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托盘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3620发布日期:2019-04-20 05:59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托盘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盘的系统。



背景技术:

卷烟在销售过程中,需要在物流中心进行集散,通过物流中心来对物流区域辖区内的各个销售点进行配货的工作。卷烟在地面运输过程中,通过集装箱来进行运输,若干的成条的卷烟被包装在纸箱中。卷烟被运送至物流中心之后,在车厢中放置输送装置,将盛放有卷烟的纸箱放置在输送装置上,通过输送装置将盛放有卷烟的纸箱运送至集装箱之外,然后再在集装箱之外的例如车间中将盛放有卷烟的纸箱码垛在叉车托盘上,以便于通过叉车将卷烟运输至目标存储区域。称将盛放有卷烟的纸箱码垛到叉车托盘上的作业为卷烟码垛作业。

卷烟物流作业中,首先需要将叉车托盘摆放布置至指定的位置,例如摆放至上述输送装置的末端以便于从输送装置上取下所运输来的纸箱。现有技术中,将叉车托盘布置到指定位置的方式是通过叉车来进行摆放。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形式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每需要一个叉车托盘,叉车就得在叉架架的堆垛位置和码放纸箱的位置之间往复一次,这增加了叉车使用频率,造成了燃油的浪费,也存在叉车托盘布置效率低的问题,也降低了码垛作业的效率。也多占用了叉车的工时,降低了卷烟码垛作业的效率。然后,通过叉车来摆放叉车托盘,容易造成摆放不到位的问题。然后,通过叉车来布置叉车托盘,具有布置不及时,布置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叉车托盘布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盘的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叉车托盘布置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托盘的系统,包括叉车托盘存储总成和辊子架,所述叉车托盘存储总成用于堆垛和释放叉车托盘,所述辊子架用于将所述叉车托盘存储总成释放的叉车托盘引导至指定位置;

所述叉车托盘存储总成包括垛架、底架、主动轴、从动轴、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第四皮带、涨紧轮系、两组上叉架和两组下叉架,所述底架连接在所述垛架的底部,所述辊子架设在所述底架的下方,两组所述上叉架的高度相同,两组所述下叉架的高度相同,所述上叉架位于所述下叉架的上方,两组所述上叉架在所述垛架的底部按照一组在左另一组在右的方式分布,两组所述下叉架在所述垛架的底部按照一组在左另一组在右的方式分布,两组所述上叉架和两组所述下叉架能分别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每组所述上叉架与所述底架和/或垛架之间、每组所述下叉架与所述底架和/或垛架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与所述上叉架连接的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上叉架推入所述垛架中,与所述下叉架连接的复位弹簧用于将所述下叉架推入所述垛架中,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分别竖向设置,所述主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用于收放所述第一皮带的第一绕带轮和用于收放所述第二皮带的第二绕带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第二齿轮、用于收放所述第三皮带的第三绕带轮和用于收放所述第四皮带的第四绕带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传动比为一比一,所述第一皮带的自由端连接在其中一组所述上叉架上,所述第一皮带收带的时候所述第一皮带将第一皮带所连接的上叉架向外拉,所述第三皮带的自由端连接在另一组所述上叉架上,所述第三皮带收带的时候所述第三皮带将第三皮带所连接的上叉架向外拉,所述第二皮带的自由端连接在其中一组所述下叉架上,所述第二皮带收带的时候所述第二皮带将第二皮带所连接的下叉架向外拉,所述第四皮带的自由端连接在另一组所述下叉架上,所述第四皮带收带的时候所述第四皮带将第四皮带所连接的下叉架向外拉,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三皮带的收或放同步,所述第二皮带和所述第四皮带收或放同步,所述第一皮带收带的时候所述第三皮带放带,所述第一皮带放带的时候所述第三皮带收带,所述涨紧轮系用于涨紧第一皮带和/或第二皮带和/或第二皮带和/或第三皮带和或第四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轴上连接有手摇曲柄。

进一步地,还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和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子架包括下滑部和码垛部,下滑部位于所述垛架的正下方,码垛部连接在下滑部的右侧,下滑部按照左侧高右侧低的倾斜状态设置,码垛部水平设置,码垛架的右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叉架包括叉头、连接横杆、上导轨组、上穿套杆和上拖杆,

所述下叉架包括托架、下导轨组、下穿套杆和下拖杆;

位于同一组所述上叉架中,连接横杆的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上导轨组包括偶数根的上导轨,各上导轨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叉头连接在连接横杆的内侧,上导轨的内端连接在连接横杆的外侧,上穿套杆的长度沿着左右方向设置,上穿套杆的内端连接在连接横杆的外侧,各上导轨沿连接横杆的长度方向分布,各上导轨关于上穿套杆对称分布,上拖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各上导轨的外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拖杆的内侧;

