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装置及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5711发布日期:2020-10-30 21:1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折叠装置及包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装置及包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纸碗、纸杯、纸箱等纸质容器在装入食物或货物之后,通常需要进行封口操作,即将纸质容器口部的封口页向内折叠一定角度,以使封口页将纸质容器的口部完全封闭。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折叠,导致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装置及包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折叠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和与第一驱动结构连接的两个第一折叠部,两个第一折叠部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的第一折叠空间,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沿第一预设方向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以调整第一折叠空间的大小;其中,各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板体和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第一辅助折叠部,第一辅助折叠部与第一板体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夹角的大小可调整地设置,第一辅助折叠部受到待折叠件向其施加的作用力后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夹角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辅助折叠部为弹性片。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折叠部的第一夹角相背设置。

进一步地,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二折叠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结构和与第二驱动结构连接的两个第二折叠部,两个第二折叠部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的第二折叠空间,第二驱动结构驱动两个第二折叠部沿第二预设方向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以调整第二折叠空间的大小;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各第二折叠部包括第三板体和与第三板体连接的第四板体,第四板体包括第二辅助折叠部,第二辅助折叠部与第三板体之间呈第三夹角设置;其中,第三夹角可调整地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折叠部的第三夹角相背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折叠装置还包括:架体,第一折叠组件和第二折叠组件均设置在架体上;第三驱动结构,与架体连接;在第三驱动结构驱动架体沿第三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辅助折叠部和/或第二辅助折叠部与待折叠件接触并对待折叠件进行下压;其中,第三预设方向与折叠装置的高度方向一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装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贴标签装置,待折叠装置执行折叠操作后,贴标签装置进行贴标签动作;其中,折叠装置为上述的折叠装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时,启动第一驱动结构,以使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朝向彼此运动,以减小第一折叠空间的大小,两个第一折叠部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以替代人工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同时,各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板体和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第一辅助折叠部,第一辅助折叠部与第一板体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以增大第一折叠部与待折叠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折叠效率,实现快速折叠。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装置的实施例位于待折叠件上方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叠装置及具有其的包装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装置包括第一折叠组件10。第一折叠组件10包括第一驱动结构11和与第一驱动结构11连接的两个第一折叠部12,两个第一折叠部12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的第一折叠空间,第一驱动结构11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12沿第一预设方向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以调整第一折叠空间的大小。其中,各第一折叠部12包括第一板体121和与第一板体121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第一辅助折叠部122,所述第一辅助折叠部122与所述第一板体121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时,启动第一驱动结构11,以使第一驱动结构11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12朝向彼此运动,以减小第一折叠空间的大小,两个第一折叠部12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以替代人工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同时,各第一折叠部12包括第一板体121和与第一板体121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第一辅助折叠部122,第一辅助折叠部与第一板体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以增大第一折叠部12与待折叠件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折叠效率,实现快速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待折叠装置对待折叠件20完成折叠后,第一驱动结构11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12远离彼此运动,以便于对下一个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结构11为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一个伸缩杆与一个第一折叠部12连接,双向气缸的另一个伸缩杆与另一个第一折叠部12连接,进而使得两个第一折叠部12与第一驱动结构11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的大小可调整地设置,第一辅助折叠部122受到待折叠件20向其施加的作用力后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一夹角减小。这样,第一辅助折叠部122受到待折叠件20向其施加的作用力且朝向靠近第一板体121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夹角减小。待待折叠件20向第一辅助折叠部122施加的作用力为零时,第一夹角恢复至初始值。

