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05578发布日期:2021-06-04 14:24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包装物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发展,网购需求增长迅速。目前行业普遍采用一次性的包装箱对产品进行包装防护,这种包装箱使用方式具有以下缺点:包装箱一次性使用,使用后随即丢弃,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而且厂家也会增加大量的物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提高了包装结构的使用次数,降低了成本。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所述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所述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所述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结构;所述循环复用方法包括:在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而且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检测包装结构是否损坏;如果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如果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进一步的,在对包装结构进行维修之前,判断是否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若否,则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报废处理;如果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处理,则在维修结束后,扫描该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该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且维修次数加1;如果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报废处理,则扫描损坏的零部件的标识码,将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再选择替换零部件组装到包装结构上,扫描替换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替换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将包装结构的维修次数加1;若是,则扫描该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将该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
6.又进一步的,如果包装结构在一次使用中损坏的零部件数量与包装结构中所有零部件数量的比值超过设定值,则判定对该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
7.更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结构的信息包括包装号、包装结构的状态、维修次数、使用次数、投入使用时间、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所述零部件的信息包括零部件号、零部件所组成的包装结构的包装号、零部件名称、零部件状态、维修次数;当租借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当返还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返还时间,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8.再进一步的,在货物运输至每个中转站时,扫描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录入物流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9.进一步的,通过客户终端访问云端服务器,查询包装结构的信息及物流信息。
10.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用于存储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所述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所述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所述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结构;识别录入终端,用于在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而且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还用于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当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当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11.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录入终端还用于,在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处理后,扫描该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该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且维修次数加1;在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报废处理时,则扫描损坏的零部件的标识码,将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在替换零部件组装到包装结构上后,扫描替换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替换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将包装结构的维修次数加1;在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时,扫描该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将该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
12.又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录入终端还用于,当租借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当返还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返还时间,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还包括客户终端,用于访问云端服务器,
查询包装结构的信息及物流信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通过设计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包装结构;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检测包装结构是否损坏;如果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如果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于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将损坏的零部件维修更换后,包装结构即可再次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可以循环复用包装结构,提高了包装结构的使用次数,提高了包装结构的周转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15.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发明所提出的包装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图;图5是图4中部分结构的爆炸图;图6是图4中的第二侧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的弧形卡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中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4中的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8.针对目前包装结构只能一次性使用、浪费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可以循环复用包装结构,提高了包装结构的使用次数,提高了周转率,降低了成本。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及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19.实施例一、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包装结构。扫描识别码、标识码,可以
访问云端服务器,从而可以查询、修改包装结构的信息以及每个零部件的信息。识别码、标识码都可以选择二维码。可以按照出厂顺序给每个零部件贴上相应的二维码。
20.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主要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1所示。
21.步骤s1:在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的信息以及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建立包装结构与每个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而且记录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
22.在云端服务器上建立有信息服务平台、包装结构数据库、零部件数据库。扫描识别码或标识码后,与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链接,可以访问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或更新包装结构数据库和零部件数据库。当然,在云端服务器上还可以保存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厂家通过访问信息服务平台,直接获得包装结构的信息以及每个零部件的信息,以及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
23.包装结构数据库用于存储包装结构的信息。包装结构的信息主要包括包装号、包装结构的状态、维修次数、使用次数、投入使用时间、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等。
24.包装号是每个包装结构专属的,包装号可以唯一标识包装结构,包装号与识别码一一对应。包装号可以是多位数字,如包装号141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包装结构;包装号142用于唯一标识另一个包装结构。
25.包装结构的状态包括使用状态、空闲状态、待维修状态、报废状态。
26.投入使用时间是包装结构第一次使用的时间。
27.零部件数据库用于存储零部件的信息。零部件的信息主要包括零部件号、零部件所组成的包装结构的包装号、零部件名称、零部件状态、维修次数、损坏位置、损坏原因等。
28.零部件号表示零部件在包装结构中的编号。例如,包装结构包括10个零部件,则10个零部件的零部件号分别为01、02、03、
……
、10。
29.零部件所组成的包装结构的包装号,是指该零部件目前所属于的包装结构的包装号,表明零部件与包装结构的关系。
30.零部件状态包括使用状态、空闲状态、待维修状态、报废状态。
31.货物信息包括:货物名称、发货地、目的地、收件人等。
32.物流信息包括物流始发站名称、物流始发站地点、货物转入时间、货物转出时间等,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以便于客户查询。
33.因此,在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所使用的的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访问云端服务器,录入包装结构的信息以及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建立包装结构与每个零部件的对应关系,更改包装结构以及所使用的每个零部件的状态为使用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而且,记录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建立包装结构与货物信息、物流信息的对应关系,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
34.步骤s2:在货物运输至每个中转站时,扫描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录入物流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35.当货物运输至每个中转站时,工作人员扫描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访问云端服务器,录入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包括中转站名称、中转站地点、货物转入时间、货物转出时间