位于同一组所述下叉架中,下导轨组包括偶数根的下导轨,各下导轨的内端连接在托架的外侧,各下导轨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下穿套杆的内端连接在托架的外侧,下穿套杆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各下导轨在托架上按前后顺序分布,着各下导轨关于所述下穿套杆对称分布,各下导轨的外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下拖杆的内侧;

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偶数组的用于滑动连接上导轨和下导轨的导向架,所述底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用于穿套上穿套杆和下穿套杆的限位架,限位架上设有用于穿套上穿套杆的孔和用于穿套下穿套杆的孔,限位架位于上拖杆的内侧与连接横杆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限位架位于下拖杆的内侧与拖架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拖杆上连接有上皮带轴,所述下拖杆上连接有下皮带轴,上皮带轴设置在与上穿套杆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处,下皮带轴设置在与下穿套杆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穿套杆和所述下穿套杆用于穿套所述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导向架各包括两组导向轮组,各组导向轮组按上下方向分布;

位于同一组所述导向架中,位于上方的一组导向轮组夹持在所述上导轨上用于为所述上导轨导向,位于下方的一组导向轮组夹持在所述下导轨上用于为所述下导轨导向,每组导向轮组各包括至少四个导向轮;

在同一组导向轮组中,至少两个导向轮位于上方,至少两个导向轮位于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叉头和所述托架上各转动连接有若干的叉架辊子,叉架辊子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托架包括位于外端的托架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卷烟码垛作业中用于布置叉车盘的系统,本发明通过设置辊子架、主动轴、第一齿轮,第一绕带轮,第二绕带轮,手摇曲柄,从动轴,第二齿轮,第三绕带轮,第四绕带轮,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第四皮带、涨紧轮系和复位弹簧,通过转动转动轴就能控制两组上叉架以及两组下叉架的收放,并且能够确保两组上叉架收放同步、两组下叉架收放同步、上叉架与下叉架之间的收放异步。通过操纵主动的转动即可实现叉车托盘的释放工作。释放后的叉车托盘通过辊子架引导至指定的位置。通过本发明来布置叉车托盘能够避免叉车托盘布置工作多叉车的长时间占用,有利于提高卷烟码垛作业的工作效率,也具有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叉车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叉车托盘存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主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位于同一侧的上叉架和下叉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向视图;

图9为图7的b向视图;

图中:1垛架,11叉车托盘,12顶板件,13支撑块,14插孔,15底板件,2底架,21下滑部,22码垛部,23限位块,24导向架,25导向轮,26限位架,3主动轴,31第一齿轮,32第一绕带轮,33第二绕带轮,34手摇曲柄,4从动轴,41第二齿轮,42第三绕带轮,43第四绕带轮,5第一皮带,51第二皮带,52第三皮带,53第四皮带,54涨紧轮,6上叉架,61叉头,62连接横杆,63上导轨,64上穿套杆,65上拖杆,66上套筒,67上皮带轴,7下叉架,71托架,72托架挡板,73下导轨,74下穿套杆,75下拖杆,76下套筒,77下皮带轴,8复位弹簧,9叉架辊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对本发明的描述过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和“后”指的是以图3为视图基准进行描述的,对于术语“上”、“下”、“左”、“右”、“前”和“后”的定义,仅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在卷烟码垛作业中所使用的叉车托盘11包括位于顶部的顶板件12、位于底部的底板件15、连接在顶板件12和底板件15之间的支撑块13,支撑块13用于在顶板件12和底板件15之间支撑起插孔14。插孔14用于叉车的前叉插入,方便将叉车托盘12托起。顶板件12用于支撑支撑位于叉车托盘11上方的货物垛,底板件15用于在位于下方的货物垛上形成支撑、增大支撑面积,对货物垛起到保护的作用。本发明是为了布置上述类型的叉车托盘而发明设计的。

本发明包括叉车托盘存储总成和辊子架,叉车托盘存储总成用于堆垛和释放叉车托盘,辊子架用于将叉车托盘存储总成释放的叉车托盘引导至指定位置。

如图2至图6所示,图2中的叉车托盘存储总成处于左视的状态下放置,叉车托盘存储总成包括垛架1、底架2、主动轴3、从动轴4、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51、第三皮带52、第四皮带53、涨紧轮系、两组上叉架6和两组下叉架7。底架2连接在垛架1的底部,辊子架设在底架2的下方。辊子架包括下滑部21和码垛部22,下滑部21位于垛架1的正下方,码垛部22连接在下滑部21的右侧,下滑部21按照左侧高右侧低的倾斜状态设置,码垛部22水平设置,码垛架1的右端设有限位块23。当有叉车托盘从垛架1的底部落至位于垛架1下方的区域的时候,叉车托盘先落至下滑部21,然后在叉车托盘的重力分力的作用下滑动至码垛部22,叉车托盘在惯性作用下滑动至码垛部22的右端,限位块23用于将叉车托盘限位在码垛部22的右端。在码垛部22的右端的位置处进行卷烟的码垛作业。垛架1用于堆垛叉车托盘,垛架1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可以用例如铁丝网或栅栏类部件进行封闭,垛架1的后侧预留出用于向垛架1中放置叉车托盘垛的取放口,成垛的叉车托盘从垛架1的后侧通过叉车放置到垛架1中。

