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81326发布日期:2020-10-28 12:42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模具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滑轮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现有的滑轮装置,会用在物料的传送过程中,而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建筑用滑轮装置,大多是在建筑进行建造时架设在楼顶进行物料传输,现有的建筑用滑轮装置包括支撑架,驱动电机以及滑轮机构组等,由于结构组成较大,导致设备体积较大,因此在设备携带上极其不便,因此,在一些楼层较低或者施工环境复杂的情况下,由于轮装置体积大,携带不便,因此为了方便一般不携带和使用装载滑轮装置,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方便携带的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包括上密封盖、保护壳体、手提把手、提拉把手、支撑折叠底板、移动轮、驱动装置、滑轮支撑架以及滑轮组机构,所述移动轮设于保护壳体侧壁边缘,且移动轮与保护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保护壳体为无顶有底空心矩形壳体,所述上密封盖覆盖于保护壳体上端面上,且上密封盖与保护壳体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提拉把手横向固定于保护壳体前端面上,所述手提把手固定于保护壳体侧面上,所述支撑折叠底板内嵌于保护壳体外侧壁的下侧,且支撑折叠底板与保护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滑轮组机构设于滑轮支撑架内侧,且滑轮支撑架上端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滑轮组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滑轮支撑架设于保护壳体内侧,且滑轮支撑架与保护壳体上下滑动配合,所述提拉把手为现有机构,且提拉把手为伸缩提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盖包括卡扣、封盖本体以及封盖转轴,所述封盖本体为l型板状,所述封盖本体末端固定有封盖转轴,所述封盖本体通过封盖转轴转动固定于保护壳体上端,所述卡扣固定于封盖本体首端上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包括挤压弹簧、卡扣本体以及卡球,所述卡扣本体固定于封盖本体首端上侧面上,所述卡球共设有四个,四个所述卡球两两为一组对称内嵌于卡扣本体左右侧壁上,且四个卡球与卡扣本体滑动配合,所述挤压弹簧设于卡扣本体内侧,且挤压弹簧两端分别与卡扣本体左右侧的两个卡球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体包括移动轮安装槽、上密封盖放置槽、卡扣槽、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保护壳体本体以及支撑架限位滑槽,所述保护壳体本体为无顶有底空心矩形壳体,所述支撑架限位滑槽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限位滑槽对称设于保护壳体本体内,且两个支撑架限位滑槽分别与保护壳体本体左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体本体一外侧壁上端设有上密封盖放置槽,所述卡扣槽设于上密封盖放置槽内侧,所述保护壳体本体外侧壁下端皆设有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所述卡扣槽与卡扣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手提把手包括把手、把手转轴、把手凹槽转轴、把手凹槽以及皮带,所述把手凹槽设于保护壳体侧壁上,所述把手凹槽转轴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凹槽转轴对称设于把手凹槽内侧,且分别位于把手凹槽前后端,所述把手为长条状,且把手前后端皆固定有把手转轴,所述把手位于把手凹槽上侧,且把手与把手凹槽在结构上相配合,所述皮带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皮带分别将把手两端把手转轴与把手凹槽两端的把手凹槽转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折叠底板包括底板通孔、支撑折叠板、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以及底板,所述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左右内侧壁上对称内嵌有两个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两个所述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与支撑折叠板末端的左右两侧转动滑动连接,所述底板末端边缘转动固定于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下端边缘,且底板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底板通孔,所述底板通孔贯穿底板上下端面,所述支撑折叠板首端与底板上端面相配合,所述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内嵌于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吊索辊支撑架、吊索辊、吊索辊轴、电机固定架、驱动装置电机、驱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以及驱动装置皮带,所述驱动装置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上端面上,所述驱动装置电机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皮带轮,所述吊索辊支撑架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上端面上,且吊索辊支撑架位于电机固定架一侧,所述吊索辊套于吊索辊轴上,且吊索辊通过吊索辊轴转动固定于吊索辊支撑架上,所述吊索辊轴一端内嵌于吊索辊支撑架上,另一端穿透吊索辊支撑架固定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与驱动皮带轮通过驱动装置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吊索辊上缠绕有吊索。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支撑架包括滑轮支撑架体、第一支撑摇臂、滑轮支撑架底座、t型滑块、第二支撑摇臂以及支撑臂,所述滑轮支撑架底座为矩形块状,所述滑轮支撑架底座左右侧壁分别固定有t型滑块,所述滑轮支撑架体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上侧,所述第一支撑摇臂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摇臂末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摇臂末端皆与滑轮支撑架底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摇臂首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体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摇臂首端皆与滑轮支撑架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摇臂共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摇臂末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二支撑摇臂末端皆与滑轮支撑架底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摇臂首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体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二支撑摇臂首端皆与滑轮支撑架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上端设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且支撑臂上端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臂下端内嵌于滑轮支撑架底座内侧,所述支撑臂下端与滑轮支撑架底座转动连接,且支撑臂下端与滑轮支撑架底座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机构包括动滑轮挂钩、动滑轮架、动滑轮架锁扣、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吊索定辊、吊索以及动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滑轮转动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且第二定滑轮位于吊索辊下侧,所述第一定滑轮转动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且第一定滑轮位于第二定滑轮下侧前端,所述吊索定辊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且吊索定辊位于第一定滑轮后侧,所述动滑轮架为矩形块状,且动滑轮架由左侧向右侧贯通,所述动滑轮转动固定于动滑轮架内侧,所述动滑轮架下端固定有动滑轮挂钩,所述动滑轮架上端固定有动滑轮架锁扣,所述动滑轮架一侧外侧壁上设有贯穿动滑轮架内侧的缝隙,所述缝隙与吊索相配合,所述吊索一端固定于吊索定辊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动滑轮、第一定滑轮以及第二定滑轮并与吊索辊缠绕固定;

