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4479发布日期:2021-03-23 11:0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花岗岩不易风化、色泽美丽,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广泛运用于城市铺装工程中。但其密度大,单块花岗岩石材重量很大,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人搬运,不利于节省成本且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本实用新型主要在于解决此类重物运输费力、成本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将重物放置在橡胶夹板之间,在防滑区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提升装置受到杆体向上的作用力,同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对重物进行夹紧,随着防滑区施加压力的增加,重物脱离地面,通过推动防滑区,滚动装置进行转动,实现对重物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杆体、连接件、滚动装置和提升装置。

所述杆体包括钢管,钢管的一端设有防滑区,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包括卡箍,卡箍上设有限位螺栓,钢管上设有焊接点。

所述连接件包括对称分布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焊接在焊接点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件,第二卡合件为u型卡合件,两个螺纹杆之间形成倒置的v型结构。

所述滚动装置包括对称分布的轮毂,轮毂之间设有轮毂连接杆,轮毂连接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轴承,轮毂与轴承配合位于轮毂连接杆上转动。

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设有套装件,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第一吊环上套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吊环。

所述第二吊环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夹持臂,夹持臂之间设有铆钉,夹持臂的一端与第二吊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夹板,橡胶夹板的表面设有阵列分布的接触点。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为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圆柱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合件通过卡箍套装在钢管上移动,通过转动限位螺栓调节卡箍位于钢管上的松紧。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区的长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焊接点焊接在杆体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为直径25mm螺纹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通过第二卡合件卡合在轮毂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吊环和第二吊环为φ10圆钢。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臂之间通过铆钉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通过套装件套装在钢管上,通过第一卡合件对套装件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将重物放置在橡胶夹板之间,在防滑区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提升装置受到杆体向上的作用力,同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对重物进行夹紧,随着防滑区施加压力的增加,重物脱离地面,通过推动防滑区,滚动装置进行转动,实现对重物的运输;

1、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解决短距离运输重物费力、成本高的问题,只需要一人操作,无需多人搬运,提高了安全系数;

2、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杆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连接件2、滚动装置3和提升装置4,如图1所示。

杆体1包括钢管12,钢管12为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圆柱杆,钢管12的一端设有防滑区14,防滑区14的长度为20cm,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合件11,第一卡合件11包括卡箍,卡箍上设有限位螺栓,第一卡合件11通过卡箍套装在钢管12上移动,通过转动限位螺栓调节卡箍位于钢管12上的松紧,钢管12上设有焊接点13,如图2所示。

连接件2通过焊接点13焊接在杆体1的下方,连接件2包括对称分布的螺纹杆21,如图3所示,螺纹杆21为直径25mm螺纹钢,螺纹杆21的一端焊接在焊接点13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件22,第二卡合件22为u型卡合件,两个螺纹杆21之间形成倒置的v型结构。

滚动装置3包括对称分布的轮毂31,如图4所示,轮毂31之间设有轮毂连接杆32,轮毂连接杆3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轴承33,轮毂31与轴承33配合位于轮毂连接杆32上转动。

连接件2通过第二卡合件22卡合在轮毂连接杆32上。

提升装置4包括钢丝绳42,如图5所示,钢丝绳42的一端设有套装件41,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43,第一吊环43上套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吊环44。第一吊环43和第二吊环44为φ10圆钢,目的是减少吊环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使用寿命。

第二吊环44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夹持臂46,夹持臂46之间设有铆钉49,夹持臂46之间通过铆钉49转动连接,夹持臂46的一端与第二吊环44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夹板47,橡胶夹板47的表面设有阵列分布的接触点,具有接触点的橡胶夹板47增加摩擦力方便吊装,橡胶夹板47之间夹持有重物48。

提升装置4通过套装件41套装在钢管12上,通过第一卡合件11对套装件41进行限位。

使用时,将重物48放置在橡胶夹板47之间,在防滑区14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提升装置4受到杆体1向上的作用力,同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对重物48进行夹紧,随着防滑区14施加压力的增加,重物48脱离地面,通过推动防滑区14,滚动装置3进行转动,实现对重物的运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输装置包括杆体(1)、连接件(2)、滚动装置(3)和提升装置(4);

所述杆体(1)包括钢管(12),钢管(12)的一端设有防滑区(14),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合件(11),第一卡合件(11)包括卡箍,卡箍上设有限位螺栓,钢管(12)上设有焊接点(13);

所述连接件(2)包括对称分布的螺纹杆(21),螺纹杆(21)的一端焊接在焊接点(13)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件(22),第二卡合件(22)为u型卡合件,两个螺纹杆(21)之间形成倒置的v型结构;

所述滚动装置(3)包括对称分布的轮毂(31),轮毂(31)之间设有轮毂连接杆(32),轮毂连接杆(32)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轴承(33),轮毂(31)与轴承(33)配合位于轮毂连接杆(32)上转动;

所述提升装置(4)包括钢丝绳(42),钢丝绳(42)的一端设有套装件(41),另一端设有第一吊环(43),第一吊环(43)上套装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吊环(44);

所述第二吊环(44)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夹持臂(46),夹持臂(46)之间设有铆钉(49),夹持臂(46)的一端与第二吊环(44)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橡胶夹板(47),橡胶夹板(47)的表面设有阵列分布的接触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件(11)通过卡箍套装在钢管(12)上移动,通过转动限位螺栓调节卡箍位于钢管(12)上的松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区(14)的长度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通过焊接点(13)焊接在杆体(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1)为直径25mm螺纹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通过第二卡合件(22)卡合在轮毂连接杆(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环(43)和第二吊环(44)为φ10圆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46)之间通过铆钉(49)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4)通过套装件(41)套装在钢管(12)上,通过第一卡合件(11)对套装件(41)进行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杠杆原理式短距离运输重物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杆体、连接件、滚动装置和提升装置,杆体包括钢管,钢管的一端设有防滑区,另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包括卡箍,卡箍上设有限位螺栓,钢管上设有焊接点,连接件包括对称分布的螺纹杆,螺纹杆的一端焊接在焊接点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合件。本实用新型运输装置将重物放置在橡胶夹板之间,在防滑区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提升装置受到杆体向上的作用力,同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对重物进行夹紧,随着防滑区施加压力的增加,重物脱离地面,通过推动防滑区,滚动装置进行转动,实现对重物的运输,解决了短距离运输重物费力、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卢士杰;张先龙;彭瑞臣;张召;武瑶生;陶俊华;张立;李鹏玉;魏建国;葛申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1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