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8358发布日期:2020-01-07 08:3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阴极炭块价格受市场影响相比近几年有所提高,但涨幅远远低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铝用阴极炭素制品利润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铝用阴极炭素企业的生存发展。但是随着国家环保力度的持续升级并加速落地,国内不符合现有环保标准和政策的石墨电极生产厂家不断关停,同时,整治地条钢等一系列关于钢铁产业的环保政策,部分钢铁落后产能改造升级,高功率电弧炉、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比例上升,形成国内现阶段石墨电极供不应求的局面。

已知国内外生产石墨电极的成型冷却方式为电极生坯成型后,直接进入水池进行冷却,降温后的电极生坯通过铰链进行输送,易发生变形,生产效率低,且传统石墨电极的生产装置,难以做到石墨电极棒和石墨电极炭块的转换,由于北方冬天天气寒冷,石墨生产中受低温影响易发生夹层,不能够生产电极,降低了生产量,因此不改变现有成型输送冷却方式的前提下,解决电极生坯变形、冷却、输送等难题和北方冬季无法生产电极的困境和如何实现石墨电极全年规模化生产,并且产品的快速转化,不影响产能的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解决了电极生坯变形、冷却、输送等难题和北方冬季无法生产电极的困境和如何实现石墨电极全年规模化生产,并且产品的快速转化,不影响产能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辊道传送带和多个第二辊道传送带,所述第一辊道传送带的上端设有仿形托盘,所述仿形托盘的下侧两端均固定有筋板,所述筋板的下端均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辊道传送带的传动辊相对应,所述第二辊道传送带位于第一辊道传送带的一侧,且多个第二辊道传送带首位相连,所述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两侧均固定有角铁,所述第一辊道传送带和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上端均横跨设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的底部共同固定有第一高压水管,所述第一辊道传送带和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下端共同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高压水管,所述第一高压水管和第二高压水管的相对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喷头,所述第一高压水管和第二高压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水管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所述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有暖气水管,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冷却水回收机构。

优选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高压水管一侧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贯穿水箱的一侧并延伸至水箱内,所述水箱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水泵的一侧,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延伸至水箱内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水箱内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第二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一端贯穿水箱内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水箱的一侧,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内。

优选地,所述吸水管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仿形托盘为长度2.4米厚度12毫米的圆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个数为3个。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在生产石墨电极棒时,将第一辊道传送带安装到石墨电极模具的一侧,根据石墨电极的直径选择和所生产石墨电极直径相同的仿形托盘,将仿形托盘放置到第一辊道传送带上,筋板下端的凹槽卡到第一辊道传送带上的传动辊上,防止仿形托盘移动,调整第一辊道传送带的高度,使仿形托盘的上表面距离模具出口的最下端2毫米,因为石墨电极棒在高压挤出的时候会发生一定的膨胀,第二辊道传送带的上端与仿形托盘的上表面水平,当石墨电极从模具口出来时,喷头喷水对石墨电极进行冷却,石墨电极棒落在仿形托盘上,后面的石墨电极棒推动前面的石墨电极棒移动,石墨电极棒从仿形托盘的一侧移动至第二辊道传送带上,保持第二辊道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和石墨电极棒的出料速度相同,保证石墨电极棒的生产质量,从而实现石墨电极棒的规模化生产,当生产石墨质阴极炭块时,只需将仿形托盘取下,将第一辊道传送带的高度调整到和第二辊道传送带相同的高度即可进行生产,角铁固定电极生坯的输送线路,当天气温度较低时,利用厂房暖气尾气蒸汽对冷却循环水加热确保冬季冷却水温在20℃以上,厂房内温度在零度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仿形托盘、第辊一道传送带和第二辊道传送带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石墨生产效率低,难以做到石墨电极棒和石墨电极炭块转换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增加仿形托盘减少石墨电极棒刚出料时的变形量,提高石墨电极棒的质量;

