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488发布日期:2019-01-08 22:1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吊具。



背景技术:

吊具是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一般包括顶梁和底梁,顶梁直接或间接地与吊钩连接,底梁通过链条或吊带与顶梁连接。现有的一种吊具是通过设置于底梁下的吊绳来对待吊物进行吊装,这就要求待吊物在顶部要设置有吊点。但是有些待吊物由于结构需要和工艺设计需要,没有设置吊点,这将导致上述的这种吊具无法对这些待吊物进行吊装,所以这种吊具通用性较差。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顶梁呈“H”型的吊具,这种吊具虽然可以实现对没有吊点的待吊物进行吊装,但是顶梁结构复杂,占用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和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吊具无法对没有吊点的待吊物进行吊装或者结构复杂、不便于运输及存放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没有吊点的待吊物进行吊装同时结构较简单、便于运输及存放的吊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包括:

顶梁,适于与吊钩连接;

底梁,具有至少两个,适于支撑待吊物,并分别与所述顶梁平行设置;

连接结构,连接所述顶梁与所述底梁,且与所述顶梁、所述底梁共同围成适于放置所述待吊物的置物空间。

通过将顶梁与底梁平行设置,可以使顶梁与底梁及连接结构之间形成可供待吊物装入的置物空间,且待吊物能够在置物空间中受底梁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底梁对待吊物的支撑,对有吊点及无吊点的待吊物均能够实现吊装,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另一方面由于待吊物是装置于底梁与顶梁之间的空间中,无需额外占用底梁远离顶梁一侧的空间,可以节省吊装的工作空间,从而在空间不是很大的环境中也能够实现顺利吊装。同时,由于只需设置一个与底梁平行的顶梁即可实现上述的吊装,顶梁结构简单,占用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存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为柔性件。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柔性带,每个所述底梁的端部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柔性带,所述第一柔性带远离所述底梁的一端与所述顶梁的对应端部连接。

通过调节装置对至少与一个所述底梁的两端连接的所述第一柔性带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待吊物的重心调节,从而减少待吊物的重心偏心,降低吊装过程中待吊物侧翻和倾倒的风险,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柔性带为第一链条和/或第一吊带。

多个所述第一柔性带中,至少与一个所述底梁的两端连接的所述第一柔性带为第一链条,且所述第一链条上设有可调节所述第一链条的长度的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对第一链条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待吊物的重心调节,从而减少待吊物的重心偏心,降低吊装过程中待吊物侧翻和倾倒的风险,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具有两个,所述第一柔性带具有四个,且其中两个为第一链条,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底梁的两端,另外两个为第一吊带,分别连接在另外一个所述底梁的两端。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对第一链条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待吊物在垂直底梁长度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两个第一吊带的设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为第一链条的长度调节提供参考标准。

两个所述底梁的长度相等,并分别与所述顶梁的长度相等。

所述底梁的横截面为矩形。这样使得待吊物与底梁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不仅可以使待吊物的吊装更平稳,还可以减少待吊物与底梁之间的应力集中,减少对待吊物的磨损,同时提高底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梁和/或所述顶梁的长度可调。这样可以根据待吊物的尺寸调节底梁和/或顶梁的长度,以便对待吊物取得更佳的吊装效果,同时可以在运输或存放时缩短底梁和/或顶梁,从而减少占地空间。

所述顶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顶支梁,及至少一个第二顶支梁,所述第一顶支梁与所述第二顶支梁嵌套连接。当需要调节顶梁的长度时,只需调节第一顶支梁与第二顶支梁之间的嵌套深度,在吊装过程中上述嵌套深度会在待吊物的重力作用下形成自锁,从而实现对顶梁长度的锁定,实现顶梁长度调节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所述底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底支梁,及至少一个第二底支梁,所述第一底支梁与所述第二底支梁嵌套连接。当需要调节底梁的长度时,只需调节第一底支梁与第二底支梁之间的嵌套深度,在吊装过程中上述嵌套深度会在待吊物的重力作用下形成自锁,从而实现对底梁长度的锁定,实现底梁长度调节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柔性带,所述第二柔性带的远离所述顶梁的一端分别连接适于与所述吊钩连接的吊环。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柔性带为长度可调的第二链条。

