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0537发布日期:2021-11-22 14:1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通信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2.光纤,即光导纤维,主要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光传导工具,不仅可以用来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也可以进行视频传输。多数光纤在使用前必须由几层保护结构包覆,包覆后的缆线即被称为光缆。光纤的直径较小且易折断,光纤在布线前一般都缠绕在放线的辊或盘上,节省存储和运输空间,后续光纤在进行使用时再进行放线。
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358803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将光纤从光纤放线盘上放出,经过万向轮、定位轮、定位轮组导引、再经过舞蹈轮组进行速度调节,最后进入套管中。万向轮由装有轴承的可转动支架支撑。万向轮支架转动轴中心线同时保持与万向轮和定位轮的轮槽内圆相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放线盘具有一定重量,通过人工手动将放线盘抬升,进而光纤再从放线盘上放线,人工将放线盘抬升到放线位置需要消耗较多的体力,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对光纤辊进行抬升,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
6.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横板和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固定架上方设有提升架,提升架与两个立板转动连接,提升架包括第二横板和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两个第一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方设有光纤辊,光纤辊上绕设有光纤,第二侧板外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输出端穿过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三侧板均转动连接有锥形头,光纤辊两端开设有与锥形头相适配的锥形槽,第一横板连接有驱动提升架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纤放线装置在使用时,光纤辊位于放置板上,将光纤辊一端的锥形槽套在第三横板的锥形头上,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杆上的锥形头插入光纤辊另一端的锥形槽内,两个锥形头对光纤辊进行夹紧,再由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提升架绕立板上端部转动,将光纤辊抬升,然后再转动第三侧板上的锥形头对光纤辊上的光纤进行放线,不需要人工将光纤辊进行抬升,抬升光纤辊较为方便。
8.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螺纹杆、提升块和互相平行的定位板,第一电机与第一横板固定连接,第一横板固定连接有防护罩,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螺纹杆固定连接,螺纹杆与防护罩转动连接,螺纹杆上端部与提升块螺纹连接,定位板均与第二
横板固定连接,提升块两侧转动连接有圆块,定位板开设有与圆块相适配的滑槽,滑槽长度方向与定位板长度方向平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提升架转动时,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螺纹杆带动提升块上下移动,提升块下移时两个圆块随提升块向下移动,圆块在滑槽内移动,定位板绕立板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两个锥形头带动光纤辊上移,提升光纤辊十分方便。
10.可选的,所述第三侧板外壁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蜗轮、蜗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电机与第三侧板固定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与蜗杆固定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轮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三侧板上的锥形头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使得蜗轮带动第二连接杆转动,进而第三侧板上的锥形头转动,锥形头再带动光纤辊进行放线,有利于节省人力,提高放线效率。
12.可选的,所述锥形头固定连接有圆环,圆环沿周向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第一螺栓,光纤辊两端开设有若干与第一螺栓相适配的螺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与螺孔相对应,通过第一螺栓将圆环与光纤辊连接在一起,使得锥形头与光纤辊的相对位置固定,防止锥形头在转动时与光纤辊发生相对转动,有利于保障光纤辊的放线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横板连接有调节架,调节架包括平板和互相平行的支板,支板包括细板和粗板,粗板开设有与细板相适配的条形槽,细板位于粗板内且与粗板滑动连接,细板连接有第二螺栓,粗板开设有若干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通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纤辊上的光纤在放线时,光纤从调节架的平板上方绕过,细板与粗板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螺栓将粗板与细板的相对位置固定,方便对平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对光纤在放线时的松紧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放线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平板开设有横槽,横槽内设有与平板转动连接的导线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纤绕过导线轮进行放线,导线轮对光纤起到限位作用,便于防止光纤沿平板长度方向滑动。
