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控制阀和定量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4353发布日期:2020-06-02 19:15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定量控制阀和定量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软管容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控制阀和定量软管。



背景技术:

容器是指用以容纳物料并以壳体为主的基本装置,常用作储存设备或其他化工设备的外壳,主要由壳体、封头、接管、法兰和支座组成,可以用来存储或贮存生物物质、生活用品,例如护肤品、药品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产品不断出现,盛装容器是食品、饮品、药品、日化用品等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容器具有保持内容物产品物理化学性能,方便存储、运输等功能,广泛的应用在包装产品上。

传统容器包括瓶身和瓶盖,瓶身上设有瓶口,容器的内容物通过瓶口进出容器内。现有的容器大多通过使用者手动挤压的方式挤出内容物流出量或者是通过倒置的方式促使内容物流出,难以控制内容物的流出量,使用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定量控制阀,以克服现有的容器难以控制内容物流出量的问题。

一种定量控制阀,包括两个壳体,每一个所述壳体向内凹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从上向下依次水平设置有多个隔板,且每一个隔板上设置有凹槽;

两个所述壳体可相互组合形成一个管状结构,其中一个所述腔体中的隔板与另一个所述腔体中的隔板相配合形成多个小隔腔;且所述隔板上的凹槽相配合形成各过料孔;

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有一进料口,所述管状结构的顶部有一出料口。

上述的定量控制阀包括两个壳体(即两个零部件),其中每个壳体向内凹陷形成腔体,腔体内设有平行的多个隔板,且每个隔板上设有凹槽,当两个壳体组合时可以形成一个管状结构,两个壳体中的隔板可相互配合将管状结构分割成多个小隔腔,且隔板上的凹槽也可相互配合形成过料孔,每个过料孔连起来形成一个出料通道;管状结构上还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定量控制阀中的小隔腔用来存储内容物,当用户挤压容器中的内容物,内容物通过进料口进入小隔腔中,且内容物经过隔板时流量被限制,内容物只能通过过料孔形成的出料通道到达出料口,确保每次挤出过程所流出的内容物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一个第一凹部;当两个所述壳体组合一体时,每个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凹部相互配合形成所述出料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隔板上设有一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隔板上设有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形成凹槽,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中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一个第二凹部;当两个所述壳体组合一体时,每个所述壳体上的第二凹部相互配合形成所述进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条环形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为塑胶片隔板。

基于上述的定量控制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量软管。

一种定量软管,包括所述的定量控制阀,所述定量控制阀固定于软管管口的内壁中。

上述的定量软管因采用了上述的定量控制阀,如此该定量软管可以确保每次挤出过程所流出的内容物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管管口的内壁上相应设有环形卡位,环形卡位卡接于所述定量控制阀的环形卡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控制阀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控制阀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控制阀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控制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软管a-a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定量软管b-b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定量控制阀。一种定量控制阀,包括两个壳体10,每一个壳体向内凹形成腔体102,腔体102内从上向下依次水平设置有多个隔板104,且每一个隔板104上设置有凹槽106;两个壳体10可相互组合形成一个管状结构20,其中一个腔体102中的隔板104与另一个腔体102中的隔板104相配合形成多个小隔腔108;且隔板104上的凹槽106相配合形成各过料孔110;管状结构20的底部有一进料口30,管状结构20的顶部有一出料口40。

具体的,其中该定量控制阀通常安装于容器靠近的出口位置的内腔中。该定量控制阀由两个零部件组合或拼接而成,该零部件为一个壳体10,壳体10向内凹形成腔体102,腔体102中设有多个隔板104,其中每一个隔板104之间间隔且平行设置,其中隔板104的数量可以根据腔体102的大小以及内容物的种类(内容物性质例如粘稠度等)等确定,例如等内容物粘稠度高(即不易挤出时)可以减少隔板104数量且增大隔板104之间的间隔距离。另外,每个隔板104上都设有凹槽106。两个零部件(即壳体10)可以组合成一个整体,即两个腔体102相拼接形成一个管状结构20,其中在管状结构20的内部,两个腔体20中对应位置上的隔板104相互配合,将整个管状结构20分割成多个小隔腔108,这些小隔腔108用于来存储内容物,即当使用者按压或挤压容器中的内容物时,内容物现行进入这些小隔腔108中。另外每个隔板104上设有凹槽106,该凹槽106与另一个壳体10中对应位置设置的凹槽106相配合形成过料孔110。每个过料孔110组合形成出料通道,刚出料通道将该定量控制阀中的小隔腔108中的内容物输送至容器出口。

