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传送装置、系统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06614发布日期:2020-07-17 15:2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物品传送装置、系统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物品传递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物品传送装置、系统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两个隔离空间之间传递物品时,主要通过物品传送系统实现自动传递物品,例如在一个空间中将物品投放在置货平台上,然后物品通过推杆、滑道、升降器等各种复杂的传送机构将物品传送至另一空间,这种传送系统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并且置货平台大多设置在室外空间,经常应对风雨、高温等天气侵蚀,导致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品传送装置、系统及建筑物,该物品传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能够降低成本和推广应用的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物品传送装置,用于在由分隔件隔开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传送物品,所述分隔件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物品传送装置包括窗体、置物板和驱动机构,所述窗体通过第一转轴枢转地安装所述窗口上并开设有供物品通过的开口,所述置物板通过第二转轴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开口中,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所述窗体和所述置物板的枢转。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协同控制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转轴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传动相连,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一转轴传动相连,第二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且所述动力输入端至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比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相互平行并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窗体的上侧或下侧通过所述第一转轴枢转连接于所述窗口。

可选地,相对于所述窗体的中心,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窗体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窗体包括挡板和加强边梁,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挡板上,所述加强边梁固定在所述挡板的边缘且沿所述边缘延伸。

可选地,所述窗体形成为框架,所述框架围合限定出所述开口,所述置物板具有与所述开口适配的形状。

可选地,所述置物板的板面形成有防滑凸起和/或防滑肋条。

可选地,所述置物板上形成有无人机停放区。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物品传送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物品传送装置,所述驱动机构配置为使得所述窗体和置物板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置物板收入所述开口中以与所述窗体共面,并且所述窗体从所述窗口沿水平面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窗体收入所述窗口内,所述置物板沿水平面伸入所述第二空间内,并且所述驱动机构能够使得所述置物板在往返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时始终位于水平面内。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配置为使得所述窗体和置物板具有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所述置物板收入所述开口中并与所述窗体共面,所述窗体收入所述窗口中。

可选地,所述物品传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的角度检测装置,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所述置物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物品传送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信号连接的无人机检测装置,以使得所述控制器能够基于无人机的位置控制所述窗体和置物板的运动,所述置物板上具有无人机停放区。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包括一种建筑物,包括由墙壁分隔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物品传送系统,所述墙壁为所述分隔件,所述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中的一者为第一空间,另一者为第二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仅通过窗体和置物板就可以实现物品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传递,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在工作状态时,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在非工作状态时,置物板旋转至与窗体共面,窗体收入至窗口中,避免高温暴晒或雨雪的侵蚀,能够延长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总之,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不仅能实现自动传送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一位置;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二位置;

图7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窗体位于第二空间中;

图8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置物板与窗体共面且位于第一空间中;

图9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置物板与窗体共面且收入窗口中;

图10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示出了防滑凸起和肋条;

图11是本公开又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在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物品传送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窗体11开口12挡板

13加强边梁14框架2置物板

21防滑凸起/肋条3分隔件31窗口

32第一空间33第二空间4第二转轴

10控制器20驱动机构30角度检测装置

40射频识别装置50无人机检测装置

51第一齿轮52第二齿轮53双联齿轮

54传送带61第三齿轮62第四齿轮

63蜗杆64第五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物品传送装置处于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沿重力方向的上、下;“内、外”是指相对于部件或结构本身轮廓的“内、外”;“竖直方向、水平方向”是指以地面为参考物,竖直方向是指平行于重力的方向,水平方向是指垂直于重力的方向;本公开的方位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在两个隔离空间传递物品的需求。其中,以物流领域为例,随着快递、外卖等物流行业的兴起,消费者也逐渐对收取货物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当货物送达收货地点时,消费者并不方便出门签收,或者因出行在外而无法签收时,能否顺利接受货物并保证货物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在相关技术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物品传送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收货平台大多设置在室外空间,在自然天气的影响下使用寿命难以保证,造成目前较难在物流市场上大范围推广应用这种物品传送系统。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品传送装置、物品传送系统及建筑物,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满足隔离空间之间物品传递的便捷性的需求,并且该物品传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能够降低成本和推广应用的难度。

图1-1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物品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12,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物品传送装置主要用于在由分隔件3隔开的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之间传送物品,分隔件3上开设有能够连通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的窗口31,该物品传送装置安装在该窗口31处。其中,本公开的分隔件3可以是建筑物的墙壁、货车车厢的侧壁等多种分隔件3,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根据分隔件3的种类而定义,例如,分隔件3为建筑物的墙壁时,第一空间32可以是室外空间,第二空间33可以是室内空间,分隔件3为货车车厢的侧壁时,第一空间32为厢外空间、第二空间33为厢内空间,等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物品传送装置包括窗体1、置物板2和驱动机构20,窗体1通过第一转轴(图中未示出)枢转地安装窗口31上并开设有供物品通过的开口11,置物板2通过第二转轴4枢转地设置在开口11中,开口11位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之间,驱动机构20用于分别驱动窗体1和置物板2的枢转。

