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破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4298发布日期:2019-07-19 22:31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料破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破拱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粉料回流、气流量大的粉料破拱装置。



背景技术:

各行业生产系统中,储料仓的应用极为广泛,储料仓内物料受各 种因素影响有时会压实粘结成拱,从而使物料不能从仓口顺利排出, 影响生产。目前广泛使用空气炮,由于其使用方便,无污染, 能用于煤炭、水泥、粮食、矿石、沙、塑料粉粒、杂物等各类散状或 块状物料的破拱疏通。

空气炮,又名空气助流器、破拱器、清堵器,是以突然喷出的压缩气体的强烈气流,超过一马赫(音速)的速度直接冲入贮存散体物料的闭塞故障区,这种突然释放的膨胀冲击波,克服物料静摩擦,使容器内的物料又一次恢复流动。它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工作介质为空气,由一差压装置和可实现自动控制的快速排气阀、瞬间将空气压力能转变成空气射流动力能,可以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是一种清洁、无污染、低耗能的理想清堵吹灰设备。空气炮作为桶仓、管道内物料清堵的有力设备,空气炮的动作需要相关组件的联合动作,主要包括:空气炮本体(含喷气组件),三通电磁阀、空气炮控制器、空气炮喷吹管等组成。

现有技术中由于空气炮喷吹管直接与粉料仓连接,粉料很容易回流到空气炮喷吹管中,如果粉料自身稍微带一点水分,就会把管道堵塞,导致空气炮无法正常工作,必须由工作人员将连接管在接口处拆开,清理管中的粉料并安装回原处后方可继续进行破拱。

中国专利CN201210188153.4公开了一种新型破拱器,该专利破拱时压缩空气作用在活塞环形面上的压力瞬间推动活塞向上移动,锥形密封面打开,储气腔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气孔进入缸套腔内,通过排气管释放到物料层内,从而起到破拱作用;该专利也是直接通过排气管与物料层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在密封仓内安装操作,且可以自动回位,没有粉料进入装置,气流量大,气流方向合理的粉料破拱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粉料破拱装置,包括壳体、活塞套筒、活塞杆和弹簧复位装置,所述壳体外设有壳体支架用于固定在粉料仓的外壁上,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气源的压缩气体入口以及连接粉料仓的气流喷射口,所述活塞套筒固定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成两个腔体,一个腔体作为储气腔体通过压缩气体入口与外接气源连接,另一个腔体作为喷射腔体通过气流喷射口与粉料仓连接,所述活塞套筒上设有连通两个腔体的进气口,所述活塞杆可伸缩地设在活塞套筒内,并且头端设置在喷射腔体内的气流喷射口处,尾端设置在活塞套筒外的储气腔体内,所述弹簧复位装置设置在活塞套筒与活塞杆之间,并且在伸展状态时活塞杆的头端抵接在气流喷射口处将喷射腔体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活塞套筒。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套筒上还设有气体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套筒的横截面为“T”字型,上下两端固定在壳体内,中间穿过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杆的头端为喇叭状,尾端为圆锥体。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弹簧和缓冲弹簧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活塞套筒连接,另一端与缓冲弹簧座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座设置在活塞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套筒上设有用于连接弹簧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弹簧座固定在活塞杆的尾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径沿气流进出方向相等。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粉料破拱装置通过管道与外接气源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粉料破拱装置通过壳体支架安装在粉料仓外壁上,不需要在密封仓内安装操作;通过活塞套筒将壳体内分成两个腔体,将传统的排气管、吹管改进成喷射腔体和气流喷射口,通过弹簧复位装置自动回位,能有效防止粉料回流;活塞杆的头端设计为喇叭状,尾端为圆锥体,破拱时气流量大,气流方向合理。

本实用新型粉料破拱装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粉料仓外配备多个,多个所述粉料破拱装置通过管道与外接气源连接,管道可以起着“储气罐”的作用,对于有些不便于进入料仓安装的料斗安装非常方便,只要在外部开孔就可以安装。

