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送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3657发布日期:2019-04-20 05:5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送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快递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送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流行业中从配送系统到用户手里的过程被称为“最后一公里”,这一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全中国超过200万的一线快递员投身于最终几公里的物流配送上面,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过程中,劳动量最大、最棘手的部分是将快递优配送车投送至客户手中,由于客户分布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房间内,快递员需要将快递逐一投送至客户手中,造成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现在一些小区也配有快递柜,但是这种解决方案收件人取件需要下楼,增加了收件人的负担。

楼宇快递智能配送是针对未来快递行业无人机及无人车的投入运营,配合物流无人机及无人车形成一套完整的无人值守快递投送系统。楼宇智能配送实现后,快递将不再需要人力将快递逐个送至客户家中,这一任务将由智能配送系统来完成,将解放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中快递投送至客户手中的棘手问题,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配送方法和系统,解决最后一公里包裹投送难的问题使客户坐在自己家中即可及时收取包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包裹,获取包括包裹的身份信息;

s2:将预存收发端信息与包裹身份信息匹配,获取各包裹的相匹配收发端;

s3:获取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内包裹的件量信息;

s4:判断收发端内件量是否少于预设值,若少于则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否则,等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所述等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包括:

将所述包裹与相匹配的收发端进行关联,向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发送请求信息,并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

获取将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的第二送件路径,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送件路径信息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后,还包括:

向所述包裹分配一个时间标识;

将时间标识在先的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沿所述第二送件路径投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包括:获取将所述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的第一送件路径,根据第一送件路径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向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发送请求信息,包括:对所述包裹分配取件码给,并将取件码发送至相匹配收发端及收发端关联的客户终端。

进一步的,接收包裹前,还包括:接收运输单元的送件请求,根据送件请求配置输送指令并发送,以供输送装置接收输送指令进行输送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的身份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运单号、电话号码、地址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配送系统,包括:

投送单元;

至少一个收发端;

分拣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包裹,获取包裹的身份信息;

控制终端:配置用于通过通信单元与收发端、分拣单元进行数据通信,

将预存于收发端的信息与包裹身份信息匹配,获取相匹配收发端及相匹配收发端内的件量信息,当件量少于预设值时通过投送单元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控制终端,还配置用于获取将所述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的第一送件路径;

投送单元,还配置用于根据第一送件路径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包裹存储单元,设置于分拣单元、投送单元、包裹存储单元三者之间的转移单元;

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内件量不少于预设值时,转移单元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

通过控制终端将所述包裹与相匹配的收发端进行关联,获取将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的第二送件路径;

持续或定时接收所述相匹配收发端内包裹的件量信息,以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通过投送单元根据所述第二送件路径信息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后,通过控制终端向所述包裹分配一个时间标识;

以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投送单元将时间标识在先的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沿所述第二送件路径投送至相匹配收发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投送单元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后通过控制终端向所述包裹分配取件码,并将取件码发送至与包裹相匹配收发端及收发端关联的客户终端。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的身份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运单号、电话号码、地址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示例的配送方法,将预存收发端信息与包裹身份信息匹配,获取相匹配收发端,不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提高包裹投递效率,若将收发端装配在客户家中,使客户坐在自己家中即可及时收取包裹,方便快捷。

2、本发明示例的配送系统,件量少于预设值时通过投送单元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配合物流无人机及无人车形成一套完整快递投送系统,解放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中的大量劳动力,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以电力作为整个系统及无人机的能源,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分拣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裹投送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包裹输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配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图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为配送系统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8为图7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调度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中:1-建筑物,2-无人机,3-无人车,4-扫描组件,5-存储柜,6-楼层间输送干道,7-楼层内投送通道,8-收发端,9-输送带,10-储物格,11-机械手,12-包裹投送轨道,13-包裹输送平台,14-x向输送轮,15-y向输送轮,16-传送电机驱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送系统,包括:

投送单元;