根据上述结构,窗体1通过第一转轴枢转地安装在窗口31上,其转动范围可以为:窗体1至少能够在第一空间32内转动至垂直于分隔件3的位置,以及窗体1至少能够在第二空间33内转动至垂直于分隔件3的位置。而置物板2通过第二转轴4枢转地设置在窗体1的开口11中,则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置物板2能够绕第二转轴4实现360°旋转。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窗体1和置物板2的转动的位置关系,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下文示例中的物品传送功能和窗户隔断功能等。

在一种示例中,如图1-7所示,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用以实现物品在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之间传递。其工作过程为:

首先,驱动机构20驱动窗体1在第一空间32中旋转至垂直于分隔件3的位置,同时将置物板2旋转至与窗体1共面的位置;当窗体1旋转至上述位置上后,则置物板2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空间32的物品。

接着,驱动机构20旋转窗体1和置物板2携带物品至第二空间33内,在该过程中,窗体1围绕第一转轴旋转,置物板2根据窗体1的旋转角度围绕第二转轴4旋转,使置物板2始终以水平状态作空间平移运动。这样,就可以实现在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之间传递物品。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还用以实现分隔开和/或连通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其工作过程为:首先,置物板2旋转至与开口11内与窗体1共面的位置。接着,根据用户的需求,将窗体1旋转至窗口31内与分隔件3共面,即可实现隔断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的功能,或者,当窗体1与分隔件3不共面时,即可实现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的连通功能,在此过程中,置物板2始终与窗体1保持共面。

根据上述方案,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仅通过窗体1和置物板2就可以实现物品在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之间传递,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在工作状态时,操作过程简单便捷,在非工作状态时,置物板2旋转至与窗体1共面,窗体1收入至窗口31中,避免高温暴晒或雨雪的侵蚀,能够延长物品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总之,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不仅能实现自动传送的功能,而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有利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下面将通过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1-12对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中,物品传送装置的驱动机构20包括能够协同控制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转轴传动相连,以驱动窗体1运动,第二驱动件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以驱动置物板2运动。其中,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将在下文中提及的第三驱动件可以是电机、马达等驱动件,例如,可以是步进电机,以保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转动角度的精确定位,也可以是伺服电机,以保证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同步连续转动,提高转动的稳定性,但不仅限于此。

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通过减速器等传动机构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间接相连,也可以和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直接相连,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示例地,第一驱动件可以嵌设在分隔件3内设置,并且,第一驱动件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第一转轴的两端同轴设置,通过控制两个第一驱动件同步同速旋转,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二驱动件可以嵌设在窗体1内设置,并且可以在第二转轴4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与第二转轴4同轴设置,通过控制两个第二驱动件同步同速旋转,带动第一转轴转动。

当物品传送装置在传送物品的过程中,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可以同步同速旋转,以保证置物板2始终以水平状态作空间平移运动。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示例中,物品传送装置的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三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和同步传动机构,同步传动机构具有动力输入端和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动力输入端与第三驱动件传动相连,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一转轴传动相连,第二动力输出端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且动力输入端至第一动力输出端和第二动力输出端的传动比相同。

其中,同步传动机构可以是齿轮传动件,下面将介绍两种示例性同步传动机构,以实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的同步、同速、反向转动。

在本公开的第一种示例中,如图14所示,同步传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和双联齿轮53,该第一齿轮51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双联齿轮53包括大齿轮和小齿轮,大齿轮与第一齿轮51啮合,小齿轮通过传送带54与第二齿轮52相连,第二齿轮52与第二转轴4同轴固定,其中,传送带54的内侧形成有与小齿轮和第二齿轮52啮合的齿,以避免打滑。这里需注意的是,为了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实现同速转动,第一齿轮51和大齿轮的传动比为1:1,小齿轮和第二齿轮52的传动比为1:1。

