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压密封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2332发布日期:2018-10-13 01:0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压密封罐,属于储存密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生活的不断发展,自酿酒类食品已经日益增多。酿酒通常采用密封罐进行一定期间的发酵,在粮食发酵过程中,密封罐时有发生爆炸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压密封罐,密封罐内压力超出设定压力后,能够排出密封罐内气体,保持密封罐内压力始终处于能够承受的压力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压密封罐,包括罐体,罐体上部设有密封盖,密封盖底部设有稳压装置:稳压装置包括设于密封盖下部的稳压壳体,稳压壳体内设有弹性密封垫,贯穿密封盖、弹性密封垫和稳压壳体设有密封杆,稳压壳体上设有通气孔。

密封盖与罐体采用现有技术常规手段,满足密封要求,组合成为密封罐,当密封罐内压力增加时,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稳压壳体内,气体进入稳压壳体后,挤压弹性密封垫变形,气体通过弹性密封垫与密封罐之间的缝隙以及密封杆与密封盖之间的缝隙排出,密封罐内压力降低,弹性密封垫恢复,密封罐内压力保持不超过适当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密封垫包括弧形部,弧形部外周设有水平部。弧形部受到气体挤压后,更容易变形,密封罐内气压增大后,更有利于迅速排出密封罐内气体,保持密封罐内气压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确保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弧形部向下突起,通气孔设于水平部下方。弧形部从突起的一侧向另一侧变形更容易,密封罐内气体通过通气孔进入稳压壳体后,能够相对容易地挤压弧形部向上方变形,迅速排出密封罐内气体,保持密封罐内气压保持在适当范围内,确保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通气孔设于稳压壳体底部或侧面。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密封垫外周与稳压壳体相适应设置。保持好密封状态。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密封垫为橡胶密封垫。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密封垫设为圆形或类圆形。

罐体和密封盖组合成密封罐,使用密封罐进行发酵以制作酒或酵素类食品时,发酵过程中,不断释放气体,密封罐内压力逐渐增加,当密封罐内气压超出其密封罐承受压力范围后,密封罐即会发生爆炸危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压装置,通过设置稳压壳体、弹性密封垫、密封杆和通气孔,能够在密封罐内气压增大时,及时排出密封罐内的气体,保持密封罐内气压处于适当的范围,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2)通过设置弧形部和水平部,能够进一步提高调节密封罐内气压的速度,进一步增加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稳压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实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稳压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 2、连接轴 3、稳压装置 4、密封盖 5、卡扣;

3.1、稳压壳体 3.2、密封杆 3.3、弧形部 3.4、水平部 3.5、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稳压密封罐,包括罐体1,罐体1上部设有密封盖4,密封盖4底部设有稳压装置3:罐体1可以通过连接轴2连接密封盖4一侧,密封盖4另一侧通过卡扣5连接罐体1。

稳压装置3包括设于密封盖4下部的稳压壳体3.1,稳压壳体3.1内设有弹性密封垫,贯穿密封盖4、弹性密封垫和稳压壳体3.1设有密封杆3.2,稳压壳体3.1上设有通气孔3.5。

弹性密封垫包括弧形部3.3,弧形部3.3外周设有水平部3.4。弧形部3.3向下突起,通气孔3.5设于水平部3.4下方。通气孔3.5可以设于稳压壳体3.1底部,通气孔3.5也可以设于稳压壳体3.1侧面。弹性密封垫外周与稳压壳体3.1相适应设置。弹性密封垫为橡胶密封垫。弹性密封垫设为圆形或类圆形。

罐体1和密封盖4组合成密封罐,使用密封罐进行发酵以制作酒或酵素类食品时,发酵过程中,不断释放气体,密封罐内压力逐渐增加,当密封罐内气压超出其密封罐承受压力范围后,密封罐即会发生爆炸危险。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罐体1和密封盖4组合成密封罐,稳压壳体3.1与弹性密封垫保持密封罐的密封状态,密封罐内气体通过通气孔3.5流通,当密封罐内气压增大时,密封罐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3.5进入稳压壳体3.1,并挤压弹性密封垫,弧形部3.3被挤压变形后,弧形部3.3与密封杆3.2不再是紧密结合的状态,稳压壳体3.1中弧形部3.3下方的气体通过弧形部3.3与密封杆3.2之间的缝隙向上流出,并经密封杆3.2与密封盖4之间的缝隙排出密封罐;当稳压壳体3.1内气体压力与密封罐内气体压力平衡后,弧形部3.3复原,密封罐恢复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