至少一个收发端8;

分拣单元,配置用于接收包裹,获取所述包裹的身份信息,所述包裹的身份信息包括收件人姓名、运单号、电话号码、地址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控制终端:配置用于通过通信单元与收发端8、分拣单元进行数据通信;

将预存于收发端8的信息与包裹身份信息匹配,获取相匹配收发端8及相匹配收发端8内的件量信息,当件量少于预设值时通过投送单元根据第一送件路径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投送单元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后通过控制终端向所述包裹分配取件码,并将取件码发送至与包裹相匹配收发端8及收发端8关联的客户终端。

件量不少于预设值时,暂停投送包裹或将包裹暂时存放,优选的,还包括包裹存储单元,设置于分拣单元、投送单元、包裹存储单元三者之间的转移单元;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内件量不少于预设值时,转移单元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后,通过控制终端将所述包裹与相匹配的收发端8进行关联,向所述包裹分配一个时间标识;持续或定时接收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内包裹的件量信息,以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投送单元将时间标识在先的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沿所述第二送件路径投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所述转移单元可以为设置于存储柜5内的机械手11,本实施例预设值为1,使得投送单元向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逐一投递的方式投送包裹。

具体的,所述包裹存储单元包括存储柜5,所述存储柜5的内壁上设置用于存放包裹的储物格10;根据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内件量是否少于预设值,将与所述收发端8关联的包裹将由分拣单元转移至投送通道,或者由分拣单元转移至包裹存储单元,当件量少于预设值时再转移至投送通道。

投送通道包括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所述楼层内投送通道7的一端与收发端8连通,另一端与楼层间输送干道6连通,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贯穿整栋建筑物1,布置方式类似每栋楼房的排风通道,主要由包裹投送轨道12组成,负责分拣单元与房间内包裹收发服务舱之间的包裹传送。

如图3、图6、图8所示,楼层间输送干道6安装在建筑物1内部或建筑物1表面,其中,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主要由包裹投送轨道12和设置在包裹投送轨道12上的包裹输送平台13组成,包裹输送平台13可在楼层间输送干道6内上下移动(由图3所示),也可在楼层内投送通道7内水平移动;包裹输送平台13上设置x向输送轮14、y向输送轮15,x向输送轮14、y向输送轮15由传送电机驱动16,用于控制x向输送轮14、y向输送轮15的转动,控制包裹的移动方向,将包裹投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

所述分拣单元包括扫描组件4和输送组件;通过输送组件将包裹输送至扫描单元,扫描单元,配置用于扫描包裹的识别码获取包裹的身份信息,具体的,包裹的身份信息由扫描单元在分拣端扫描包裹的识别码识别并发送,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输送带9、楼层间输送干道6的一端均伸入存储柜5,机械手11可以将包裹在输送带9、楼层间输送干道6、储物格10之间转移。所述扫描组件4包括与传送带相配合的分拣支架,所述分拣支架上设置用于扫描包裹识别码的扫描设备。

配送系统对应的配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运输单元的送件请求,根据送件请求配置输送指令并发送,通过输送带9将包裹输送至扫描组件4。

s2:获取包裹的身份信息,所述包裹的身份信息为收件人或运单号。

s3:将预存收发端8信息与包裹身份信息匹配,获取相匹配收发端8;

s4:获取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内包裹的件量信息;

s5:判断收发端8内件量是否少于预设值,若少于则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否则,等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根据第一送件路径将包裹传送至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所述等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包括:s5-1:将所述包裹与相匹配的收发端8进行关联,向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发送请求信息,并转移所述包裹至包裹存储单元;s5-2:向所述包裹分配一个时间标识;s5-3:获取将所述包裹由存储单元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的第二送件路径,待件量少于预设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送件路径信息将包裹传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

s6:向所述相匹配收发端8发送请求信息:还包括:向所述包裹分配取件码,并将取件码发送至相匹配收发端8及收发端8关联的客户终端。

应当理解,上述配送方法中各步骤与配送系统中记载的诸子单元和终端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装置及其中包含的诸子单元和终端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上述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送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配送系统,以及用于向配送系统运送包裹的无人机2和/或无人车3,还包括卸货平台,所述分拣单元用于将包裹由卸货平台分拣并转移至投送单元或包裹存储单元。举例对配送系统进一步介绍:

