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56991发布日期:2019-07-13 09:0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材输送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片材料(比如纸材、薄膜材料)领域中,薄片材料经卷绕形成卷材,再通过封尾处理使卷材完成封尾,而卷材最外层末端则作为卷材尾端。卷材封尾后,将输送至下游工位进行相应的裁切及包装等工序处理。在裁切及包装工序前,需要统一卷材的尾端方位,以满足包装统一性的要求。传统的卷材尾端定位工序是通过人工进行尾端方位的调整。然而,传统的卷材尾端定位工序存在着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卷材尾端定位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它能够高效地调整卷材尾端方位。

一种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机构、定位机构和位于所述定位机构下游的输送通道,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检测单元、第一定位辊和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辊上游的第二定位辊,所述第一定位辊和所述第二定位辊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卷材的凹位,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卷材的尾端方位,所述第一定位辊和/或所述第二定位辊转动以将位于所述凹位的所述卷材的尾端方位调整至预设的第一方位,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凹位的所述卷材推出,以使所述卷材滚离所述定位机构后落入所述输送通道时,所述卷材的尾端方位处于所需的第二方位。

上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使用时,卷材落入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形成的凹位中,第一定位辊阻挡卷材移动至下游的输送通道,从而卷材停留在凹位内,并与第一定位辊和第二定位辊的辊面均接触,使得卷材能随着第一定位辊或第二定位辊的转动而转动。在检测单元检测位于凹位的卷材的尾端方位后,根据检测到的尾端方位,第一定位辊和/或第二定位辊转动以带动卷材旋转直至卷材的尾端方位调整至预设的第一方位。当卷材的尾端方位为预设的第一方位时,推送机构将卷材从凹位中推出,则卷材滚落入输送通道时,卷材的尾端方位自然处于所需的第二方位。如此,上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能够将位于输送通道内的卷材的尾端方位统一为第二方位,便于下游裁切及包装等工序,满足包装统一性的要求,无需人工进行调节尾端方位,工作效率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定位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定位辊上移,以使所述第二定位辊将所述卷材抬升并滚离所述第一定位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辊的转轴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定位辊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定位辊上移时,所述第二定位辊绕所述第一定位辊的转轴转动以将所述卷材抬升并滚离所述第一定位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一摆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位于所述凹位的下方,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摆动件作往复式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可上移并推动所述卷材滚离所述定位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中部或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辊的转轴,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卷材外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内凹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送机构包括第二摆动件和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凹位的上方,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摆动件沿靠近所述输送通道方向移动至推动所述卷材滚离所述定位机构;

或者,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板和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推板上下移动,以使所述推板能上移至推动所述卷材滚离所述定位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顶部设有外凸弧面,所述推板上移时,所述外凸弧面抵触并推动所述卷材滚离所述定位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辊和所述第二定位辊中的一个为旋转辊,另一个为固定辊;

或者,所述第一定位辊和所述第二定位辊中的一个为主动辊,另一个为从动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检测辅助单元,所述检测辅助单元用于将在所述凹位内滚动的所述卷材的尾端与所述卷材的外表面分离,以便于所述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卷材的尾端方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辅助单元为刮板、胶板、砂纸、金属丝或静电发生器,所述检测辅助单元抵触所述卷材的外表面,以碰触并扬起所述卷材的尾端;或者,所述检测辅助单元为吸风单元或吹风单元,所述吹风单元或所述吸风单元用于将所述卷材的尾端扬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检测卷材尾端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所述推送机构推送卷材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中卷材落入输送通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A至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所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0、推送机构,110、第一驱动件,120、第一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40、第一摆动件,141、第一内凹面,150、第二驱动件,160、第二摆动件,161、第二内凹面,170、第三驱动件,180、推板,181、外凸弧面,190、第四驱动件,201、凹位,210、检测单元,220、第一定位辊,221、转轴,230、第二定位辊,240、检测辅助单元,241、刮板,242、吹风单元,300、输送通道,310、第一输送辅助板,320、第二输送辅助板,400、卷材,500、进料通道,60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至图4,一种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包括推送机构100、定位机构(图未示)和位于定位机构下游的输送通道300。定位机构包括检测单元210、第一定位辊220和位于第一定位辊220上游的第二定位辊230,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之间形成用于承接卷材400的凹位201。具体地,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之间具有间隙。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的辊面以及该间隙配合形成用于停留卷材400的凹位201。检测单元210用于检测卷材400的尾端方位。可选地,检测单元210为检测电眼,安装于凹位201旁,比如,位于凹位201的上方。第一定位辊220和/或第二定位辊230转动以将位于凹位201的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调整至预设的第一方位,推送机构100用于将位于凹位201的卷材400推出,以使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后落入输送通道300时,卷材400的尾端方位处于所需的第二方位。