所述动滑轮架锁扣包括固定块、挡块、限位杆、锁扣座、锁板、锁板转轴以及回位弹簧,所述锁扣座为横截面为u型的块状结构,所述锁扣座固定于动滑轮架上端面上,所述锁板转轴固定于锁板一侧边缘上,且锁板转轴上套有回位弹簧,所述锁板通过锁板转轴转动固定于锁扣座上端一侧,且回位弹簧一端与锁板转轴固定连接,回位弹簧另一端与锁扣座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固定于锁扣座上端另一侧,所述锁板与挡块相配合,所述固定块为u型结构,且固定块倒置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内侧,所述限位杆设于固定块下侧,且限位杆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锁扣座以及锁板与限位杆以及固定块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1)将把手由把手凹槽上取出,然后用手握住把手,将设备提起然后进行移动;

2)将把手放入把手凹槽内,然后将移动轮与地面接触,之后抽动提拉把手,用手握住提拉把手,拉动设备在地面上移动;

3)使用时,将保护壳体竖直放置,然后向上扳动上密封盖,使上密封盖绕着封盖转轴转动,直至封盖本体翻转至保护壳体侧壁上,并将卡扣卡入卡扣槽内;

4)向下扳动底板通孔,使底板通孔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握住支撑折叠板上端,并向下扳动支撑折叠板,使支撑折叠板上端与底板通孔上端面接触,反推支撑折叠板,使支撑折叠板底部沿着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上移,直至到达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顶端,并将支撑折叠板上端卡入底板通孔上端面上;

5)重复步骤4),将保护壳体外侧的支撑折叠底板皆展开,然后通过螺钉穿透底板通孔,将底板通孔固定在地面上;

6)向上抽动滑轮支撑架,使滑轮支撑架移动到最高处固定,由保护壳体一侧推动滑轮支撑架体,使滑轮支撑架体移动至保护壳体另一侧,通过支撑臂、第二支撑摇臂以及第一支撑摇臂对滑轮支撑架体进行固定连接;

7)按压锁板,使锁板绕过限位杆,使锁扣座与限位杆分离,将动滑轮架由滑轮支撑架体上拆卸下来;

8)启动驱动装置电机,使驱动装置电机转动,进而使动滑轮架下移,通过动滑轮架进行吊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的滑轮支撑架,滑轮支撑架上的滑轮支撑架体与滑轮支撑架底座可进行滑动,进而使滑轮结构能够进行折叠和展开,折叠的滑轮结构体积较小,进而方便滑轮结构回收至保护壳体内,进而大大缩小设备体积,方便设备携带和运输,设有的底板通孔通过支撑折叠板形成三角支撑,进而大大提高支撑折叠底板对保护壳体进行支撑,大大提高设备的稳定性,支撑折叠底板可进行折叠进而使得支撑折叠底板可折叠至保护壳体,缩小支撑架大小,缩小设备体积,进而大大提高设备的运输和携带便捷性以及效率性,设有动滑轮架锁扣,使得动滑轮架在使用时方便拆卸,并在不使用时进行固定,避免脱落,导致损坏,设有的手提把手方便提拉设备,方便人员携带本设备,设有的移动轮以及提拉把手,方便人员拉动设备移动,大大降低人员携带本设备的便利性,同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总体结构闭合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总体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上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保护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手提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支撑折叠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滑轮支撑架的闭合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滑轮支撑架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滑轮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动滑轮架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包括上密封盖1、保护壳体2、手提把手3、提拉把手4、支撑折叠底板5、移动轮6、驱动装置7、滑轮支撑架8以及滑轮组机构9,移动轮6设于保护壳体2侧壁边缘,且移动轮6与保护壳体2转动连接,保护壳体2为无顶有底空心矩形壳体,上密封盖1覆盖于保护壳体2上端面上,且上密封盖1与保护壳体2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提拉把手4横向固定于保护壳体2前端面上,手提把手3固定于保护壳体2侧面上,支撑折叠底板5内嵌于保护壳体2外侧壁的下侧,且支撑折叠底板5与保护壳体2转动连接,滑轮组机构9设于滑轮支撑架8内侧,且滑轮支撑架8上端固定有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与滑轮组机构9传动连接,滑轮支撑架8设于保护壳体2内侧,且滑轮支撑架8与保护壳体2上下滑动配合,提拉把手4为现有机构,且提拉把手4为伸缩提拉杆。