18.可选的,所述放置板转动连接有若干滚轴,滚轴中部设有弧形凹槽,放置板上设有与弧形凹槽相适配的输送板,光纤辊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输送板开设有与限位盘相适配的卡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盘可防止光纤辊在放线过程中发生松散;光纤辊放置于输送板上,光纤辊两端的限位盘分别卡在两个卡槽内,输送板在滚轴的弧形凹槽内沿放置板长度方向滚动,有利于节省人力,对光纤辊进行移动较为方便。
20.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均连接有若干地脚螺栓。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脚螺栓便于加强固定架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保障光纤辊的放线效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光纤放线装置在使用时,光纤辊位于放置板上,将光纤辊一端的锥形槽套在第三横板的锥形头上,气缸带动第一连接杆上的锥形头插入光纤辊另一端的锥形槽内,两个
锥形头对光纤辊进行夹紧,再由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提升架绕立板上端部转动,将光纤辊抬升,然后再转动第三侧板上的锥形头对光纤辊上的光纤进行放线,不需要人工将光纤辊进行抬升,抬升光纤辊较为方便;2.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提升架转动时,第一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螺纹杆带动提升块上下移动,提升块下移时两个圆块随提升块向下移动,圆块在滑槽内移动,定位板绕立板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两个锥形头带动光纤辊上移,提升光纤辊十分方便;3.光纤辊上的光纤在放线时,光纤从调节架的平板上方绕过,细板与粗板滑动连接,并通过第二螺栓将粗板与细板的相对位置固定,方便对平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对光纤在放线时的松紧度进行调节,有利于提高放线效果。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架;2、第一横板;3、第一侧板;4、立板;5、提升架;6、第二横板;7、第二侧板;8、第三侧板;9、放置板;10、光纤辊;11、气缸;12、第一连接杆;13、锥形头;14、锥形槽;15、第一驱动组件;16、第一电机;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螺纹杆;20、提升块;21、定位板;22、防护罩;23、圆块;24、滑槽;25、第二驱动组件;26、第二电机;27、蜗轮;28、蜗杆;29、第二连接杆;30、圆环;31、第一通孔;32、第一螺栓;33、螺孔;35、平板;36、支板;37、细板;38、粗板;39、条形槽;40、第二螺栓;41、第二通孔;42、横槽;43、导线轮;44、滚轴;45、弧形凹槽;46、输送板;47、限位盘;48、卡槽;49、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
实施例
29.参照图1,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采用铸铁材质,具有较好的刚性和承重力。固定架1包括第一横板2和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侧板3,第一横板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侧板3垂直固定,且第一侧板3一端与第一横板2固定,固定架1起到支撑作用。第一侧板3中部固定连接有立板4,固定架1上方设有“凵”字形的提升架5,提升架5包括第二横板6和第二侧板7和第三侧板8,第二侧板7和第三侧板8均中空设置,第二侧板7与第三侧板8互相平行,且第二横板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侧板7和第三侧板8垂直固定,第二侧板7与其中一个立板4上端部转动连接,第三侧板8与另一个立板4上端部转动连接。
30.参照图1,两个第一侧板3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9,放置板9位于第一侧板3背离第一横板2的一端,放置板9上方放置有光纤辊10,并且放置板9长度大于光纤辊10长度。光纤辊10上缠绕有光纤,光纤辊10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47,限位盘47可防止光纤辊10在放线过程中发生松散,同时限位盘47保障了光纤在光纤辊10上不会与放置板9直接接触,防止放
置板9与光纤发生摩擦,对光纤起到保护作用。
31.参照图1,放置板9转动连接有七根滚轴44,滚轴44中部开设有弧形凹槽45,放置板9上设有与弧形凹槽45相适配的输送板46,输送板46开设有与限位盘47相适配的卡槽48。光纤辊10放置于输送板46上,光纤辊10两端的限位盘47分别卡在两个卡槽48内,输送板46可在滚轴44的弧形凹槽45内沿放置板9长度方向滚动。操作人员通过输送板46移动光纤辊10可节省人力,移动光纤辊10较为方便;弧形凹槽45对输送板46进行限位,防止输送板46在滚轴44上发生偏移。
32.参照图1,第二侧板7背离第二横板6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气缸11,气缸11输出端穿过第二侧板7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12和第三侧板8背离第二横板6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锥形头13,光纤辊10两端开设有与锥形头13相适配的锥形槽14,操作人员移动输送板46,使输送板46带动光纤辊10向靠近第三侧板8处移动,使光纤辊10靠近第三侧板8一端的锥形槽14套在第三横板的锥形头13上,再启动气缸11,气缸11输出端伸长,带动第一连接杆12上的锥形头13插入光纤辊10靠近第二侧板7一端的锥形槽14内,两个锥形头13从两侧插入光纤辊10的锥形槽14内,对光纤辊10进行夹紧。