如图3至图6所示,两组上叉架6的高度相同,两组下叉架7的高度相同,上叉架6位于下叉架7的上方。两组上叉架6在垛架1的底部按照一组在左另一组在右的方式分布,两组下叉架7在垛架1的底部按照一组在左另一组在右的方式分布,两组上叉架6和两组下叉架7能分别在左右方向上滑动。每组上叉架6与底架2和/或垛架1之间、每组下叉架7与底架2和/或垛架1之间设有复位弹簧8,与上叉架6连接的复位弹簧用于将上叉架6推入垛架1中,与下叉架7连接的复位弹簧用于将下叉架7推入垛架1中。

如图3至图6所示,主动轴3和从动轴4分别竖向设置,主动轴3上设有第一齿轮31、用于收放第一皮带5的第一绕带轮32和用于收放第二皮带51的第二绕带轮33。从动轴4上设有第二齿轮41、用于收放第三皮带52的第三绕带轮42和用于收放第四皮带53的第四绕带轮43。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41啮合,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41的传动比为一比一。主动轴3用于第一绕带轮32和第二绕带轮33转动,从动轴4用于带动第三绕带轮42和第四绕带轮43转动。

如图3至图6所示,第一皮带5的自由端连接在其中一组上叉架6(即位于垛架1左侧的一组上叉架)上,第一皮带5收带的时候第一皮带5将第一皮带5所连接的上叉架6向外(图示中向左)拉。第三皮带52的自由端连接在另一组上叉架(即位于垛架1右侧的一组上叉架)上,第三皮带52收带的时候第三皮带52将第三皮带52所连接的上叉架向外(图示中向右)拉。第二皮带51的自由端连接在其中一组下叉架7(即位于垛架1左侧的下叉架)上,第二皮带51收带的时候第二皮带51将第二皮带51所连接的下叉架7向外(即图示中向左)拉。第四皮带53的自由端连接在另一组下叉架(即位于垛架1右侧的下叉架)上,第四皮带53收带的时候第四皮带53将第四皮带53所连接的下叉架向外(图示中向右)拉。第一皮带5和第三皮带52的收或放同步,即第一皮带5收带的同时第三皮带52也按照同等的速度收带;第一皮带5放带的同时,第三皮带52也按照同等的速度进行放带。上述收放带的第二皮带51和第四皮带53收或放同步,即当第二皮带51放带的同时第四皮带53按照同等地速度进行放带;当第二皮带51收带的同时第四皮带53按照同等的速度进行收带。第一皮带5收带的时候第三皮带52放带,第一皮带5放带的时候第三皮带52收带。涨紧轮系用于涨紧第一皮带5和/或第二皮带51和/或第二皮带51和/或第三皮带52和/或第四皮带53,涨紧轮系包括若干的涨紧轮54,各个涨紧轮54能够分别转动。定义两组上叉架构成上叉架组、两组下叉架构成下叉架组,在任意时刻上叉架组和下叉架组至少一者位于能够阻挡水平放置在垛架1中的叉车托盘的位置处。

如图1至图6所示,在使用本发明布置叉车托盘11的时候,各个叉车托盘按照上下依次堆垛在垛架1上,在任意时刻内上叉架6和/或下叉架7对成垛的叉车托盘形成托举。当下叉架7托举在位于成垛的叉车托盘最底部的一个叉车托盘的底部的时候,上叉架6处于能插入至位于底部第二个的叉车托盘的插孔的位置处。将通过转动主动轴3,来控制上叉架6和下叉架7的收放,当下叉架7向垛架1以为外放的时候,上叉架6向垛架1以内收使得上叉架6的内端插入到从底部数第二个叉车托盘的插孔中,从而对垛架中的位于上叉架6上方的叉车托盘垛形成托举,下叉架7继续外放,直到外放到能够释放位于最底部的一个叉车托盘的位置处,从而释放一个叉车托盘,盖叉车托盘沿辊子架布置到指定的位置处。按上述方式的反向转动主动轴的时候,能将未释放的叉车托盘垛的底部下放倒下叉架7上。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通过设置辊子架、主动轴3、第一齿轮31,第一绕带轮32,第二绕带轮33,手摇曲柄34,从动轴4,第二齿轮41,第三绕带轮42,第四绕带轮43,第一皮带5,第二皮带51,第三皮带52,第四皮带53、涨紧轮系和复位弹簧8,通过转动转动轴就能控制两组上叉架以及两组下叉架的收放,并且能够确保两组上叉架收放同步、两组下叉架收放同步、上叉架与下叉架之间的收放异步。通过操纵主动3的转动即可实现叉车托盘的释放工作。释放后的叉车托盘通过辊子架引导至指定的位置。通过本发明来布置叉车托盘能够避免叉车托盘布置工作多叉车的长时间占用,有利于提高卷烟码垛作业的工作效率,也具有节能的效果。对于对主动轴3的操作,例如,主动轴3上连接有手摇曲柄34,通过人工摇动手摇曲柄来操作叉车托盘的释放工作;再例如,还包括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和主动轴3传动连接,通过一个换向开关来控制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从而控制该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的启停工作,利用该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来操纵主动轴的转动,从而来操纵叉车托盘的释放工作。

