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1172发布日期:2019-11-12 22:0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包装置,属于产品的包装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流水线作业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整形压包,传统的压包机构存在的问题是:有打滑现象,整形过程不稳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包装置,包括安装板、主动轴、涨紧轴、电动机、托辊、丝杠、螺母、压片和压紧弹簧,所述的安装板为两块,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在两块安装板之间依次转动的安装有主动轴、托辊和涨紧轴,所述的主动轴通过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外侧的电动机驱动;所述的主动轴与涨紧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在每一安装板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丝杠,所述的丝杠与安装板垂直设置,每一丝杠的下端穿过安装板后安装在机架上,上端位于安装板的上部,其中,位于安装板以上的丝杠,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丝杠螺母、压片和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下端面与皮带接触。

所述的托辊为三个,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有的托辊位于皮带的内部,被所述的皮带围住。

相邻两托辊之间安装有托板,每一托板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另一安装板上。

在其中一所述的安装板上套装有一框架,该框架的一侧板与所述的安装板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该框架的另一侧板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机,该电动机的转轴位于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的主动轴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料袋置于机架的输送带上,输送带转动时对料袋进行输送,当感应器检测到输送带的下料端的料袋超过预放数量时,传递信号至控制箱,控制箱控制压料装置的电动机停转,电动机停转后,当料袋进入压包装置的皮带与输送带之间时,料袋在压紧弹簧的挤压力以及皮带的摩擦力的双重作用下,无法在输送带提供的主动力下通过,从而达到压包的目的;当感应器检测到料袋少于预放数量后,控制箱控制电动机工作,进而带动皮带转动,料袋在皮带的转动下输送至下料端,在通过的皮带的同时,皮带对料袋进行整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压紧弹簧与皮带的作用,实现了料袋在输送过程中,输送稳定,克服了打滑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仅包括安装板、主动轴、涨紧轴和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包装置,包括安装板8、主动轴1、涨紧轴9、电动机3、托辊10、丝杠4、螺母5、压片6和压紧弹簧7,所述的安装板8为两块,相互平行设置且形成间距,在两块安装板8之间依次转动的安装有主动轴1、托辊10和涨紧轴9,所述的主动轴1通过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外侧的电动机3驱动;所述的主动轴1与涨紧轴9之间通过皮带(为方便部件展示,皮带未图示)传动连接,在每一安装板8上均安装有至少一丝杠4,所述的丝杠4与安装板8垂直设置,每一丝杠4的下端穿过安装板后安装在机架上,上端位于安装板8的上部,其中,位于安装板8以上的丝杠上从上至下依次套装有丝杠螺母5、压片6和压紧弹簧7,所述压紧弹簧7的下端面与皮带接触。

所述的托辊10为三个,相互之间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一平面上。

所有的托辊10位于皮带的内部,被所述的皮带围住。

相邻两托辊10之间安装有托板,每一托板的一端安装在其中一安装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另一安装板上。

在其中一所述的安装板8上套装有一框架2,该框架2的一侧板与所述的安装板8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该框架的另一侧板的外侧安装有电动机3,该电动机的转轴位于框架的内部,并与所述的主动轴1连接在一起。

使用时将料袋置于机架的输送带上,输送带转动时对料袋进行输送,当感应器检测到输送带的下料端的料袋超过预放数量时,传递信号至控制箱,控制箱控制压料装置的电动机停转,电动机停转后,当料袋进入压包装置的皮带与输送带之间时,料袋在压紧弹簧的挤压力以及皮带的摩擦力的双重作用下,无法在输送带提供的主动力下通过,从而达到压包的目的;当感应器检测到料袋少于预放数量后,控制箱控制电动机工作,进而带动皮带转动,料袋在皮带的转动下输送至下料端,在通过的皮带的同时,皮带对料袋进行整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