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8020发布日期:2020-03-17 14:5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打包带有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一般采用魔术贴粘贴,需要两人同时操作,且仅可使用100次-200次。

2、使用胶带捆绑成本较高,且容易松动。

3、现有的带点压板容易刺破绑带。

4、现有大货车上使用的采用滚动缠绕的方式,绑带要缠绕很多圈,绑带有弹性活动空间,导致容易松动。

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打包带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其具有卡合牢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包括有壳体、滚筒以及压轴;该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挂钩,壳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槽;该滚筒设置于容置槽中,滚筒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齿牙,该压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置槽中,压轴包括有偏心轴部和与偏心轴部连接的手柄部,该偏心轴部位于滚筒的侧旁,偏心轴部上距离轴心最远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齿牙啮合的第二齿牙。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该挂钩的内端插入固定槽中固定。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该挂钩的内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挂钩与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滚筒通过第一转轴与壳体安装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轴通过第二转轴与壳体安装连接,该第二转轴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容置槽的两侧固定连接,且弹簧抵于压轴上促使压轴下压。

优选的,所述容置槽的侧向和顶部均开口,容置槽的侧向开口处的两侧内壁之间连接有隔板,隔板位于压轴的前侧,该压轴位于滚筒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设置滚筒和压轴,滚筒便于松绑带,绑带松开时,绑带跟滚筒一起运动,与滚筒无摩擦,使绑带无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合理巧妙了运用杠杆原理,锁紧时滚筒受力,同时配合压轴的阻止力,当切线与滚筒切点垂直时卡合最牢固,在锁紧时,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压到绑带的经纬线上,可有效使用1500次以上。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锁紧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放松状态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容置槽

12、固定槽13、第一固定孔

14、隔板20、滚筒

21、第一齿牙30、压轴

31、偏心轴部32、手柄部

301、第二齿牙40、挂钩

41、第二固定孔50、弹簧

51、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

60、编织带61、a端

62、c端63、b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壳体10、滚筒20以及压轴30。

该壳体10的一端设置有挂钩40,壳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容置槽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槽12,该挂钩40的内端插入固定槽12中固定,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3,该挂钩40的内端设置有第二固定孔41,螺钉穿过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41将挂钩40与壳体10固定连接在一起;该挂钩40为铁挂钩。

该滚筒20设置于容置槽12中,滚筒20的外表面形成有第一齿牙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筒20通过第一转轴51与壳体10安装连接,滚筒20的直径为8mm。

该压轴30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置槽11中,压轴30包括有偏心轴部31和与偏心轴部31连接的手柄部32,该偏心轴部31位于滚筒20的侧旁,偏心轴部31上距离轴心最远的外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第一齿牙21啮合的第二齿牙3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轴30通过第二转轴52与壳体10安装连接,该第二转轴52上套设有弹簧50,弹簧50的两端分别与容置槽11的两侧固定连接,且弹簧50抵于压轴30上促使压轴30下压;以及,所述容置槽11的侧向和顶部均开口,容置槽11的侧向开口处的两侧内壁之间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位于压轴30的前侧,该压轴30位于滚筒20的前侧。压轴30的厚度1mm-1.2mm;采用五金材料制成。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编织带60的a端61从滚筒20的下面穿入,绕过滚筒20左侧从上面穿入滚筒20和压轴30的中端,再从壳体10中间穿出;编织带60包住要捆绑的物体,编织带60的c端62缝成一个圈,套到挂钩40上;当拉住编织带60的a端61向壳体10外运动时,编织带60带动压轴30逆时针方向旋转,滚筒20和压轴30间的距离变大,编织带60可继续向a端61拉动,使得编织带60的b端63向壳体10内运动,可绑紧被捆绑的物体;当松开编织带60的a端61,由于被捆绑物体对外的张力,使得编织带60的b端63向壳体10外运动,带动压轴30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压轴30上的弹簧50对手柄部32形成压力,这样,滚筒20和压轴30间的距离变小,使得编织带50被夹紧,b端63越往外运动,编织带60夹得越紧,最终滚筒20上的第一齿牙21和压轴30的第二齿牙301啮合在一起,使得编织带60不能运动,形成自锁,从而绑紧被捆绑物体;当需要松开时,把压轴30的手柄部32向上拉起,如图4所示,使压轴30逆时针方向旋转,滚筒20和压轴30间的距离变大,编织带60可带动滚筒20沿第一转轴51自由转动,编织带60可向a端61、b端63自由拉动,这样,就可以松开编织带60。

本产品整体最大承重100kg,挂钩40的称重为40kg,可长期使用,本产品的应用范围:

1、小的部件:如手表、手环等小物品的固定。

2、大的部件:如大背包的绑带、背带,物流托板上货物的捆绑,汽车货物的捆绑运输等。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配合设置滚筒和压轴,滚筒便于松绑带,绑带松开时,绑带跟滚筒一起运动,与滚筒无摩擦,使绑带无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并合理巧妙了运用杠杆原理,锁紧时滚筒受力,同时配合压轴的阻止力,当切线与滚筒切点垂直时卡合最牢固,在锁紧时,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压到绑带的经纬线上,可有效使用1500次以上。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