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2438发布日期:2019-07-27 11:3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自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剥离。现有的装配作业通常是采用人工完成上述工作。也就是说,通过操作者手动的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剥离。

可以看出,上述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且作业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作业效率和稳定性均比较高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能上下、前后和左右移动的三轴机械手,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供料箱和撕膜机构,上述三轴机械手能将供料箱内的工件抓取,三轴机械手将上述工件抓取后能移动至撕膜机构处,通过撕膜机构能将工件上的保护膜剥离。

三轴机械手为现有的普通机械手,该机械手能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由于三轴机械手为普通的现有产品,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

上料装置创造性的将工件存储在供料箱内,三轴机械手移动至供料箱处后,抓取一个工件,然后三轴机械手由供料箱移动至撕膜机构处,通过撕膜机构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稳定剥离。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供料箱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箱体,上述箱体内能叠放若干工件。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挡板、抓手和驱动件,所述机架上具有导轨一和导轨二,上述导轨一水平设置,上述导轨二倾斜设置,上述挡板连接在导轨一上,上述抓手连接在导轨二上,驱动件能同时带动上述挡板和抓手移动。

挡板沿着导轨一做水平移动,抓手沿着导轨二做倾斜下滑移动。工件是放置在挡板上,同时抓手将夹持保护膜边沿。当抓手和挡板向不同的位置移动后,就能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稳定剥离。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还包括呈板状的定位板一和定位板二,上述定位板二垂直设置且定位板二固连在机架上,上述定位板一水平设置且定位板一边沿固连在定位板二侧部,上述导轨一位于定位板一上,上述导轨二位于定位板二侧部。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一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轮一和传动轮二,传动轮一和传动轮二上套有传动带一,嵌于导轨一处的挡板固连在传动带一上。

驱动件带动传动轮一转动过程中,传动带一在传动轮一和传动轮二之间稳定平移。由于挡板是连接在传动带一上的,最终带动挡板稳定的水平位移。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二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轮三和传动轮四,传动轮三和传动轮四上套有传动带二,嵌于导轨二处的抓手固连在传动带二上。

驱动件带动传动轮三转动过程中,传动带二在传动轮三和传动轮四之间稳定平移。由于抓手是连接在传动带二上的,最终带动抓手稳定的倾斜平移。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定位板一上部具有连接座,上述传动轮一上固连有转轴,转轴嵌于上述连接座处且在转轴与连接座之间具有轴承。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连接座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通过转轴和连接座配合能保证传动轮一稳定转动。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抓手包括本体、夹杆一、夹杆二和气缸,上述本体连接在传动带二上,上述夹杆一和夹杆二活动连接在本体上且气缸能带动夹杆一和夹杆二相向移动。

气缸带动夹杆一和夹杆二相互靠拢后,就能将工件上的保护膜稳定夹持。反之,气缸带动夹杆一和夹杆二相互远离后,能重新夹持新的保护膜。

在上述的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所述导轨二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由于多个工件能有序的存放在供料箱内,其不占用过多空间,因此,结构比较紧凑,稳定性高。

同时,挡板和抓手的设置能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稳定剥离,不仅提高了其稳定性,而且作业效率也比较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中挡板和抓手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三轴机械手;3、供料箱;4、挡板;5、抓手;6、驱动件;7、导轨一;8、导轨二;9、定位板一;10、定位板二;11、传动轮一;12、传动轮二;13、传动带一;14、传动轮三;15、传动轮四;16、传动带二;17、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动力电池软垫膜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能上下、前后和左右移动的三轴机械手2,所述机架1上还连接有供料箱3和撕膜机构,上述三轴机械手2能将供料箱3内的工件抓取,三轴机械手2将上述工件抓取后能移动至撕膜机构处,通过撕膜机构能将工件上的保护膜剥离。

所述供料箱3包括内部为空腔的箱体,上述箱体内能叠放若干工件。

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挡板4、抓手5和驱动件6,所述机架1上具有导轨一7和导轨二8,上述导轨一7水平设置,上述导轨二8倾斜设置,上述挡板4连接在导轨一7上,上述抓手5连接在导轨二8上,驱动件6能同时带动上述挡板4和抓手5移动。

还包括呈板状的定位板一9和定位板二10,上述定位板二10垂直设置且定位板二10固连在机架1上,上述定位板一9水平设置且定位板一9边沿固连在定位板二10侧部,上述导轨一7位于定位板一9上,上述导轨二8位于定位板二10侧部。

所述定位板一9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轮一11和传动轮二12,传动轮一11和传动轮二12上套有传动带一13,嵌于导轨一7处的挡板4固连在传动带一13上。

所述定位板二10上活动连接有传动轮三14和传动轮四15,传动轮三14和传动轮四15上套有传动带二16,嵌于导轨二8处的抓手5固连在传动带二12上。

所述定位板一9上部具有连接座17,上述传动轮一11上固连有转轴,转轴嵌于上述连接座17处且在转轴与连接座17之间具有轴承。

所述连接座17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所述抓手5包括本体、夹杆一、夹杆二和气缸,上述本体连接在传动带二上,上述夹杆一和夹杆二活动连接在本体上且气缸能带动夹杆一和夹杆二相向移动。

所述导轨二8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

三轴机械手为现有的普通机械手,该机械手能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由于三轴机械手为普通的现有产品,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

上料装置创造性的将工件存储在供料箱内,三轴机械手移动至供料箱处后,抓取一个工件,然后三轴机械手由供料箱移动至撕膜机构处,通过撕膜机构将工件表面的保护膜稳定剥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