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西瓜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7207发布日期:2019-08-09 21:22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西瓜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西瓜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西瓜属于夏季水果,堪称“盛夏之王”,西瓜清爽解渴,味道甘味多汁,是盛夏佳果,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含有大量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蛋白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物质,是一种富有很高的营养、纯净、食用安全食品。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西瓜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众数周知,西瓜个大、皮薄,在运输过程中极易被破坏。西瓜一般是大面积种植,收获时不便于用推车运输,而靠人工将西瓜从田间一个个搬到地头费时费力,所以发明一种拆装方便,省时省力的西瓜运输装置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西瓜运输装置,便于西瓜在田间的运输,能根据需求进行运输装置的移动,减少人力,提高搬运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西瓜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导轨以及载运装置,所述导轨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载运装置可沿所述导轨进行移动,所述支撑架包括成对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第三支腿,所述第一支腿、第二支腿以及第三支腿的高度关于其间距线性递增,所述导轨一端为上货端,另一端为下货端,所述第三支腿位于导轨的上货端下方,所述第一支腿位于下货端下方,所述载运装置包括移动框架、两个牵引绳以及多个装载筐,所述移动框架上设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滑轮,所述装载筐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上,两个牵引绳分别固定在移动框架的两侧。

所述移动框架上设有带挂钩的定位绳,所述导轨上设有与所述挂钩相配合的挂环或挂孔。便于在装载西瓜时固定装载筐。

所述装载筐为半球形。半球形的装载筐可以起到很好地固定运送物体的作用。

所述定位绳设有两个,其二者均设置在移动框架靠近上货端的一侧;所述装载筐设有两个。

所述导轨与支撑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该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支撑架自带倾角的设置可以使载运装置依靠重力滑到卸货处,减少人力。与移动框架两侧相连的牵引绳方便于操作者控制装载筐的位置,从而实现花较少的人力就能快速运输较多西瓜,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本说明书所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西瓜运输装置,包括支撑架、导轨7以及载运装置,所述导轨7固定在支撑架的上端,所述载运装置可沿所述导轨7进行移动,所述支撑架包括成对且依次设置的第一支腿1、第二支腿2以及第三支腿3,所述第一支腿1、第二支腿2以及第三支腿3的高度关于其间距线性递增,所述导轨7一端为上货端,另一端为下货端,所述第三支腿3位于导轨7的上货端下方,所述第一支腿1位于下货端下方,所述载运装置包括移动框架5、两个牵引绳8以及多个装载筐6,所述移动框架5上设有与所述导轨7相配合的滑轮51,所述装载筐6固定在所述移动框架5上,两个牵引绳8分别固定在移动框架5的两侧。

所述移动框架5上设有带挂钩10的定位绳9,所述导轨7上设有与所述挂钩10相配合的挂环或挂孔。便于在装载西瓜时固定装载筐6。

所述装载筐6为半球形。半球形的装载筐6可以起到很好地固定运送物体的作用。

所述定位绳9设有两个,其二者均设置在移动框架5靠近上货端的一侧;所述装载筐6设有两个。

所述导轨7与支撑架通过螺栓4进行固定连接。

使用时,操作者将载运装置通过定位绳9固定;当装载西瓜后,只需将挂钩10取下,装载筐6即可在自身重力或很少人力的作用下经牵引绳8运动到另一端。当西瓜被卸载后,操作者拉动牵引绳8使载运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固定,继续进行下一轮装运。如果需要改变整个装置的位置,只需再拆装几个连接导轨7和支撑架的螺栓4即可,从而实现西瓜地里快速轻松搬运西瓜的目的,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