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4707发布日期:2021-01-29 19:5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转台。


背景技术:

[0002]
在装配式集成建筑预制楼、墙板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中,通常配备有一种用于钢台车翻转用的翻转台,该翻转台用于翻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以便于行车从钢台车上将该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脱模起吊。
[0003]
翻转台通常包括两个翻转臂以支撑并带动钢台车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板,每一翻转臂均需要配置2个并排设置的顶升油缸,导致翻转臂在与2个顶升油缸的连接处薄弱,不利于翻转台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翻转台的每一翻转臂匹配2个个顶升油缸,而导致翻转臂在与2个顶升油缸的连接处薄弱,不利于翻转台的可靠运行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行可靠的翻转台。
[0005]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翻转台,包括:
[0006]
底座;
[0007]
翻转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翻转臂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沿第三方向的一侧用于支撑预制构件;
[0008]
翻转驱动件,包括连接端和伸缩端,所述连接端铰接于所述底座,所述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所述翻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臂相对所述底座翻转;
[0009]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件还包括铰接轴,所述铰接轴设于所述伸缩端,所述铰接轴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臂还包括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
[0012]
所述铰接轴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铰接座铰接配合。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铰接座包括座体及围绕所述座体设置的多个加强件,所述座体与所述铰接轴铰接配合;
[0014]
其中一所述铰接座的所述加强件支撑于对应的所述座体及所述第一主体之间,其中另一所述铰接座的所述加强件支撑于对应的所述座体及所述第一主体之间。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臂还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之间;
[0016]
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
连。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包括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伸缩端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为第一型材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为第二型材主体。
[001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耳板,所述底座本体包括第一支撑件、连接组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
[0020]
所述耳板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所述翻转臂通过所述耳板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本体。
[002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件和多个第二连接管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管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第一连接管件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每一所述第二连接管件均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件。
[002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件上,所述耳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00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销轴孔,所述翻转臂还包括翻转副,所述翻转副包括翻转销轴及转动部,所述翻转销轴包括销轴本体和设置于所述销轴本体上的多个限位部;
[0024]
所述销轴本体安装于所述销轴孔,所述多个限位部沿所述销轴本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动部可转动套设于所述销轴本体上,且所述转动部的沿其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部相抵。
[00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包括轴承座和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紧固套设于所述销轴本体上,所述轴承座紧固套设于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的沿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部相抵。
[002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轴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滚动轴承沿所述销轴本体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每相邻两个所述滚动轴承之间设置有套设于所述销轴本体上的环形隔圈。
[0027]
上述的翻转台,通过设置翻转臂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并将翻转驱动件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由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作为支撑预设构件的主要部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将翻转驱动件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可使翻转驱动件作用在翻转臂上的作用力分至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充分利用了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翻转台的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所示的翻转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图1所示的翻转台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图4所示的翻转臂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转臂的翻转副的剖面示意图;
