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3416发布日期:2020-12-01 10:4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极耳复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卷机之前的极耳带纠偏装置采用沟壑型的槽(简称沟槽),使极耳带从槽中运输,运输时间久了之后容易跑偏,不稳定。这是因为复检过程中,极耳带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而收卷过程中极耳带会呈交错叠加的方式卷在一起,有时就会造成前面的极耳带纠偏装置处的极耳带被拉扯翘起,在机器运动下慢慢偏移位置脱离沟槽或被沟槽压挤变形,如果把沟槽做得很深而防止极耳带脱离沟槽,但这个很深的沟槽在实际应用时更容易导致极耳带压挤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

支撑杆,安装在极耳带的一侧;

安装柱,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以及

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所述安装柱上;

其中,每组所述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两侧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沿所述安装柱的径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

相邻的两组所述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支撑螺杆,所述安装柱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螺杆上;

所述安装柱的两端各设一个用于限制所述安装柱沿所述支撑螺杆轴向位移的定位螺母,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螺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组的数量为5组,5组所述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柱上设置多组内螺纹孔组,多组所述内螺纹孔组与多组所述限位柱组一一对应;

每组所述内螺纹孔组包括多个内螺纹孔,多个所述内螺纹孔轴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

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限位柱的外螺纹相匹配。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内螺纹孔的间距为0.5cm-3cm。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呈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顶端面为半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为0.5-3c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通过安装板安装在极耳带的下方;

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安装板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横向条形孔;

所述横向条形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横向条形孔纵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与传统的沟槽相比(传统的沟槽因其为一条直线型槽,是连贯的,当极耳带被拉扯翘起时,容易被连贯的沟槽压挤变形),本实用新型的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因这个间隔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慢慢归正。

(2)与传统的沟槽相比(传统的沟槽因其为一条直线型槽,四周存在棱角,会破坏极耳带上的极耳形状),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柱呈圆柱体结构,这样的限位柱没有棱角,使得限位柱既能起到限位作用而纠偏,又不会破坏极耳带上的极耳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安装柱上设置多个内螺纹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杆;20-安装柱;21-定位螺母;22-内螺纹孔;30-限位柱;31-间隔;32-限位柱的顶端面;40-安装板;51-横向条形孔;52-螺栓;60-极耳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具体为支撑螺杆,可使安装柱螺纹连接在支撑螺杆上,方便使安装柱沿支撑螺杆轴向位移而调节极耳带纠偏装置这个整体结构沿y轴方向的位置(假设极耳带的传输方向为x轴方向),便于使极耳带更好地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

当根据极耳带的位置调节好安装柱沿y轴方向的位置后,可在安装柱的两端各设一个用于限制安装柱沿支撑螺杆轴向位移的定位螺母21,定位螺母21螺纹连接在支撑螺杆上,这样就可使安装柱20限位固定在支撑螺杆上了。

实施例3: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0螺纹连接在安装柱20上,可根据需要拆装限位柱30,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限位柱30。

安装柱上设置多组内螺纹孔组,多组内螺纹孔组与多组限位柱组一一对应;每组内螺纹孔组包括多个内螺纹孔22,多个内螺纹孔22轴向设置在安装柱上(如图3所示);内螺纹孔22与限位柱30的外螺纹相匹配。可根据极耳带的宽度选择同一组内螺纹孔组中的其中两个内螺纹孔22,使得这两个内螺纹孔的间距适于用于极耳带60纠偏,并使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3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这两个内螺纹孔22中。相邻的两个内螺纹孔22的间距最好为0.5cm-3cm。

实施例4: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0呈圆柱体结构。使极耳带设置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30之间,并从这两个限位柱30之间穿过,限位柱30最好为圆柱体结构,这样的限位柱30没有棱角,使得限位柱30既能起到限位作用而纠偏,又不会破坏极耳带上的极耳形状。

限位柱的顶端面32最好为半球面,半球面的限位柱对极耳带友好,不会因限位纠偏而导致破坏极耳带上的极耳形状。

实施例5: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本实施例中,限位柱30的长度为0.5-3cm,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长度的限位柱30。

实施例6: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极耳带纠偏装置包括支撑杆10、安装柱20以及多组限位柱组。

先将支撑杆10安装在极耳带60的一侧,再将安装柱20设置在支撑杆10上,然后将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分布在安装柱20上;最好使多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安装柱20上。

其中,每组限位柱组包括两个可限位在极耳带60两侧的限位柱30,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方向设置在安装柱20上;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的间隔31适于用作极耳带偏移时的缓冲。将本实施例的极耳带纠偏装置设在极耳带60的传输途中,限位柱30沿安装柱20的径向设置,可使极耳带60始终限位在同一组限位柱组的两个限位柱之间,防止极耳带脱离两个限位柱30。

多组限位柱组不是连贯的,相邻的两组限位柱组之间有较宽的间隔31(该间隔),很难挤压到极耳带上面的极耳。另外,在复检过程中,极耳带60最后会被重复收卷在一个料盘里面,如果极耳带60因为后面料盘运动而导致极耳带偏移的话,极耳带60因这个间隔31就有了一个缓冲,利用这个间隔缓冲结合限位柱30的阻隔而纠偏,使偏移的极耳带60慢慢归正。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通过安装板40安装在极耳带的下方,可使支撑杆10焊接在安装板40上,连接成一体。其中,安装板40上设有用于将安装板40安装在安装座上的安装孔,该安装孔为横向条形孔51;可使螺栓52的螺纹端穿过该横向条形孔51和安装座上的螺纹安装孔,然后旋紧螺栓52直至螺栓的角头端贴紧在横向条形孔51,这样就可将安装板40安装固定在安装座上。

当需要调节支撑杆及整体极耳带纠偏装置沿x轴方向的位置时(横向条形孔的横向设置方向即为x轴方向),可拧松螺栓52,并沿横向条形孔的横向设置方向使安装板40左右移动,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再次拧紧螺栓52使安装板40固定。这样就完成了沿x轴方向调节该极耳带纠偏装置。

如图4所示,横向条形孔5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横向条形孔51纵向设置在安装板40上;选择合适高度的横向条形孔51,使安装板40通过合适的高度的横向条形孔51固定在安装座上,这样就可根据需要沿z轴方向调节该极耳带纠偏装置。

图4中给出了两组横向条形孔组的示例,每组横向条形孔组包括5个横向条形孔51。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限位柱组的数量为5组,5组限位柱组呈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安装柱20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