第三驱动件可以与同步传动机构中的第一齿轮51、第二齿轮52和双联齿轮53中的任意一者同轴相连,例如,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可以和双联齿轮53同轴固定,则双联齿轮53作为动力输入端,第一齿轮51作为第一动力输出端,第二齿轮52作为第二动力输出端,根据上述同步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该同步传动机构的工作过程:第三驱动件向双联齿轮53输出扭矩,使双联齿轮53的大齿轮带动第一齿轮51转动,第一齿轮51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双联齿轮53的小齿轮通过传送带54带动第二齿轮52转动,第二齿轮52带动第二转轴4转动。这样,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就可以使得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实现同步、同速、反向转动,以保证窗体1和置物板2能够转动相等的角度,使置物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公开的第二种示例中,如图15所示,同步传动机构也可以包括第三齿轮61、第四齿轮62、蜗杆63和第五齿轮64,第三齿轮61与第一转轴同轴固定,第四齿轮62的一侧与第三齿轮61啮合,另一侧与蜗杆63的一端啮合,蜗杆63的另一端与第五齿轮64啮合,同样地,为了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实现同速转动,第三齿轮61、第四齿轮62和第五齿轮64的传动比为1:1:1。这种同步传动的机构的工作原理与第一种类似,本公开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同步传动机构的示例仅是本公开优选的实施例,也可以通过其他同步传动机构同步传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保持窗体1外观的美观性,上述同步传动机构可以嵌设在窗体1的加强边梁13或者框架14中,但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结构进行灵活设计。在本公开中,在驱动机构使用同步传动机构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物品传送装置的物品传送功能和窗户隔断功能等,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驱动机构20的示例,该驱动机构20在上述包括第三驱动件和同步传动机构的基础上,还包括换挡装置、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换挡装置设置在动力输入端与第一动力输出端或者第二动力输出端之间,当需要单独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时,换挡装置能够阻断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之间的传动关系,即,以上文中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51和双联齿轮53的大齿轮为例,换挡装置可以设置在第一齿轮51与双联齿轮53之间,并且能够使得第一齿轮51与双联齿轮53的大齿轮脱离啮合关系,这样,第一齿轮51能够被第一驱动件单独驱动转动,第二齿轮也可以被第二驱动件单独驱动转动。

在本公开中,换挡装置可以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换挡装置,例如离合器等,本公开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物品传送装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并且,窗体1上的开口11也可以开设在窗体1的任意位置,其大小可以根据大部分物品的尺寸进行设计,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作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如图3和图10所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相互平行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窗体1的上侧通过第一转轴枢转连接于窗口31。当窗体1的上侧通过第一转轴枢转地连接于窗口31时,为了使置物板2上的物品能够顺利通过开口11,第二转轴4可以设置于开口11的下侧。

作为本公的另一种示例,如图11所示,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相互平行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窗体1的下侧通过第一转轴枢转连接于窗口31。这样,当开口11开设在窗体1的中部或者下部时,第二转轴4可以设置在开口11的上侧,以避免传送过程中分隔件3对物品造成干涉。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窗体1和开口11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为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或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公开在此不一一例举。

应理解的是,对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的其他布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将物品通过该开口11在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之间传递,均落入本公开的发明构思之中,例如,第一转轴也可以水平布置在窗口31的中间位置,窗体1的中部绕第一转轴旋转,或者,第二转轴4也可以水平布置在开口11的中间位置,置物板2的中部绕第二转轴4旋转。

上述窗体1的开口11可以布置在窗体1的任意位置,但是,为了更方便地放置物品,作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如图1-9所示,相对于窗体1的中心,开口11形成在窗体1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这样,置物板2与分隔件3之间间隔有较大的距离,当使用无人机等设备传送物品时,可以避免分隔件3对无人机等设备的运动造成干涉。

在本公开中,窗体1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在一种示例中,如图3和图10所示,窗体1包括挡板12和加强边梁13,开口11形成在挡板12上,加强边梁13固定在挡板12的边缘且沿边缘延伸。加强边梁13形成为窗体1的承力的框架14,以满足物品在传送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的需求,挡板12主要起分隔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的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在另一种示例中,如图12所示,窗体1形成为框架14,框架14围合限定出开口11,置物板2具有与开口11适配的形状。这里,窗体1作为承力的框架14,可以选用强度较大的材料进行制造,以满足强度需求。窗体1的框架14能够限定出面积相对较大的开口11,以能够满足尺寸较大的物品的传递。

在本示例中,由于置物板2设计得也相对较大,且整体处于悬臂状态,为了保证稳定性,可以在置物板2的板面两侧设置加强筋,例如设置在非置物面,加强筋可以形成为网格状或间隔布置的条状,以提高置物板2的承重能力,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传送物品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物品掉落,置物板2的板面形成有防滑凸起和/或防滑肋条。其中,防滑突起和/或防滑肋条可以选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等,在物品放置的瞬间,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物品表面损坏;此外,弹性材料能够增加防滑凸起和/或防滑肋条与物品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防滑效果。