[0035]
图8为图7所示的翻转臂的翻转副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1]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43]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以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0044]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翻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翻转台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翻转台中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便于描述,附图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结构。
[0045]
参阅附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台100,包括底座10、翻转臂20及翻转驱动件30。该翻转台100用于翻转预制构件200,预制构件200可以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混凝土pc构件,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构件),从而使预制构件200可进一步脱模起吊而运送至下一个工序处。
[0046]
翻转臂20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0,翻转臂20包括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沿第三方向的一侧用于支撑预设构件200,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0047]
翻转驱动件30包括连接端31和伸缩端32,连接端31铰接于底座10,伸缩端32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翻转驱动件30用于驱动翻转臂20相对底座10翻转。具体地,在翻转驱动件30的伸缩端32作伸缩运动的作用下,翻转臂20以与底座10铰接处为支点相对底座10转动,从而带动预制构件200翻转。例如,翻转驱动件30包括顶升油缸。更具体地,翻转臂20可相对水平面在0
°
~84
°
之间转动,当翻转臂20位于0
°
时,翻转结构20平行于水平面,预制构件200可水平放置在翻转臂20上。当翻转臂20翻转至与水平面呈84
°
时,预制构件200进入脱模吊装状态。可以理解,翻转臂20翻转角度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
[0048]
还需要指出的是,伸缩端32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是指伸缩端32伸入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的空间内,并与第一主体21及第二主体22铰接。
[0049]
如此,通过设置翻转臂2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并将翻转驱动件30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由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作为支撑预设构件200的主要部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将翻转驱动件30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可使翻转驱动件30作用在翻转臂20上的作用力分至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充分利用了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翻转台100的运行可靠性。
[0050]
具体到一实施例中,翻转驱动件30还包括铰接轴(图未示),铰接轴设于伸缩端32,铰接轴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铰接。通过铰接轴分别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铰接的方式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且充分利用了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之间的空间,使得翻转台100的结构更加紧凑,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提升。
[0051]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翻转臂20还包括两个铰接座23,两个铰接座23分别设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铰接轴33沿其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铰接座23铰接配合。通过设置铰接座23与铰接轴23配合的方式,可进一步地加强铰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稳定性。具体地,两个铰接座23分别设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沿第二方向朝向彼此的一侧表面。
[0052]
更进一步地,每一铰接座23包括座体231及围绕座体231设置的多个加强件232,座体231与铰接轴33铰接配合,其中一铰接座23的加强件232支撑于对应的座体231及第一主
体21之间,其中另一铰接座23的加强件232支撑于对应的座体231及第二主体22之间。如此,通过在座体231周围设置加强件232可进一步地为铰接轴33提供可靠支撑,同时也提高了铰接轴33与翻转臂20之间的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0053]
具体地,加强件232包括第一加强筋。更具体地,每一铰接座23包括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第一加强筋围绕座体231设置。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每一铰接座23包括三个第一加强筋,三个第一加强筋相对座体231中心轴线呈中心对称设置。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台10包括至少两个翻转臂20及至少两个翻转驱动件30,每一翻转驱动件30用于驱动对应一翻转臂20相对底座10翻转。进一步地,翻转台10还包括位于液压站的同步分流马达,两个翻转驱动件30由液压同步分流马达同步控制。相对现有技术的翻转台,本发明的翻转台10的每一翻转臂20仅由一翻转驱动件30驱动翻转,因此,减小了翻转驱动件30的数量,同时提高了翻转臂20之间的同步性。
[0055]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翻转臂20的结构强度,翻转臂20还包括第一连接板24,第一连接板24设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第一连接板24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相连。如此,不仅可以连接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由于设置在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之间,也可起到沿第二方向支撑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的作用。具体地,第一连接板24可与第一主体21及第二主体22焊接。