上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使用时,结合图2,卷材400落入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形成的凹位201中,第一定位辊220阻挡卷材400,使得卷材400不能滚至下游的输送通道300,从而卷材400停留在凹位201内,并与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的辊面均接触。在检测单元210检测到位于凹位201的卷材400的尾端方位后,根据检测到的尾端方位,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便能带动卷材400旋转,直至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调整至预设的第一方位。结合图3,当卷材400的尾端方位为预设的第一方位时,推送机构100将卷材400从凹位201中推出,则卷材400滚入输送通道300时,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自然处于所需的第二方位(见图4)。如此,上述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能够将位于输送通道300内的卷材400的尾端方位统一为第二方位,便于下游裁切及包装等工序,满足包装统一性的要求,无需人工进行调节尾端方位,工作效率高。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下游裁切及包装等工序,需要统一位于输送通道300内的卷材400的尾端方位为第二方位,则根据所需的第二方位、定位机构至输送通道300的距离、以及卷材400的周长,可以反推得到预设的第一方位,因此,当位于凹位201的卷材400的尾端方位为预设的第一方位,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并落入输送通道300时,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自然为所需的第二方位。比如,需要卷材400落入输送通道300时,卷材400的尾端方位处于正上方(即,所需的第二方位为卷材400正上方),定位机构至输送通道300的距离等于卷材400的周长(即,卷材400由定位机构滚至输送通道300需要滚动一周),则预设的第一方位选为卷材400正上方。当第一定位辊220或第二定位辊230调整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至正上方后,卷材400由定位机构滚至输送通道300,卷材400的尾端方位恰好处于正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卷材400位于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形成的凹位201中,则卷材400与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的辊面均接触。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中的至少一个转动时,卷材400便能随着第一定位辊220和/或第二定位辊230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当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中的一个为旋转辊,另一个为固定辊,比如第一定位辊220为固定不动的固定辊,第二定位辊230为旋转辊,则旋转辊能够带动卷材400转动,以调整卷材400的尾端方位为预设的第一方位。当第一定位辊220和第二定位辊230中的一个为主动辊,另一个为从动辊,比如第一定位辊220为主动辊,第二定位辊230为从动辊,则主动辊转动,会带动卷材400转动以及与卷材400接触的从动辊转动,实现将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调整为预设的第一方位。

具体地,结合图2和图3,定位机构还包括检测辅助单元240。检测辅助单元240用于将在凹位201内滚动的卷材400的尾端与卷材400的外表面分离,以便于检测单元210检测卷材400的尾端方位。考虑到卷材400封尾后,卷材400的尾端可能会贴合于卷材400的外表面,或者,卷材400的尾端靠近卷材400的外表面,导致检测单元210难以找寻到卷材400的尾端。借助于检测辅助单元240,将卷材400的尾端与卷材400的外表面分离,便于检测单元210快速准确地确定卷材400的尾端方位,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定位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2,检测辅助单元240为刮板241、胶板、砂纸、金属丝或静电发生器,检测辅助单元240抵触卷材400的外表面,以碰触并扬起卷材400的尾端。比如,刮板241可抵触位于凹位201的卷材400,在卷材400滚动的过程中,刮板241会碰触到卷材400的尾端,并将其尾端扬起,使得卷材400的尾端竖立在卷材400的外表面上,方便检测单元210进行检测。类似地,胶板能够粘触并扬起该卷材400的尾端,砂纸或金属丝能够刮动并扬起该卷材400的尾端,静电发生器能够吸附并扬起该卷材400的尾端。

具体地,推送机构100的结构形式很多。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推送机构100包括第一驱动件110,第一驱动件110与第二定位辊230连接,第一驱动件110用于驱动第二定位辊230上移,以使第二定位辊230将卷材400抬升并滚离第一定位辊220,从而卷材400能够越过第一定位辊220的阻挡,顺利滚动至下游的输送通道300。其中,第一驱动件110可直接或间接地与第二定位辊230连接,比如,第一驱动件110可通过第一连接件120与第二定位辊230连接。可以理解,第一驱动件110可选用气缸、油缸、电机或凸轮。

