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2609发布日期:2020-02-11 08:56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引擎装配或修理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由于汽车引擎较重,所以该过程一般都采用吊机来完成。

如公告号为cn105819345a的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施工用吊机,包括底座、支撑筒、套筒和吊臂,所述支撑筒设在底座上,所述支撑筒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套筒设在支撑筒上,所述套筒与支撑筒铰接,所述吊臂设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固定旋钮,所述吊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固定旋钮与通孔连接,所述吊臂前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套筒末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钢丝绳,所述转盘通过钢丝绳与滑轮连接,所述支撑筒上设置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分别与套筒和支撑筒铰接。

上述技术中的吊机虽然结构强度高,容易安装拆卸,但是由于其底座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区域固定,故上述吊机往往只能对某重量范围内的汽车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无法对更多重量范围内的汽车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起吊装置,可改变装置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区域,使装置能对更多重量范围内的汽车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立柱、转动连接在立柱上的吊臂、设置在吊臂上的挂钩,以及设置在立柱上用于驱动吊臂发生旋转的主动件,所述底座包括两根呈间隔设置的底杆,以及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杆之间的连接杆,立柱安装在连接杆上;所述底杆包括外杆,以及滑动嵌设在外杆内的内杆;所述外杆上设有对内杆进行夹紧定位的夹紧机构,夹紧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外杆上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接后将围成一个包裹住内杆的区域;夹紧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内杆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滑动内杆即可调整底杆的整体长度,改变了两根底杆与地面所围成的支撑区域,当内杆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上后,操作者便可通过驱动组件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牢牢地夹紧包裹住内杆,使支撑区域能保持稳定。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固定的支撑区域,本方案可灵活地改变装置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区域,使装置能对更多重量范围内的汽车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有利于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夹板上的第二转轴、转动套设在第二转轴上且与第二转轴呈垂直设置的丝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夹板上的固定板、开设在固定板上供丝杆卡入的卡槽,以及螺纹套设在丝杆上用于驱动固定板朝向第二夹板发生移动的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接并围住内杆后,操作者绕着第二转轴旋转丝杆,并使丝杆卡入固定板的卡槽内,随后操作者再旋转丝杆上的转动盘并使其朝向第二夹板方向发生移动,转动盘将与固定板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面抵接,随着转动盘与固定板之间的抵紧力越来越大,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便会牢牢地夹紧内杆,结构原理简单、且操作十分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层与内杆抵接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自身的摩擦系数比普通材质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要大,即橡胶垫的设置增加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内杆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有利于提高内杆和外杆之间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上设有用于显示内杆滑出距离的刻度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槽的设置一来可使内杆的滑动更加快速和精准,二来可使两根内杆的滑出距离保持一致,使两根底杆与地面形成较为规整的支撑区域,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上均安装有带刹车片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万向轮即可推动整个起吊纸装置在水平方向上发生滑移,使整个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当起吊装置滑动至合适的位置上后,操作者通过驱动刹车片来抵紧万向轮,即可使起吊装置快速地停在某个特定位置上,操作上十分方便,大大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上滚动嵌设有与外杆内侧壁抵接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珠可将内杆与外杆接触时产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珠的滚动摩擦,可减少内杆在滑动时所受到的阻力,使内杆的滑动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的内壁上对应滚珠开设有凹槽,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外杆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滚珠穿出内杆的部分抵接于凹槽内,且凹槽的半径与滚珠的半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可使滚珠与外杆之间的点接触变为现在的线接触,增大了滚珠与外杆之间的接触区域,变相地增大了内杆与外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内杆和外杆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滑动内杆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为操作者滑动内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施力部位,使操作者能方便地滑动内杆来调整底杆的整体长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外杆、内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驱动组件的设置,可改变起吊装置与地面所形成的支撑区域,使装置能对更多重量范围内的汽车引擎进行吊装和搬运;

2.橡胶垫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内杆和外杆之间的稳定性;

3.刻度槽的设置,不仅可使内杆的滑动更加快速和精准,还可使两根内杆的滑出距离保持一致,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4.万向轮的设置,可使整个起吊装置的移动和定位更加方便;