具体地,在折叠过程中,位于待折叠件20(餐碗)中的物料(如汉堡)会具有一定的高度,第一辅助折叠部122在对向折叠的时候会受到物料的挤压而从初始位置开始产生位移运动,这种位移运动造成第一夹角的减小,因为此时第一辅助折叠部122形成有指向初始位置的弹性回复力,这种回复力可以使第一辅助折叠部122保持抵压待折叠件20表面的状态,从而更有利于将待折叠件20(餐碗)紧贴在物料表面,而且不会压坏物料。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板体为弹性片,第二板体包括呈第一夹角设置的两片子弹性片,一片子弹性片安装在第一板体121上且与第一板体121相贴合,另一子弹性片呈倾斜设置而作为所述第一辅助折叠部122。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辅助折叠部122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一辅助折叠部122的加工成本。同时,第一辅助折叠部122的上述设置能够减小其对待折叠件20的冲击力,避免待折叠件20发生结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辅助折叠部122的结构不限于此。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板体包括压接板体以及贴合连接第一板体的连接板体,压接板体作为第一辅助部并通过扭簧或弹簧与所述压接板体连接。

又或者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板体直接作为第一辅助折叠部而与第一板体成第一夹角设置,第二板体通过扭簧或弹簧与第一板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折叠部12的第一夹角相背设置。具体地,两个第一折叠部12中的一个第一折叠部12的第一板体121朝向另一个第一折叠部12的一侧为第一连接侧,各第一折叠部12的第二板体与该第一折叠部12的第一连接侧连接。这样,在折叠装置下降的过程中,第二板体对待折叠件20施加向内的作用力,以避免待折叠件20被第一折叠部12压扁。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夹角相互背离设置,且两个第一夹角的尖角部靠近彼此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装置还包括第二折叠组件30。其中,第二折叠组件30包括第二驱动结构31和与第二驱动结构31连接的两个第二折叠部32,两个第二折叠部32相对设置,以形成用于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的第二折叠空间,第二驱动结构31驱动两个第二折叠部32沿第二预设方向朝向或远离彼此运动,以调整第二折叠空间的大小。其中,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呈第二夹角设置。可选地,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互垂直设置。这样,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装置对待折叠件20的四个方向上的折叠,进而确保折叠装置能够对待折叠件20进行封口折叠。

具体地,当需要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时,启动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以使第一驱动结构11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12朝向彼此运动,第二驱动结构31驱动两个第二折叠部32朝向彼此运动,以减小第一折叠空间和第二折叠空间的大小,两个第一折叠部12和两个第二折叠部32同步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以替代人工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方向为水平方向,且第一预设方向与第二预设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结构31为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一个伸缩杆与一个第二折叠部32连接,双向气缸的另一个伸缩杆与另一个第二折叠部32连接,进而使得两个第二折叠部32与第二驱动结构31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如图1所示,各第二折叠部32包括第三板体321和与第三板体321连接的第四板体,第四板体包括第二辅助折叠部322,第二辅助折叠部322与第三板体321之间呈第三夹角设置。其中,第三夹角可调整地设置。这样,各第二折叠部32的上述设置能够增大第二折叠部32与待折叠件2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折叠效率,实现快速折叠。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折叠装置的加工成本及加工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夹角的大小可调整地设置,第二辅助折叠部322受到待折叠件20向其施加的作用力后发生弹性变形,以使第三夹角减小。具体地,待待折叠件20向第二辅助折叠部322施加的作用力为零时,第三夹角恢复至初始值。这样,在折叠过程中,位于待折叠件20(餐碗)中的物料(如汉堡)会具有一定的高度,第二辅助折叠部322的上述设置使其紧贴物料的表面发生轻微形变,从而更有利于将待折叠件20(餐碗)紧贴在物料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辅助折叠部322为弹性片。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辅助折叠部322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第二辅助折叠部322的加工成本。同时,第二辅助折叠部322的上述设置能够减小其对待折叠件20的冲击力,避免待折叠件20发生结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折叠部32的第三夹角相背设置。具体地,两个第二折叠部32中的一个第二折叠部32的第三板体321朝向另一个第二折叠部32的一侧为第二连接侧,各第二折叠部32的第四板体与该第二折叠部32的第二连接侧连接。可选地,第一夹角和第三夹角均为锐角。这样,在折叠装置下降的过程中,第四板体对待折叠件20施加向内的作用力,以避免待折叠件20被第二折叠部32压扁。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夹角相互背离设置,且两个第三夹角的尖角部靠近彼此设置。