等,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以便于客户查询。
36.步骤s3: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检测包装结构是否损坏。
37.如果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说明包装结构没有损坏,则执行步骤s4: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由于包装结构没有损坏,进行简单清洁维护后,即可再次使用。而且,将包装结构设计成可折叠的,也可以折叠收纳,减小占用空间。
38.如果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说明包装结构有损坏,则执行步骤s5: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其中,包装结构中未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可以更改为空闲状态。然后将包装结构送至维修部门。
39.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通过设计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包装结构;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检测包装结构是否损坏;如果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如果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于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将损坏的零部件维修更换后,包装结构即可再次使用,因此,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可以循环复用包装结构,提高了包装结构的使用次数,提高了包装结构的周转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40.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设计方案,本实施例的循环复用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参见图2所示。
41.步骤s51:将包装结构送至维修部门后,在对包装结构进行维修之前,需要判断是否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
42.如果包装结构整体损毁不严重,则对包装结构不进行报废处理,而是对包装结构进行维修处理,则执行步骤s52: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或报废处理,以提高利用率。如果损坏的零部件可以进行维修,则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处理,维修结束后,扫描该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该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且将该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维修次数加1,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以待下一次使用。如果损坏的零部件破损严重无法维修,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则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报废处理,扫描损坏的零部件的标识码,将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再选择替换零部件组装到包装结构上,使得包装结构可以继续使用,扫描替换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建立包装结构与替换零部件的对应关系,将包装结构及替换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将包装结构的维修次数加1,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以待下一次使用。通过维修或更换损坏零部件就可以让包装结构重复投入使用,提高了包装结构的利用率。所述的替换零部件与
损坏的零部件结构完全相同,替换零部件上也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该替换零部件。
43.如果包装结构整体损毁严重,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则执行步骤s53: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即扫描该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将该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
44.对于报废的包装结构,将其中未损坏的零部件拆下,并扫描未损坏的零部件的标识码,解除与报废的包装结构的对应关系,将未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新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以待下次使用。
45.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包装结构在一次使用中(一次使用是指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输至目的地的这一次使用)损坏的零部件数量与包装结构中所有零部件数量的比值超过设定值,说明包装结构在一次使用中整体损坏严重,没有必要进行维修,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则判定对该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通过上述方法判断包装结构是否进行报废处理,判断准确,以降低维修成本。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值为80%。例如,包装结构一共包括20个零部件,在一次使用中,损坏了17个,说明包装结构损毁严重,则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
46.为了提高包装结构的利用率,避免资源闲置浪费,降低成本,包装结构的所属人还可以向外租借包装结构;当租借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当返还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返还时间,并上传云端服务器保存。
47.为了方便客户,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客户还可以通过客户终端访问云端服务器,查询包装结构的信息以及物流信息。发货人发货后,还可以将包装结构的包装号发给收货人,收货人可以访问云端服务器,直接输入包装号,通过包装号进行查询物流信息,简单方便。
48.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通过访问云端服务器可以实时查询和记录包装结构的损坏情况,以便于及时维修,从而提升包装结构的周转次数和利用率;还可以对包装结构及货物进行物流跟踪与查询,使物流过程可视化,便于管理及维护。而且,包装结构的生产厂家,还可以根据云端服务器上记录的零部件的损坏情况,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改进优化,以提升零部件的质量。
49.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的设计,本实施例二还提出了一种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主要包括云端服务器、识别录入终端等,参见图3所示。
50.云端服务器,用于存储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包装结构。在云端服务器上建立有信息服务平台、包装结构数据库、零部件数据库。扫描识别码或标识码后,与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链接,可以访问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服务平台查询或更新包装结构数据库和零部件数据库。当然,在云端服务器上还可以保存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
51.识别录入终端,用于在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而且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2.识别录入终端,还用于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当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
损坏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3.当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4.在本实施例中,识别录入终端还用于:在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处理后,扫描该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该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且维修次数加1。
55.在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报废处理时,则扫描损坏的零部件的标识码,将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在替换零部件组装到包装结构上后,扫描替换零部件的标识码及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将替换零部件及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将包装结构的维修次数加1。
56.在对包装结构进行报废处理时,扫描该包装结构上的识别码,将该包装结构的状态更改为报废状态。
57.在本实施例中,识别录入终端还用于:当租借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租借人、租借时间、租借费用、押金、返还地点,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8.当返还包装结构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录入返还时间,并上传云端服务器。
59.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还包括客户终端,客户终端用于访问云端服务器,查询包装结构的信息及物流信息。
60.具体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的工作过程,已经在实施例一中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中详述,此处不予赘述。
61.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系统,通过设计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标识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包装结构上设置有识别码,用于唯一标识包装结构;使用包装结构包装货物时,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记录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改为使用状态,记录货物信息,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在货物运输至目的地后,检测包装结构是否损坏;如果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没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空闲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如果包装结构的零部件有损坏,则扫描包装结构的识别码以及每个零部件的标识码,将包装结构及其每个零部件的使用次数加1,将包装结构以及损坏的零部件的状态更改为待维修状态,并上传云端服务器。由于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将损坏的零部件维修更换后,包装结构即可再次使用,因此,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循环复用方法,可以循环复用包装结构,提高了包装结构的使用次数,提高了包装结构的周转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
62.实施例三、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包装结构,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下面,对包装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63.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主要包括两个侧边框、两个上横梁、两个下横梁等,参见图4
至图10所示。
64.两个侧边框:第一侧边框1和第二侧边框2;两个侧边框相对布设且平行布设,其中,每个侧边框具有两根立柱和连接两根立柱的连接梁,连接梁与两根立柱可拆卸式连接,每根立柱上设置有一个可沿着立柱长度方向上下移动的移动件。具体来说,第一侧边框1具有第一根立柱1