通过对第二链条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待吊物在底梁长度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从而减少待吊物的重心偏心,降低吊装过程中待吊物侧翻和倾倒的风险,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结构上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具有一个环绕在待吊物上的封闭状态,及一个可供所述待吊物进入所述置物空间的非封闭状态。

在装入待吊物前使防护结构处于非封闭状态,以将待吊物装入置物空间,在将待吊物装入置物空间后使防护结构处于环绕在待吊物上的封闭状态,以对待吊物进行更好的防护,使对待吊物的吊装更平稳。

每个所述第一柔性带上分别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成型有两个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安装孔;

所述防护结构为第三柔性带,所述第三柔性带穿置于各个所述安装孔中,且一端固定于一个所述第一柔性带的所述安装孔中,另一端呈钩状,可分离地钩入同一个所述第一柔性带的另一个所述安装孔中。

这样只需使第三柔性带呈钩状的一端钩入安装孔中或由安装孔中脱出,即可实现第三柔性带在封闭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切换,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吊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吊具的吊装待吊物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吊具的顶梁的分解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吊具的顶梁的组装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吊具的底梁的分解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吊具的底梁的组装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提供的吊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吊具的吊装待吊物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梁,11-第一顶支梁,12-第二顶支梁,2-底梁,21-第一底支梁,22-第二底支梁,3-置物空间,41-第一链条,42-第一吊带,5-缩链器,61-第二链条,62-第二吊带,7-吊环,8-保护套,81-凸耳,82-安装孔,9-第三柔性带,100-待吊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吊具,包括顶梁1、底梁2及连接结构。

顶梁1适于与吊钩连接。

底梁2具有两个,适于支撑待吊物100,并分别与顶梁1平行设置。

连接结构为柔性件,连接顶梁1与底梁2,且与顶梁1、底梁2共同围成适于放置待吊物100的置物空间3。

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包括四个第一柔性带,每个底梁2的端部连接有一个第一柔性带,第一柔性带远离底梁2的一端与顶梁1的对应端部连接。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底梁2也可以具有三个或四个等大于两个的数量,连接结构也可以对应包括六个或八个等第一柔性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顶梁1与底梁2平行设置,可以使顶梁1与底梁2及第一柔性带之间形成可供待吊物100装入的置物空间3,且待吊物100能够在置物空间3中受底梁2支撑,一方面可以通过底梁2对待吊物100的支撑,对有吊点及无吊点的待吊物100均能够实现吊装,适用范围更广,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另一方面由于待吊物100是装置于底梁2与顶梁1之间的空间中,无需额外占用底梁2远离顶梁1一侧的空间,可以节省吊装的工作空间,从而在空间不是很大的环境中也能够实现顺利吊装。同时,由于只需设置一个与底梁2平行的顶梁1即可实现上述的吊装,顶梁1结构简单,占用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存放。

四个第一柔性带中,其中两个为第一链条41,分别连接在其中一个底梁2的两端,另外两个为第一吊带42,分别连接在另外一个底梁2的两端。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调节装置对第一链条41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待吊物100在垂直底梁2长度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减少待吊物100的重心偏心,降低吊装过程中待吊物100侧翻和倾倒的风险,提高吊装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两个第一吊带42的设置,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为第一链条41的长度调节提供参考标准。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柔性带也可以全部为第一链条41或者全部为第一吊带4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链条41与第一吊带42均通过卸扣与顶梁1和底梁2连接。

第一链条41上设有可调节第一链条41的长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的调节装置为缩链器5。

两个底梁2的长度相等,并分别与顶梁1的长度相等。这样使得底梁2与顶梁1围成的置物空间3的形状更规范,适用性更广。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两个底梁2的长度也可以不等,底梁2与顶梁1的长度也可以不等。

