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2750发布日期:2019-12-17 21:4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柔性板在电镀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工位间依次穿过,因而需要在工位的两端部分别放置用于收卷和放卷的辅助装置,以提高柔性板电镀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其能够提高柔性板电镀时的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包括底座、传动箱和支撑架,所述传动箱和所述支撑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箱上转动设置有上辅助轴、下辅助轴和卷轴,所述卷轴用以固定柔性板;所述上辅助轴和所述下辅助轴分别位于所述卷轴的上方和下方,用以分别将所述柔性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膜撕下或贴合;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用以传送所述柔性板。

进一步的,所述卷轴包括上卷轴和下卷轴,所述上卷轴和所述下卷轴均与所述传动箱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通过调节装置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以调节所述柔性板相对于所述转动辊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和所述底座间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道和与所述滑道配合的滑移件,所述滑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移件固定在所述传动箱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箱上设置有纠偏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压板和驱动所述压板运动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并能够驱动所述压板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节所述压板和所述柔性板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调节辊,所述柔性板从所述调节辊的下方绕设并部分包覆所述调节辊,以利用所述调节辊的重力调节所述柔性板的松弛。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连接件和限位杆,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调节辊的两端部,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调节辊的两端部,并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两所述连接件分别套设在两所述限位杆上,以限制所述调节辊的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直线轴承与所述限位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辅助轴和所述下辅助轴均为气胀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柔性板套设在卷轴上,利用设置在卷轴上方的上辅助轴实现柔性板上方薄膜的撕下和贴合,利用设置在卷轴下方的下辅助轴实现柔性板下方薄膜的撕下和贴合;当上辅助轴和下辅助轴与卷轴同向转动时,能够将柔性板上方和下方的薄膜撕下,当上辅助轴和下辅助轴与卷轴反向转动时,能够将柔性板上方和下方的薄膜贴合;因而利用上辅助轴和下辅助轴能够实现薄膜的分离与贴合,从而提高了柔性板电镀时的工作效率;同时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架和转动辊,能够配合卷轴实现柔性板的输送,从而进一步提高柔性板电镀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11、滑道;2、传动箱;21、纠偏仪;22、调节装置;23、滑移件;3、上辅助轴;4、下辅助轴;51、上卷轴;52、下卷轴;6、支撑架;61、转动辊;62、压板;621、调节件;7、调节辊;71、连接件;72、限位杆;8、柔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传动箱2和支撑架6,传动箱2上转动设置有上辅助轴3、下辅助轴4和卷轴,且驱动上辅助轴3、下辅助轴4和卷轴转动的传动齿轮组均设置在传动箱2内。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分别位于卷轴的上方和下方,在使用的过程中,卷轴上固定套设有柔性板8的卷材,位于卷轴上方的上辅助轴3用于将柔性板8上表面的薄膜撕下或贴合,位于卷轴下方的下辅助轴4用于将柔性板8下表面的薄膜撕下或贴合。为了使得柔性板8与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膜能够同步的运动,因而本实施例中上辅助轴3、下辅助轴4和卷轴的转速相同。

参照图1,当将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放置在电镀生产线的放卷端时,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均与卷轴的旋转方向相同,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能够分别将覆盖在柔性板8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薄膜撕下,以便于对柔性板8进行后续的电镀处理。当将其放置在电镀生产线的收卷端时,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均与卷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能够分别将薄膜贴附在柔性板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实现整个柔性板8的电镀处理。为了便于将放卷端上绕设的薄膜取下并固定在收卷端,本实施例中上辅助轴3和下辅助轴4均采用气胀轴。

参照图1和图4,卷轴包括上卷轴51和下卷轴52,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据柔性板8卷材的重量和松弛度选择使用上卷轴51或下卷轴52,以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

参照图1,支撑架6上转动设置有若干转动辊61,套设在上卷轴51或下卷轴52上柔性板8的卷材依次穿过转动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转动辊61,柔性板8能够利用设置在放卷端和收卷端的柔性卷对卷水平收放装置的同步运动,实现柔性板8的输送。同时转动设置在支撑架6上的转动辊61能够支撑柔性板8,以减少柔性板8在电镀时的形变。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架6上设置有压板62和能够驱动压板62运动的调节件621,本实施例中调节件621优选气缸。调节件621固定设置在支撑架6上,且调节件621的伸出轴与压板62的下表面接触,从而能够利用调节件621驱动压板62沿竖直方向运动,以调节压板62和柔性板8间距离,以利用压板62实现对柔性板8的压设。

参照图1和图3,支撑架6上还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调节辊7,在使用的过程中柔性板8从调节辊7的下方穿设,且柔性板8能够部分包覆调节辊7的外侧壁,从而能够利用调节辊7的自重实现对柔性板8松弛度的调节。缓冲装置还包括两连接件71和两限位杆72,两连接件71分别固定设置在调节辊7的两端部,两限位杆72分别位于调节辊7的两端部,且两限位杆72均与支撑架6固定连接。两连接件71分别套设在两限位杆72上,并能够同步的沿限位杆72的轴向运动,因而能够利用限位杆72和连接件71的配合限制调节辊7运动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3,在利用调节辊7的自重调节柔性板8松弛度的过程中,调节辊7和连接件71运动的位移较小,因而为了减小连接件71沿限位杆72轴向运动时的摩擦阻力,连接件71通过直线轴承与限位杆72滑动连接。

参照图1,传动箱2通过调节装置22与底座1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优选伺服电机。利用调节装置22能够驱动传动箱2放置在底座1上的位置,因为支撑架6与底座1固定连接,从而能够利用调节装置22改变设置在传动箱2上的卷轴相对于支撑架6的位置,因而调节柔性板8相对于支撑架6的位置。

参照图1,为了减小传动箱2在运动过程中其他方向自由度的力对传动箱2运动的干涉,调节装置22与传动箱2铰接。为了限制传动箱2运动时的直线度,传动箱2和底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滑道11和与滑道11配合的滑移件23,滑道11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滑移件23固定设置在传动箱2的下表面,利用滑道11和滑移件23的配合能够限制传动箱2相对于底座1的运动方向。

参照图4,传动箱2上设置有纠偏仪21,其通过自动检测、自动跟踪和自动纠偏等功能,能够对柔性板的边缘进行跟踪纠偏,以保证卷绕的整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