[0056]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24包括多个,多个第一连接板24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伸缩端32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4之间。如此,可将伸缩端32与翻转臂20的铰接处被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及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4包围,提升了翻转臂20在与伸缩端32在铰接处的结构强度。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1为第一型材主体,第二主体22为第二型材主体。通过采用第一型材主体10和第二型材主体20作为翻转臂200的主骨架,相较于传统的翻转臂结构,由于第一型材主体和第二型材主体为标准型材,无需拼焊成型,直接下料成型,故简化了整体结构,且第一型材主体10和第二型材主体20的下料量小,下料后变形量小,不易因连接工艺而产生变形,进而提高了翻转臂20的结构稳定性。
[0058]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型材主体和第二型材主体中的至少一者包括槽钢结构。槽钢结构一方面能节省制作用材,另一方面,槽钢结构稳定,且承载能力强。
[0059]
在一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槽钢结构为c型槽钢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槽钢结构也可为方型槽钢结构或工字型槽钢结构,在此不作限制。c型槽钢结构的适应性强,可与其他零件灵活配接,且重量更轻,c型槽钢结构的槽内也可容纳部分零件,节省了空间。优选地,第一型材主体和第二型材主体均包括c型槽钢结构。
[0060]
如图5所示,具体地,第一连接板24沿第三方向的至少一侧具有台阶部241,槽钢结构包括主板及两个副板,两个副板沿第三方向相对地设于主板的两侧。为了便于后续描述,第一型材主体的主板和两个副板分别命名为第一主板211和第一副板212,第二型材主体的主板和两个副板分别命名为第二主板221和第二副板222。
[0061]
其中,每一台阶部241包括相连的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台阶面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分别与副板对应的两个侧面相连。
[0062]
如此,通过使用台阶部241,可适应槽钢结构的形状特征,以使槽钢结构能够被第
一连接板24可靠支撑。
[0063]
进一步地,第二台阶面与对应一副板沿第三方向朝向另一副板的表面相连。如此,通过第二台阶面可抑制对应一副板在支撑预制构件过程中沿第三方向朝向另一副板变形,提高翻转臂200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64]
在一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4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均具有台阶部241。如此,通过两个台阶部241分别与第一型材主体或第二型材主体上的两个副板相连,可进一步地提高第一连接板24的支撑可靠性,且翻转臂200的整体结构的更加稳定。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4沿第三方向的至少一侧还具有连接部242,槽钢结构包括主板及两个副板,两个副板沿第三方向相对地设于主板的两侧,连接部242沿第二方向与主板相连。通过设置连接部242与主板配合,可加大第一连接板24与槽钢结构的连接面积,进一步地使槽钢结构能够被第一连接板24可靠支撑。具体地,连接部242位于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的台阶部241之间,更具体地,连接部242与沿第三方向的两侧的台阶部241相连。如此,可使第一连接板24的结构更加紧凑,且与槽钢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紧密可靠。
[0066]
具体地,当第一型材主体10和第二型材主体20均包括槽钢结构时,第一连接板24沿第三方向的两侧均具有连接部242,两个连接部242分别与两个槽钢结构的主板相连。
[0067]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包括底座本体11和耳板12。
[0068]
底座本体11包括第一支撑件111、连接组件112和第二支撑件113,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沿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连接组件112与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相连。
[0069]
耳板12安装于连接组件112上,且位于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之间,翻转臂20通过耳板1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本体11。
[0070]
具体地,耳板12具有用于安装翻转臂20的销轴孔121,翻转臂20具有翻转轴销25,翻转销轴25安装于销轴孔121内,翻转臂20可以绕翻转销轴25转动。更具体地,销轴孔121的轴向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
[0071]
安装时,将翻转臂20的翻转销轴25安装在耳板12的销轴孔121上,由于销轴孔121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的纵长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垂直,使得在翻转臂20翻转时,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的纵长延伸方向其翻转臂20的翻转平面平行。此时,翻转臂20翻转产生的弯矩载荷作用于底座10时,由于弯矩载荷的作用方向与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的纵长方向对应,使得依靠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的结构特性即可承受该弯矩载荷。
[007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底座10依靠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就能承受弯矩载荷,无需做预埋,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便于安装,且安全可靠,实际使用效果优良,完全满足实际工况使用性能要求。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14。在使用时,在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上的安装孔114内设置膨胀螺栓,利用膨胀螺栓将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固定于厂房地面即可,以助于防止在翻转过程中底座10移动,提高翻转过程的可靠性。
[0074]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安装孔114直接在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上加工出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具体不限制。