33.参照图1和图2,第一横板2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15,第一驱动组件15包括第一电机16、第一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8、螺纹杆19、提升块20和互相平行的定位板21,第一电机16与第一横板2外壁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6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17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组件15带动提升架5转动时,操作人员启动第一电机16,第一电机16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17转动,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相啮合,使得第二锥齿轮18转动,第二锥齿轮18与螺纹杆19固定连接,螺纹杆19上端部与提升块20螺纹连接,进而螺纹杆19可带动提升块20沿螺纹杆19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34.参照图1和图2,定位板21均与第二横板6固定连接,提升块20位于两个定位板21之间,提升块20两侧转动连接有圆块23,定位板21开设有与圆块23相适配的滑槽24,滑槽24长度方向与定位板21长度方向平行,第一电机16输出轴正向转动时,提升块20向下移动,两个圆块23随提升块20向下移动,圆块23在滑槽24内移动,使定位板21绕立板4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第二横板6绕立板4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两个锥形头13带动光纤辊10上移,使得光纤辊10与输送板46分离,将光纤辊10抬升,对光纤辊10进行提升较为方便,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
35.参照图1和图2,第一横板2外壁固定连接有防护罩22,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均位于防护罩22内,螺纹杆19与防护罩22转动连接,防护罩22对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进行防护,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之间,便于保障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18的正常啮合;同时防护罩22对螺纹杆19起到支撑作用,保障螺纹杆19可进行自转。
36.参照图1和图2,光纤辊10在放线结束后,第一电机16输出轴反转,提升块20向下移动,两个圆块23随提升块20向上移动,圆块23在滑槽24内移动,使得定位板21绕立板4上端部向上转动,进而第二横板6绕立板4上端部向上转动,两个锥形头13带动光纤辊10上移,进而再对光纤辊10进行拆卸。
37.参照图1,第三侧板8外壁连接有第二驱动组件25,第二驱动组件25包括第二电机26、蜗轮27、蜗杆28和第二连接杆29,第二电机26与第三侧板8外壁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6输
出轴与蜗杆28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组件25的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28转动,蜗杆28与蜗轮27相啮合,蜗轮27与第二连接杆29固定连接,使得蜗轮27带动第二连接杆29转动。第二连接杆29穿过第三侧板8且与第三侧板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29与第三侧板8上的锥形头1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29再带动第三侧板8上的锥形头13转动,进而锥形头13带动光纤辊10进行放线,不需人手动对光纤辊10进行转动放线,可节省人力,提高放线效率。
38.参照图1,锥形头13固定连接有圆环30,圆环30沿周向开设有四个第一通孔31,第一通孔31内安装有第一螺栓32,光纤辊10两端开设有四个与第一螺栓32相适配的螺孔33,锥形头13插入光纤辊10的锥形槽14内时,操作人员将圆环30上的第一通孔31与光纤辊10上的螺孔33对应,将第一螺栓32分别穿过第一通孔31与对应的螺孔33螺纹连接,实现锥形头13与光纤辊10相对位置的固定,防止锥形头13在转动时与光纤辊10发生相对转动,便于保障光纤辊10的放线效果。光纤辊10在放线结束后,操作人员将第一螺栓32分别与螺孔33和圆环30分离,再将锥形头13与光纤辊10分离,即可实现对光纤辊10的拆卸。
39.参照图1和图3,第二横板6连接有调节架,调节架包括平板35和互相平行的支板36,光纤辊10上的光纤在放线时,光纤从调节架的平板35上方绕过,平板35开设有横槽42,横槽42内安装有与平板35转动连接的导线轮43,光纤辊10在进行放线时,光纤绕过导线轮43进行放线,导线轮43对光纤进行限位,防止光纤沿平板35长度方向滑动,同时光纤与导线轮43发生相对滚动,摩擦力较小,可减小对光纤的磨损。
40.参照图1和图3,支板36包括细板37和粗板38,粗板38与第二横板6固定连接,粗板38开设有与细板37相适配的条形槽39,细板37位于粗板38内且与粗板38滑动连接,细板37背离第二横板6的一端与平板35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在提升平板35高度时,将两个细板37沿条形槽39向上滑动,细板37连接有第二螺栓40,粗板38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第二螺栓40相适配的第二通孔41,平板35移动到指定高度后,再将第二螺栓40穿过粗板38上对应的第二通孔41与细板37螺纹连接,实现对平板35高度位置的固定,可对平板35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可对光纤在放线时的松紧度进行调节,防止光纤在放线时松弛。
41.参照图1,第一侧板3均连接有两个地脚螺栓49,地脚螺栓49位于第一侧板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二电机26在带动光纤辊10进行放线时会产生震动,地脚螺栓49可加强固定架1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保障光纤辊10的放线效果。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弯多模光纤辅助加工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移动输送板46,使光纤辊10靠近第三侧板8一端的锥形槽14套在第三横板的锥形头13上,再启动气缸11,气缸11输出端伸长,带动第一连接杆12上的锥形头13插入光纤辊10靠近第二侧板7一端的锥形槽14内,两个锥形头13从两侧插入光纤辊10的锥形槽14内,对光纤辊10进行夹紧。第一电机16输出轴正向转动时,提升块20向下移动,两个圆块23随提升块20向下移动,圆块23在滑槽24内移动,使定位板21绕立板4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第二横板6绕立板4上端部向下转动,进而两个锥形头13带动光纤辊10上移,使得光纤辊10与输送板46分离,将光纤辊10抬升,对光纤辊10进行提升较为方便;再启动第二电机26,第二电机26带动蜗杆28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连接杆29再带动第三侧板8上的锥形头13转动,进而锥形头13带动光纤辊10进行放线。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