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8423发布日期:2020-01-24 13: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铸件的成型技术发展迅速,砂模铸造是应用广泛的铸造形式,钢、铁和大多数合金铸件都可用砂型铸造方法获得。由于砂型铸造所用的造型材料价廉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均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在现代化的生产中,自动化的生产线代替原有的人工生产,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对于现有的金属铸件技术,在砂模制作设备将砂模制作好之后,需要将砂模运送至浇铸区进行浇铸,具体的,需要将液态金属注入砂模的浇铸腔中,待形成固态的金属铸件后将砂模浇铸腔中的固态金属铸件取出,然而这一系列的动作通常需要人工完成,比如,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将砂模运送至浇铸区,在将内部形成有金属铸件的砂模运出浇铸区之后,通常也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砂模从砂模推车上搬出,所以总体来说,效率较低,操作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包括供砂模推车进入的第一轨道以及平行铺设在砂模浇铸区上供砂模推车行驶的多条分支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多条分支轨道的铺设方向相同,在所述第一轨道与多条分支轨道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设置有推车运送板以及用于带动所述推车运送板在所述第二轨道上移动的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在所述第二轨道的一侧还平行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三轨道上设置有推动装置以及带动所述推动装置在所述第三轨道上移动的第二自动传送装置,当所述推车运送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轨道衔接时,第一轨道上的砂模推车可过渡到所述推车运送板上,在第一自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所述推车运送板的另一侧可与任意一条分支轨道衔接,所述推动装置用于推动所述砂模推车进入相应的分支轨道中;

所述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分支轨道上方的浇铸传输轨道以及安装于所述浇铸传输轨道上的浇铸机,在浇铸状态,所述浇铸机通过所述浇铸传输轨道移动到与所述分支轨道上的某一砂模对应的位置上后向该砂模的浇铸腔注入浇铸液;

所述分支轨道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砂模收集槽,所述砂模收集槽与所述浇铸区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所述砂模收集槽的槽口与所述浇铸区的边缘通过一段下行的斜坡过渡,在靠近所述砂模收集槽槽口的斜坡上设置有阻挡柱,在下料状态,所述阻挡柱用于阻挡所述砂模推车向下滑动,使得位于所述砂模推车上的砂模从所述砂模推车上向下滑出并坠入所述砂模收集槽中。

可选的,所述推动装置为推动气缸。

可选的,所述推车运送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砂模推车滑动的第四轨道,且所述第四轨道的轨道铺设方向与所述第一轨道的轨道铺设方向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传输链条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主动链轮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输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一从动链轮之间,且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轨道平行,所述推车运送板的下端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轨道上,且所述推车运送板的板身与所述第一传输链条相连,所述第一电机控制所述第一传输链条带动所述推车运送板沿所述第二轨道前后移动,使其与对应的分支轨道衔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二传输链条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主动链轮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传输链条连接在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之间,且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三轨道平行,所述推动装置的下端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轨道上,且所述推动装置与所述第二传输链条相连,所述第二电机控制所述第二传输链条带动所述推动装置沿所述第三轨道前后移动,使其与所述推车运送板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阻挡柱垂直焊接在每一条分支轨道的末端。

可选的,所述阻挡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斜坡上。

可选的,所述砂模推车包括矩形载物板和设置在所述矩形载物板底部四个角上的滑轮,所述矩形载物板的板面用于放置砂模,所述滑轮用于在轨道上滑动,所述矩形载物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的上表面与所述矩形载物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推动装置可通过所述抵接件推动所述砂模推车进入相应的分支轨道中。

可选的,所述阻挡柱的高度与所述矩形载物板的高度相同。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砂模推车可以通过第一轨道进入设置在第二轨道上的推车运送板上,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将承载有砂模推车的推车运送板运送至与某一分支轨道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供该砂模推车能驶入该分支轨道上,解决了人工搬运砂模浪费人力、操作不便的问题,砂模推车驶入分支轨道上后,浇铸机通过浇铸传输轨道移动到与该分支轨道上的该砂模对应的位置上后向该砂模的浇铸腔注入浇铸液形成金属铸件,砂模推车将形成有金属铸件的砂模运送至分支轨道,由于分支轨道的下方设置有阻挡柱,所以可以阻挡位于该分支轨道上的砂模推车向下滑动,使位于砂模推车上的砂模从砂模推车上向下滑出,通过阻挡柱实现了砂模和砂模推车的分离,无需人工搬运,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砂模浇铸自动脱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浇铸传输轨道运送浇铸机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支轨道的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砂模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请参见图1所示,包括供砂模推车进入的第一轨道11以及平行铺设在砂模浇铸区上供砂模推车行驶的多条分支轨道12,第一轨道11与多条分支轨道12的铺设方向相同,在第一轨道11与多条分支轨道12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轨道13,第二轨道13上设置有推车运送板14以及用于带动该推车运送板14在第二轨道13上移动的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在第二轨道13的一侧还平行设置有第三轨道15,第三轨道15上设置有推动装置16以及带动该推动装置16在第三轨道15上移动的第二自动传送装置,当推车运送板14的一侧与第一轨道11衔接时,第一轨道11上的砂模推车17可过渡到推车运送板14上,在第一自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推车运送板14的另一侧可与任意一条分支轨道12衔接,推动装置16用于推动砂模推车17进入相应的分支轨道12中。