[0075]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3均包括支撑件本体和设置于支撑件本体的背离耳板12的底面上的地脚板115,地脚板115均沿第一方向且朝向远离连接组件112的方向延伸设置,地脚板115上开设有安装孔114。
[0076]
可以理解地,第一支撑件111连接的地脚板115与第二支撑件113连接的地脚板115的延伸方向相反。地脚板115的设置有利于增大底座10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0077]
其中,地脚板115与第一支撑件111、地脚板115与第二支撑件113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螺栓等紧固件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0078]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多个第二连接管件1122,多个第一连接管件112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第一连接管件1121均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每一第二连接管件1122均固定连接至少两个第一连接管件1121。
[0079]
此时,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交错设置形成连接网络,大大提高了底座10整体的连接强度。
[0080]
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可以采用管型材加工而成,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底座10整个重量以便于搬运。
[0081]
进一步地,连接组件112靠近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的底面设置,使得底座10整体结构的重心靠拢地面,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0082]
当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第一连接管件1121、第二连接管件1122均为管型材加工而成时,优选地,第一支撑件111和第二支撑件112的尺寸大于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的尺寸,如此底座10的重心靠近地面,有助于提高翻转过程中底座10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
[008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的尺寸相当,且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连接时两者的中心纵截面重合,如此能够在连接组件112上形成平整地供耳板12安装的安装面,有利于保证耳板12安装稳定性。
[0084]
优选地,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为矩形管件,其安装面平整,便于后续安装耳板12。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连接管件1122和第一支撑件111或第二支撑件1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三连接管件1123,以进一步加强底座10结构的稳定性。
[0086]
具体地,第一连接管件1121、第二连接管件1122、第一支撑件111、第二支撑件112的连接部位为焊接连接,既方便又具有很好的强度。
[0087]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管件1121与第一支撑件111之间、第一连接管件1121与第二支撑件11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16,以加强底座10整体结构。
[0088]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2上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1124,第二连接板1124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上,耳板12设置于第二连接板1124上。通过第二连接板1124的设置能够加强第一连接管件1121和第二连接管件1122的结构强度,如此有利于保证耳板12的安装稳定性。
[0089]
其中,第二连接板1124可以为钢板,耳板12与第二连接板1124可以焊接连接,第二连接板1124与第一连接管件1121、第二连接管件1122也可以为焊接连接。
[0090]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具有销轴孔121,翻转臂20还包括翻转副,翻转副包括翻转销轴25及转动部26,翻转销轴25包括销轴本体251和设置于销轴本体251的多个限位部,销轴本体251安装于销轴孔121,多个限位部沿销轴本体25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具体地,销轴孔121设于耳板12。
[0091]
为了便于连接,将第一主体21、第二主体22、铰接座23及第一连接板24统称为翻转臂本体。翻转臂本体连接转动部26,转动部26跟随翻转臂本体转动。
[0092]
转动部26可转动套设于销轴本体251上,且转动部26沿其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限位部相抵。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副,在使用时,销轴本体251固定于底座10上,当翻转臂本体转动时,转动部26跟随翻转臂本体沿销轴本体251转动。由于转动部26设置于相邻两个限位部之间,且相邻两个限位部抵接转动部26沿其轴向方向的端部,使得转动部26在转动过程不会发生轴向窜动。如此,避免了转动部26的端面与底座10上安装销轴本体251的耳板12之间发生相互磨损,提高了翻转臂20在翻转过程可靠,进一步避免了设备事故的发生。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部26包括轴承座261和滚动轴承262,滚动轴承262的内圈紧固套设于销轴本体251上,轴承座261紧固套设于滚动轴承262的外圈上,滚动轴承262的内圈的沿滚动轴承262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限位部相抵。
[0094]
具体地,轴承座261的面对销轴本体251的内壁上具有朝向远离销轴本体251方向凹陷的环形凹槽,滚动轴承262位于环形凹槽内,滚动轴承262的内圈的内环壁的内壁与销轴本体251紧固配合,滚动轴承262的外圈的外环壁与环形凹槽的底壁紧固配合。
[0095]
在使用时,翻转臂本体连接轴承座261,翻转臂20翻转时,轴承座261跟随翻转臂本体转动。在轴承座261转动时,滚动轴承262的外圈跟随轴承座261旋转,而滚动轴承262的内圈保持静止。
[0096]
如此,通过在轴承座261和销轴本体251之间设置滚动轴承262,相对利用滑动轴承座261直接旋接在销轴本体251上,轴承座261与销轴本体251不直接接触,避免了轴承座261与销轴本体251之间发生干摩擦,从而避免了销轴本体251和轴承座261由于发生干摩擦而被损伤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低了设备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降低了翻转副的摩擦系数,使得翻转臂20翻转过程更加灵活顺畅。
[0097]
进一步地,在环形凹槽的槽壁和滚动轴承262的端面之间还设置有套设于销轴本体251上的孔用弹性挡圈263和防尘盖264,孔用弹性挡圈263的一轴端抵接防尘盖264,孔用弹性挡圈263的另一轴端抵接滚动轴承262的外圈。孔用弹性挡圈263用于对滚动轴承262的外圈进行轴向限位,防尘盖264用于阻挡外界杂质进入滚动轴承262内。
[0098]
进一步地,环形凹槽的底壁形成有朝向远离销轴本体251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安装孔位,防尘盖264的内环壁抵接销轴本体251,防尘盖264的外环壁位于安装孔位内,安装孔位用于定位安装防尘盖264。
