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0574发布日期:2020-09-18 12:4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施工市场日益火爆,履带起重机的作用不仅仅满足于吊装,还适用于强夯、冲抓斗、振动锤等作业工况。对于安装自由吊钩功能的履带起重机,在拉力突然有无作业过程中,钢丝绳产生严重晃动,比如:重物落地后钢丝绳会有严重的晃动。当晃动量超过臂架范围,会导致钢丝绳“跳绳”挂到臂架上其他零部件,进而导致钢丝绳磨损臂架等,产生各种故障,因此防跳绳结构的应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和工程机械,其能够缓减钢丝绳的晃动,有效避免钢丝绳振幅过大而“跳绳”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跳绳结构,包括支架、挡圈和减震组件,所述挡圈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挡圈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圈上设有限位件,所述减震组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挡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与所述支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支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二限位块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采用弹簧,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抵接;

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支撑件插入所述第一导向孔中并能沿所述第一导向孔移动,所述第二支撑件插入所述第二导向孔中并能沿所述第二导向孔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件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三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四弹性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第四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架的另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设有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三弹性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第二调节件,所述第四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所述容置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跳绳结构,所述防跳绳结构安装在所述臂架上。防跳绳结构包括支架、挡圈和减震组件,所述挡圈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和所述挡圈共同形成容置框,所述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所述减震组件分别与所述挡圈和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减震组件用于减小所述钢丝绳在所述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通过支架和挡圈围合形成容置框,形成的容置框能够限定钢丝绳的移动范围,减少钢丝绳的晃动,并且减震组件的设置能够缓减钢丝绳对挡圈以及支架的冲击,结构可靠,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避免钢丝绳振幅过大而“跳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上述的防跳绳结构,将防跳绳结构安装在臂架上,能够有效减小钢丝绳的晃动,即运动振幅,降低钢丝绳与臂架、支架以及挡圈的冲击、磨损,降低故障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防跳绳结构;110-支架;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20-挡圈;121-第一支撑件;122-第二支撑件;123-第一限位块;124-第二限位块;125-第一调节件;126-第二调节件;140-减震组件;141-第一弹性件;142-第二弹性件;143-第三弹性件;144-第四弹性件;150-挡块;151-安装部;160-安装架;170-安全绳;17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100,包括支架110、挡圈120和减震组件140,挡圈120可活动地连接在支架110上,支架110和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图未标),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图未示)穿过,钢丝绳只能在容置框限定的范围内运动。减震组件140分别与挡圈120和支架110连接,减震组件140用于减小钢丝绳在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以降低钢丝绳对挡圈120和支架110的冲击,同时也能防止钢丝绳跳绳。该防跳绳结构100简单可靠,缓冲效果好,能有效解决钢丝绳的跳绳问题。

本实施例中,挡圈120上设有限位件,减震组件140设于支架110和限位件之间。当钢丝绳在容置框内晃动带动挡圈120相对支架110移动时,减震组件140能将钢丝绳运动的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以减小钢丝绳的运动振幅,有效避免钢丝绳跳绳。

可选的,挡圈1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分别与支架110可活动地连接。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连接后呈u形,即挡圈120呈u形。当然,并不仅限于此,挡圈120也可以设置为圆环形、拱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菱形等任意形状。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固定连接,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支架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支架110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图未标)和第二导向孔(图未标),第一支撑件121插入第一导向孔中并能沿第一导向孔移动,第二支撑件122插入第二导向孔中并能沿第二导向孔移动。第一导向孔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二导向孔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本实施例中,以u形挡圈120为例进行说明,挡圈120安装至支架110后,挡圈120的u形开口位于支架110的第一表面111一侧,挡圈120的u形底部位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

