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560发布日期:2020-05-22 21:1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新造或高级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新造或高级修轨道交通车辆在落成工位完成转向架的安装后,由人工推或牵引车牵拉至单车称重工位。在落成工位,利用地坑架车机完成架车,进行更换转向架及与车体的连接作业。由于地坑架车机区域,车辆两侧及轨道中间没有操作空间,无法将车辆称重调整作业和尺寸测量调整作业整合到地坑架车机上。车辆轮重称重台设有专用检查沟和轨道两侧下沉平台,尺寸测量所用基准轨设置在轨道桥上,两种结构都无法布置地坑架车机完成车辆落成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克服现有轨道交通车辆新造或高级修车体落成工位没有车辆称重调整和尺寸测量调整作业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台设置于工位的地坑内,包括轨道外侧的两侧升降平台和轨道之间的中间升降平台,两侧升降平台和轨道之间的中间升降平台下降后分别作为两侧和中间的作业空间,上升后与轨道平齐。

两侧升降平台设置有阶梯型的升降平台通道,升降平台通道自地面进入两侧作业空间,从轨道下方继而进入中间作业空间。

中间升降平台下降到轨道面以下,形成中间操作空间。

两侧升降平台下降到轨道面以下,形成两侧操作空间。

两侧升降平台纵向一侧设置有两侧伸缩平台,向内伸出覆盖升降平台通道。

两侧伸缩平台包括上层的盖板和下层的基板,盖板通过电动推杆实现伸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落成工位的地坑架车机两侧及轨道中间的平台为可升降平台,同时增加进出平台的通道和覆盖通道的伸缩平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轨道交通车辆新造或高级修落成作业、车辆称重调整作业、尺寸测量调整作业不能集成在同一工位上的问题,采用本结构装置的地坑架车机可实现与单车称重台和尺寸测量轨道的整合,落成完成后的车辆不移动位置即可完成车辆称重作业和尺寸测量调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组合平齐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组合低位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组合低位状态断面图。

图5是两侧伸缩平台缩回状态示意图。

图6是两侧伸缩平台伸出状态示意图。

图7是两侧伸缩平台伸出状态底面示意图。

图8是中间升降平台立面图。

图9是中间升降平台侧面图。

图10是两侧升降平台立面图。

图11是两侧升降平台侧面图。

图中,(1)中间升降平台、(2)两侧升降平台、(3)两侧伸缩平台、(4)升降平台通道,(5)基板,(6)盖板,(7)电动推杆;

(11)中间平台本体,(12)中间导向组成,(13)中间升降座,(14)中间丝杠传动系统;

(21)两侧平台主体,(22)两侧升降座,(23)两侧导向组成,(24)两侧丝杠传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综合落成系统多位复合作业平台,所述平台设置于工位的地坑内,包括轨道外侧的两侧升降平台2和轨道之间的中间升降平台1,两侧升降平台2和轨道之间的中间升降平台1下降后分别作为两侧和中间的作业空间,上升后与轨道平齐。

两侧升降平台2设置有阶梯型的升降平台通道4,升降平台通道4自地面进入两侧作业空间,从轨道下方继而进入中间作业空间。

中间升降平台1由1件中间平台本体11和2件中间升降座13、2套中间导向组成12、2套中间丝杠传动系统14组成,平台本体采用型钢及花纹钢板焊接制作,升降座固定于设备机架或土建基础,导向组成包括安装于平台本体下面的导向架和安装于升降座上面的组合轴承,导向架由两根竖直通长的叉车槽钢和两根横梁焊接在一起,上横梁安装于平台本体下面,叉车槽钢沿两侧组合轴承升降,来实现平台升降过程中的导向。丝杠传动系统由电机、轴承、丝杠、螺母组成,电机和轴承固定安装于升降座顶部,丝杠穿过升降座和导向架的下横梁,螺母安装于导向架下横梁下面。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螺母沿丝杠上下移动,带动导向架及升降平台做上下运动,实现平台升降。

两侧升降平台包括1套两侧平台主体21、2件两侧升降座22、2套两侧导向组成23、2套两侧丝杠传动系24。平台本体采用型钢及花纹钢板焊接制作,升降座固定于设备机架或土建基础,导向组成包括安装于平台本体下面的导向架和安装于升降座上面的组合轴承,导向架由两根竖直通长的叉车槽钢和两根横梁焊接在一起,上横梁安装于平台本体下面,叉车槽钢沿两侧组合轴承升降,来实现平台升降过程中的导向。丝杠传动系统由电机、轴承、丝杠、螺母组成,电机和轴承固定安装于升降座顶部,丝杠穿过升降座和导向架的下横梁,螺母安装于导向架下横梁下面。电机带动丝杠旋转,螺母沿丝杠上下移动,带动导向架及升降平台做上下运动,实现平台升降。

两侧升降平台2纵向一侧设置有两侧伸缩平台3,向内伸出覆盖升降平台通道4。两侧伸缩平台3包括上层的盖板6和下层的基板5,基板固定于两侧升降平台本体内,两组电动推杆分别安装于基板下面两侧,伸出部分顶端连接盖板。需要伸出盖板时,电动推杆提供动力,推动盖板横移向基板旁边;需要缩回时,电动推杆缩回,带动盖板横移至基板顶部,将基板覆盖。

本实用新型有两种工作状态,多位复合平台处于组合平齐状态,升降平台与检修库内地面平齐,伸缩平台遮盖住升降平台通道,库内地面平齐,无凹陷凸起,车辆和人员可自由通过平台,架落车作业时,人员可站立于平台之上进行相关作业;多位复合平台处于组合低位状态时,升降平台处于库内地面以下,伸缩平台露出伸缩平台通道,作业人员可借助伸缩平台下侧的通道进出中间升降平台和两侧升降平台,站立于两侧升降平台上,完成称重调整作业和车体两侧的车辆尺寸测量调整作业,站立于中间升降平台上,完成车下的车辆尺寸测量调整作业。上述多位复合平台为轨道交通车辆新造或高级修车体落成工位提供了车辆称重调整和尺寸测量调整作业空间,同时也实现了架车状态的的人员通行,为地坑架车机、单车称重台、尺寸测量轨道三个设备整合在一套设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组合平齐状态时,中间升降平台及两侧升降平台由顶升机构(顶升机构指中间升降平台和两侧升降平台的升降座、导向组合、丝杠传动系统组成的机构)的带动升至上面与地面平齐状态,两侧伸缩平台处于伸出状态,遮盖升降平台通道上侧的空洞,库内地面处于平齐状态,无凹陷凸起,人员及检修辅助车辆可自由通行。组合低位状态时,中间升降平台由顶升机构的带动下降-1.7m,两侧升降平台由顶升机构的带动下降-0.9m,两侧伸缩平台处于缩回状态,露出升降平台通道,方便作业人员进出升降平台,完成称重调整作业和尺寸测量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