如图3所示,上密封盖1包括卡扣11、封盖本体12以及封盖转轴13,封盖本体12为l型板状,封盖本体12末端固定有封盖转轴13,封盖本体12通过封盖转轴13转动固定于保护壳体2上端,卡扣11固定于封盖本体12首端上侧面上。

如图4所示,卡扣11包括挤压弹簧111、卡扣本体112以及卡球113,卡扣本体112固定于封盖本体12首端上侧面上,卡球113共设有四个,四个卡球113两两为一组对称内嵌于卡扣本体112左右侧壁上,且四个卡球113与卡扣本体112滑动配合,挤压弹簧111设于卡扣本体112内侧,且挤压弹簧111两端分别与卡扣本体112左右侧的两个卡球113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保护壳体2包括移动轮安装槽21、上密封盖放置槽22、卡扣槽23、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24、保护壳体本体25以及支撑架限位滑槽26,保护壳体本体25为无顶有底空心矩形壳体,支撑架限位滑槽26共设有两个,两个支撑架限位滑槽26对称设于保护壳体本体25内,且两个支撑架限位滑槽26分别与保护壳体本体25左右内侧壁固定连接,保护壳体本体25一外侧壁上端设有上密封盖放置槽22,卡扣槽23设于上密封盖放置槽22内侧,保护壳体本体25外侧壁下端皆设有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24,卡扣槽23与卡扣11相配合。

如图6所示,手提把手3包括把手31、把手转轴32、把手凹槽转轴33、把手凹槽34以及皮带35,把手凹槽34设于保护壳体2侧壁上,把手凹槽转轴33共设有两个,两个把手凹槽转轴33对称设于把手凹槽34内侧,且分别位于把手凹槽34前后端,把手31为长条状,且把手31前后端皆固定有把手转轴32,把手31位于把手凹槽34上侧,且把手31与把手凹槽34在结构上相配合,皮带35共设有两个,两个皮带35分别将把手31两端把手转轴32与把手凹槽34两端的把手凹槽转轴33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支撑折叠底板5包括底板通孔51、支撑折叠板52、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53、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54以及底板55,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53左右内侧壁上对称内嵌有两个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54,两个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54与支撑折叠板52末端的左右两侧转动滑动连接,底板55末端边缘转动固定于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53下端边缘,且底板55上端面上设有多个底板通孔51,底板通孔51贯穿底板55上下端面,支撑折叠板52首端与底板55上端面相配合,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53内嵌于支撑折叠底板安装槽24内。

如图8所示,驱动装置7包括吊索辊支撑架71、吊索辊72、吊索辊轴73、电机固定架74、驱动装置电机75、驱动皮带轮76、从动皮带轮77以及驱动装置皮带78,驱动装置电机75通过电机固定架74固定于滑轮支撑架8上端面上,驱动装置电机75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皮带轮76,吊索辊支撑架71固定于滑轮支撑架8上端面上,且吊索辊支撑架71位于电机固定架74一侧,吊索辊72套于吊索辊轴73上,且吊索辊72通过吊索辊轴73转动固定于吊索辊支撑架71上,吊索辊轴73一端内嵌于吊索辊支撑架71上,另一端穿透吊索辊支撑架71固定有从动皮带轮77,从动皮带轮77与驱动皮带轮76通过驱动装置皮带78传动连接,吊索辊72上缠绕有吊索。

