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2269发布日期:2019-03-22 19:5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载货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



背景技术:

模压托盘如今占整个托盘市场份额的3%左右,2010年之后的市场和之前相比市场的占有率的提升超过了150%。而同比实木托盘的市场份额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下滑,其所留市场主要被模压托盘所占有,因为模压托盘是新型的环保托盘,对环境无污染,其使用的原材料秸秆和树枝丫是可循环资源,同时还提高的农民的收入。

目前,公开号为2016205482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压托盘,具有规则结构,其包括面板和底板,面板包括盘体以及多个支撑脚,多个支撑脚分布于盘体上,且支撑脚与盘体一体模压成型;底板包括板体以及多个凸柱,板体包括多个横杆和多个纵杆,每一横杆均与多个纵杆连接,每纵杆均与多个横杆连接,横杆与纵杆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凸柱;每一支撑脚对应一凸柱,且支撑脚设置有扣合槽,凸柱收容于扣合槽中。

虽然这种模压托盘具有一定的防滑保护功能,但是防滑效果差,且没有设置缓冲保护,容易对货物和模压托盘造成损坏,且在运输过程中,不能避免货物送模压托盘上掉落,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不便,因此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本实用新型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设置有限位框,可对模压托盘上的货物进行限位保护,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保护,设置有第一耐磨防滑层和第二耐磨防滑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防滑耐磨保护。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包括面板、底板、第一梯形支撑腿、第二梯形支撑腿,所述面板上方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面板下方设置有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内侧设置有第一梯形支撑槽,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两侧设置有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内侧设置有第二梯形支撑槽,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上均设置有加强环,所述第一梯形支撑槽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槽底部均设置有扣合槽,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米字形加强槽,所述米字形加强槽外侧设置有弧形加强连通槽,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成型于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如此设置,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连接紧密稳定,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外侧设置有曲线形加强连通槽,所述米字形加强槽、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和所述曲线形加强连通槽成型于所述面板,如此设置,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所述米字形加强槽、所述弧形加强连通槽和所述曲线形加强连通槽与所述面板连接紧密可靠,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下方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下方设置有第一耐磨防滑层,所述扣合槽内部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下方设置有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下方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下方设置有第二耐磨防滑层,所述底板外侧设置有锥形槽,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方形凹槽,所述方形凹槽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字形凹槽。

如此设置,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设置有所述限位框,可对模压托盘上的货物进行限位保护,设置有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第二缓冲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保护,设置有所述第一耐磨防滑层和所述第二耐磨防滑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防滑耐磨保护。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底板平放在地面上,所述底板下方的所述第二缓冲层和所述第二耐磨防滑层可起到缓冲减震,防滑耐磨的作用,所述底板上的所述锥形槽、所述方形凹槽和所述一字形凹槽减轻了所述底板的重量,且不降低所述底板的支撑强度,将所述面板平放在所述底板上,将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凸柱对齐所述扣合槽使得所述凸柱与所述扣合槽配合在一起,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面板连接在一起,使得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即可放置货物,所述限位框可对货物进行限位保护,当不使用托盘时,将一个所述面板上的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放入另一个所述面板上的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内,从而将多个所述面板叠放起来。

进一步,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成型于所述面板,所述扣合槽成型于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

如此设置,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成型于所述面板,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与所述面板连接紧密可靠;所述扣合槽成型于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扣合槽能够与所述凸柱配合,将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加强环成型于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与所述第一缓冲层粘接,所述第一缓冲层与所述第一耐磨防滑层粘接。

如此设置,所述加强环成型于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加强环与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连接紧密可靠;粘接使得所述第一缓冲层紧密固定在所述第一梯形支撑腿和所述第二梯形支撑腿上,使得所述第一缓冲层能够更好地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粘接使得所述第一耐磨防滑层与所述第一缓冲层连接紧密,使得所述第一耐磨防滑层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扣合槽和所述凸柱连接,所述限位框成型于所述面板。

如此设置,使得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便于分离拆装,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结合后,所述底板提高了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所述底板与所述面板分离后,使得所述面板便于叠放在一起,给使用过程提供了便捷;所述限位框成型于所述面板,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限位框与所述面板连接紧密可靠,能够更好地对货物起到限位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凸柱成型于所述支撑凸起,所述支撑凸起成型于所述底板。

如此设置,所述凸柱成型于所述支撑凸起,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凸柱成型于所述支撑凸起连接紧密可靠,使得所述凸柱能够与所述扣合槽配合,将所述面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凸起成型于所述底板,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底板连接紧密可靠。

进一步,所述锥形槽、所述方形凹槽和所述一字形凹槽成型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缓冲层与所述底板粘接,所述第二耐磨防滑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粘接。

如此设置,所述锥形槽、所述方形凹槽和所述一字形凹槽成型于所述底板,便于加工制造,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所述锥形槽、所述方形凹槽和所述一字形凹槽成型于所述底板能够减轻所述板体的重量,且不降低所述板体的支撑强度,粘接使得所述第二缓冲层紧密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使得所述第二缓冲层能够更好地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粘接使得所述第二耐磨防滑层与所述第二缓冲层连接紧密,使得所述第二耐磨防滑层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