进一步地,减震组件140包括第一弹性件141、第二弹性件142、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三弹性件143分别套设在第一支撑件121上,第一弹性件141位于支架110的一侧,第三弹性件143位于支架110的另一侧。第二弹性件142和第四弹性件144分别套设在第二支撑件122上,第二弹性件142位于支架110的一侧,第四弹性件144位于支架110的另一侧。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41、第二弹性件142、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均采用弹簧,弹簧的内径与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的外径相适应。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三弹性件143位于支架110的第一表面111的一侧,第二弹性件142和第四弹性件144位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

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块123和第二限位块124,第一限位块123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21上,第二限位块124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22上;第一限位块123和第二限位块124均位于挡圈120靠近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即第一弹性件141设于支架110和第一限位块123之间,第二弹性件142设于支架110和第二限位块124之间。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41分别与第一支撑件121和支架110连接,第二弹性件142分别与第二支撑件122和支架110连接。比如,第一弹性件141的一端与支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123抵接;第二弹性件142的一端与支架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124抵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141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第一限位块123接触、连接或抵接,也可以第一弹性件141放置在第二表面112和第一限位块123之间,与第二表面112和第一限位块123无连接关系,只要在挡圈120相对支架110移动过程中能起到缓冲减震效果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同理,第二弹性件142的设置原理与第一弹性件141的设置原理相同,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21上设有第一调节件125,第三弹性件143与第一调节件125连接;第二支撑件122上设有第二调节件126,第四弹性件144与第二调节件126连接。第一调节件125和第二调节件126设于挡圈120靠近支架110的第一表面111的一侧,第一调节件125和第二调节件126能实现对第二弹性件142和第四弹性件144的轴向限位作用,同时也能起到调节第二弹性件142和第四弹性件144移动行程的作用。可选地,第一调节件125和第二调节件126可以采用调节螺母,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上设有与调节螺母相适应的外螺纹,通过拧紧或拧松调节螺母,能够改变调节螺母到支架110的第一表面111的距离,即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的移动行程。若继续拧紧调节螺母,还能进一步调节第一弹性件141、第二弹性件142、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的初始伸缩长度。容易理解,通过改变第二弹性件142和第四弹性件144的移动行程,或第一弹性件141、第二弹性件142、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的初始伸缩长度,可以调节弹簧的缓冲力,以适应工程机械在各种不同工况下所需的缓冲减震效果。并且,通过对减震组件140中弹簧的初始伸缩调整,可调节允许钢丝绳振幅的大小,高效的防止其越过臂架范围,防跳绳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减震组件140包括四个弹簧的情形,在其它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簧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比如仅包括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二弹性件142,如图2所示;或者,仅包括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如图3所示,也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或者,根据挡圈120的适当变形结构设置一个或多个弹性件,只要能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定。可选地,第一支撑件121上的弹性件与第二支撑件122上的弹簧,其弹性系数、型号采用一致,有利于使挡圈120受力更加均衡,结构更加可靠耐用。此外,减震组件140还可以采用弹片、橡胶垫等其它弹性元件,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防跳绳结构100还包括挡块150,挡块150与支架110固定连接,挡块150和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挡块150的设置可以对支架110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时结构更加牢固。挡块150设置在容置框内,即挡块150设置在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之间。这样,钢丝绳能移动的范围则限定在第一支撑件121、第二支撑件122之间以及挡圈120的u形底部和挡块150之间。可选地,挡块150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151,安装部151通过螺栓与支架110固定连接,安装部151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件121和第二支撑件122穿过的通孔(图未标)。当然,并不仅限于此,挡块150还可以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与支架110固定连接。

