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6744发布日期:2020-10-30 21:1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菌储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



背景技术:

粪菌移植在世界医学史上至少始于公元4世纪,但是直到近几年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13年,fmt首次被写入美国医学指南,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同时,其在国内外用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等肠内外疾病的治疗,也已引起广泛关注。

粪菌中起治疗作用的是其中存活的微生物,由粪菌制作而成的粪菌胶囊无论是在存放还是运输过程中都需低温避光密封保存,考虑到患者每次服用的剂量和每次拿药量及实际应用环境,亟需研发一款可用于粪菌胶囊存放运输的包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包括底罐、壁罐与胶囊仓,所述底罐、所述壁罐的所有罐壁相互连通形成中空的双层夹壁,所述双层夹壁内灌装有蓝冰液,底罐、所述壁罐的顶面设有灌装口,所述底罐的顶面设有与底圈配合使用的插口;所述胶囊仓包括多个胶囊卡托及套接于最顶层胶囊卡托上的内盖,所述胶囊卡托由所述底圈及固接于所述底圈顶部的槽板组成,所述槽板上设有多个胶囊槽,上层胶囊卡托的底圈套接于下层胶囊托板的槽板上,最底层的胶囊卡托套接于所述插口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灌装口与所述双层夹壁配合使用,所述灌装口上设有密封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灌装口位于所述插口的中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壁罐的外部固接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条形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底罐配合使用。

作为优选的,所述胶囊槽的底部的封闭端位于所述底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胶囊存储运输始终保持在密闭环境中,同时取用方便、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罐的示意图;

1-底罐、2-双层夹壁、3-蓝冰液、4-灌装口、5-密封盖、6-插口、7-壁罐、8-保护壳、9-条形孔、10-胶囊卡托、11-内盖、12-底圈、13-槽板、14-胶囊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包括底罐1、壁罐7与胶囊仓,底罐1、壁罐7的所有罐壁相互连通形成中空的双层夹壁2,双层夹壁2内灌装有蓝冰液3,底罐1、壁罐7的顶面设有灌装口4,灌装口4与双层夹壁2配合使用,灌装口4上设有密封盖5,底罐1的顶面设有与底圈12配合使用的插口6,灌装口4位于插口6的中部;壁罐7的外部固接有保护壳8,保护壳8上开设有条形孔9;

胶囊仓包括多个胶囊卡托10及套接于最顶层胶囊卡托10上的内盖11,胶囊卡托10由底圈12及固接于底圈12顶部的槽板13组成,槽板13上设有多个胶囊槽14,胶囊槽14的底部的封闭端位于底圈12内,上层胶囊卡托10的底圈12套接于下层胶囊托板的槽板13上,最底层的胶囊卡托10套接于插口6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胶囊卡托10有4个,每个槽板13上设有30个胶囊槽14。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打开灌装口4上的密封盖5,在底罐1、壁罐7的双层夹壁2内灌装进蓝冰液3,使合并后的底罐1、壁罐7内部形成封闭的、360度无死角的低温环境;将生物活菌胶囊放置于槽板13上的胶囊槽14内,然后将上层胶囊卡托10的底圈12套接于下层胶囊托板的槽板13上,最顶层的胶囊卡托10上套接上内盖11组装成胶囊仓,然后将最底层的胶囊卡托10套接于插口6上,完成胶囊仓与底罐1的固定;最后手持保护壳8将壁罐7套在胶囊仓的外部,使保护壳8的底部与底罐1紧密相连,完成密封,可通过保护壳8上的条形孔9观察壁罐7的状态。

当需要取用胶囊的时候,取下壁罐7,打开胶囊仓顶部的内盖11,用镊子夹取适当数量的胶囊置于一个空的可树立放置的等同于圆形装置盘的装置里待解冻复温后服用;取完胶囊后盖上内盖11、壁罐7,以此类推,当一层胶囊卡托10内的胶囊取完后,将空的胶囊卡托10移至最底层,下一层装满胶囊的胶囊卡托10移至顶层并盖上内盖11,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胶囊服用完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胶囊存储运输始终保持在密闭环境中,同时取用方便、节约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罐(1)、壁罐(7)与胶囊仓,所述底罐(1)、所述壁罐(7)的所有罐壁相互连通形成中空的双层夹壁(2),所述双层夹壁(2)内灌装有蓝冰液(3),底罐(1)、所述壁罐(7)的顶面设有灌装口(4),所述底罐(1)的顶面设有与底圈(12)配合使用的插口(6);所述胶囊仓包括多个胶囊卡托(10)及套接于最顶层胶囊卡托(10)上的内盖(11),所述胶囊卡托(10)由所述底圈(12)及固接于所述底圈(12)顶部的槽板(13)组成,所述槽板(13)上设有多个胶囊槽(14),上层胶囊卡托(10)的底圈(12)套接于下层胶囊托板的槽板(13)上,最底层的胶囊卡托(10)套接于所述插口(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口(4)与所述双层夹壁(2)配合使用,所述灌装口(4)上设有密封盖(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口(4)位于所述插口(6)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罐(7)的外部固接有保护壳(8),所述保护壳(8)上开设有条形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8)与所述底罐(1)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槽(14)的底部的封闭端位于所述底圈(12)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菌储存装置,一种生物活菌胶囊储存运输包装盒,包括底罐、壁罐与胶囊仓,所述底罐、所述壁罐的所有罐壁相互连通形成中空的双层夹壁,所述双层夹壁内灌装有蓝冰液,底罐、所述壁罐的顶面设有灌装口,所述底罐的顶面设有与底圈配合使用的插口;所述胶囊仓包括多个胶囊卡托及套接于最顶层胶囊卡托上的内盖,所述胶囊卡托由所述底圈及固接于所述底圈顶部的槽板组成,所述槽板上设有多个胶囊槽,上层胶囊卡托的底圈套接于下层胶囊托板的槽板上,最底层的胶囊卡托套接于所述插口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便于胶囊存储运输始终保持在密闭环境中,同时取用方便、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邓世洲;于丰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芯智造(广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佛山市朗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