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7149发布日期:2020-12-29 09:4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络筒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机是纺织行业的专用设备。络筒作为纺纱的最后一道工序和织造的首道工序,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而在纺织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织造的过程中纱线所经过的机件多,摩擦力大,因此需要在络筒机中对纱线进行上蜡保护。

在现有技术中,纱线的上蜡通常通过纱线和蜡的摩擦进行上蜡,在纱线和蜡摩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蜡屑,蜡屑不能够及时的回收,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上蜡的速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解决了蜡屑不能够及时回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包括:装置体,所述装置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落料通孔;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蜡块,所述蜡块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固定于所述收集组件的一侧;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电动伸缩杆和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电动伸缩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且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电动伸缩杆位于所述调节块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蜡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池,所述收集池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所述第一收纳盒位于所述第二收纳盒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块,所述控制块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控制块固定于所述收集池内壁的一侧,所述控制板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控制块且延伸至所述控制块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和所述控制块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槽和凹槽,所述固定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固定槽开设于所述调节槽内壁的一侧,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活塞的一侧,所述拉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且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所述压紧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紧装置分别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的两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筒机上蜡装置,通过第一收纳盒和第二收纳盒方便对废屑进行回收,无需专门停止设备才能进行废屑回收,提高生产速度,当需要回收废屑时,手动向下按压控制板即可向外拉出第一收纳盒,此时上蜡产生的废屑会通过落料通孔进入到第二收纳盒内部,对废屑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上蜡成本,通过两个收纳盒方便随时取出废屑,另一个收纳盒会继续进行收集,无需专门停止上蜡才能取出废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控制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壳体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5为图4压紧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装置体,11、壳体,12、落料通孔,2、调节组件,21、电动伸缩杆,22、调节槽,23、调节块,24、支撑块,3、限位组件,31、活塞,32、把手,4、蜡块,5、收集组件,51、收集池,52、第一收纳盒,53、第二收纳盒,6、控制组件,61、控制块,62、第一弹簧,63、控制板,64、第二弹簧,7、固定组件,71、固定槽,72、凹槽,73、第三弹簧,74、卡块,75、拉杆,8、压紧装置,81、连接板,82、第一压辊,83、第二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控制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壳体俯视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图5为图4压紧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络筒机上蜡装置包括:装置体1,所述装置体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落料通孔12;调节组件2,所述调节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内部;限位组件3,所述限位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2;蜡块4,所述蜡块4设置于所述调节组件2上;收集组件5,所述收集组件5设置于所述壳体11的底部;控制组件6,所述控制组件6固定于所述收集组件5的一侧;固定组件7,所述固定组件7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压紧装置8,所述压紧装置8固定于所述壳体11的一侧。

纱线从壳体11外部进入到内部,再穿过第一压辊82和第二压辊83之间,纱线分别进过两个蜡块4的上方和下方并且和两个蜡块抵触,再经过压紧装置8进行压紧,壳体11的底部为斜面,上蜡过程中纱线和蜡块4摩擦产生的废屑会进过落料通孔12进入到收集组件5之中,对废屑进行回收再利用,降低了上蜡成本,通过两个收纳盒方便随时取出废屑,另一个收纳盒会继续进行收集,无需专门停止上蜡才能取出废屑。

两个电动伸缩杆21同时进行升降,通过把手32可以向上拉出活塞31,当活塞31取出以后,两个电动伸缩杆21同时伸长带动限位组件3上升,限位组件3上升的过程中会带动蜡块4上升,方便对蜡块进行更换,保证纱线上蜡高效持续的进行。

所述调节组件2包括电动伸缩杆21和调节槽22,所述调节槽2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块23,所述调节块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电动伸缩杆21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壁的底部,所述调节槽22开设于所述壳体11的顶部。

两个电动伸缩杆21同步进行时伸缩。

所述调节块23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1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1的外部,所述电动伸缩杆21位于所述调节块23的下方,所述调节组件2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调节组件2分别设置于所述蜡块4的两侧。

通过两个调节块23的升降带动蜡块4升降。

所述收集组件5包括收集池51,所述收集池5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纳盒52,和第二收纳盒53,所述第一收纳盒52位于所述第二收纳盒53的上方。

通过收集组件5对上蜡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

所述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块61,所述控制块6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2,所述第一弹簧6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板63,所述控制板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4,所述控制块61固定于所述收集池51内壁的一侧,所述控制板63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控制块61且延伸至所述控制块61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64的顶部和所述控制块6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控制组件6对两个第一收纳盒52和第二收纳盒53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槽71和凹槽72,所述固定槽71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73,所述第三弹簧7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74,所述卡块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75,所述固定槽71开设于所述调节槽22内壁的一侧,所述凹槽72开设于所述活塞31的一侧,所述拉杆75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11且延伸至所述壳体11的外部。

通过固定组件7对活塞21进行固定,通过活塞21对调节块23和蜡块4进行固定。

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连接板81,所述连接板8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压辊82和第二压辊83,所述连接板81固定于所述壳体11内壁的一侧,所述压紧装置8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压紧装置8分别是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壁的两侧。

通过压紧装置8挤压纺线保证充分上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络筒机上蜡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收纳盒52和第二收纳盒53方便对废屑进行回收,无需专门停止设备才能进行废屑回收,提高生产速度,当需要回收废屑时,手动向下按压控制板63即可向外拉出第一收纳盒52,此时上蜡产生的废屑会通过落料通孔12进入到第二收纳盒53内部。

通过手动向外拉动拉杆75,拉杆75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卡块74脱离凹槽72,此时手动向上拉动握把31即可取出活塞31,两个电动伸缩杆21同时伸长带动支撑块24上升,支撑块24上升的过程中带动蜡块4上升,当蜡块4移动至壳体11上方时,手动向远离蜡块4一侧的方向取下调节组件2即可对蜡块4进行更换,操作简单,方便对蜡块4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