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斗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4604发布日期:2019-08-16 22:18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斗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斗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漏斗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漏斗是矿粉、硫磺等散货作业的必用设备,抓斗放料开口后,由于散货粉尘的重力作用,粉尘颗粒会漏斗溢出,造成空气污染。粉尘不仅能引起职业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一些可燃性的粉尘,像面粉、煤粉等到了一定的浓度,有爆炸的危险性,严重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漏斗进行防尘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斗防尘结构,以解决现有漏斗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防尘结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开口边缘等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漏斗上;还包括围绕所述漏斗开口边缘设置的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漏斗上。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为80-100cm。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为100-200cm。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高度为10-30cm。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挂钩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尘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通过挂钩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漏斗防尘结构,包括漏斗,所述漏斗开口边缘等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漏斗上;还包括围绕所述漏斗开口边缘设置的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相连。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漏斗防尘结构通过在漏斗开口边缘围绕设置防尘网,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尘作用,避免漏斗内的粉尘溢出。其次,防尘网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在漏斗上,支撑杆对防尘网起到支撑连接作用;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抓斗伸入到漏斗内时碰撞折断支撑杆,可以避免支撑杆弯曲变形、断裂等。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漏斗防尘结构稳固,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尘作用。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漏斗防尘结构的支撑杆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漏斗防尘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漏斗防尘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漏斗防尘结构包括漏斗10,漏斗10开口边缘等间隔设有多个支撑杆20;支撑杆20包括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连接有弹簧23,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连接在漏斗10上;还包括围绕漏斗10开口边缘设置的防尘网11,防尘网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和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相连。

首先,本实施例的漏斗防尘结构通过在漏斗10开口边缘围绕设置防尘网11,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尘作用,避免漏斗10内的粉尘溢出。其次,防尘网11通过多个支撑杆20连接在漏斗10上,支撑杆20对防尘网11起到支撑连接作用;支撑杆20包括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之间连接有弹簧23;弹簧23可以起到有效的缓冲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抓斗伸入到漏斗10内时碰撞折断支撑杆20,可以避免支撑杆20弯曲变形、断裂等。因此,本实施例的漏斗防尘结构稳固,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以起到有效的防尘作用。

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焊接在漏斗10上,可以使得支撑杆20稳固连接在漏斗10上。

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杆21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相焊接,可以使得弹簧23和第一支撑杆21、第二支撑杆22稳固连接。

第一支撑杆21的高度可以为80-100cm,第二支撑杆22的高度可以为100-200cm,弹簧23的高度为10-30cm,优选为20cm。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22的上端设有挂环(未在图中示出),防尘网11的上端设有挂钩(未在图中示出),防尘网11上端的挂钩挂在第二支撑杆22上端的挂环上,从而可便于防尘网11与第二支撑杆22的连接和拆卸。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设有挂环(未在图中示出),防尘网11的下端设有挂钩(未在图中示出),防尘网11下端的挂钩挂在第一支撑杆21下端的挂环上,从而可便于防尘网11与第一支撑杆21的连接和拆卸。

在其他优选的实施例中,防尘网11还可以通过钢丝绳绑在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漏斗10开口边缘等间隔设有8个支撑杆20,漏斗10开口四个角处的四个支撑杆20位于防尘网11的外侧,漏斗10开口四个边上的四个支撑杆20位于防尘网11的内侧,即防尘网11穿插设置在多个支撑杆20之间,从而可以加强防尘网11和支撑杆20之间的连接,可以避免大风将防尘网11吹离支撑杆20。

本实施例中,防尘网11的交界处可以用钢丝线缝合在一起,或者用粘接剂粘结在一起,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所定义的上下两个方位均是以附图所示的视图关系确定的,只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各个部件的位置和连接关系,并不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下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下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