这里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自动传送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链轮a、第一从动链轮b、第一传输链条c以及用于控制第一主动链轮a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传输链条c连接在第一主动链轮a和第一从动链轮b之间,且传动方向与第二轨道13平行,推车运送板14的下端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二轨道13上,且推车运送板的板身与第一传输链条c相连,第一电机控制第一传输链条c带动推车运送板14沿第二轨道13前后移动,使其与对应的分支轨道衔接。

这里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自动传送装置进行说明,第二自动传送装置包括第二主动链轮a、第二从动链轮b、第二传输链条c以及用于控制第二主动链轮a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传输链条c连接在第二主动链轮a和第二从动链轮b之间,且传动方向与第三轨道15平行,推动装置16的下端通过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三轨道15上,且推动装置16与第二传输链条c相连,第二电机控制第二传输链条c带动推动装置16沿第三轨道15前后移动,使其与推车运送板14的位置相对应。

砂模制作设备在制作完成砂模后,通过砂模推车17将砂模运送至第一轨道11上,由第一轨道11驶入第二轨道13上的推车运送板14上,在上料状态,第一自动传送装置将承载有推车的推车运送板14运送至与某一分支轨道12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使该推车能进入对应的分支轨道12上。

本实施例中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分支轨道12上方的浇铸传输轨道以及安装于浇铸传输轨道上的浇铸机,具体的,请参见图2所示,图2中的浇铸机q可以在浇铸传输轨道p上移动,在浇铸状态,浇铸机通过浇铸传输轨道移动到与分支轨道12上的某一砂模对应的位置上后向该砂模的浇铸腔注入浇铸液。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分支轨道12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砂模收集槽20,砂模收集槽20与浇铸区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且砂模收集槽的槽口20与浇铸区的边缘通过一段下行的斜坡过渡,在靠近砂模收集槽20槽口的斜坡上设置有阻挡柱19,在下料状态,阻挡柱19用于阻挡砂模推车17向下滑动,使得位于砂模推车17上的砂模从砂模推车17上向下滑出并坠入砂模收集槽20中。可选的,砂模收集槽20的开设方向与该分支轨道12的铺设方向相互垂直,且在砂模收集槽20内还可以设置传输带21。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砂模推车17位于推车运送板14上,且该推车运送板14与某分支轨道12的入口相对应时,可以由操作人员将推车推入对应的分支轨道12。在另外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全自动砂模浇铸传输系统还包括推动装置16以及带动该推动装置16在第三轨道15上移动的第二自动传送装置,在上料状态,该推动装置16用于在推车运送板14与某一分支轨道12的入口对齐后,推动位于推车运送板14上的砂模推车17,以使该砂模推车17能进入对应的分支轨道12。

这里需要对本实施例中的砂模推车17进行说明,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砂模推车17包括矩形载物板31和滑轮32,其中,矩形载物板31的板面用于放置砂模,矩形载物板31的底部具有安装凹槽,滑轮32的一侧设置在安装凹槽中,另一侧位于轨道中,使得砂模推车17可沿轨道滑动,载物板31的与滑轮32的滑动方向相垂直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抵接件33,抵接件33的上表面与载物板的上表面齐平,推动装置16可通过抵接件33推动该砂模推车17,从而使该砂模推车17从推车运送板14进入分支轨道1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载物板31为矩形,且本实施例中载物板31底部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滑轮32。优选的,本实施例中阻挡柱19的高度与矩形载物板的高度相同。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推动装置16为推动气缸。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推车运送板14上设置有用于供砂模推车17滑动的第四轨道18,且第四轨道18的轨道铺设方向与第一轨道11的轨道铺设方向相同,也与分支轨道12的轨道铺设方向相同,这样砂模推车17便能从推车运送板14上准确地进入分支轨道12。

在一种示例中,每一分支轨道12的下方的都设置有对应的阻挡柱19,也即如图1所示,这样,当砂模推车17滑动至分支轨道12的末端时,由于阻挡柱19的存在,该砂模推车17就无法继续往下滑动,而该砂模推车17上的砂模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会继续下滑,从而实现了砂模推车17与砂模的分离。在另外一种示例中,每相邻的两条分支轨道12之间设置有对应的阻挡柱19,这样同样可以实现砂模推车17与砂模的分离。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矩形载物板底部的四个角上都设置有滑轮,所以该砂模推车17应当在两条轨道上滑动,也即如图1。砂模推车17在向下滑动的过程中,阻挡柱19将抵接件拦住,从而阻挡砂模推车17继续下滑。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载物板也可以呈其他形状,且滑轮也可以设置在载物板底部的中间位置上,这样,砂模推车17在一条轨道上运行便可实现下料。

在一种示例中,阻挡柱19垂直焊接在每一条分支轨道12的末端,也即如这样,当砂模推车17滑动至分支轨道12的末端时,由于阻挡柱19的存在,该砂模推车17就无法继续往下滑动,而该砂模推车17上的砂模21在重力的作用下将会继续下滑,从而实现了砂模推车17与砂模21的分离,并将砂模21收集在砂模收集槽20中。在另外一种示例中,阻挡柱19可以垂直设置在斜坡上,具体的,每相邻的两条分支轨道12之间的斜坡上设置有对应的阻挡柱19,这样同样可以实现砂模推车17与砂模21的分离。

本实施例中阻挡柱19的高度可以与下料状态下砂模推车17位于分支轨道12上时的高度相等,这样,阻挡柱19就可以阻挡砂模推车17下滑,同时不影响砂模推车17上的砂模下滑。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