1、第二根立柱1

2、连接梁1

3;第一根立柱1

1上设置有移动件11,第二根立柱1

2上设置有移动件12。第二侧边框2具有第一根立柱2

1、第二根立柱2

2、连接梁2

3;第一根立柱2

1上设置有移动件13,第二根立柱2

2上设置有移动件14。
65.两个上横梁:第一上横梁3和第二上横梁4;两个上横梁平行布设且可伸缩,其中,第一上横梁3的一端与第一侧边框1的第一根立柱1

1上的移动件11连接;第一上横梁3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框2的第一根立柱2

1上的移动件13连接;第二上横梁4的一端与第一侧边框1的第二根立柱1

2上的移动件12连接;第二上横梁4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框2的第二根立柱2

2上的移动件14连接。
66.两个下横梁:第一下横梁5和第二下横梁6;两个下横梁平行布设且可伸缩,其中,第一下横梁5的一端与第一侧边框1的第一根立柱1

1的下端连接;第一下横梁5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框2的第一根立柱2

1的下端连接;第二下横梁6的一端与第一侧边框1的第二根立柱1

2的下端连接;第二下横梁6的另一端与第二侧边框2的第二根立柱2

2的下端连接。
67.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由于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横梁4、第一下横梁5、第二下横梁6均是可伸缩的,即长度可变,因此,可以根据货物的实际长度来确定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的长度;由于第一上横梁3的两端连接有移动件11、移动件13,第二上横梁4的两端连接有移动件12、移动件14;而这四个移动件可沿着立柱上下移动,因此,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横梁4也可以上下移动,可以根据货物的实际高度来确定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横梁4的高度;因此,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可以根据货物的实际尺寸来调整长度和高度,使用灵活方便,可以满足不同货物尺寸对包装结构的要求;因此,包装结构可以实现量产,降低生产成本。
68.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包装运输,车型不同,车辆的高度和长度就不同,对包装结构的高度和长度要求就不同,例如,根据电动车的长度,调节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横梁4、第一下横梁5、第二下横梁6的伸缩长度;根据电动车的高度,通过上下移动移动件,调节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横梁4的高度;然后将电动车的车把与两个上横梁或两个侧边框通过束带固定。
69.本实施例中,每个上横梁均包括两个分段上横梁:第一分段上横梁和第二分段上横梁;每个分段上横梁的一端具有连接部,每个分段上横梁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每个分段上横梁的连接部与对应连接的移动件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与第二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一根上横梁,而且,在第一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与第二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的外侧套设有套筒。参见图4、图5所示,具体来说,第一上横梁3包括第一分段上横梁3

1和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第一分段上横梁3

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3
‑1‑
1,与移动件11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分段上横梁3

