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8908发布日期:2018-11-20 22:0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粉末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是指尺寸小于1mm的金属颗粒群。包括单一金属粉末、合金粉末以及具有金属性质的某些难熔化合物粉末,是粉末冶金的主要原材料。金属粉末属于松散状物质,其性能综合反映了金属本身的性质和单个颗粒的性状及颗粒群的特性。一般将金属粉末的性能分为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化学性能是指金属含量和杂质含量。物理性能包括粉末的平均粒度和粒度分布,粉末的比表面和真密度,颗粒的形状、表面形貌和内部显微结构。工艺性能是一种综合性能,包括粉末的流动性、松装密度、振实密度、压缩性、成形性和烧结尺寸变化等。此外,对某些特殊用途还要求粉末具有其他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如催化性能、电化学活性、耐蚀性能、电磁性能、内摩擦系数等。金属粉末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末的生产方法及其制取工艺。粉末的基本性能可用特定的标准检测方法测定。粉末粒度及其分布的测定方法很多,一般用筛分析法、沉降分析法、气体透过法、显微镜法等。超细粉末用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小角度散射法测定。金属粉末习惯上分为粗粉、中等粉、细粉、微细粉和超细粉五个等级。

金属粉末成品加工完成后都需要通过粉末运输罐车来运输,运输之前需要装填的装置往粉末运输罐车内装填。传统的装填装置只有第一个出料管道,导致装填效率缓慢。粉末运输罐车装满金属粉末后,出料管道从粉末运输罐车上拔出后会有大量的金属粉末外溢出,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以解决上述金属粉末装填效率缓慢以及装填完后金属粉末外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台、进料输送管道、罐体、出料箱、用于增大罐体内部负压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增大出料箱内部负压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罐体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进料输送管道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外侧壁上,并且进料输送管道与罐体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箱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罐体上,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和第二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箱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料管道,出料箱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出料管道通过导管与进料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道、第二出料管道和第三出料管道上均设有阀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出料箱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竖直安装在罐体的顶部,并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连接轴和若干个沿第一连接轴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连接轴安装在第一转轴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一叶片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接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竖直安装在出料箱的顶部,并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第二连接轴和若干个沿第二连接轴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二转轴的顶部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连接轴安装在第二转轴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二叶片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连接轴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登高梯和攀爬梯。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上还设有沿罐体顶部边沿设置的第一防护栏,出料箱上还设有沿出料箱顶部边沿设置的第二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设有出料箱、第一出料管道和第二出料管道,所述出料箱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料管道,出料箱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管道,所述第二出料管道通过导管与进料管道连通;第一出料管道能够将金属粉末装填到粉末运输罐车内,因第二出料管道与进料管道连通,所以出料箱上的第三出料管道也能够将金属粉末装填到粉末运输罐车内,从而实现了双管道装填,提高了装填效率。

(2)设有用于增大罐体内部负压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增大出料箱内部负压的第二驱动机构;当完成装填时,关闭第二出料管道上的阀门,随后第一驱动机构工作增大罐体内的负压,从而让位于第一出料管道内剩余的金属粉末被吸入罐体内,第二驱动机构工作增大工作箱内的负压,从而让位于第三出料管道内剩余的金属粉末被吸入出料箱内,从而避免了因金属粉末外溢造成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罐体的剖视图;

图3为出料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工作台1,进料输送管道2,罐体3,第一出料管道3a,阀门3a1,第二出料管道3b,第一防护栏3c,出料箱4,连接柱4a,进料管道4b,第三出料管道4c,第二防护栏4d,第一驱动机构5,第一驱动电机5a,第一转动组件5b,第一转轴5b1,第一连接轴5b2,第一叶片5b3,第二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电机6a,第二转动组件6b,第二转轴6b1,第二连接轴6b2,第二叶片6b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高效粉末装填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工作台1、进料输送管道2、罐体3、出料箱4、用于增大罐体3内部负压的第一驱动机构5和用于增大出料箱4内部负压的第二驱动机构6,所述罐体3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进料输送管道2的一端固定在罐体3的外侧壁上,并且进料输送管道2与罐体3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料箱4的一端设有两个连接柱4a,两个连接柱4a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在罐体3上,所述罐体3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3a和第二出料管道3b,所述出料箱4的外侧壁上设有进料管道4b,出料箱4的底部设有第三出料管道4c,所述第二出料管道3b通过导管与进料管道4b连通,所述第一出料管道3a、第二出料管道3b和第三出料管道4c上均设有阀门3a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安装在罐体3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安装出料箱4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对粉末运输罐车装填金属粉末时,工人将第一出料管道3a和第三出料管道4c同时对接到粉末运输罐车上,随后粉末运输罐车增大罐车内的负压,让金属粉末稳定的装填到粉末运输罐车内,进而提高了装填效率,当粉末运输罐车装填满后,工人关闭第二出料管道3b上的阀门3a1,随后第一驱动机构5工作增大罐体3内的负压,从而让位于第一出料管道3a内剩余的金属粉末被吸入罐体3内,第二驱动机构6工作增大工作箱内的负压,从而让位于第三出料管道4c内剩余的金属粉末被吸入出料箱4内,避免了因金属粉末外溢造成的资源浪费。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驱动电机5a和第一转动组件5b,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a竖直安装在罐体3的顶部,并且第一驱动电机5a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组件5b安装在第一驱动电机5a的输出轴上;当粉末运输罐车装填满后,第一驱动电机5a驱动第一转动组件5b高速转动,从而增大了罐体3内的负压。

所述第一转动组件5b包括第一转轴5b1、第一连接轴5b2和若干个沿第一连接轴5b2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一叶片5b3,所述第一转轴5b1的顶部与第一驱动电机5a的输出轴连接,第一连接轴5b2安装在第一转轴5b1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一叶片5b3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一连接轴5b2上;当粉末运输罐车装填满后,第一驱动电机5a驱动第一转轴5b1转动,第一转轴5b1带动第一连接轴5b2转动,所有第一叶片5b3随第一连接轴5b2转动而转动,从而增大了罐体3内的负压。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6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a和第二转动组件6b,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a竖直安装在出料箱4的顶部,并且第二驱动电机6a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b安装在第二驱动电机6a的输出轴上;当粉末运输罐车装填满后,关闭第二出料管道3b上的阀门3a1,第二驱动电机6a驱动第二转动组件6b高速转动,从而增大了出料箱4内的负压。

所述第二转动组件6b包括第二转轴6b1、第二连接轴6b2和若干个沿第二连接轴6b2周向等间距设置的第二叶片6b3,所述第二转轴6b1的顶部与第二驱动电机6a的输出轴连接,第二连接轴6b2安装在第二转轴6b1的底部,每个所述第二叶片6b3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第二连接轴6b2上;当粉末运输罐车装填满后,关闭第二出料管道3b上的阀门3a1,第二驱动电机6a驱动第二转轴6b1转动,第二转轴6b1带动第二连接轴6b2转动,所有第二叶片6b3随第二连接轴6b2转动而转动,从而增大了出料箱4内的负压。

所述工作台1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登高梯和攀爬梯;登高梯的设计方便了工人对塔体顶部相关机构进行维护,攀爬梯的设计方便工人对出料箱4顶部的相关机构进行维护。

所述罐体3上还设有沿罐体3顶部边沿设置的第一防护栏3c,出料箱4的上还设有沿出料箱4顶部边沿设置的第二防护栏4d;第一防护栏3c提高了工人在罐体3顶部作业的安全性,第二防护栏4d提高了工人在出料箱4顶部作业的安全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