2、设置有限位框,可对模压托盘上的货物进行限位保护;

3、设置有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保护;

4、设置有第一耐磨防滑层和第二耐磨防滑层,使得模压托盘具有很好的防滑耐磨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中底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中底板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面板;2、限位框;3、第一梯形支撑槽;4、第二梯形支撑槽;5、扣合槽;6、加强筋;7、曲线形加强连通槽;8、弧形加强连通槽;9、米字形加强槽;10、第一梯形支撑腿;11、加强环;12、第二梯形支撑腿;13、第一缓冲层;14、第一耐磨防滑层;15、第二缓冲层;16、第二耐磨防滑层;17、底板;18、凸柱;19、锥形槽;20、支撑凸起;21、方形凹槽;22、一字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模压托盘,包括面板1、底板17、第一梯形支撑腿10、第二梯形支撑腿12,面板1上方设置有限位框2,限位框2用以对货物起到限位保护的作用,面板1下方设置有第一梯形支撑腿10,第一梯形支撑腿10用以支撑面板1,第一梯形支撑腿10内侧设置有第一梯形支撑槽3,第一梯形支撑槽3用以放置另一个模压托盘的第一梯形支撑腿10,第一梯形支撑腿10两侧设置有第二梯形支撑腿12,第二梯形支撑腿12用以支撑面板1,第二梯形支撑腿12内侧设置有第二梯形支撑槽4,第二梯形支撑槽4用以放置另一个模压托盘的第二梯形支撑腿12,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上均设置有加强环11,用以加强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的强度,第一梯形支撑槽3和第二梯形支撑槽4底部均设置有扣合槽5,扣合槽5用以与凸柱18配合以连接面板1和底板17,面板1上设置有米字形加强槽9,米字形加强槽9用以加强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米字形加强槽9外侧设置有弧形加强连通槽8,弧形加强连通槽8用以加强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弧形加强连通槽8底部设置有加强筋6,加强筋6用以加强弧形加强连通槽8的支撑强度,加强筋6成型于弧形加强连通槽8,如此设置,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加强筋6与弧形加强连通槽8连接紧密稳定,弧形加强连通槽8外侧设置有曲线形加强连通槽7,米字形加强槽9、弧形加强连通槽8和曲线形加强连通槽7成型于面板1,如此设置,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米字形加强槽9、弧形加强连通槽8和曲线形加强连通槽7与面板1连接紧密可靠,曲线形加强连通槽7用以加强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下方均设置有第一缓冲层13,第一缓冲层13用以模压托盘缓冲,第一缓冲层13下方设置有第一耐磨防滑层14,第一耐磨防滑层14用以模压托盘耐磨防滑,扣合槽5内部设置有凸柱18,凸柱18用以与扣合槽5配合以连接面板1和底板17,凸柱18下方设置有支撑凸起20,支撑凸起20用以加强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支撑凸起20下方设置有底板17,底板17用以支撑,能够加强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底板17下方设置有第二缓冲层15,第二缓冲层15用以模压托盘缓冲,第二缓冲层15下方设置有第二耐磨防滑层16,第二耐磨防滑层16用以模压托盘耐磨防滑,底板17外侧设置有锥形槽19,锥形槽19用以减轻板体17的重量,底板17上设置有方形凹槽21,方形凹槽21用以减轻板体17的重量,方形凹槽21前部和后部均设置有一字形凹槽22,一字形凹槽22用以减轻板体17的重量。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加强环11成型于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与第一缓冲层13粘接,第一缓冲层13粘接与第一耐磨防滑层14粘接。

具体的,加强环11成型于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加强环11与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连接紧密可靠;粘接使得第一缓冲层13紧密固定在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上,使得第一缓冲层13能够更好地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粘接使得第一耐磨防滑层14与第一缓冲层13连接紧密,使得第一耐磨防滑层14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耐磨的作用。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面板1与底板17通过扣合槽5和凸柱18连接,限位框2成型于面板1。

具体的,使得面板1与底板17便于分离拆装,底板17与面板1结合后,底板17提高了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底板17与面板1分离后,使得面板1便于叠放在一起,给使用过程提供了便捷;限位框2成型于面板1,使得模压托盘一体成型,便于加工制造,且使得限位框2与面板1连接紧密可靠,能够更好地对货物起到限位保护作用。

工作原理:将底板17平放在地面上,底板17下方的第二缓冲层15和第二耐磨防滑层16可起到缓冲减震,防滑耐磨的作用,底板17上的锥形槽19、方形凹槽21和一字形凹槽22减轻了底板17的重量,且不降低底板17的支撑强度,将面板1平放在底板17上,将底板17上的凸柱18对齐扣合槽5使得凸柱18与扣合槽5配合在一起,将底板17和面板1连接在一起,使得模压托盘的支撑强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即可放置货物,限位框2可对货物进行限位保护,当不使用托盘时,将一个面板1上的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放入另一个面板1上的第一梯形支撑腿10和第二梯形支撑腿12内,从而将多个面板1叠放起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