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538发布日期:2020-04-14 20:0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传输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纱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由于单层纱布较为单薄,现有纱布常需被裁剪、折叠、缝纫、收摞成方帕状的多层结构再被应用,特别是医学领域,例如医用纱布,这种方帕状的多层结构纱布的传统生产方式多为手工生产,即人工对薄纱布卷进行放卷、裁剪、夹放提带、多层缝纫、折叠、收摞,效率较为低下;后渐渐出现有专用于生产该类方帕状多层结构纱布的自动化生产器械。

在生产过程中,将布料放置在传送带式的传送机构上,进而使得布料得以在各个工序之间移动。其次,为了布料在加工或移动过程中的定位与固定,常规地会使用压料滚轮将布料压合在传送机构上,但现有的辊筒式压料滚轮与布料接触的表面为光滑面,而且传送机构的表面亦为光滑面,当两个光滑的表面用于夹持压合纱布时,纱布在移动或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滑移,继而影响纱布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具有可使得布料稳固地固定于传送机构上,降低了布料发生滑移的几率,还可有效地提高布料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包括用于压合布料的压料滚轮,所述压料滚轮的周向外壁上设有若干组用于扣合布料的压料齿组;所述压料齿组包括多个凸起于所述压料滚轮周向外壁的送料齿,同一压料齿组的所述送料齿绕所述压料滚轮的中轴线布置,且同一压料齿组的所述送料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压料滚轮的中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料滚轮压压合于布料表面时,凸起的压料齿组与编织状的布料呈啮合配合;当此时传送机构驱动布料直线移动时,压料齿组跟随着压料滚轮的转动而和布料啮合连接,以使得布料稳固地固定于传送机构上,降低了布料发生滑移的几率,可有效地提高布料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包括杆架,所述杆架内设有可相对杆架自转动的转动轴,所述压料滚轮连接于转动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可为压料滚轮提供受力支撑,以便于压料滚轮绕着转动轴作绕轴转动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杆架内设有可抵触于压料滚轮端面上的限位弹性件,所述限位弹性件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压料滚轮的中轴线方向平行;所述杆架上还穿设有可抵触于压料滚轮另一端面上的第一紧固件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弹性件可为压料滚轮提供弹性恢复势能,第一紧固件组用于调节压料滚轮压缩限位弹性件的行程。当第一紧固件组推动压料滚轮往压缩限位弹性件的方向移动时,可用于调节压料滚轮沿着压缩限位弹性件方向的位置,以便于配合适配不同宽度的布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料滚轮沿着压料滚轮轴向的两侧端面均设有可与压料滚轮同步转动的压带轮,两个所述压带轮分别抵触于压料滚轮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带轮上穿设有轴向与压料滚轮轴向平行的第二紧固件组,所述第二紧固件组依次穿过压带轮和压料滚轮并固定于压带轮和压料滚轮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压带轮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呈环状并可供传动带嵌入的带槽,所述带槽内设有同步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带轮可辅助压料滚轮对布料进行压合与固定,既可用于对压料滚轮的夹紧,设置于压带轮表面的同步皮带还可提高与布料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提高布料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杆架包括直线移动机构,所述压料滚轮转动连接于直线移动机构的活动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移动机构可便于调节压料滚轮压合纱布的力度,既可便于压料滚轮对纱布的压紧与松开,还可便于降低纱布被压料滚轮造成损坏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杆架包括横向安装板和两块纵向安装板,所述纵向安装板分别垂直固定于横向安装板的两端,所述压料滚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纵向安装板之间,所述压料滚轮的轴向垂直于纵向安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安装板和纵向安装板可便于使用前的组装以及使用后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送料齿为圆弧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齿型的送料齿既可便于提高外齿的使用寿命,还可降低送料齿压合布料时对布料的损坏,送料齿可用于与补料的啮合连接,数量为若干个的外齿根据压料滚轮的转动而持续地与布料相啮合,以便于提高布料的定位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可使得布料稳固地固定于传送机构上,降低了布料发生滑移的几率;