如图9-10所示,滑轮支撑架8包括滑轮支撑架体81、第一支撑摇臂82、滑轮支撑架底座83、t型滑块84、第二支撑摇臂85以及支撑臂86,滑轮支撑架底座83为矩形块状,滑轮支撑架底座83左右侧壁分别固定有t型滑块84,滑轮支撑架体81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83上侧,第一支撑摇臂82共设有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摇臂82末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83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摇臂82末端皆与滑轮支撑架底座83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摇臂82首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体81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一支撑摇臂82首端皆与滑轮支撑架体81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摇臂85共设有两个,,两个第二支撑摇臂85末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底座83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二支撑摇臂85末端皆与滑轮支撑架底座83转动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摇臂85首端对称设于滑轮支撑架体81前后端面,且两个第二支撑摇臂85首端皆与滑轮支撑架体81转动连接,支撑臂86上端设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且支撑臂86上端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壁转动连接,支撑臂86下端内嵌于滑轮支撑架底座83内侧,支撑臂86下端与滑轮支撑架底座83转动连接,且支撑臂86下端与滑轮支撑架底座83滑动配合。

如图11所示,滑轮组机构9包括动滑轮挂钩91、动滑轮架92、动滑轮架锁扣93、第一定滑轮94、第二定滑轮95、吊索定辊96、吊索97以及动滑轮98,其特征在于,第二定滑轮95转动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且第二定滑轮95位于吊索辊72下侧,第一定滑轮94转动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且第一定滑轮94位于第二定滑轮95下侧前端,吊索定辊96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且吊索定辊96位于第一定滑轮94后侧,动滑轮架92为矩形块状,且动滑轮架92由左侧向右侧贯通,动滑轮98转动固定于动滑轮架92内侧,动滑轮架92下端固定有动滑轮挂钩91,动滑轮架92上端固定有动滑轮架锁扣93,动滑轮架92一侧外侧壁上设有贯穿动滑轮架92内侧的缝隙,缝隙与吊索97相配合,吊索97一端固定于吊索定辊96上,另一端依次穿过动滑轮98、第一定滑轮94以及第二定滑轮95并与吊索辊72缠绕固定。

如图12所示,动滑轮架锁扣93包括固定块931、挡块932、限位杆933、锁扣座934、锁板935、锁板转轴936以及回位弹簧937,锁扣座934为横截面为u型的块状结构,锁扣座934固定于动滑轮架92上端面上,锁板转轴936固定于锁板935一侧边缘上,且锁板转轴936上套有回位弹簧937,锁板935通过锁板转轴936转动固定于锁扣座934上端一侧,且回位弹簧937一端与锁板转轴936固定连接,回位弹簧937另一端与锁扣座934固定连接,挡块932固定于锁扣座934上端另一侧,锁板935与挡块932相配合,固定块931为u型结构,且固定块931倒置固定于滑轮支撑架体81内侧,限位杆933设于固定块931下侧,且限位杆933与固定块931固定连接,锁扣座934以及锁板935与限位杆933以及固定块931相配合。

一种建筑用滑轮装置的工作步骤具体如下:

1)将把手31由把手凹槽34上取出,然后用手握住把手31,将设备提起然后进行移动;

2)将把手31放入把手凹槽34内,然后将移动轮6与地面接触,之后抽动提拉把手4,用手握住提拉把手4,拉动设备在地面上移动;

3)使用时,将保护壳体2竖直放置,然后向上扳动上密封盖1,使上密封盖1绕着封盖转轴13转动,直至封盖本体12翻转至保护壳体2侧壁上,并将卡扣11卡入卡扣槽23内;

4)向下扳动底板通孔51,使底板通孔51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握住支撑折叠板52上端,并向下扳动支撑折叠板52,使支撑折叠板52上端与底板通孔51上端面接触,反推支撑折叠板52,使支撑折叠板52底部沿着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54上移,直至到达支撑折叠板安装滑槽54顶端,并将支撑折叠板52上端卡入底板通孔51上端面上;

5)重复步骤4,将保护壳体2外侧的支撑折叠底板5皆展开,然后通过螺钉穿透底板通孔51,将底板通孔51固定在地面上;

6)向上抽动滑轮支撑架8,使滑轮支撑架8移动到最高处固定,由保护壳体2一侧推动滑轮支撑架体81,使滑轮支撑架体81移动至保护壳体2另一侧,通过支撑臂86、第二支撑摇臂85以及第一支撑摇臂82对滑轮支撑架体81进行固定连接;

7)按压锁板935,使锁板935绕过限位杆933,使锁扣座934与限位杆933分离,将动滑轮架92由滑轮支撑架体81上拆卸下来;

8)启动驱动装置电机75,使驱动装置电机75转动,进而使动滑轮架92下移,通过动滑轮架92进行吊取。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