具体地,待折叠件20为纸碗,纸碗具有四个尖角,四个尖角对折,以对纸碗的开口进行封堵。第二板体和第四板体对纸碗的尖角边缘施加向内的作用力,以避免尖角被折叠装置压扁,避免尖角发生形变而影响后续的贴标签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21与第三板体321相互平行设置。这样,上述设置确保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32向待折叠件20施加的作用力均处于水平方向内,一方面实现快速折叠,另一方面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折叠效果,确保纸碗的四个尖角同时被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32向待折叠件20施加的作用力位于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以避免第一折叠部12和第二折叠部32发生运动干涉,进而提升了折叠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装置还包括架体40和第三驱动结构50。其中,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均设置在架体40上。第三驱动结构50与架体40连接;在第三驱动结构50驱动架体40沿第三预设方向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辅助折叠部122和第二辅助折叠部322与待折叠件20接触并对待折叠件20进行下压。其中,第三预设方向与折叠装置的高度方向一致。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与第三驱动结构5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具体地,当需要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时,第三驱动结构50驱动架体40带动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沿折叠装置的高度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与待折叠件20相接触并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操作。其中,在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的过程中,第三驱动结构50一直驱动架体40朝向待折叠件20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结构50为直线模组。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三驱动结构50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折叠装置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与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均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启动或停止运行。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对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的操作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操作难度,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可选地,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可根据使用需求同步启动或同步停止运行。

可选地,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可根据使用需求不同步启动或不同步停止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与第三驱动结构50连接,控制模块控制第三驱动结构50启动,第三驱动结构50驱动架体40朝向待折叠件20运动。待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均与待折叠件20接触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驱动结构11和第二驱动结构31启动,第一板体121和第二折叠组件30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这样,当需要对待折叠件20进行折叠时,工作人员操作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对第三驱动结构50、第一驱动结构11及第二驱动结构31进行控制,以通过控制上述驱动结构的启停动作,实现折叠装置对待折叠件20的折叠。

如图3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装设备,包括折叠装置和贴标签装置60,待折叠装置执行折叠操作后,贴标签装置60进行贴标签动作。其中,折叠装置为上述的折叠装置。这样,待折叠装置对待折叠件20完成折叠后,贴标签装置60对完成折叠后的成品进行贴标签,以完成包装。

具体地,食材(如面包、肉饼、蔬菜)放入至待折叠件20内后,第三驱动结构50下降,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运动至待折叠件20(纸碗)的尖角外侧。之后,两个第一折叠部12朝向彼此运动,两个第二折叠部32朝向彼此运动,以将尖角向中间折叠成盖状,进而实现待折叠件20(纸碗)的封口。最后,贴标签装置60将标签纸压至完成折叠后的成品上,以对成品进行贴标签。其中,待贴标签装置60对成品完成贴标签动作后,两个第一折叠部12远离彼此运动,两个第二折叠部32远离彼此运动,以实现第一折叠组件10和第二折叠组件30的复位,第三驱动结构50向上运动至初始高度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装置的第一折叠空间与第二折叠空间相重叠的部分形成贴标签空间,贴标签装置60将标签纸贴设在处于贴标签空间内成品上。这样,标签纸贴设在贴标签空间内,以满足贴标签工序的要求,提升了包装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当需要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时,启动第一驱动结构,以使第一驱动结构驱动两个第一折叠部朝向彼此运动,以减小第一折叠空间的大小,两个第一折叠部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以替代人工对待折叠件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质容器的折叠效率较低,增大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问题。同时,各第一折叠部包括第一板体和与第一板体连接的第二板体,第二板体包括第一辅助折叠部,第一辅助折叠部与第一板体之间呈第一夹角设置以增大第一折叠部与待折叠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了折叠装置的折叠效率,实现快速折叠。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