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封闭式坦克带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8962发布日期:2018-09-21 23:3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全封闭式坦克带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坦克带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第一种当做传动结构,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传动;其次就是当做运输结构,其因为主承载能力大而代替传送带被广泛用于重物的运输行业中。

传统的坦克带的带节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特别是在与主动轮或者从动轮接触处,因为带节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转弯连接处的间隙会越来越大。当运输结构使用时,体积小巧的物品会掉落到间隙中,导致其使用场合的减少。如果严重的话,小物品孩会卡接在间隙中而影响主动轮的驱动,严重影响传送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的全封闭式坦克带传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封闭式坦克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至少套设有一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安装有有坦克带。

所述坦克带由若干相同形状的带节连接而成,所述带节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其另一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槽,上级带节的弧形凸起设置在下级带节的弧形凹槽内;

所述带节中部均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设置有带轴,相邻两根带轴之间通过链节连接在一起,若干个链节连接形成驱动链;所述主动轮通过驱动链带动坦克带转动。

优选地,所述带节的上表面为工作面,所述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均于工作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链节包括连接上级带轴的上级链片组、连接下级带轴的下级链片组以及定位上级链片组和下级链片组的链筒,所述上级链片组、下级链片组和链筒均套设在带轴上,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啮合在对应的链筒上。

优选地,所述带节底部开设有安装链节的链槽,所述带轴穿设在所述链槽内。

优选地,所述带节的上表面延伸成型有防滑凸条。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通过轴承a安装在机架上,其一端伸出机架并通过减速器连接电机;所述主动轴上通过键a依次套设有若干主动轮以及定距套筒a,所述主动轮和定距套筒a通过锁紧螺帽a固设在主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b转动设置在调节座上,所述调节座滑动设置在机架的调节槽内,所述调节座和机架之间设置有松紧调节组件;所述从动轴上通过键b依次设置有若干从动轮以及定距套筒b,所述从动轮和定距套筒b通过锁紧螺帽b固设在从动轴上。

优选地,所述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有调节座和机架之间的螺纹柱和螺接在螺纹柱上的螺帽,通过转动螺帽改变调节座在螺纹柱上的位置实现坦克带的张紧。

优选地,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通过定距套筒c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或/和下端开设有安装驱动链的限位滑槽。

优选地,所述机架内上下设置有两组坦克带,上方坦克带的长度小于下方坦克带的长度。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坦克带通过带节的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的形式形成无间隙的连接,杂物或者运输物体就不会卡在带节之间,防止了坦克带在转动时的卡死现象,增加了坦克带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2、本发明的坦克带通过驱动链连接主动轮的方式,使装置的承重能力翻倍提升,也防止了坦克带的打滑现象,大大增加了传动效率!

3、本发明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相切于工作面的设置,使得坦克带在转弯处始终无间隙连接,同时,间隙不受主动轮或者从动轮的尺寸影响,间隙始终为0,达到全封闭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坦克带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坦克带主动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驱动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坦克带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种带节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发明第一种带节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带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带节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种带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种带节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去掉坦克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主动轴处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从动轴处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松紧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1-机架;11-定距套筒c;12-支撑板;13-限位滑槽;14-支板;15-连接柱;16-支撑梁;17-螺纹柱;18-螺帽;

21-主动轴;22-主动轮;23-键a;24-定距套筒a;25-锁紧螺帽a;26-减速器;27-电机;28-端盖a;29-限位环a;

31-从动轴;32-从动轮;33-键b;34-定距套筒b;35-锁紧螺帽b;36-调节座;37-调节槽;38-槽座;39-端盖b;40-限位环b;

4-坦克带;41-带节;42-弧形凸起;43-弧形凹槽;44-轴孔;45-带轴;46-工作面;47-链槽;48-防滑凸条;

5-驱动链;51-链节;52-上级链片组;53-下级链片组;54-链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全封闭式坦克带传动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由两块支板14通过连接柱15连接而成。所述机架1两端分别设置有主动轴21和从动轴31,主动轴21和从动轴31上至少套设有一组主动轮22和从动轮32,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32之间安装有有坦克带4。

