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731发布日期:2019-10-13 01:1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浸胶手套生产线的最后阶段,需要将装有浸胶手套的包装箱进行折边封口工作,以完成最后的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工作,而现有的包装箱封装工作均是人工进行封装,人工成本较高,且封装效率较低,封装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和封箱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位于第一输送装置与封箱装置之间;

第一输送装置能够将包装箱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装置设有第一挡放料装置;

第二输送装置能够将包装箱进行对中并输送至封箱装置;

第二输送装置设有能够将包装箱进行对中的对中装置,对中装置包括第一靠板、第二靠板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靠板和第二靠板位于第二输送装置上侧面,且以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为轴线对称设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靠板和第二靠板相向往复运动;由此,第二输送装置能够对包装箱进行对中操作,能够使包装箱准确的被输送至封箱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第二输送装置将包装箱进行对中,能够准确输送至升降平台上,再通过下压封口装置先将包装箱内的浸胶手套压平,之后短边压平装置将包装箱的短边进行折边压平工作,长边压平装置再将包装箱的长边进行折边压平工作,最后再通过下压封口装置进行胶带封口,至此实现机械化封箱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包装箱封装效率,提高包装箱封装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放料装置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第一挡板位于第一输送装置靠近第二输送装置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挡板升降。由此,能够使包装箱一个一个被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输送皮带和第二输送皮带,第一输送皮带和第二输送皮带设置于机架,且位于第二输送装置下侧;第一输送皮带和第二输送皮带共轴同步转动,第一输送皮带、第二输送皮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靠板设置于第一输送皮带的上侧皮带上,第二靠板设置于第二输送皮带的下侧皮带上;由此,能够同步驱动第一靠板和第二靠板相向移动,使得包装箱能够被对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装置还设置有第二挡放料装置,第二挡放料装置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第二挡板位于第二输送装置靠近封箱装置的一端,第三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二挡板升降。由此,能够使包装箱一个一个被输送至封箱装置中进行封箱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第二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升降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升降平台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短边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短边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长边压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的下压封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所说的“前侧”或“前端”均为包装箱前进的方向。

如图1-10所示,一种浸胶手套包装箱封装系统的对中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的第一输送装置2、第二输送装置3和封箱装置4,第二输送装置3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与封箱装置4之间;

第一输送装置2能够将包装箱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第一输送装置2设有第一挡放料装置21;

第二输送装置3能够将包装箱进行对中并输送至封箱装置4;

第一输送带2和第二输送带3均为辊轮式输送带,即在同一平面上排列有多个辊轮以及驱动辊轮旋转的电机,相邻辊轮之间均具有间隙;

封箱装置4包括升降平台5、下压封口装置6、短边压平装置7和长边压平装置8;

升降平台5用于接收包装箱,并能够做升降运动;

下压封口装置6位于升降平台5上方,能够将包装箱内的浸胶手套压平,并对包装箱长边进行封口;

短边压平装置7位于升降平台5侧面,能够将包装箱的短边进行压平;

长边压平装置8位于升降平台5侧面,能够将包装箱的长边进行压平。

第一挡放料装置21包括第一挡板22和第一驱动装置23,第一驱动装置23设置于机架,第一挡板2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靠近第二输送装置3的一端,第一驱动装置23能够驱动第一挡板22升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22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下方,且能够从第一输送装置2的间隙中伸出,第一驱动装置23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由此,能够使包装箱一个一个被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上。

第二输送装置3设有能够将包装箱进行对中的对中装置301,对中装置301包括第一靠板302、第二靠板303和第二驱动装置304;第一靠板302和第二靠板303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上侧面,且以第二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为轴线对称设置;第二驱动装置304驱动第一靠板302和第二靠板303相向往复运动;其中,第二驱动装置304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下方,第二输送装置3通过连接板穿过第二输送装置3的间隙连接第一靠板302和第二靠板303。

