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4445发布日期:2021-03-23 11:08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机。



背景技术:

升降机广泛运用于高空作业,现有升降机的支撑板大多采用可伸缩的设计,支撑板设置在底盘的相对侧,在不展开时,通过支撑板上的地脚将升降机顶起使前后轮离地时容易发生倾覆,在展开时,需要一个个转动支撑板,再将支撑板伸至大致相同的长度,才能通过支撑板的地脚将升降机顶起,由于每个支撑板转动的角度难以保持一致,且伸长的长度不同,使得地脚形成的支撑面的中心与升降机的液压缸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在这两者偏离较大时,容易使升降机发生倾覆,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升降机,该升降机的支撑板在不展开时,也能够通过支撑板上的螺杆将升降机正常顶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机,包括:

底盘,所述底盘为长方体,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正方形,所述底盘的底前部设置有前轮,所述底盘的底后部设置有后轮,所述底盘支撑于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上,所述底盘能够在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的带动下移动,所述底盘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液压油的空腔;

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伸缩油缸的内部腔体与所述底盘的所述空腔相连通;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油缸伸缩;

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所述伸缩油缸的顶部,所述作业平台能够在所述伸缩油缸的带动下升降;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所述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螺杆,所述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端部,所述螺杆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下表面,所述螺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螺杆转动时,所述螺杆相对于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

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螺杆的端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底盘的所述下表面,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盘的所述侧壁上,在所述转动轴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支撑板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任意相邻的所述侧壁的直角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所述转动轴;

所述升降机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有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链轮和链条,所述链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端部,所述链条涨紧在所有所述链轮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链轮设置在所述转动轴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部,所述链条位于所述底盘的下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链条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螺杆的下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杆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底盘的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磁铁,所述磁铁用于将所述支撑板吸合在所述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前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轮为定向轮。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泵,所述油泵用于将所述空腔内的液压油泵入所述伸缩油缸内的内部腔体中。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为0-9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为0-60°。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机,包括:底盘、伸缩油缸、驱动装置、作业平台、支撑板、螺杆、传动机构,底盘为长方体,底盘的上下表面均为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与支撑板的长度相等,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的端部,并与支撑板螺纹连接,通过在支撑板远离螺杆的端部设置转动轴,使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的侧壁上,使任意相邻侧壁的直角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动轴,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有转动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有支撑板同步展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支撑板展开时,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一致,长度不变,使螺杆顶住地面形成的支撑面的中心与升降机液压缸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安全性高,在支撑板不展开时,也能够通过螺杆将升降机正常顶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底盘及支撑板的俯视示意图,此时,支撑板处于未展开状态。

图4是图1中底盘及支撑板的俯视示意图,此时,支撑板处于展开状态。

其中:

100.底盘;101.上表面;102.下表面;103.侧壁;1031.磁铁;200.支撑板;201.转动轴;300.螺杆;301.支撑脚;400.传动机构;401.链轮;402.链条;501.前轮;502.后轮;600.伸缩油缸;700.作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上下方向是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前后方向是指图2中的上下方向。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机,包括:底盘100、伸缩油缸600、驱动装置、作业平台700、支撑板200、螺杆300、传动机构400,其中,底盘100为长方体,底盘100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均为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底盘100高度的5-10倍,底盘100的底前部设有前轮501,底盘100的底后部设有后轮502,底盘100支撑于前轮501和后轮502上,底盘100能够在前轮501和后轮502的带动下移动,前轮501为万向轮,后轮502为定向轮,前轮501和后轮502的转动轴心线均平行于底盘100的下表面102;底盘10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盛放液压油的空腔;伸缩油缸600设置在底盘100上,伸缩油缸600的内部腔体与底盘100的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伸缩油缸600伸缩;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泵,所述油泵用于将底盘100的所述空腔内的液压油泵入伸缩油缸600内的内部腔体中,从而驱动伸缩油缸600伸缩;作业平台700用于承载人员或物品,作业平台700设置在伸缩油缸600的顶部,作业平台700能够在伸缩油缸600的带动下升降;支撑板200有四个,支撑板200设置在底盘100的侧壁103上,支撑板200的长度与上述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螺杆300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撑板200的端部,螺杆300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底盘100的下表面102,螺杆300与支撑板200螺纹配合连接,在螺杆300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时,螺杆300相对于支撑板200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升降机顶起或放下,螺杆300的下底部设有支撑脚301,支撑脚301由硅胶材质支撑,支撑脚301的底面的直径大于螺杆300的直径,在螺杆300向下移动顶起升降机时,支撑脚301垫在螺杆300的底部与地面之间,用于增大螺杆300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并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在提高稳定性的同时防止对地面造成破坏;支撑板200远离螺杆300的端部设置有转动轴201,转动轴201的轴心线垂直于底盘100的下表面102,转动轴20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100的侧壁103上,在转动轴201相对于底盘100转动时,能够带动支撑板200相对于底盘100转动,任意相邻的侧壁103的直角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动轴201;支撑板200具有展开状态和不展开状态,如图3-4所示,在支撑板200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板200相对于底盘100转动,使支撑板200设有螺杆的端部与侧壁103相远离,在支撑板200处于不展开状态时,支撑板200贴合在侧壁103上,支撑板200的转动角度为0-6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00在从不展开状态转动至展开状态的转动角度为45°;传动机构400用于带动所有转动轴201同步转动,具体地,传动机构400包括链轮401和链条402,链轮401设置在转动轴201凸出于支撑板200的下端部,链条402涨紧在所有链轮401之间,链条402位于底盘100的下方。

可以想到的是,为了方便的带动所有的转动轴201转动,传动机构400包括用于驱动链条402转动的电机,为了方便地与链条402连接,该电机设置在底盘100的下表面102上。

优选地,底盘100的侧壁103上设置有磁铁1031,磁铁1031用于将支撑板200吸合在侧壁103上,防止在该升降机移动过程中,因颠簸造成支撑板200的展开,降低安全隐患。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升降机,通过在支撑板远离螺杆的端部设置转动轴,使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盘的侧壁上,使任意相邻侧壁的直角连接处均设置有一个转动轴,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所有转动轴同步转动,从而带动所有支撑板同步展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支撑板展开时,支撑板的转动角度一致,长度不变,使螺杆顶住地面形成的支撑面的中心与升降机液压缸的轴心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安全性高,在支撑板不展开时,也能够通过螺杆将升降机正常顶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