底梁2的横截面为矩形。这样使得待吊物100与底梁2之间的接触为面接触,不仅可以使待吊物100的吊装更平稳,还可以减少待吊物100与底梁2之间的应力集中,减少对待吊物100的磨损,同时提高底梁2的使用寿命。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底梁2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底梁2和顶梁1的长度分别可调。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只有底梁2或者只有顶梁1的长度可调。这样可以根据待吊物100的尺寸调节底梁2和顶梁1的长度,以便对待吊物100取得更佳的吊装效果,同时可以在运输或存放时缩短底梁2和顶梁1,从而减少占地空间。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以底梁2和顶梁1的长度均不可调。

实现底梁2可调的底梁2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顶梁1包括一个第一顶支梁11,及两个一个第二顶支梁12,第一顶支梁11与第二顶支梁12嵌套连接,且两个第二顶支梁12分设与第一顶支梁11的两端。当需要调节顶梁1的长度时,只需调节第一顶支梁11与第二顶支梁12之间的嵌套深度,在吊装过程中上述嵌套深度会在待吊物100的重力作用下形成自锁,从而实现对顶梁1长度的锁定,实现顶梁1长度调节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顶梁1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一顶支梁11及一个第二顶支梁12。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顶梁1也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顶支梁11,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顶支梁12,第一顶支梁11与第二顶支梁12交替嵌套连接。

实现顶梁1可调的顶梁1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底梁2包括一个第一底支梁21,及两个一个第二底支梁22,第一底支梁21与第二底支梁22嵌套连接,且两个第二底支梁22分设与第一底支梁21的两端。当需要调节底梁2的长度时,只需调节第一底支梁21与第二底支梁22之间的嵌套深度,在吊装过程中上述嵌套深度会在待吊物100的重力作用下形成自锁,从而实现对底梁2长度的锁定,实现底梁2长度调节的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底梁2也可以只包括一个第一底支梁21及一个第二底支梁22。作为另一种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底梁2也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一底支梁21,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底支梁22,第一底支梁21与第二底支梁22交替嵌套连接。

实现顶梁1与吊钩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顶梁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柔性带,第二柔性带的远离顶梁1的一端分别连接适于与吊钩连接的吊环7。

第二柔性带的具体形式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与顶梁1一端连接的第二柔性带为第二链条61,第二链条61上设有可对第二链条61长度进行调节的缩链器5;与顶梁1另一端连接的第二柔性带为第二吊带62。通过缩链器5对第二链条61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对待吊物100在底梁2长度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进而可以与第一链条41长度的调节配合,实现对待吊物100在底梁2长度方向及垂直于底梁2长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进行重心调节,从而减少待吊物100的重心偏心,降低吊装过程中待吊物100侧翻和倾倒的风险,提高吊装的安全性。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与顶梁1两端连接的第二柔性带均为吊带或长度可调的第二链条6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链条61与第二吊带62均通过卸扣与顶梁1连接。

待吊物100的具体形式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的待吊物100为电控柜。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待吊物100可以为其他各种需要被吊装的物体。

实施例2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一柔性带上的防护结构。具体地,每个第一柔性带上分别套设有保护套8,保护套8上成型有两个凸耳81,凸耳81上设有安装孔82;防护结构为第三柔性带9,第三柔性带9穿置于各个安装孔82中,且一端固定于一个第一柔性带的安装孔82中,另一端呈钩状,可分离地钩入同一个第一柔性带的另一个安装孔82中。

当第三柔性带9呈钩状的一端钩入安装孔82中时,第三柔性带9处于环绕在待吊物100上的封闭状态;当第三柔性带9呈钩状的一端由安装孔82中脱出时,第三柔性带9处于可供待吊物100进入置物空间3的非封闭状态。

在装入待吊物100前使第三柔性带9呈钩状的一端由安装孔82中脱出,第三柔性带9处于非封闭状态,以将待吊物100装入置物空间3;在将待吊物100装入置物空间3后将第三柔性带9呈钩状的一端钩入安装孔82中,使第三柔性带9处于环绕在待吊物100上的封闭状态,以对待吊物100进行更好的防护,使对待吊物100的吊装更平稳。且只需使第三柔性带9呈钩状的一端钩入安装孔82中或由安装孔82中脱出,即可实现第三柔性带9在封闭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切换,操作简单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