1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3
‑1‑
2;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的一端具有连接部3
‑2‑
1,与移动件13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分
段上横梁3

2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3
‑2‑
2;插接部3
‑1‑
2与插接部3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第一上横梁3;根据插接部3
‑1‑
2与插接部3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的长度,可以调整第一上横梁3的长度。在插接部3
‑1‑
2与插接部3
‑2‑
2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5,套筒15不仅可以增强两个插接部的强度;而且,套筒15与两个插接部过盈配合,在第一上横梁3的长度调整好后,通过套筒15锁定长度。
70.第二上横梁4包括第一分段上横梁4

1和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第一分段上横梁4

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4
‑1‑
1,与移动件12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分段上横梁4

1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4
‑1‑
2;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的一端具有连接部4
‑2‑
1,与移动件14可拆卸式连接;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4
‑2‑
2;插接部4
‑1‑
2与插接部4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第二上横梁4;根据插接部4
‑1‑
2与插接部4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的长度,可以调整第二上横梁4的长度。在插接部4
‑1‑
2与插接部4
‑2‑
2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6,套筒16不仅可以增强两个插接部的强度;而且,套筒16与两个插接部过盈配合,在第二上横梁4的长度调整好后,通过套筒16锁定长度。
71.因此,通过滑动插接的方式实现两根上横梁的长度调整,简单方便,便于实现;通过设计套筒,不仅增强上横梁的强度,而且可以锁定上横梁的长度;通过上横梁与移动件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上横梁与侧边框的拆装。
7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上横梁的第一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为插条/插槽,第二分段上横梁的插接部为插槽/插条,插条与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实现调整上横梁的长度,简单方便,便于实现。例如:第一上横梁3的第一分段上横梁3

1的插接部3
‑1‑
2为柱状插槽,第一上横梁3的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的插接部3
‑2‑
2为柱状插条,柱状插条与柱状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
73.第二上横梁4的第一分段上横梁4

1的插接部4
‑1‑
2为柱状插条,第二上横梁4的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的插接部4
‑2‑
2为柱状插槽,柱状插条与柱状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
74.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下横梁均包括两个分段下横梁:第一分段下横梁和第二分段下横梁;每个分段下横梁的一端具有连接部,每个分段下横梁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每个分段下横梁的连接部与对应连接的立柱可拆卸式连接。第一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与第二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一根下横梁,而且,在第一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与第二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的外侧套设有套筒。参见图4、图5所示,具体来说,第一下横梁5包括第一分段下横梁5

1和第二分段下横梁5

2;第一分段下横梁5

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5
‑1‑
1,与立柱1

1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5
‑1‑
1为插块,立柱1

1上具有插槽,连接部5
‑1‑
1与立柱1

1插接在一起;第一分段下横梁5

1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5
‑1‑
2;第二分段下横梁5

2的一端具有连接部5
‑2‑
1,与立柱2

1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5
‑2‑
1为插块,立柱2

1上具有插槽,连接部5
‑2‑
1与立柱2

1插接在一起;第二分段下横梁5

2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5
‑2‑
2;插接部5
‑1‑
2与插接部5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第一下横梁5;根据插接部5
‑1‑
2与插接部5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的长度,可以调整第一下横梁5的长度。在插接部5
‑1‑
2与插接部5
‑2‑
2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7,套筒17不仅可以增强两个插接部的强度;而且,套筒17
与两个插接部过盈配合,在第一下横梁5的长度调整好后,通过套筒17锁定长度。
75.第二下横梁6包括第一分段下横梁6

