限工作位置。

由于支撑辊组包括与支撑板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块,安装块的上方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一滚轮,安装块的侧面竖向转动安装有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相互错开设置,从而通过转动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有利于物料在输出时,降低物料与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的C向视图;

图6是图2中D的放大图;

图中,1-机架;2-料框;201-物料端头定位靠板;202-托板;3-提升机构;301-第一动力装置;3011-主动齿轮;3012-限位齿轮;3013-安装孔;3014-限位接触螺钉;3015-安装座;3016-限位开关;302-提升皮带;303-滚轮;304-皮带轴;4-排料输送机构;401-第三动力装置;402-驱动轴;403-第一皮带轮;404-第二皮带轮;405-传动带;406-阻挡圆管;5-缓存平台;501-支撑板;6-支撑辊组;601-安装块;602-第一滚轮;603-第二滚轮;7-物料顶送机构;701-摆架;702-第一直线驱动装置;703-顶升杆;704-卡块;705-卡槽;706-第二直线驱动装置;8-挡料装置;801-转轴;802-第三直线驱动装置;803-挡料板;9-捋料机构;901-第二动力装置;902-捋料链条;903-捋料轴;10-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细长类物料用上料架,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沿机架1长度方向布置的料框2,与料框2对应位置的机架1上设有第一动力装置301驱动的提升机构3,位于料框2下游的机架1上衔接有排料输送机构4,位于排料输送机构4下游的机架1上衔接有缓存平台5,位于缓存平台5下游的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支撑辊组6;该机架1上还摆动安装有用于将物料10从排料输送机构4移送至缓存平台5上的物料顶送机构7;与缓存平台5对应位置的机架1上设有挡料装置8;位于缓存平台5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捋料机构9,该捋料机构9位于挡料装置8和排料输送机构4之间。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该物料顶送机构7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摆架701,该摆架701靠近排料输送机构4的一端设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702,该第一直线驱动装置702上驱动有顶升杆703,该顶升杆703上设有卡块704,该卡块704与顶升杆703之间设有卡槽705(参见图4);该摆架70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直线驱动装置706,该第二直线驱动装置706的两端分别与摆架701和机架1上铰接,在本方案中,该第一直线驱动装置702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706均为气缸。

如图1、图2和图3共同所示,该捋料机构9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并由第二动力装置901驱动的捋料链条902,该捋料链条902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捋料链条902上设有至少一根向缓存平台5方向延伸的捋料轴903,在本方案中,该第二动力装置901为电动机驱动的链轮。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该挡料装置8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转轴801和铰接于机架1上的第三直线驱动装置802,该转轴801位于缓存平台5的下方、并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布置;该转轴801上设有多个L形的挡料板803,其中一挡料板803与第三直线驱动装置802铰接,在本方案中,该第三直线驱动装置802为气缸。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该缓存平台5包括多个设置于机架1上、并倾斜设置的支撑板501,相邻两支撑板501之间设有相同的距离,该支撑板501与挡料板803一一对应设置;该支撑板501的高端靠近排料输送机构4、且两者衔接设置。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该排料输送机构4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并由第三动力装置401驱动的驱动轴402,该驱动轴402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驱动轴402上设有多个第一皮带轮403,位于第一皮带轮403和料框2之间的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皮带轮404,该第一皮带轮403和第二皮带轮404之间设有传动带405;位于传动带405上方的机架1上设有沿机架1长度方向布置的阻挡圆管406,作为优选,该阻挡圆管406与传动带405相抵靠;在本方案中中,该第三动力装置401为电动机驱动链传动机构。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该提升机构3包括多根提升皮带302和与第二皮带轮404同轴设置的滚轮303,该第二皮带轮404的直径与滚轮303的直径相同;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并由第一动力装置301驱动的皮带轴304,该皮带轴304的旋转方向与传动带405的传动方向相同,该皮带轴304和多根提升皮带302均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相邻两提升皮带302之间均设有相同的距离;该提升皮带302的一端设置于机架1上,该提升皮带302的另一端绕经滚轮303并与皮带轴304固定连接。

与料框2对应位置的机架1端部设有物料端头定位靠板201(参见图1),作为优选,该物料端头定位靠板201与物料顶送机构7设置于机架1的同一端,该物料端头定位靠板201与机架1之间的距离大于物料顶送机构7(具体为:顶升杆703)与机架1之间的距离;该料框2由托板202和托板202两侧机架1组合而成,该托板202与提升皮带302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2和图5共同所示,该皮带轴301延伸出机架1的端部、并直接加工有主动齿轮3011,该主动齿轮3011和物料端头定位靠板201分布于机架1的两端,该主动齿轮3011上啮合有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的限位齿轮3012,该限位齿轮3012上设有多个安装孔3013,其中一安装孔3013上设有限位接触螺钉3014;位于限位接触螺钉3014两侧的机架1上设有安装座3015,每个安装座3015上均设有限位开关3016。

如图6所示,该支撑辊组6包括与支撑板501一一对应设置的安装块601,该安装块601的上表面上横向转动安装有第一滚轮602,该安装块601的侧面竖向转动安装有第二滚轮603,该第一滚轮602和第二滚轮603相互错开设置;该安装块601和挡料板803分布于支撑板501两侧的机架1上,作为优选,该第一滚轮602凸出安装块601设有第二滚轮603侧的侧面,该第二滚轮603凸出安装块601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提到的气缸和电机等执行装置均为目前的常规技术,在2008年4月北京第五版第二十八次印刷的《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中详细的公开了气缸、电机以及其他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和原理和其他的设计,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清楚明了,2008年08月0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气动技术第3版SMC培训教材中就详细的公开了真空元件、气体回路和程序控制,表明了本实施例中的气路结构也是现有的技术,清楚明了,在2015年07月01日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电机驱动与调速》书中也详细的介绍了电机的控制以及行程开关,因此,电路、气路连接都是清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