2、可有效地提高布料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3、可便于配合压合不同宽度的布料。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使得布料稳固地固定于传送机构上,降低了布料发生滑移的几率,还可有效地提高布料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压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压料滚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压料滚轮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压料滚轮;2、压料齿组;21、送料齿;3、杆架;31、直线移动机构;32、横向安装板;33、纵向安装板;4、转动轴;5、限位弹性件;6、第一紧固件组;7、压带轮;8、第二紧固件组;9、同步皮带;10、带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用于纱布传输的送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杆架3和用于压合布料的压料滚轮1,杆架3包括横向安装板32和两块纵向安装板33,纵向安装板33分别垂直固定于横向安装板32的两端,压料滚轮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纵向安装板33之间,压料滚轮1的轴向垂直于纵向安装板33。横向安装板32和纵向安装板33均为本领域常用的金属板材,其可便于使用前的组装以及使用后的拆卸。

杆架3内设有可相对杆架3自转动的转动轴4,压料滚轮1连接于转动轴4上。转动轴4可为压料滚轮1提供受力支撑,以便于压料滚轮1绕着转动轴4作绕轴转动运动,压料滚轮1用于压合布料。压料滚轮1的周向外壁上设有若干组用于扣合布料的压料齿组2;压料齿组2包括多个凸起于压料滚轮1周向外壁的送料齿,同一压料齿组2的送料齿绕压料滚轮1的中轴线布置,且同一压料齿组2的送料齿均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压料滚轮1的中轴线。压料齿组2包括若干个用于扣合布料的送料齿21,送料齿21设置于压料滚轮1的周向侧壁且绕着压料滚轮1的中轴线均布。在本实施例中,送料齿21的齿数为40个,齿间距为20mm,齿根圆半径为20mm,但不仅限于此,可根据布料的编织的孔径对送料齿21的参数进行调节。

如图4和图5所示,送料齿21为圆弧齿,圆弧齿型的送料齿21既可便于提高送料齿21的使用寿命,还可降低送料齿21压合布料时对布料的损坏,外齿可用于与补料的啮合连接,数量为若干个的外齿根据压料滚轮1的转动而持续地与布料相啮合,以便于提高布料的定位精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压料滚轮1沿着压料滚轮1轴向的两侧端面均设有可与压料滚轮1同步转动的压带轮7,两个压带轮7分别抵触于压料滚轮1的端面。压带轮7上穿设有轴向与压料滚轮1轴向平行的第二紧固件组8,第二紧固件组8依次穿过压带轮7和压料滚轮1并固定于压带轮7和压料滚轮1内。第二紧固件组8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销轴。压带轮7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呈环状并可供传动带嵌入的带槽10,带槽10内设有同步皮带9。压带轮7可辅助压料滚轮1对布料进行压合与固定,既可用于对压料滚轮1的夹紧,设置于压带轮7表面的同步皮带9还可提高与布料的接触面积,以便于提高布料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杆架3内设有可抵触于压料滚轮1端面上的限位弹性件5,限位弹性件5的弹性伸缩方向与压料滚轮1的中轴线方向平行;杆架3上还穿设有可抵触于压料滚轮1另一端面上的第一紧固件组6。限位弹性件5为本领域常用的弹簧件。第一紧固件限位弹性件5可为压料滚轮1提供弹性势能,第一紧固件组6用于调节压料滚轮1压缩限位弹性件5的行程。当第一紧固件组6推动压料滚轮1往压缩限位弹性件5的方向移动时,可用于调节压料滚轮1沿着压缩限位弹性件5方向的位置,以便于配合适配不同宽度的布料。

杆架3包括直线移动机构31,压料滚轮1转动连接于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上。在本实施例中,直线移动机构31为本技术领域常用的直线气缸,但不仅限于此直线气缸,在本技术领域中可实现直线往复移动的机构即可。压料滚轮1转动连接于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上,直线移动机构31的活动端为直线气缸的活塞杆,直线移动机构31的固定端为直线气缸的缸体。

工作过程及原理:当压料滚轮1压压合于布料表面时,凸起的压料齿组2与编织状的布料呈啮合配合;当此时传送机构驱动布料直线移动时,压料齿组2跟随着压料滚轮1的转动而和布料啮合连接,以使得布料稳固地固定于传送机构上,降低了布料发生滑移的几率,可有效地提高布料在传送机构上的定位精度,进而提高布料的加工精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