此外,采用第二定位辊230推动卷材400,而不是第一驱动件110直接推动卷材400,能够保证卷材400沿第一定位辊220的辊面滚离定位机构,按照确定的滚动路程与卷材400周长之间的关系,保证卷材400落入输送通道300后,卷材400的尾端精准地位于所需的第二方位。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推送机构100还包括转动安装于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的第二连接件130,第二连接件130与第二定位辊230连接,第一驱动件110驱动第一定位辊110上移时,第二定位辊230绕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转动以将卷材400抬升并滚离第一定位辊220。如此,第二定位辊230绕着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转动,使得卷材400同样绕着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转动,保证卷材400按照确定的滚动路程移动。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该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还包括位于定位机构上游的进料通道500。可选地,进料通道500呈倾斜设置。卷材400沿着进料通道500能够被输送至定位机构的凹位201中。具体地,第二定位辊230的顶部低于或齐平于进料通道500,从而第二定位辊230不会阻挡卷材400,使得卷材400顺利地滚入凹位201中。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4,输送通道300远离定位机构的一侧设有第一输送辅助板310,该第一输送辅助板310高于输送通道300,以将卷材400阻挡并停留于输送通道300内。输送通道300与定位机构之间设有第二输送辅助板320,第二输送辅助板320呈倾斜设置,以便于卷材400离开凹位201后沿第二输送辅助板320的设置方向滚入输送通道300内。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该卷材尾端定向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定位机构的机架600。此外,进料通道500和第二输送辅助板320也可安装于机架600。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检测辅助单元240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5,检测辅助单元240为吸风单元或吹风单元242,吹风单元242或吸风单元用于将卷材400的尾端扬起,无需与卷材400相接触,便能使卷材400的尾端竖立在卷材400的外表面上,方便检测单元210进行检测。可以理解,该检测辅助单元240可以与任意结构形式的推送机构100组合使用。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相比,推送机构100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6A至图6B,推送机构100包括第一摆动件140和第二驱动件150。第一摆动件140位于凹位201的下方,第二驱动件150用于驱动第一摆动件140作往复式运动,以使第一摆动件140的一端可上移并推动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从而卷材400能够越过第一定位辊220的阻挡,顺利滚动至下游的输送通道300。可以理解,第二驱动件150可选用气缸、油缸、电机或凸轮。

具体地,结合图6B,第一摆动件140的中部或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第一摆动件140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150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卷材400外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内凹面141。如此,第一摆动件140绕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转动,使得卷材400同样绕着第一定位辊220的转轴221转动,保证卷材400按照确定的滚动路程移动。此外,第一内凹面141的设置增大第一摆动件140与卷材40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第一摆动件140稳定地推送卷材400。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相比,推送机构100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7A至图7B,推送机构100包括第二摆动件160和第三驱动件170,第二摆动件160位于凹位201的上方,第三驱动件170用于驱动第二摆动件160沿靠近输送通道300方向移动至推动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从而卷材400能够越过第一定位辊220的阻挡,顺利滚动至下游的输送通道300。可以理解,第三驱动件170可选用气缸、油缸、电机或凸轮。

进一步地,结合图7B,第二摆动件160的中部可转动设置,第二摆动件160的一端与第三驱动件170连接,另一端设有与卷材400外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内凹面161。第二内凹面161的设置增大第二摆动件160与卷材40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第二摆动件160稳定地推送卷材400。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相比,推送机构100的具体结构不同。结合图8A至图8D,推送机构100包括推板180和第四驱动件190,第四驱动件190用于驱动推板180上下移动,以使推板180能上移至推动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从而卷材400能够越过第一定位辊220的阻挡,顺利滚动至下游的输送通道300。可以理解,第四驱动件190可选用气缸、油缸、电机或凸轮。

进一步地,结合图8C,推板180的顶部设有外凸弧面181,推板180上移时,外凸弧面181抵触并推动卷材400滚离定位机构。当推板180上移时,卷材400相对于推板180沿着外凸弧面181的弧面滚动,以使卷材400保持滚动状态,保持与第一定位辊220的辊面滚动接触,按照确定的滚动路程移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