5.滚珠和凹槽的设置,可使内杆的滑动更加顺利和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立柱;3、吊臂;4、挂钩;5、主动件;6、底杆;7、连接杆;8、外杆;9、内杆;10、把手;11、刹车片;12、万向轮;13、刻度槽;14、滚珠;15、凹槽;16、第一转轴;17、第一夹板;18、第二夹板;19、第二转轴;20、丝杆;21、固定板;22、卡槽;23、转动盘;2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起吊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立柱2、转动连接在立柱2上端的吊臂3、固定连接在吊臂3远离立柱2一端上的挂钩4,以及安装在立柱2上用于驱动吊臂3发生旋转的主动件5,主动件5设为液压缸,液压缸的一端与立柱2铰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吊臂3铰接,液压缸通过连接管与液压泵站连接。当汽车引擎位于本装置的起吊工位上后,操作者驱动主动件5的活塞杆发生收缩,吊臂3将发生旋转并使挂钩4下降,操作者便可将挂钩4钩在汽车引擎上,随后操作者再驱动主动件5的活塞杆发生伸长,吊臂3将反向发生旋转并使挂钩4上升,挂钩4便会将汽车引擎起吊至一定的高度上,操作者即可对汽车引擎进行吊装、搬运和维修。

底座1包括两根呈间隔设置的底杆6,两根底杆6呈八字形分布;底座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两根底杆6之间的连接杆7,立柱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7上。底杆6包括与连接杆7固定连接的外杆8,以及滑动嵌设在外杆8内部且横截面呈圆形的内杆9,内杆9的外侧壁与外杆8的内侧壁相互贴紧。内杆9远离外杆8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把手10和带刹车片11的万向轮12,外杆8远离内杆9的一端上同样固定连接有带刹车片11的万向轮12。当汽车引擎的重量发生变化后,操作者可滑动内杆9来调整底杆6的整体长度,改变四个万向轮12与地面所围为的支撑区域,使起吊装置能更好地适应汽车引擎的吊装和搬运。为了使两根内杆9的滑出距离一致,让四个万向轮12可与地面围成一个较为规整的支撑区域,两根内杆9上均开设有用于显示内杆9滑出距离的刻度槽13。

参照图2,内杆9的外侧壁上滚动嵌设有多个用于减少摩擦阻力的滚珠14,外杆8的内侧壁上对应每个滚珠14均开设有一条凹槽15,凹槽15的长度方向与外杆8的长度方向一致,滚珠14穿出内杆9的部分嵌设于凹槽15内,且凹槽15的半径与滚珠14的半径相同。凹槽15不仅可增大内杆9与外杆8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内杆9和外杆8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更佳,还可避免内杆9相对外杆8发生旋转的情况。

外杆8靠近内杆9的一端边缘上固定连接有一根横截面呈圆形的第一转轴16,第一转轴16的长度方向与外杆8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转轴16上转动套设有一块呈圆弧形的第一夹板17和一块呈圆弧形的第二夹板18,第一夹板17的自由端和第二夹板18的自由端对接后可形成一个包裹住内杆9并对内杆9进行夹紧的圆环。第二夹板18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一根第二转轴19,第二转轴19与内杆9相互平行,第二转轴19上转动套设有一根丝杆20;第一夹板17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一块固定板21,固定板21上开设有一个供丝杆20卡入的卡槽22,丝杆20上螺纹连接有一个用于与固定板21抵紧的转动盘23。当内杆9滑动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转动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并使两者的自由端对接,然后再转动丝杆20并使丝杆20卡入固定板21的卡槽22内,紧接着操作者旋转丝杆20上的转动盘23并使转动盘23牢牢地抵紧在固定板21远离第二夹板18的一表面上,如此一来,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的内侧壁便会死死地夹住内杆9,进而使起吊装置的支撑区域保持稳定。

为了提高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对内杆9的夹紧效果,第一内杆9的内侧壁和第二内杆9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一层用于增大表面摩擦系数的橡胶垫2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汽车引擎的重量发生变化后,操作者可滑动内杆9来调整底杆6的整体长度,改变四个万向轮12与地面所围为的支撑区域,使起吊装置能更好地适应汽车引擎的吊装和搬运。当内杆9滑动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后,操作者转动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并使两者的自由端对接,然后再转动丝杆20并使丝杆20卡入固定板21的卡槽22内,紧接着操作者旋转丝杆20上的转动盘23并使转动盘23牢牢地抵紧在固定板21远离第二夹板18的一表面上,如此一来,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的内侧壁便会死死地夹住内杆9,进而使起吊装置的支撑区域保持稳定。若是要重新滑动内杆9来调整装置的支撑区域,操作者再反向旋转转动盘23使第一夹板17和第二夹板18不再夹紧内杆9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