此外,第二驱动装置304包括第一输送皮带305和第二输送皮带306,第一输送皮带305和第二输送皮带306通过转轴于机架,且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下侧;第一输送皮带305和第二输送皮带306共轴同步转动,第一输送皮带305、第二输送皮带306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装置3的输送方向垂直;第一靠板302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一输送皮带305的上侧皮带上,第二靠板303通过连接板固定安装于第二输送皮带306的下侧皮带上。由此,能够驱动第一靠板302和第二靠板303同步相向移动。

第二输送装置3还设置有第二挡放料装置307,第二挡放料装置307包括第二挡板308和第三驱动装置309,第三驱动装置309设置于机架,第二挡板308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靠近封箱装置4的一端,第三驱动装置309能够驱动第二挡板308升降。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板308位于第二输送装置3的下方,且能够从第二输送装置3的间隙中伸出,第三驱动装置309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由此,能够使包装箱一个一个被输送至封箱装置中进行封箱操作。

其中,升降平台5包括平台本体501、第四驱动装置502、以及一对第三输送皮带503,平台本体501升降设置于机架,第四驱动装置502能够驱动平台本体501作升降运动,第三输送皮带503的皮带面相向设置,第三输送皮带503对称设置于平台本体501上;由此,第三输送皮带能够主动将包装箱拉到升降平台上,进行抬升,进而进行封箱操作。

平台本体501上均布有多个辊轴,辊轴可以通过轴承安装于平台本体501上;能够减少包装箱与平台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更加方便包装箱移动。

还包括对轴称设置的一对输送皮带架505,第三输送皮带503一一对应安装于输送皮带架505,两个输送皮带架505相同一侧的端部对称一体成型有导向斜面506,由此,能够使包装箱准确进入到第三输送皮带之间。

第四驱动装置502包括第一滚珠丝杆507和第一电机508,第一滚珠丝杆507的螺母通过轴承安装于机架,第一滚珠丝杆507的螺杆一端固定连接于平台本体501底部,第一电机508驱动第一滚珠丝杠507的螺母旋转。由此,能够驱动平台本体升降。

还包括第一导向杆509和与第一导向杆509套设配合的第一导向套510,第一导向套510固定安装于机架,第一导向杆509上端固定连接于平台本体501底部;由此,具有作为平台本体升降的导向作用。

还包括第一调节装置511,第一调节装置511包括第一杆体512、第二杆体513、固定螺栓514和固定螺母515,固定螺栓514穿设于第一杆体512和第二杆体513的中心处,平台本体501中心处开设有供固定螺栓514穿设的轴孔,固定螺栓514与固定螺母515螺纹配合,第一杆体512和第二杆体513交叉设置;每个输送皮带架505底部均开设有与输送皮带架505输送方向平行的第一导轨517,第一杆体512和第二杆体513的两端均固定设有滑块,第一杆体512和第二杆体513位于同一侧的滑块与其中一个输送皮带架505的第一导轨517滑动配合;第一杆体512和第二杆体513位于另一个同一侧的滑块与另一个输送皮带架505的第一导轨517滑动配合。由此,能够同步调整两个第三输送皮带,以调整第三输送皮带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包装箱。

短边压平装置7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一对短边压平组件,两个短边压平组件分别位于升降平台5前后两侧,每个短边压平装置均包括第一滑轨701、第一滑座702、第一气缸703、第二气缸704、第五驱动装置705和短边压板706,第一滑轨701固定安装于机架,第五驱动装置705能够驱动第一滑座702在第一滑轨701上往复滑动,第五驱动装置705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第一滑座702上侧面设有座板708,短边压板706中部处枢接于座板708,第一气缸703和第二气缸704分别位于座板708两侧;第一气缸703底部铰接于座板708,第一气缸703的输出端铰接于短边压板706前端;第二气缸704底部铰接于座板708,第二气缸704的输出端铰接于短边压板706后端。由此,驱动短边压板下压,能够对包装箱的短边进行压平,方便封箱。

短边压板706包括基板709、一对活动板710、以及第二调节装置711,基板709中间处枢接于座板708,基板709前侧沿基板709的轴线排列设置有多个滑杆712,滑杆712水平固定设置且垂直于基板709,一对活动板710滑动设置于滑杆712,两个活动板710分别位于基板709两侧,第二调节装置711能够驱动活动板710相向移动;由此,能够对短边压板的宽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型号大小的包装箱的封箱操作。