包括分拣端、配置于分拣端的分拣单元、投送单元、分拣单元、包裹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一个收发端8;

分拣端设置于建筑物1的顶部和/或底部,收发端8设置于建筑物1的房间内,每个收发端8预存有对应的收件人信息,收发端8(或包裹收发服务舱)安装于楼房的房间内,主要负责客户的包裹收发工作,客户在家中即可收到包裹,能够提升客户体验。

投送通道包括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所述楼层内投送通道7的一端与收发端8连通,另一端与楼层间输送干道6连通,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贯穿整栋建筑物1,布置方式类似每栋楼房的排风通道,主要由包裹投送轨道12组成,负责分拣单元与房间内包裹收发服务舱之间的包裹传送。

本实施例预设值为1,以无人机2为例:(1)无人机2携带包裹降落至楼顶无人机2装卸货平台,卸下货物,能够避免客户与物流无人机2的直接接触,将物流无人机2运营中对客户的安全隐患降至最低。预设值为1逐一投送也使得分拣系统复杂度大幅降低,还可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提高快递投递效率;控制逻辑简单可靠,大大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出错及故障概率,提高了分拣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可以防止多个不同尺寸包裹同时输送投递时卡在包裹运输通道内,堵塞包裹投送通道;

(2)货物运送至分拣单元,分拣后经楼层间输送干道6、楼层内投送通道7运送至包裹收发服务舱;配合物流无人机2及无人车3形成一套完整快递投送系统,将解放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中的大量劳动力,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以电力作为整个系统及无人机2的能源,绿色环保。

(3)包裹高峰期期间,如同一个客户(即同一个收发端8)有多个包裹同时到达时,其中时间标识在先的包裹由包裹存储单元投送至包裹收发服务舱;其余快件将暂存于暂存包裹存储单元,待所述收发服务舱的快件被客户收取后(以待件量少于预设值),其余包裹将逐一从暂存仓运送至客户家中的收发服务舱供客户收取。

另外,优选使用无人机2进行运输(分拣端设置于建筑物1的顶部),当使用无人车3时,无人车3运来的包裹,根据无人车3的运输量,分两种情况:

1、当无人车3的包裹量不大时,无人车3和无人机2协同作用,地下无人车3与楼层间输送干道6对接,直接将快件输送至楼房顶部的分拣端进行分拣投送或暂存;

2、当无人车3的包裹量较大时,在楼房底部安装分拣端,用于与无人车3对接,配送包裹;

3、当无人机2的包裹量、无人车3的包裹量均比较大时,在楼房的顶部、底部均安装分拣端,两个分拣端可共用一个投送单元。

配送系统的实施方式有如下三种实施方案:

方案一,在楼房结构设计之初就需考虑将整个配送系统集成其中,直接将整个配送系统集成至楼房中,适用于新开发楼盘和商用cbd综合办公大楼,;

方案二,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居民楼及商用cbd综合办公大楼中,配送系统将采用外挂形式,楼顶加装分拣端,楼层间输送干道6外挂与楼房外壁,并与每家每户的包裹收发服务舱相连通。

方案三,将配送系统与大楼电梯配送系统结合,以货运电梯作为投送单元,配送系统与电梯配送系统通讯交换信息,运送货物乘梯到达指定楼层,将货物集中投放于楼层电梯口的收发端8内。(此方案适合多货梯大楼,指定某一货梯为投送单元)。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通过处理器执行配送方法,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提高包裹投递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储存有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的所述配送方法,便于配送系统的使用及推广。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