如图2至图9所示,位于垛架1左侧的一组上叉架和一组下叉架为例来说明上叉架的滑动以及下叉架的滑动。上叉架6包括叉头61、连接横杆62、上导轨63组、上穿套杆64和上拖杆65。下叉架7包括托架71、下导轨73组、下穿套杆74和下拖杆75。连接横杆62的长度沿前后方向设置,上导轨63组包括偶数根的上导轨63,各上导轨63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叉头61连接在连接横杆62的内侧,上导轨63的内端连接在连接横杆62的外侧。上穿套杆64的长度沿着左右方向设置,上穿套杆64的内端连接在连接横杆62的外侧。各上导轨63沿连接横杆62的长度方向分布,各上导轨63关于上穿套杆64对称分布,上拖杆65沿前后方向设置,各上导轨63的外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上拖杆65的内侧,例如,在上托杆65的对应位置处设有用于插接上导轨63的上套筒66,上导轨插接在上套筒中并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连接。

如图2至图9所示,下导轨73组包括偶数根的下导轨73,各下导轨73的内端连接在托架71的外侧。各下导轨73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下穿套杆74的内端连接在托架71的外侧,下穿套杆74的长度沿左右方向设置,各下导轨73在托架71上按前后顺序分布,着各下导轨73关于下穿套杆74对称分布。各下导轨73的外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下拖杆75的内侧,例如下托杆75在对应位置处设置下套筒76,下导轨73插接在下套筒76中,下导轨和下套筒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进行锁紧。

如图2至图9所示,底架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偶数组的用于滑动连接上导轨63和下导轨73的导向架24。底架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用于穿套上穿套杆64和下穿套杆74的限位架26,限位架26上设有用于穿套上穿套杆64的孔和用于穿套下穿套杆74的孔,限位架26位于上拖杆65的内侧与连接横杆62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限位架26位于下拖杆75的内侧与拖架的外侧之间的位置处。

如图2至图9所示,上述上托架6和下托架7的具体结构能够保证上托架和下托架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顺畅的程度,同时确保上托架6对成垛的叉车托盘的托举工作的稳定程度,确保下托架7对成垛的叉车托盘的托举工作的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本发明的安全系数。上述结构便于本发明的拆装工作,便于本发明检修和组装工作。

如图8所示,上拖杆65上连接有上皮带轴67,下拖杆75上连接有下皮带轴77,上皮带轴67设置在与上穿套杆64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处。下皮带轴77设置在与下穿套杆74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处。将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三皮带和第四皮带统称为皮带,将上叉架和下叉架统称为叉架,皮带轴67用于连接对应的皮带。通过设置皮带轴67便于套设在皮带轴上的皮带绕皮带轴旋转,配合上述皮带轴的位置特征,有利于保证皮带拉动对应的叉架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上穿套杆64和下穿套杆74用于穿套复位弹簧,将复位弹簧套设在穿套杆上之后,有利于控制复位弹簧对对应的叉架的作用力的方向,有利于保证叉架顺畅滑动。

如图2至图9所示,每组导向架24各包括两组导向轮25组,各组导向轮25组按上下方向分布。位于同一组导向架24中,位于上方的一组导向轮25组夹持在上导轨63上用于为上导轨63导向,位于下方的一组导向轮25组夹持在下导轨73上用于为下导轨73导向,每组导向轮25组各包括至少四个导向轮25。在同一组导向轮25组中,至少两个导向轮25位于上方,至少两个导向轮25位于下方。这可以保证对应叉架的顺畅滑动。

如图2至图9所示,叉头61和托架71上各转动连接有若干的叉架辊子9,叉架辊子9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叉架辊子9,有利于降低对应的叉架与叉车托盘之间的摩擦,保证叉车托盘顺利释放,或者保证顺利的插接到对应的叉车托盘的插孔或是对应的叉车托盘的底部。托架71包括位于外端的托架挡板72,本发明通过设置托架挡板72,有利于对位于最底部的叉车托盘形成限位和推动,保证叉车托盘垛的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