本实用新型缓冲弹簧座的设置解决了弹簧与活塞杆之间刚性连接时,因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的弹簧断裂事故,可对其进行缓冲保护,同时避免了每次破拱后弹簧在壳体内中心位置的偏移,起到了对弹簧位置的有效校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粉料破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活塞套筒剖视图。

图3粉料破拱装置破拱状态图。

其中,1-壳体,2-活塞套筒,3-活塞杆,4-壳体支架,5-压缩气体入口,6-气流喷射口,7-弹簧,8-缓冲弹簧座,9-粉料仓外壁,11-凹槽,12-储气腔体,13-喷射腔体,21-进气口,22-气体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料破拱装置,包括壳体1、活塞套筒2、活塞杆3和弹簧复位装置,壳体1外设有壳体支架4用于固定在粉料仓外壁9上,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气源的压缩气体入口5以及连接粉料仓的气流喷射口6,活塞套筒2固定在壳体1内并将壳体1内分成两个腔体,活塞套筒2上设有连通两个腔体的进气口21。

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塞套筒2将壳体1内分成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作为储气腔体12通过压缩气体入口5与外接气源连接,另一个腔体作为喷射腔体13通过气流喷射口6与粉料仓连接,所述弹簧复位装置设置在活塞套筒2与活塞杆3之间,并且在伸展状态时活塞杆3的头端抵接在气流喷射口6处将喷射腔体13密封。如图2所示,相邻的两个腔体之间通过活塞套筒2上的进气口21连通,气流喷射口6在弹簧复位装置的作用下由活塞杆3的头端密封。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3可活动地设置在活塞套筒2内,并且头端设置在喷射腔体内13的气流喷射口6处,尾端设置在活塞套筒2外的储气腔体12内。

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凹槽11,活塞套筒2抵接固定在凹槽11内,具体活塞套筒2的横截面为“T”字型,上下两端固定在壳体内的凹槽11上,中间穿过活塞杆3,活塞套筒2上还设有气体密封环。

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径沿压缩气体入口5、气流喷射口6的气流方向相等,一方面外径相同,作用力大,破拱效果好,另一方面安装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破拱时气流量大,气流方向合理,将活塞杆3的头端设计为喇叭状,尾端为圆锥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弹簧7和缓冲弹簧座9,弹簧7的一端与活塞套筒2连接,具体与设在活塞套筒2上的环形凹槽固定连接,并且采用橡胶垫减震,另一端与缓冲弹簧座5连接,缓冲弹簧座8设置在活塞杆上,具体位置可以固定在活塞杆的尾端上。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使用本装置破拱时,高压气体从压缩气体入口5进入储气腔体12内,活塞杆3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克服弹簧7的作用力左移,气流喷射口6打开,进行破拱作业。

如图1所示,破拱完成后,气体压力减少,在弹簧7的作用力下,活塞杆3右移,喇叭状的头端覆盖气流喷射口6,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粉料回流。

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粉料仓外配备多个,多个所述粉料破拱装置通过管道与外接气源连接,管道可以起着“储气罐”的作用,对于有些不便于进入料仓安装的料斗安装非常方便,只要在外部开孔就可以安装。

本实施例粉料破拱装置通过壳体支架安装在粉料仓外壁上,不需要在密封仓内安装操作;通过活塞套筒将壳体内分成两个腔体,将传统的排气管、吹管改进成喷射腔体和气流喷射口,通过弹簧复位装置自动回位,能有效防止粉料回流;活塞杆的头端设计为喇叭状,尾端为圆锥体,破拱时气流量大,气流方向合理。

本实施例中缓冲弹簧座的设置解决了弹簧与活塞杆之间刚性连接时,因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的弹簧断裂事故,可对其进行缓冲保护,同时避免了每次破拱后弹簧在壳体内中心位置的偏移,起到了对弹簧位置的有效校正。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