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157发布日期:2020-05-22 20:5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分散化学品冷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分散化学品在经过中高温捏合、造粒后,在包装前尚有余温,需经过输送带传送冷却后,再进行包装。现有输送带为单层输送带,传送距离短,母胶粒冷却慢,若母胶粒在尚有余温时包装,可能会导致包装袋内层有水汽,发泡类产品会提前发泡,产品未凉时,硬度较低,易出现结块现象,硫磺类产品易出现死料,影响产品性能等,若延长时间冷却,则会耽误工时,需额外空间及时间冷却,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倾斜皮带传输机,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防护罩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五号输送带与一号输送带,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二号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空调,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于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所述进料口的内侧连通至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呈倾斜设立,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相对于进料口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的外表面,且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一端位于二号输送带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二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与一号输送带的转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所述三号输送带与五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均为顺时针,所述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五号输送带与一号输送带自上至下依次呈等距错位排布。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固定的挂于防护罩的外表面,所述输送管的靠近防护罩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支管,且支管延伸至防护罩的内侧,支管的一端分别位于三号输送带的上方与五号输送带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内侧与输送管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出料口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空调与防护罩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空调、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五号输送带与一号输送带的输入端口分别与防护罩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空调提供冷却空气,由于热气上升,冷气下沉,预分散化学品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冷却,将倾斜皮带传输机架高,将单层输送带改为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与五号输送带,同时分别在二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的侧面增设输送管,可根据预分散产品散热快慢选择使用一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与五号输送带冷却,大大的利用了空间优势,有效的节约资源,充分冷却预分散化学品,整个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倾斜皮带传输机;3、防护罩;4、一号输送带;5、出料口;6、二号输送带;7、三号输送带;8、四号输送带;9、五号输送带;10、输送管;11、空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3,防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倾斜皮带传输机2,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1,防护罩3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防护罩3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二号输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空调11,防护罩3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于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10,输送管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5。

进料口1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方便物料的送入,进料口1的内侧连通至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上端外表面,确保物料的传输,倾斜皮带传输机2呈倾斜设立,倾斜皮带传输机2相对于进料口1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且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一端位于二号输送带6的上方,确保物料可以传输至二号输送带6上,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型号为jc-500;二号输送带6、四号输送带8与一号输送带4的转动方向均为逆时针,三号输送带7与五号输送带9的输送方向均为顺时针,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自上至下依次呈等距错位排布,均可选用型号为qh-mc015的输送带;输送管10固定的挂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输送管10的靠近防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支管,且支管延伸至防护罩3的内侧,支管的一端分别位于三号输送带7的上方与五号输送带9的上方,以确保物流可以被分层取出;出料口5的内侧与输送管10的内侧相连通,出料口5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确保物流可以取出;空调11与防护罩3之间为固定连接,空调11、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的输入端口分别与防护罩3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空调11的型号为xrs-20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在使用时,由进料口1加入物料,经过倾斜皮带传输机2送至二号输送带6的表面,再依次经过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与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进行冷却降温,空调11提供冷却空气,由于热气上升,冷气下沉,预分散化学品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冷却,将倾斜皮带传输机2架高,将单层输送带改为一号输送带4、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与五号输送带9,同时分别在二号输送带6、四号输送带8的侧面增设输送管10,可根据预分散产品散热快慢选择使用一号输送带4、三号输送带7与五号输送带9冷却,大大的利用了空间优势,有效的节约资源,充分冷却预分散化学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倾斜皮带传输机(2),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1),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所述防护罩(3)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二号输送带(6)的上方设置有空调(11),所述防护罩(3)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于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10),所述输送管(10)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沿竖直方向上开设,所述进料口(1)的内侧连通至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2)呈倾斜设立,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2)相对于进料口(1)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且倾斜皮带传输机(2)的一端位于二号输送带(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输送带(6)、四号输送带(8)与一号输送带(4)的转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所述三号输送带(7)与五号输送带(9)的输送方向均为顺时针,所述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自上至下依次呈等距错位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0)固定的挂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所述输送管(10)的靠近防护罩(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两组支管,且支管延伸至防护罩(3)的内侧,支管的一端分别位于三号输送带(7)的上方与五号输送带(9)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的内侧与输送管(10)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出料口(5)的一端贯穿于防护罩(3)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11)与防护罩(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空调(11)、二号输送带(6)、三号输送带(7)、四号输送带(8)、五号输送带(9)与一号输送带(4)的输入端口分别与防护罩(3)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外表面连接有倾斜皮带传输机,所述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防护罩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五号输送带与一号输送带,所述防护罩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二号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空调,所述防护罩的另一侧外表面相对于倾斜皮带传输机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节出料冷却输送装置,将单层输送带改为一号输送带、二号输送带、三号输送带、四号输送带与五号输送带,大大的利用了空间优势,有效的节约资源,充分冷却预分散化学品。

技术研发人员:赖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亚特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