1和第二分段下横梁6

2;第一分段下横梁6

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6
‑1‑
1,与立柱1

2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6
‑1‑
1为插块,立柱1

2上具有插槽,连接部6
‑1‑
1与立柱1

2插接在一起;第一分段下横梁6

1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6
‑1‑
2;第二分段下横梁6

2的一端具有连接部6
‑2‑
1,与立柱2

2可拆卸式连接;连接部6
‑2‑
1为插块,立柱2

2上具有插槽,连接部6
‑2‑
1与立柱2

2插接在一起;第二分段下横梁6

2的另一端具有插接部6
‑2‑
2;插接部6
‑1‑
2与插接部6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形成第二下横梁6;根据插接部6
‑1‑
2与插接部6
‑2‑
2滑动插接在一起的长度,可以调整第二下横梁6的长度。在插接部6
‑1‑
2与插接部6
‑2‑
2的外侧套设有套筒18,套筒18不仅可以增强两个插接部的强度;而且,套筒18与两个插接部过盈配合,在第二下横梁6的长度调整好后,通过套筒18锁定长度。
76.套筒15、16、17、18 的结构相同,以套筒15为例,具体结构可参见图9所示。
77.因此,通过滑动插接的方式实现两根下横梁的长度调整,简单方便,便于实现;通过设计套筒,不仅增强下横梁的强度,而且可以锁定下横梁的长度;通过下横梁与立柱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下横梁与侧边框的拆装。
78.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下横梁的第一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为插条/插槽,第二分段下横梁的插接部为插槽/插条,插条与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实现调整下横梁的长度,简单方便,便于实现。例如:第一下横梁5的第一分段下横梁5

1的插接部5
‑1‑
2为柱状插条,第一下横梁5的第二分段下横梁5

2的插接部5
‑2‑
2为柱状插槽,柱状插条与柱状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
79.第二下横梁6的第一分段下横梁6

1的插接部6
‑1‑
2为柱状插条,第二下横梁6的第二分段下横梁6

2的插接部6
‑2‑
2为柱状插槽,柱状插条与柱状插槽滑动插接在一起。
80.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滑动部和连接部;环形滑动部套设在对应连接的立柱上,环形滑动部上形成有多个沿立柱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定位孔,在立柱上对应的位置也形成有多个定位孔;定位件穿过环形滑动部的定位孔与立柱上的定位孔;移动件的连接部与对应连接的分段上横梁的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
81.每个移动件的结构相同,以移动件13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7所示,移动件13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环形滑动部13

1和连接部13

2;环形滑动部13

1套设在立柱2

1上,环形滑动部13

1上形成有多个沿立柱2

1长度方向间隔布设的定位孔13
‑1‑
1,在立柱2

1上对应的位置也形成有多个定位孔2
‑1‑
1;定位件穿过环形滑动部13

1的定位孔13
‑1‑
1及立柱2

1上的定位孔2
‑1‑
1,将环形滑动部13

1与立柱2

1固定在一起。当需要上下移动移动件13时,将定位件拆下,然后上下移动移动件13到合适位置,再通过定位件穿过定位孔,将移动件13与立柱2

1固定在一起,实现定位。移动件13的连接部13

2与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的连接部3
‑2‑
1可拆卸式连接。
82.通过设计上述结构的移动件,不仅便于实现移动件13的上下移动,实现上横梁的高度调节,而且结构比较简单,定位方便。
83.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的连接部与对应连接的分段上横梁的连接部可拆卸式转动连接,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分段上横梁与侧边框的转动折叠,便于收纳,节约占用空间。
84.具体来说,移动件11的连接部与第一分段上横梁3

1的连接部3
‑1‑
1可拆卸式转动连接,移动件12的连接部与第一分段上横梁4

1的连接部4
‑1‑
1可拆卸式转动连接,移动件13的连接部与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的连接部3
‑2‑
1可拆卸式转动连接,移动件14的连接部与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的连接部4
‑2‑
1可拆卸式转动连接。
85.在本实施例中,移动件的连接部具有若干个上下间隔布设的环形件,环形件与立柱垂直;分段上横梁的连接部也具有若干个上下间隔布设的环形件,该环形件也与立柱垂直;当分段上横梁与移动件连接时,分段上横梁的若干环形件与移动件的若干环形件上下交错布设;销钉穿过分段上横梁的环形件与移动件的环形件,分别与分段上横梁的环形件、移动件的环形件转动连接,实现分段上横梁与移动件的转动连接,分段上横梁可以水平转动。通过设计上述的移动件的连接部、分段上横梁的连接部以及销钉,不仅实现了分段上横梁与移动件的转动连接,而且,转动连接稳定可靠,便于拆装。
86.具体来说,销钉19分别与移动件11的连接部、第一分段上横梁3

1的连接部3
‑1‑
1转动连接;销钉20分别与移动件12的连接部、第一分段上横梁4

1的连接部4
‑1‑
1转动连接;销钉21分别与移动件13的连接部、第二分段上横梁3

2的连接部3
‑2‑
1转动连接;销钉22分别与移动件14的连接部、第二分段上横梁4

2的连接部4
‑2‑
1转动连接。
87.销钉19、20、21、22的结构相同,以销钉19为例,具体结构可参见图10所示。
88.在每个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沿着下横梁长度方向布设的滑槽;即,第一下横梁5的一端(即第一分段下横梁5

