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0201发布日期:2019-11-05 22:5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绕线机大多采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的方式进行绕线作业,然而在绕线作业完成后,需要人工把绕制完成的线圈从绕线机上取下,有的绕线机体积较庞大,取下绕制完成的线圈相当费力。

公开号为CN2034398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4年2月19日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其采用一种可拆卸的绕线模固定轴结构,通过直接拆卸绕线模固定轴的方式将绕制完成后的线圈一并取下,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采用拆卸绕线模固定轴的方式取下线圈仅限于一次绕制作业,当有很多线材需要绕制时,必须预备相当多的绕线模固定轴,且其安装拆卸过程也需要很多时间,变相提高了生产成本。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自动收卷绕线装置,可自动将绕制好的线圈从绕线机上取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转动机构和伸缩机构; 转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盘的第一转台,第一转台上设置有槽孔结构;

伸缩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在与第一转台承载面垂直的方向做相对运动,伸缩机构上固定有与槽孔结构对应的绕线杆,在绕线杆穿进槽孔结构后,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做同步旋转运动而使得绕线杆穿出所述槽孔结构的部分进行绕线;绕线完成后,第一转台通过与所述伸缩机构的相对运动将线圈自所述绕线杆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槽孔结构为沿第一转台半径方向延伸的一字孔,且所述一字孔在第一转台上按圆周均布;

所述绕线杆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第二转台上,且所述第二转台上沿半径方向设有若干用于供绕线杆位置调节的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所述一字孔按同样的角度在第二转台上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台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为从一字孔内侧开始半径逐渐增大的同心圆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杆通过一部分卡在所述腰型孔内的固定块固定在第二转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透明护罩机构,所述透明护罩机构包括固定罩和活动罩,所述活动罩与所述固定罩铰接,且所述固定罩上固定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活动罩转动连接的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护罩机构上设有用于检测活动罩开启的检测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线机构包括固定架和进线管,所述进线管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台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包括紧固块,所述紧固块内部为与所述进线管外径贴合的弧面结构,所述紧固块活动设置,用于调节所述进线管伸进所述第一转台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转台固定连接的转动轴,并且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转台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拉套,所述拉套套设于所述转动轴外围,并且一端固定有与第二转台连接的轴承,另一端与伸缩平台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平台与伸缩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经由上述可知,通过穿过转动机构的可伸缩绕线杆结构,使绕线完成后,在伸缩气缸的拉动下,绕线杆自动收回,绕好的线圈就可以直接从第一转台上取走,不需要更换任何组件,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绕线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伸缩机构收缩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伸缩机构伸张时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去掉活动罩后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活动罩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绕线杆伸入第一转台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卷绕线装置的绕线杆固定于第二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架、2-转动机构、3-伸缩机构、4-进线机构、5-透明护罩机构、21-第一转台、22-转动轴、23-驱动机构、31-第二转台、32-绕线杆、33-拉套、34-伸缩平台、35-滑动柱、36-伸缩气缸、41-固定架、42-进线管、 51-固定罩、52-活动罩、53-气缸支架、54-气缸、211-槽孔结构、212-刻度标记、321-顶端、322-固定块、411-紧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的自动收卷绕线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1、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

支架1用于支撑和固定转动机构2、伸缩机构3和进线机构4;如图1所示,支架1底部设有用于移动和支撑的福马轮,侧壁设固定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用于操控转动机构2内部电机的启停以及气缸的动作;

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2设置于支架1的内部进行旋转运动,且转动机构2上设置有用于承载线盘的第一转台21,第一转台21上设置有槽孔结构211;还包括与第一转台21固定连接的转动轴22,转动轴2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支架1内部,并且通过驱动机构23带动第一转台21转动。需要指出的是,驱动机构23可以是直接与转动轴22固定带动其转动,也可以是通过齿轮结构啮合带动转动轴22的转动,或者皮带轮带动转动轴22的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伸缩机构3和转动机构2相对设置,并且伸缩机构3在与第一转台21承载面垂直的方向做伸缩运动,伸缩机构3上设有与第一转台21做同轴心旋转运动的第二转台31,第二转台31上固定有与槽孔结构211对应的绕线杆32,在绕线杆32穿进槽孔结构211后,第一转台21与第二转台31做同步旋转运动;还包括拉套33,拉套33穿过转动轴22并且一端固定有与第二转台31连接的轴承,另一端与伸缩平台34固定连接,伸缩平台34上设有用于伸缩平台34支撑与导向的滑动柱35,伸缩平台34与伸缩气缸36的活塞杆连接,伸缩气缸36固定于支架1内。伸缩气缸36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伸缩平台34的升降,伸缩平台34与拉套33固定连接,拉套33带动第二转台31的升降,从而当绕线杆32伸进第一转台21的槽孔结构211后,第一转台21转动时会带动绕线杆3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台31同步转动。