支架110上还设有用于与臂架连接的安装架160,安装架160设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一侧,安装架160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架110上,或者,安装架160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与支架110固定连接。此外,挡圈120上还设有安全绳170,安全绳170的一端与挡圈120连接,另一端直接与臂架连接,安全绳170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止挡圈120掉落的作用。若挡圈120和支架110出现故障,导致挡圈120和支架110脱离,安全绳170可以防止挡圈120掉落,提高安全性。容易理解,安全绳170可以连接在挡圈120的任意部位,这里不作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挡圈120远离容置框的一侧设有吊环171,吊环171用于与安全绳170连接,将吊环171设置在容置框的外侧,减少与容置框内的钢丝绳的冲击、摩擦,结构可靠,安全性更高,延长安全绳170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跳绳结构100,其安装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将挡块150固定安装至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在第一支撑件121上套设第一弹性件141,在第二支撑件122上套设第二弹性件142,再将第一支撑件121依次插入安装部151的通孔、支架110的第一导向孔,插入方向为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向第一表面111插入,第二支撑件122分别插入安装部151的通孔、支架110的第二导向孔,插入方向为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向第一表面111插入,插入后挡圈120的u形底部位于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一侧,第一弹性件141抵持在第一限位块123和挡块150一端的安装部151之间,第二弹性件142抵持在第二限位块124和挡块150另一端的安装部151之间。在第一支撑件121靠近支架110第一表面111的一侧套设第三弹性件143,并安装第一调节件125,在第二支撑件122靠近支架110第一表面111的一侧套设第四弹性件144,并安装第二调节件126。最后将支架110通过安装架160安装至臂架上,将安全绳170的一端与挡圈120连接,另一端与臂架连接。

起重机强夯、拔桩、冲抓斗、动力锤等作业时,本实施例中的防跳绳结构100是柔性的,具有主动式防御,很好的减缓钢丝绳的冲击。作业过程中,钢丝绳往上晃动,撞击到挡圈120的u形底部,强大的冲击力使得挡圈120往上运动,支架110的第一表面111的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被压缩,起到缓冲的作用,增加接触时间,冲量减小。当钢丝绳往上运动结束,第三弹性件143和第四弹性件144的强大作用力瞬间失去平衡,挡圈120往下加速运动,支架110的第二表面112的第一弹性件141和第二弹性件142被压缩,起到缓冲作用,增加接触时间,冲量减小。利用减震组件140的巧妙设置,很好的避免钢丝绳晃动强大的作用力冲击挡圈120和挡块150,缓冲减震效果好,减小钢丝绳晃动幅度,有效避免钢丝绳跳绳。

第一调节件125在第一支撑件121上的轴向移动以及第二调节件126在第二支撑件122上的轴向移动,可调节减震组件140中弹簧的初始伸缩,以调整可被允许的钢丝绳振幅的大小,高效的防止钢丝绳越过臂架范围。本实施例中通过减震组件140的阻尼减小钢丝绳的振幅,将钢丝绳的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实现很好的能量转换,缓减冲击,可靠性高,降低使用成本、维护成本,提高整机经济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臂架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防跳绳结构100,防跳绳结构100安装在臂架上。防跳绳结构100包括支架110、挡圈120和减震组件140,挡圈120可活动地连接在支架110上,支架110和挡圈120共同形成容置框,容置框用于供钢丝绳穿过,减震组件140分别与挡圈120和支架110连接;减震组件140用于减小钢丝绳在容置框内的运动振幅。该工程机械可以是起重机、吊车、高空车或其它应用到钢丝绳领域的机械,这里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钢丝绳是工程机械作业过程中常用的绳索,对于其它类型的缆绳、线缆等,本实施例中的防跳绳结构100同样适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跳绳结构100和工程机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该防跳绳结构100应用在工程机械中,通过设置减震组件140能够将钢丝绳的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阻尼减小钢丝绳的振幅,减轻钢丝绳对挡圈120的冲击、摩擦;可调节减震组件140中弹簧的初始伸缩,以调整可被允许的钢丝绳振幅的大小,高效的防止钢丝绳越过臂架范围。结构简单,缓减冲击,可靠性高,降低使用成本、维护成本,提高整机经济性。此外,安全绳170的设置能进一步提高整机安全性。

该工程机械包括上述的防跳绳结构100,能够高效的防止钢丝绳越过臂架范围,实现很好的能量转换,将钢丝绳的动能转换为弹性势能,起到缓冲减震作用,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降低使用成本、维护成本,提高整机经济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