1)上形成有滑槽5
‑1‑
3;第一下横梁5的另一端(即第二分段下横梁5

2)上形成有滑槽5
‑2‑
3;第二下横梁6的一端(即第一分段下横梁6

1)上形成有滑槽6
‑1‑
3;第二下横梁6的另一端(即第二分段下横梁6

2)上形成有滑槽6
‑2‑
3。
89.包装结构还包括两根移动横梁:第一移动横梁7和第二移动横梁8;第一移动横梁7和第二移动横梁8分别与下横梁垂直,其中,第一移动横梁7的一端与第一下横梁5的一端的滑槽5
‑1‑
3可滑动连接,第一移动横梁7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横梁6的一端的滑槽6
‑1‑
3可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横梁8的一端与第一下横梁5的另一端的滑槽5
‑2‑
3可滑动连接,第二移动横梁8的另一端与第二下横梁6的另一端的滑槽6
‑2‑
3可滑动连接。
90.第一移动横梁7上设置有弧形卡位块9,第二移动横梁8上设置有弧形卡位块10,两个弧形卡位块用于贴合车轮边缘,起到支撑车辆车轮的作用。弧形卡位块9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弧形部9

1和固定部9

2,参见图8所示,弧形部9

1用于与车轮(如车辆前轮)边缘贴合接触,固定部9

2套设在第一移动横梁7上,与第一移动横梁7固定。弧形卡位块10与弧形卡位块9的结构相同,弧形卡位块10也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弧形部和固定部,弧形部用于与车轮(如车辆后轮)边缘贴合接触,固定部套设在第二移动横梁8上,与第二移动横梁8固定。
91.沿着滑槽滑动第一移动横梁7和第二移动横梁8,从而改变第一移动横梁7与第二移动横梁8之间的距离,当滑动到合适位置时,通过设置在两根移动横梁上的滑扣(或者设置在两根下横梁上的滑扣),使得两根移动横梁与两根下横梁固定。在包装车辆时,将车辆前轮放置在弧形卡位块9上,车辆后轮放置在弧形卡位块10上,第一移动横梁7和弧形卡位块9共同支撑前轮,第二移动横梁8和弧形卡位块10共同支撑后轮。根据车辆的前后轮间距,可以方便地调整两根移动横梁的间距,使用灵活方便,适应能力强。
9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侧边框、两个上横梁、两个下横梁、移动横梁均由50mm*50mm的塑木制成,由于塑木防水、防潮、防霉、防虫,低碳环保、无污染,可循环使用,使用寿命长,减少后期维护保养费用。移动件和套筒采用304钢材制成。
93.在本实施例中,包装结构的每个零部件上均设置有一个标识码(如二维码),用于唯一标识每个零部件。在包装结构上还设置有识别码(如二维码),用于唯一标识包装结构。扫描识别码、标识码后,可以访问云端服务器,从而可以查询、修改包装结构以及每个零部件的信息,及时获知、更新零部件的使用情况和破损情况,方便及时维修,实现循环回收;而且可以跟踪物流状态,使物流信息可视化。例如,在每个立柱、连接梁、分段上横梁、分段下横梁、移动横梁、弧形卡位块、移动件、套筒、销钉上,均设置有标识码。
94.本实施例的包装结构,可拆卸,便于拆装,可拉伸,可折叠,大幅缩减体积,节约占用空间;可以满足不同车辆对包装结构不同长度、不同高度的要求,灵活方便,适应性强;由于包装结构可拆卸,通过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就可以重复投入使用,便于循环再利用,降低了成本。
95.安装过程:(1)在立柱上套设移动件,将立柱与连接梁连接,形成侧边框。
96.(2)使用套筒将上横梁连接,使用套筒将下横梁连接,将立柱与上横梁、下横梁连接,搭建起整个框架。
97.(3)安装两根移动横梁,通过两个弧形卡位块卡位支撑前轮和后轮,通过束带连接车把与侧边框或上横梁。
98.拆卸折叠过程:(1)首先移出电动车。
99.抬起电动车解放其后轮,拆开第二侧边框,然后解放前轮、把手,将电动车移出包装结构。
100.(2)拆卸折叠包装结构。
101.先将每个上横梁拆分成两个分段上横梁,将每个下横梁拆分成两个分段下横梁,拔出套筒。再将分段上横梁转动折叠在对应的侧边框上;将分段下横梁直接拔出,与侧边框拆开。最后可以将移动横梁、套筒、下横梁搭在侧边框上。
10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