[0099]
具体到一实施例中,滚动轴承26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滚动轴承262沿销轴本体25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滚动轴承262之间设置有套设于销轴本体251上的环形隔圈265。可以理解地,环形隔圈265的两个环形端面分别与两边的滚动轴承262抵接,以起到轴向固定两边滚动轴承262的作用。
[0100]
优选地,每一轴承座261对应安装有两个滚动轴承262,既能具有很好转动效果,也
能节约成本,也能便于对两个滚动轴承262内部的滚珠部位进行同时润滑。
[0101]
进一步地,环形隔圈265的内环壁上具有内环槽2651,环形隔圈265的内部具有与滚动轴承262的滚珠部位相通的通槽2652,环形隔圈265上贯穿有连通内环槽2651和通槽2652的通孔2653,销轴本体251上开设有连通内环槽2651和销轴本体251的端部的注油通路2511。
[0102]
在使用时,向注油通路2511注入润滑油,润滑油依次经注油通路2511、内环槽2651、通孔2653、通槽2652达到滚珠部位,实现滚珠的润滑;内环槽2651呈环形,使得注油通路2511始终与内环槽2651处于连通状态,能够保证持续注油。注油通路2511连通销轴本体251的端部,方便加注润滑油。
[0103]
进一步地,在销轴本体251的端部设置有沉孔,注油通路2511连通沉孔的底壁,在沉孔上设置有堵塞注油通路2511的注油塞2512。当需要润滑滚动轴承262时取下注油塞2512注油,当不需要润滑滚动轴承262时用注油塞2512堵塞注油通路2511。
[0104]
可选地,注油通路2511包括连通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第一油路连通销轴本体251的端部,第二油路连通内环槽2651,第一油路的中心线与销轴本体251的轴心线重合。此时,注油通路2511的入油口(安装注油塞2512)位于销轴本体251的端部中央,便于注油通路2511的定位和加工。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并不对注油通路2511的路径进行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向内环槽2651内注油即可。
[0105]
具体地,环形隔圈265包括同轴设置的内隔圈2654和外隔圈2655,内隔圈2654靠近销轴本体251,外隔圈2655远离销轴本体251,内隔圈2654与外隔圈2655围设形成上述通槽2652,内环槽2651和通孔2653设置于内隔圈2654上。在使用时,由内隔圈2654对两侧滚动轴承262的内圈进行轴向固定,由外隔圈2655对两侧滚动轴承262的外圈进行轴向固定。如此能够对滚动轴承262起到很好的轴向固定效果。
[0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部包括轴套252,轴套252套设于销轴本体251上,用于与相邻于轴套252的转动部26沿轴向方向相抵。如此,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翻转臂20灵活选用轴套252的长度,以适应具有不同转动部26间距的翻转臂20。
[0107]
具体地,轴套252的端面与滚动轴承262的内圈的沿滚动轴承262轴向方向的端面相抵,轴承座261的面对销轴本体251的壁面可转动连接在轴套252的圆周壁上,进一步避免了轴承座261与销轴本体251之间发生摩擦,从而进一步较少了销轴本体251和轴承座261之间因摩擦发生的损伤。
[0108]
进一步地,限位部还包括与销轴本体251一体成型的轴肩253,用于与相邻于轴肩253的转动部26沿轴向方向相抵。此时,轴肩253的定位面与滚动轴承262的内圈的沿滚动轴承262的轴向方向相抵,轴承座261的面对销轴本体251的壁面可转动连接在轴肩253的圆周壁上。由于销轴本体251与轴肩253一体成型,不需要对轴肩253进行轴向固定。
[0109]
其中,轴肩253的定位面为面对轴承座261的径向端面。
[0110]
轴肩253可以设置在销轴本体251的两端,也可以在销轴本体251的一端设置轴肩253,本实施例对轴肩253的设置位置并不进行限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111]
具体到实施例中,参见图1,轴肩253位于销轴本体251的一端,销轴本体2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板254,卡板254用于与相邻于卡板254的轴套252沿轴向方向相抵。如此,通过轴肩253和卡板254的作用共同实现了对轴套252和转动部26的轴向定位。
[0112]
进一步地,卡板25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件的连接孔。使用时,通过连接件将卡板254固定连接于底座10的耳板12上,如此能够达到对销轴本体251的径向转动和轴向移动进行同时限制的目的,从而避免了销轴本体251因移动与其他部件发生摩擦而被损坏的问题,也避免了销轴本体251在轴向移动时与滚动轴承262之间发生相互磨损的情况。
[0113]
进一步地,在销轴本体251上设置有卡口,卡板254的一端卡设于卡口内,卡板254的另一端设置连接孔。如此,卡板254可拆离卡口,便于将销轴本体251的安装和拆卸。
[0114]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轴肩253设置于销轴本体251的中部,将卡板254设置于销轴本体251的两轴端,具体形式在此不限。
[0115]
具体到实施例中,转动部26的数量为多个,轴套2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轴套沿销轴本体251的轴向方向间隔布设,每相邻两个轴套252之间以及轴肩113与相邻于轴肩的轴套之间均设置有转动部。通过设置多个转动部26,能够提高翻转臂20与翻转副的连接强度。
[0116]
可选地,转动部26的数量为两个,通过设置两个转动部26能够实现与翻转臂20的较强的连接强度,同时能够减少成本。
[0117]
进一步地,当转动部26的数量为两个时,各个轴套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可选地,与两个转动部26抵接的轴套252的长度大于一端与转动部26抵接另一端与卡板254抵接的轴套252的长度,如此,两个转动部26之间的间距较大,有利于提高翻转臂20的翻转稳定性。
[0118]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转台100还包括抵持结构40,用于抵持预制构件200而避免预制构件200在转动过程中因重力作用滑落。抵持结构40包括抵持梁41、伸缩驱动机构42及可伸缩的导向机构,抵持结构4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011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台100,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120]
通过设置翻转臂2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并将翻转驱动件30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由于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作为支撑预设构件200的主要部件,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将翻转驱动件30的伸缩端铰接于第一主体21与第二主体22之间,可使翻转驱动件30作用在翻转臂20上的作用力分至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充分利用了第一主体21和第二主体22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翻转台100的运行可靠性。
[012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12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