如图4所示,进线机构4固定于支架1上,用于将待绕制的线材输送至第一转台21处。进一步的,进线机构4包括固定架41和进线管42,进线管42固定于第一转台21的上方。这种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绕线杆32在转动时与进线管42相干涉。需要说明的是,进线管42的出线口略往下倾斜,这是由于线材在进线管42外部由动力机构输送,故无需考虑第一转台21对线材的拉力,只需将进线管42的出线管对准第一转台21中心附近位置,第一转台21的转动速度与外界输送的速度相匹配,就可以完成对线材的绕制。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择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此基础上做若干改进,但只要是采用了这种可分离式绕线杆结构,即不论是将第二转台31的绕线杆32伸入到第一转台21中两者同步转动,还是采用将第一转台21设置为从动轮,伸入至第二转台31的绕线杆32上并由第二转台31带动第一转台21转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中的绕线杆32的位置可调整,如图6和图7所示,槽孔结构211为沿第一转台21半径方向延伸的一字孔,且一字孔在第一转台21上按圆周均布;绕线杆32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转台31上,且第二转台31上沿半径方向设有若干用于固定绕线杆32的腰圆孔,腰圆孔与一字孔按同样的角度在第二转台31上均布。绕线杆32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二转台31上,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绕线杆32的分布,如图6所示,可以将绕线杆32设置成内圈绕线杆和外圈绕线杆,内圈绕线杆为绕线的内径,外圈绕线杆为绕线的最大外径,且内径和外径均可调节。

为了调节方便,绕线杆32通过一部分卡在腰圆孔内的固定块322固定在第二转台31上。这种结构设置在紧固或者拆卸绕线杆32时,只要拧动绕线杆32的顶端321,由于固定块322一部分卡在腰圆孔内,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固定固定块322,就可以轻松地拧松和紧固绕线杆32,从而方便的调节绕线杆32的位置。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绕线杆32的固定结构,如图3所示,绕线杆32在第二转台31的上部固定有压环,绕线杆32末端设有螺纹,绕线杆32末端的螺纹与固定块322的内的螺纹孔配合,类似于螺栓螺母固定在有孔的板上的方式,通过固定块322的压紧作用,将绕线杆32固定第二转台31上。在调节了绕线杆32的位置后,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进线管42伸进第一转台21的距离,如图5所示,固定架41包括紧固块411,紧固块411内部为与进线管42外径贴合的弧面结构,紧固块411通过螺栓紧固,用于调节进线管42伸进第一转台21的距离。这里,固定架41通过铝合金型材固定在支架1侧面,铝合金型材上的轨道结构便于安装且质量轻便于更换,结构强度好,进线机构4的稳定性得到很好的保证,优选的,紧固块411在纵向铝合金支架上的位置也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为了实际需要考虑,如图6所示,第一转台2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212,刻度标记212为从一字孔起始端开始半径逐渐增大的同心圆形状。用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内外径至精确的规格尺寸。

从安全的角度出发,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透明护罩机构5,如图5和图1所示,透明护罩机构5包括固定罩51和活动罩52,活动罩52与固定罩51铰接,且固定罩51上固定有气缸支架53,气缸支架53上转动连接有与活动罩52转动连接的气缸54,气缸54在拉伸极限状态时,活动罩52关闭,气缸54收缩时,活动罩52打开。透明护罩机构5即可以从外部看清楚内部第一转台21上的绕线状态,还可以对操作人员形成一定的保护,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更进一步地,所述透明护罩机构5上设有用于检测活动罩52开启的检测机构。例如,气缸54上设有用于检测气缸54是否收缩的传感器,传感器在气缸54的活塞杆收缩打开活动罩52时接收信号,将信号发送至操作平台,用于停止转动机构2。

这里,检测活动罩52开启的机构也可以设置在活动罩52处,或者支架1与活动罩52的接触处,只要能实现活动罩52打开驱动机构停转的功能,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