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盒坯和纸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119发布日期:2019-09-13 22:54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盒坯和纸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盒坯和纸盒。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纸板或类似材料制成的纸盒广泛用于储存物体或作为物体的外包装,通常通过一系列的折叠来装配相应的纸盒坯件以形成纸盒(5),从而提供所需要的纸盒形状,该纸盒形状限定内部空间,以容纳要储存的一个或多个物品。然而,在现有的包装纸盒中,纸盒一般采用对开式折页结构,如图1所示,各个纸便连接处采用钉合或粘胶带粘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当需要取出纸盒中储存的物体时,则需要先撕除纸盒表面上的粘胶带或取出纸盒表面上的包装钉,才能将来折页打开后,取出纸盒中的物品。现有的纸盒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纸盒中部采用对开式折页,其中间没有连接在一起,使纸盒中部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当容纳有物品在内的纸盒叠放在一起时,容易使堆垛的物品出现互相挤压而损坏;二是在装入或取出纸盒内物品时,需要对包装钉或粘胶带进行处理,操作工艺过于复杂,且需要使用刀具、撬棍等工具才能打开,所需要辅助工艺时间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纸盒坯和纸盒。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盒坯和纸盒,所述纸盒坯包括外端片、里端片、副盒片以及多个主盒片,所述多个主盒片上下两侧依次并列地首尾相连,所述副盒片与最后一个主盒片连接在一起,其中至少有一个主盒片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外端片,其余主盒片左右两端连接有里端片,当沿着相邻两个主盒片连接处、主盒片与副盒片连接处、主盒片与外端片连接处、主盒片与里端片连接处折叠时可以围绕形成纸盒,所述纸盒其中一个侧壁由所述副盒片与第一个主盒片相互叠合粘接后构成,其余纸盒侧壁由各个主盒片构成,所述纸盒端壁由位于所述主盒片同一端的里端片与所述外端片互相叠合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主盒片之上设有封闭的撕裂线,所述撕裂线围绕形成的区域构成撕裂区,所述撕裂区内设置有穿指孔。

所述穿指孔数量为2个,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撕裂区的两侧边缘。

所述穿指孔是半圆形。

所述主盒片之上还设置有破断线,破断线的一端与所述撕裂线连接并与所述穿指孔位置相接近,破断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纸盒端壁的顶角处。

所述破断线数量为两条,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所述撕裂线的两侧边缘。

按照所述主盒片上下两侧依次并列连接的顺序,所述外端片连接于具有偶数序号的主盒片的左右两端,所述里端片连接于具有奇数序号的主盒片的左右两端。

沿着所述主盒片长度方向,所述外端片向外延伸长度是所述里端片向外延伸长度的2倍。

所述副盒片与第一个主盒片采用热熔胶相互叠合粘接在一起。

所述撕裂线设置于与所述外端片连接在一起的主盒片之上。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纸盒,包括使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纸盒坯折叠围绕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将纸盒坯折叠形成纸盒后,向纸盒内装入或取出物品时,无需再使用包装钉装钉或粘胶带粘接,主盒片与副盒片叠加形成纸盒侧壁,大大增强了纸盒的结构强度,当装有物品的纸盒互相叠放时,能够有效避免纸盒侧壁上出现局部区域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减少物品或纸盒的损伤,向从纸盒内取出物品时,操作者手指伸入穿指孔内,顺沿着破断线进行撕扯,即可使纸盒的端壁打开一个缺口,从而将物体取出,简化了操作工序,减少了取出物品所需要的工艺辅助时间,操作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纸盒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纸盒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纸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纸盒开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盒片,2-外端片,3-里端片,4-副盒片,5-纸盒,6- 折页,7-包装钉,101-撕裂线,102-穿指孔,103-破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盒坯,包括外端片2、里端片3、副盒片4以及多个主盒片1,多个主盒片1上下两侧依次并列地首尾相连,副盒片4与最后一个主盒片1连接在一起,其中至少有一个主盒片1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外端片2,其余主盒片1左右两端连接有里端片3,当沿着相邻两个主盒片1连接处、主盒片1与副盒片4 连接处、主盒片1与外端片2连接处、主盒片1与里端片3连接处折叠时可以围绕形成纸盒5,纸盒5其中一个侧壁由副盒片4与第一个主盒片1 相互叠合粘接后构成,其余纸盒5侧壁由各个主盒片1构成,纸盒5端壁由位于主盒片1同一端的里端片3与外端片2互相叠合构成,其中至少有一个主盒片1之上设有封闭的撕裂线101,撕裂线101围绕形成的区域构成撕裂区,撕裂区内设置有穿指孔102。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将纸盒坯折叠形成纸盒后,向纸盒内装入或取出物品时,无需再使用包装钉装钉或粘胶带粘接,主盒片与副盒片叠加形成纸盒侧壁,大大增强了纸盒的结构强度,当装有物品的纸盒互相叠放时,能够有效避免纸盒侧壁上出现局部区域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减少物品或纸盒的损伤,向从纸盒内取出物品时,操作者手指伸入穿指孔内,顺沿着破断线进行撕扯,即可使纸盒的端壁打开一个缺口,从而将物体取出,简化了操作工序,减少了取出物品所需要的工艺辅助时间,操作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穿指孔102数量为2个,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撕裂区的两侧边缘。穿指孔102是半圆形。主盒片1之上还设置有破断线103,破断线103的一端与撕裂线101连接并与穿指孔102位置相接近,破断线 103的另一端延伸至纸盒5端壁的顶角处。破断线103数量为两条,分别对称地布置于撕裂线101的两侧边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操作者手指能够快速穿入穿指孔以内,便于操作者用力撕扯,使纸盒快速开启,进一步地,撕裂线101布置于纸盒侧壁靠近纸盒端壁附近位置。

此外,按照主盒片1上下两侧依次并列连接的顺序,外端片2连接于具有偶数序号的主盒片1的左右两端,里端片3连接于具有奇数序号的主盒片1的左右两端。沿着主盒片1长度方向,外端片2向外延伸长度是里端片3向外延伸长度的2倍。主盒片1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副盒片4与第一个主盒片1采用热熔胶相互叠合粘接在一起。位于主盒片1同一端的里端片3与外端片2也采用热熔胶互相叠合粘接在一起。采用该技术方案,当所折叠的纸盒为长方体形时,纸盒端壁至少为三层,纸盒中至少有一侧侧壁为两层,大大增强了纸盒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方便进行堆垛存放。

进一步地,优选撕裂线101设置于与外端片2连接在一起的主盒片 1之上。采用该技术方案,当操作者沿着破断线撕裂时,由于外端片2 折叠线与破断线大致垂直相交,使操作者能够在使用较小的作用力量的情况下,顺利将纸盒端壁打开,操作便捷。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纸盒5,包括使用前述任一项纸盒坯折叠围绕形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将纸盒坯折叠形成纸盒后,向纸盒内装入或取出物品时,无需再使用包装钉装钉或粘胶带粘接,主盒片与副盒片叠加形成纸盒侧壁,大大增强了纸盒的结构强度,当装有物品的纸盒互相叠放时,能够有效避免纸盒侧壁上出现局部区域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减少物品或纸盒的损伤,向从纸盒内取出物品时,操作者手指伸入穿指孔内,顺沿着破断线进行撕扯,即可使纸盒的端壁打开一个缺口,从而将物体取出,简化了操作工序,减少了取出物品所需要的工艺辅助时间,操作更加便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