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网收卷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290发布日期:2019-03-22 19:5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网收卷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网收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叠网收卷架。



背景技术:

目前折叠网经常会用来盛放物品和衣物,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叠网架,但是叠网架不能够对叠网进行有效的收卷,导致折叠网在不使用时,灰尘会附着在折叠网上,使折叠网需要清洗,而且这种叠网架不能随意的调节折叠网的高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叠网收卷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网收卷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叠网收卷架,包括第一底座、折叠网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底座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安装有第一滑动壳,所述第一滑动壳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右侧通过第一滑动壳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滑动壳右侧通过折叠网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外侧安装有挂环,所述挂环右侧连接有第二滑动壳,所述挂环右侧连接有第二滑动壳,所述第一滑动壳左侧和第二滑动壳右侧均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二滑动壳内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动壳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左侧通过第二滑动壳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底部连接有第二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和第二支撑杆右侧均开设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壳和第二滑动壳内部后侧均开设有滑动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壳和第二滑动壳内部前侧均安装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底部右侧连接有折叠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滑动壳和第二滑动壳以及第一滑动壳和第二滑动壳上的第一固定螺栓和第二固定螺栓,可以让折叠网自由的在支撑杆上移动固定,能够对遮挡网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放置不同高度的物品,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叠网收卷架,通过设有第一滑动壳内部的涡卷弹簧和涡卷弹簧上的折叠网,可以让折叠网自动进行收卷,防止了折叠网长时间暴露在外部,灰尘附着到折叠网上,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叠网收卷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网收卷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叠网收卷架的螺栓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叠网收卷架的滑动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叠网收卷架的涡卷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叠网收卷架的圆孔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一滑动壳;4、第一固定螺栓;5、折叠网;6、挂钩;7、挂环;8、第二滑动壳;9、第二固定螺栓;10、第二支撑杆;11、第二底座;12、螺栓孔;13、滑动孔;14、涡卷弹簧;15、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一种叠网收卷架,包括第一底座1、折叠网5 和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一底座1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外侧安装有第一滑动壳3,所述第一滑动壳3左侧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4,所述第一固定螺栓4右侧通过第一滑动壳 3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滑动壳3右侧通过折叠网5连接有挂钩6,所述挂钩6外侧安装有挂环7,所述挂环7右侧连接有第二滑动壳8,所述第一滑动壳3左侧和第二滑动壳8右侧均开设有圆孔15,所述第二滑动壳8内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杆10。

其中,所述第二滑动壳8右侧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9,所述第二固定螺栓9左侧通过第二滑动壳8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二支撑杆10底部连接有第二底座11。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左侧和第二支撑杆10右侧均开设有螺栓孔12。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壳3和第二滑动壳8内部后侧均开设有滑动孔13。

其中,所述第一滑动壳3和第二滑动壳8内部前侧均安装有涡卷弹簧14,所述涡卷弹簧14底部右侧连接有折叠网5。

工作原理:通过设有第一底座1、折叠网5和第二支撑杆 10,在使用一种叠网收卷架时,先将第一滑动壳3和第二滑动壳8 在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0上滑动,调节第一滑动壳3和第二滑动壳8的位置,当位置确定好后,用第一固定螺栓4和第二固定螺栓9分别穿过第一滑动壳3和第二滑动壳8上的圆孔15与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10上的螺栓孔12连接,在连接完成后用手握住挂钩6,将折叠网5从第一滑动壳3内抽出,然后把挂钩6挂置在第二滑动壳8上的挂环7内,对折叠网5进行固定,由于在第一滑动壳3内部安装有涡卷弹簧14,当把挂钩6从挂环7上取下时,折叠网5会被涡卷弹簧14带动收缩进第一滑动壳3 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