第二调节装置711包括第三杆体713、第四杆体714、第五杆体715、第二滚珠丝杆716和第二电机717;第三杆体713一端铰接于其中一个活动板710,另一端铰接于第五杆体715前端;第四杆体714一端铰接于另一个活动板710,另一端铰接于第五杆体715前端;第二电机717设置于基板709,第二电机717驱动第二滚珠丝杆716的螺母旋转,第二滚珠丝杆716的螺杆端部活动连接于第五杆体715后端。由此,能够调节两个活动板之间的距离。

长边压平装置8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一对长边压平组件,两个长边压平组件分别位于升降平台5左右两侧,每个长边压平装置均包括第二滑轨801、第二滑座802、第六驱动装置803、长边压板804和第七驱动装置805,第二滑轨801固定设置于机架,第六驱动装置803驱动第二滑座802在第二滑轨801上滑动,第六驱动装置803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长边压板804滑动设置于第二滑座802,第七驱动装置805驱动长边压板804在第二滑座802上往复移动,第七驱动装置805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两个长边压平装置8的长边压板804相向往复运动。

还包括第一升降座806和第三气缸807,第一升降座806通过滑槽滑块的配合可升降设置于第二滑座802,第三气缸807驱动第一升降座806作升降运动,第二滑座802通过滑槽滑块的配合水平滑动设置于第一升降座806,第七驱动装置805驱动第二滑座802在第一升降座806往复移动。

下压封口装置6包括第三滑轨601、第三滑座602、第八驱动装置603、下压板604、胶带机605、第二升降座606、第四气缸607和第五气缸608,第三滑轨601固定设置于机架,第三滑座602滑动设置于第三滑轨601,第八驱动装置603驱动第三滑座602在第三滑轨601上往复移动,第八驱动装置603可以是气缸、油缸或电机加丝杆组合,第四气缸607固定设置于第三滑座602,第四气缸607驱动下压板604作升降运动,第二升降座606通过导向杆和导向套配合可升降设置于第三滑座602,第五气缸608驱动第二升降座606作升降运动,胶带机605固定设置于第二升降座606。由此,能够驱动下压板下压,压住包装箱内的手套,使得手套被压在包装箱内,不会冒出于包装箱,方便包装箱长边和短边的压平操作,进而方便封箱操作,而待包装箱的短边和长边被压平后,通过胶带机605进行封箱。

其中,下压板604包括压板座609、拉簧610和一对压板本体611,压板座609固定设置于第四气缸607输出端,每个压板本体611上侧均铰接于压板座609,压板本体611分别位于压板座609两端,两个压板本体611之间通过拉簧610连接,每个压板本体611下侧安装有滚轮612,当拉簧610处于自然状态时,两个压板本体611呈张开状态。由此,通过拉簧的作用,能够使得两个压板对包装箱内手套的压力更加稳定和均匀,而滚轮能够减少压板对手套的摩擦力,防止损坏手套。

在实际工作时,第一输送装置2将包装箱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3上,第二输送装置3对包装箱进行对中操作,之后再将包装箱输送至升降平台5上,升降平台5将包装箱升起,先通过下压封口装置6的下压板604将包装箱内的手套压实,压实后下压板604离开,短边压平装置7将包装箱的短边进行压平操作,之后长边压平装置8再将包装箱的长边进行压平操作,包装箱长边压平后,短边压平装置7离开,长边压平装置8运行到极限位置时,两个长边压板804之间留有较大的缝隙,包装箱的长边中间边缘位于缝隙的中间处,最后通过胶带机对两个包装箱的长边进行封口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先通过第二输送装置将包装箱进行对中,能够准确输送至升降平台上,再通过下压封口装置先将包装箱内的浸胶手套压平,之后短边压平装置将包装箱的短边进行折边压平工作,长边压平装置再将包装箱的长边进行折边压平工作,最后再通过下压封口装置进行胶带封口,至此实现机械化封箱工作,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包装箱封装效率,提高包装箱封装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