示例地,随着无人机应用的普及,当上述物品传送装置应用在无人机送货领域时,置物板2上可以形成有无人机停放区,以便于接收无人机投放的物品。

上文中描述的物品传送装置可以应用在不同的领域,只要是需要在相互隔离的两个空间中传递物品,均可认为落入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中。示例地,物品传送装置可以应用在物流领域,例如设置在建筑物墙体上,当无人机送货或快递人员将货物送至收件地点之后,收件人不便于外出收货或出行在外不能够收货时,该物品传送装置能够自动将货物收至室内,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其中,上述建筑物可以是办公室、仓库、工厂、教室、住房等的外墙。在另一示例中,该物品传送装置也可以应用在机械加工领域,现有的大部分数控机床都设置有玻璃外罩,通过机械臂在外罩内加工工件,当工件加工好之后,可以通过本公开的物品传送装置自动将工件传送至玻璃外罩外,就无需工作人员再打开玻璃外罩取放工件,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下文中,本公开将以物流领域为例,详细介绍一种物品传送系统的工作过程,但该物品传送系统并不限于物流领域。

图13是根据本公的实施例二示出的一种物品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物品传送装置的附图1-12以及物品传送系统的附图13,本公开的实施例二提供的物品传送系统包括上文中描述的物品传送装置,此外,还包括,驱动机构20被配置为使得窗体1和置物板2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置物板2收入开口11中以与窗体1共面,并且窗体1从窗口31沿水平面伸入第一空间32内,在第二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窗体1收入窗口31内,置物板2沿水平面伸入第二空间33内,并且驱动机构20能够使得置物板2在往返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时始终位于水平面内。

在本公开中,物品传送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0,驱动机构20包括与第一转轴相连的第一驱动件和与第二转轴4相连的第二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与控制器10信号相连,控制器1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同步同速转动,以保证窗体1和置物板2能够转动相等的角度,使置物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或者,驱动机构20包括第三驱动件和同步传动机构,第三驱动件与控制器10信号相连,控制器10根据物品传送装置的工作状态控制第三驱动件的启动和停止,以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同时控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转动,实现置物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当置物板2没有接收物品时,物品传送装置还可以收纳在窗口31中,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示例地,如图9所示,驱动机构20还配置为使得窗体1和置物板2具有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置物板2收入开口11中并与窗体1共面,窗体1收入窗口31中。

在第三位置,可以通过控制器、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相互配合的实施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上文中提及的包括换挡装置的实施方式实现,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物品传送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10信号连接的角度检测装置30,以使得控制器10能够基于置物板2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控制驱动机构20。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第一转轴附近设置第一角度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窗体1与分隔件3之间的夹角α,在第二转轴4附近设置第二角度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置物板2与窗体1之间的夹角β,控制器10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被设置为时刻满足夹角α和夹角β之和为90°,这样,即可根据窗体1转过的角度,实时调整置物板2的转动角度,从而保持置物板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角度检测装置30也可以是水平仪,该水平仪可以设置在置物板2的非置物面,并且被布置为能够感应置物板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这样,控制器10内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被设置为负载模式和空载模式,在负载模式下,如图1-6所示,控制器10接收水平仪的检测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实时调整置物板2至水平状态;在空载模式下,如图8和图9所示,控制器10可以仅存储水平仪的检测信号,但是并不发送转动第二转轴4的控制指令,这样,当需要将窗体1作为第一空间32和第二空间33的窗户功能,置物板2能够与窗体1时刻保持共面并随窗体1倾斜。

当本公开物品传送系统应用到无人机领域时,如图13所示,物品传送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控制器10信号连接的无人机检测装置50,以使得控制器10能够基于无人机的位置控制窗体1和置物板2的运动,置物板2上具有无人机停放区。

当无人机检测装置50检测到无人机抵达信号时,将该抵达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控制器10向驱动机构20发送控制指令,启动驱动机构20驱动第一转轴旋转,使窗体1和置物板2到达第一位置;当无人机将物品卸放至置物板2上后,控制器10再向驱动机构20发送控制指令,启动驱动机构20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4同时旋转,以将物品从第一空间32传递至第二空间33。

此外,在置物板2上还可以设置有射频识别装置40,能够识别物品上的标签信息,并获取物品的类型、收件人、收件地址等信息,该射频识别装置40可以将获取到的标签信息发送至控制器10,与控制器10中预存的信息进行核对,并与无人机进行交互,以确认收货信息的准确性。

通过上述物品传送系统,即可提高收货的便捷性,并且结构简单,相应的控制系统也更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于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应理解的是,当上述物品传送系统应用在其他领域时,无人机检测装置50和射频识别装置40可以适应性替换为其他的检测装置,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三还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由墙壁分隔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并且还包括上文所述的物品传送系统,所述墙壁为所述分隔件3,所述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中的一者为第一空间32,另一者为第二空间33。

当物品抵达该建筑物时,无人机或者快递人员可以直接将该物品放置在置物板2上,然后通过控制器10控制窗体1和置物板2运动,以将物品从第一空间32被传送至第二空间33,整个过程十分便捷。

可选地,当上述物品传送系统应用在建筑物上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透光性,可以选用透明高强度材料制成窗体1和置物板2,例如钢化玻璃等,但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