所述坦克带4由若干相同形状的带节41连接而成,所述带节4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42、其另一侧设置有与弧形凸起42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槽43,上级带节41的弧形凸起42设置在下级带节41的弧形凹槽43内,由此依次相连形成一条完成的坦克带4。本发明的坦克带4通过带节41的弧形凸起42和弧形凹槽43的形式形成无间隙的连接,杂物或者运输物体就不会卡在带节41之间,防止了坦克带4在转动时的卡死现象,增加了坦克带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所述带节41中部均开设有轴孔44,所述轴孔44内设置有带轴45,相邻两根带轴45之间通过链节51连接在一起,由此把相邻两个带节41安装在了一起。若干个链节51连接形成驱动链5;所述主动轮22通过驱动链5带动坦克带4转动。本发明的坦克带4通过驱动链5连接主动轮的方式,使装置的承重效果翻倍提升,也防止了坦克带4的打滑现象,大大增加了传动效率!

优选地,所述带节41的上表面为工作面46,所述弧形凸起42和弧形凹槽43均于工作面46相切。本发明弧形凸起42和弧形凹槽43相切于工作面46的设置,使得坦克带4在转弯处始终无间隙连接(传统的坦克带的间隙在转弯处会越来越大),同时,间隙不受主动轮或者从动轮的尺寸影响,间隙始终为0,达到全封闭式的效果。

优选地,所述链节51包括连接上级带轴45的上级链片组52、连接下级带轴45的下级链片组53以及定位上级链片组52和下级链片组53的链筒54,所述上级链片组52、下级链片组53和链筒54均套设在带轴45上,所述主动轮22和从动轮32分别啮合在对应的链筒54上。

优选地,所述带节41底部开设有安装链节51的链槽47,所述带轴45穿设在所述链槽47内。

优选地,所述主动轴21通过轴承a安装在机架1上,其一端伸出机架1并通过减速器26连接电机27;所述主动轴21上通过键a23依次套设有若干主动轮22以及定距套筒a24,所述主动轮22和定距套筒a24通过锁紧螺帽a25固设在主动轴21上,所述轴承a外侧的支板14上设置有端盖a28,轴承a内侧的主动轮22上设置有限位的限位环a29。

优选地,所述从动轴3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b转动设置在调节座36上,所述调节座36滑动设置在机架1的调节槽37内,所述调节槽37由支板14上的凹槽和设置在凹槽口上的槽座38组成,所述凹槽底部和槽座38上设置有导条,所述调节座36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导槽,所述调节座36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松紧调节组件,通过松紧调节组件改变调节槽37的位置,实现坦克带的张紧调节。

优选地,所述松紧调节组件包括设置有调节座36和机架1之间的螺纹柱和螺接在螺纹柱上的螺帽,通过转动螺帽改变调节座36在螺纹柱上的位置实现坦克带4的张紧。

所述从动轴31上通过键b33依次设置有若干从动轮32以及定距套筒b34,所述从动轮32和定距套筒b34通过锁紧螺帽b35固设在从动轴31上,所述轴承b外侧的支板14上设置有端盖b39,轴承b内侧的从动轴31上设置有限位的限位环b40。

优选地,本实施例设置有三组主动轮和从动轮,其都为链轮,同时设置有三条驱动链,分别设置在左中右位置,使得受力更加稳定。

优选地,所述机架1中部设置有至少个根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上通过定距套筒c11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上端或/和下端开设有安装驱动链5的限位滑槽13。本发明的支撑板12主要用于增加坦克带的承重能力,其次就是导向驱动链。

优选地,所述机架1内上下设置有两组坦克带4,上方坦克带4的长度小于下方坦克带4的长度,上方坦克带4和下方坦克带4之间形成料道,当该装置用于造粒机的自动脱水进料时,所述料道可以实现物料挤压脱水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结构主要用于重物的传送,方便小而重的物品的运输。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带节41的上表面延伸成型有防滑凸条48,所述防滑凸条48有两种形式,如图8-9所示,防滑凸条48为截面为弯钩的条状结构,如图10-11所示,防滑凸条48为若干整齐排列的凸条。其带节41所构成的坦克带的结构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传动,防滑凸条48可增加抓地力。当然,其也可以应用于运输行业,当时物品的滑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