上述的定量控制阀包括两个壳体10(即两个零部件),其中每个壳体10向内凹陷形成腔体102,腔体102内设有平行的多个隔板104,且每个隔板104上设有凹槽106,当两个壳体10组合时可以形成一个管状结构20,两个壳体10中的隔板104可相互配合将管状结构20分割成多个小隔腔108,且隔板104上的凹槽106也可相互配合形成过料孔110,每个过料孔110连起来形成出料通道;管状结构20上还设有进料口30和出料口40;该定量控制阀中的小隔腔108用来存储内容物,当用户挤压容器中的内容物,内容物通过进料口30进入小隔腔108中,且内容物经过隔板时流量被限制,内容物只能通过过料孔形成的出料通道到达出料口40,确保每次挤出过程所流出的内容物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壳体10的顶部设有一个第一凹部112;当两个壳体组合一体时,每个壳体10上的第一凹部112相互配合形成出料口40。

具体而言,每个壳体10的顶部上有第一凹部112,两个第一凹部112可以组合形成一个孔,记为出料口40。该出料口40用于将小隔腔108中的内容物输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出料口40的孔径较小,避免内容物输出过多以及过快从而沾染在容器的瓶口位置,造成浪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隔板上设有一个凹槽,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

具体而言,每一个隔板上可以设置一个凹槽,当两个壳体合并一体时,在管状结构内部能形成一个出料通道,这些出料通道能将管状结构中的内容物最终到汇集到出料口,然后经出料口输出。采用一个凹槽形成一个出料通道,一方面方便粘稠或浓度很高的内容物输出,另一方面方便输出量多的内容物快速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隔板上设有一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的高度低于隔板的高度形成所述凹槽,且设置在所述隔板的中间。

具体的,每个隔板上设置一个支撑筋,该支撑筋位于隔板的中间并低于隔板,当两个壳体合并一体时,在管状结构内部的中央位置形成一个过料通道。方便内容物从容器中经由管状结构输出至出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壳体10的底部设有一个第二凹部114;当两个壳体组合一体时,每个壳体10上的第二凹部114相互配合形成进料口30。

具体的,每个壳体10的底部上有第二凹部114,两个第二凹部114可以组合形成一个孔,记为进料口30。该进料口30用于将容器中的内容物在外力作用下(例如挤压等)经管状结构输出。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进料口30的孔径较小,避免过多的内容物进入管状结构的小隔腔中不容易输出,从而造成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壳体10的外侧壁上设有环形卡槽50,当两个壳体组合一体时,每个壳体10上的环形卡槽50环绕管状结构的外侧壁排列。

具体的,每个壳体10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卡槽50,该环形卡槽50用于将定量控制阀固定在容器中靠近出口的位置。优选的,环形卡槽50可以环绕整个壳体10设置,即当两个壳体10合并一体时,两个壳体10上的环形卡槽50可以相配合,然后环绕整个管状结构的外侧壁一周。即可以在管状结构的外侧壁一周上都设置有环形卡槽50,能最大程度上方便定量控制阀的固定,且固定非常稳固避免滑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板为塑胶片隔板。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板可以为塑胶片隔板。塑胶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在制造过程中是熔融状的液体,因此可以机加热使其熔化、加压力使其流动、冷却使其固化,而形成各种形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添加不同添加剂形成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塑胶片就是塑胶制成的产品中的一种,使用范围较广。在本实施例中,塑胶片的数量有多个,多个塑胶片安装在管状结构的内部,将管状结构的内腔分成多格,每一小格都有一个口连通,当软管内的膏体通过胶片时流量被限制,膏体从第一格进入二格时流量是被限制及固定的,这使得挤出的膏体同样是定量。当该定量控制阀用在软管中时,软管内膏体必须是要在被一定压力挤压管身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流通而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流出。此装置目的是在挤出膏体时,膏体不会连续流出而是呈水滴状的流出。

实施例2

基于上述的定量控制阀,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定量软管。

一种定量软管,如图6至图8所示,包括任一实施例中的定量控制阀,定量控制阀100固定于软管200管口的内壁中。

具体的,定量控制阀设置在软管管口的内部中,当需要将软管中的内容物(例如膏体)挤出时,使用者挤压管身,内容物将由该定量控制阀然后达到软管出口。其中该定量控制阀可以有效确保每次挤出的内容物量相同。

上述的定量软管因采用了上述的定量控制阀,如此该定量软管可以确保每次挤出过程所流出的内容物量相同。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量控制阀的出料口与软管的出液嘴位置平齐,避免大量内容物聚集在出料口与出液嘴之间的空隙中不容易输出,从而造成浪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管管口的内壁上相应设有环形卡位,环形卡位卡接于定量控制阀的环形卡槽。

具体的,软管管口的内部上设有环形卡位,该环形卡位主要用于卡接环形卡槽,从而将该定量控制阀固定于软管管口的内部中。

另外,定量控制阀的外侧壁与软管的内部相抵接,避免大量的内容物沾染在定量控制阀的外侧壁造成资料浪费。

此外,环形卡位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使得定量控制阀更加稳固地固定在软管管口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软管200管口处设置有外螺纹300,外螺纹300用于连接软管的盖体。

具体的,软管管口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旋,该外螺旋与盖体中的螺旋对应设置,使得盖体紧密地盖在软管管口的出液嘴,避免因外力作用(例如不小心按压等)使得内容物流出。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