2、通过第一高压水管、第二高压水管和喷头的配合,解决了传统的石墨电极生产时直接进入水池进行冷却,降温后的电极生坯通过铰链进行输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保证石墨电极持续恒定的冷却,石墨电极能够持续的生产,大大的增加了石墨电极的冷却时间,提高了石墨电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3、通过水箱和暖气水管的配合,利用厂房内的暖气余热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预热,解决了北方冬季无法生产电极的困境,确保冬季冷却水温在20℃以上,厂房内温度在零度以上,使工厂能够实现全年化的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石墨电极变形、冷却、输送的难题,打破了北方冬季无法生产电极的困境,实现了石墨电极全年规模化生产,并且产品可以快速转化,提高了石墨电极棒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的仿形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的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辊道传送带、2筋板、3仿形托盘、4支撑架、5第二辊道传送带、6喷头、7角铁、8输水管、9第一高压水管、10水箱、11暖气水管、12连接管、13吸水管、14过滤网、15集水槽、16第二高压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3,一种石墨电极成型输送冷却装置,包括第一辊道传送带1和多个第二辊道传送带5,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个数为3个,能够使石墨电极充分的进行冷却,提高石墨电极的生产质量,第一辊道传送带1的上端设有仿形托盘3,根据石墨电极的直径选择和所生产石墨电极直径相同的仿形托盘3,将仿形托盘3放置到第一辊道传送带1上,仿形托盘3为长度2.4米厚度12毫米的圆弧形板,减小石墨电极棒生胚在生产中的变形量,仿形托盘3的下侧两端均固定有筋板2,筋板2的下端均设有多个凹槽,凹槽与第一辊道传送带1的传动辊相对应,筋板2下端的凹槽卡到第一辊道传送带1上的传动辊上,防止仿形托盘3移动,第二辊道传送带5位于第一辊道传送带1的一侧,通过在第一辊道传送带1加装仿形托盘3改变生产模式,且多个第二辊道传送带5首位相连,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两侧均固定有角铁7,角铁7固定电极生坯的输送线路;

第一辊道传送带1和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上端均横跨设有支撑架4,用于支撑第一高压水管9为生产的石墨进行冷却,两个支撑架4的底部共同固定有第一高压水管9,第一辊道传送带1和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下端共同设有集水槽15,收集冷却水,集水槽15内的底部固定有第二高压水管16,第一高压水管9和第二高压水管16的相对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喷头6,喷头6喷水对石墨电极进行持续恒定的冷却,第一高压水管9和第二高压水管16通过连接管12连接,第一高压水管9的一侧设有供水机构,为第一高压水管9和第二高压水管16提供高压冷却水,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一侧设有水箱10,存储冷却水,水箱10内设有暖气水管11,当北方冬天天气较冷时,利用厂房内的暖气余热对水箱内的冷却水进行预热,解决了北方冬季无法生产电极的困境,确保冬季冷却水温在20℃以上,厂房内温度在零度以上,使工厂能够实现全年化的生产,水箱10的一侧设有冷却水回收机构,对冷却水回收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冬季也能后回收冷却石墨电极时的热量,为水箱10内的水进行预热,也能为厂区提供热量。

本实用新型,供水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高压水管9一侧的输水管8,为第一高压水管9提供高压水,输水管8的一端贯穿水箱10的一侧并延伸至水箱10内,水箱10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水泵,输水管8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水泵的一侧,第一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供水管,第一水泵将水箱10内的水抽送到第一高压水管内,供水管延伸至水箱10内的底部,在更换冷却水时,第一水泵能够将水箱10内的水全部抽出,方便换冷却水。

本实用新型,冷却水回收机构包括设置在水箱10内的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第二水泵的另一侧连接有吸水管13,吸水管13的一端贯穿水箱10内的一端侧壁并延伸至水箱10的一侧,第二水泵将集水槽15内的冷却水回收到水箱10内进行再利用,吸水管13的一端延伸至集水槽15内,吸水管13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14,对使用过的冷却水进行过滤,保证冷却水的质量。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使用时,在生产石墨电极棒时,将第一辊道传送带1安装到石墨电极模具的一侧,根据石墨电极的直径选择和所生产石墨电极直径相同的仿形托盘3,将仿形托盘3放置到第一辊道传送带1上,筋板2下端的凹槽卡到第一辊道传送带1上的传动辊上,防止仿形托盘3移动,调整第一辊道传送带1的高度,使仿形托盘3的上表面距离模具出口的最下端2毫米,因为石墨电极棒在高压挤出的时候会发生一定的膨胀,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上端与仿形托盘3的上表面水平,当石墨电极从模具口出来时,喷头6喷水对石墨电极进行冷却,石墨电极棒落在仿形托盘3上,后面的石墨电极棒推动前面的石墨电极棒移动,石墨电极棒从仿形托盘3的一侧移动至第二辊道传送带5上,保持第二辊道传送带5的移动速度和石墨电极棒的出料速度相同,保证石墨电极棒的生产质量,从而实现石墨电极棒的规模化生产,当生产石墨质阴极炭块时,只需将仿形托盘3取下,将第一辊道传送带1的高度调整到和第二辊道传送带5相同的高度即可进行生产,角铁7固定电极生坯的输送线路,当天气温度较低时,利用厂房暖气尾气蒸汽对冷却循环水加热确保冬季冷却水温在20℃以上,厂房内温度在零度以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