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11884发布日期:2022-07-19 23:5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运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流设备是物流系统中的物质基础,伴随着物流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设备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物流设备领域中许多新的设备不断涌现,如四向托盘、高架叉车、自动分拣机、自动引导搬运车、集装箱等,极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流成本,在物流作业中起着重要作用,极大的促进了物流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物流运送装置,具有自动识别与分拣的功能,但是物流运送装置上的自动识别机构在使用时容易被包裹上的灰尘等杂质污染,变得不清晰,不利于识别和正常工作,需要人为进行实时擦拭,使用非常麻烦,而自动识别机构的rfid读写器要与产品上的rfid电子标签接触进行识别,影响rfid读写器进行散热,容易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低,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为此,设计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通过在自动识别机构上设置散热组件,可以rfid读写器表面进行散热,使得rfid读写器在进行产品识别的同时可以散热,防止因发热影响识别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除尘机构,在产品进入自动识别设备内部前,能够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除尘操作,防止rfid读写器被灰尘污染,有效保护了rfid读写器,使得识别更有效准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包括支撑架、自动识别设备与传送带,所述自动识别设备两侧分别设有送货口与出货口,所述传送带两端水平贯穿于送货口与出货口,所述支撑架连接在传送带底部,所述自动识别设备内腔顶部安装有自动识别机构,所述送货口内侧顶部连接有除尘机构;
6.所述自动识别机构包括电动推杆、防护壳体、识别窗口、rfid读写器与散热组件,所述电动推杆连接在自动识别设备内侧顶部,所述防护壳体连接在电动推杆的推杆端部,所述识别窗口开设在防护壳体底部,所述rfid读写器连接在识别窗口内侧,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在防护壳体内部,且所述散热组件贴附在rfid读写器顶部表面;
7.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下压气缸、除尘辊、擦拭板与缓冲支架,所述下压气缸连接在送货口内侧顶部,所述缓冲支架连接在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所述除尘辊两端转动连接在缓冲支架底部,所述擦拭板底部连接在除尘辊表面,且所述擦拭板顶部连接在缓冲支架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风扇、散热翅与吸热片,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防护壳体内部一侧,所述吸热片紧密贴附在rfid读写器顶部表面,所述散热翅均匀分布在吸热片顶部表面,且所述散热风扇靠近
在散热翅一端。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体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口,且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其中一个散热口内侧。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识别窗口设为与rfid读写器相匹配的结构,且所述rfid读写器底部与识别窗口相齐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缓冲支架包括u型支架、滑槽、滑块与缓冲弹簧,所述滑槽对称开设在u型支架底部两侧,所述滑块滑动卡接在滑槽内侧,所述除尘辊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上,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滑槽内侧与滑块顶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两端均套装有导向柱,且两个所述导向柱分别连接在滑槽内侧与滑块顶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擦拭板设为弧形板,且所述擦拭板的底端相切接触连接在除尘辊表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优选的,所述自动识别设备一侧设有通风格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设置的自动识别机构,当传送带上的产品经过自动识别设备内部,启动电动推杆推动防护壳体下移,使得rfid读写器可以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操作简便,具有自动识别的功能;
17.2、通过在自动识别机构上设置散热组件,启动散热风扇,将散热翅上的热量带走,能够对rfid读写器表面进行散热,使得rfid读写器在进行产品识别的同时可以散热,防止因发热影响识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使用寿命;
18.3、通过在送货口内侧设置除尘机构,在产品进入自动识别设备内部前,启动下压气缸推动缓冲支架与除尘辊下降,随着产品在传送带上传送,使得除尘辊能够对产品顶部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除尘操作,通过擦拭板可以擦除除尘辊上的灰尘,能够防止rfid读写器被灰尘污染,有效保护了rfid读写器,使得识别更有效准确,有利于识别工作正常完成。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识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支撑架;2、自动识别设备;21、送货口;22、出货口;23、通风格栅;3、传送带;4、自动识别机构;41、电动推杆;42、防护壳体;421、识别窗口;422、散热口;43、rfid读写器;44、散热组件;441、散热风扇;442、散热翅;443、吸热片;5、除尘机构;51、下压气缸;52、除尘辊;
53、擦拭板;54、缓冲支架;541、u型支架;542、滑槽;543、滑块;544、缓冲弹簧;54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图5所示;
29.一种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包括支撑架1、自动识别设备2与传送带3,自动识别设备2两侧分别设有送货口21与出货口22,传送带3两端水平贯穿于送货口21与出货口22,支撑架1连接在传送带3底部,自动识别设备2内腔顶部安装有自动识别机构4,送货口21内侧顶部连接有除尘机构5。
30.本实施方案中:当传送带3上的产品经过自动识别设备2内部,通过设置的自动识别机构4,可以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识别,操作简便,具有自动识别的功能,通过设置的除尘机构5,在产品进入自动识别设备2内部前,能够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除尘操作,使得识别更有效准确。
31.需要说明的是:自动识别设备2一侧设有通风格栅23。
32.本实施方案中:方便自动识别设备2内部通风,有利于内部的设备散热。
33.基于现有的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物流运送装置,在自动识别机构4上设置散热组件44,可以rfid读写器43表面进行散热,使得rfid读写器43在进行产品识别的同时可以散热,防止因发热影响识别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除尘机构5,能够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除尘操作,防止rfid读写器43被灰尘污染,使得识别更有效准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物流运送装置的自动识别效果差以及散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34.进一步而言:
35.结合上述内容,自动识别机构4包括电动推杆41、防护壳体42、识别窗口421、rfid读写器43与散热组件44,电动推杆41连接在自动识别设备2内侧顶部,防护壳体42连接在电动推杆41的推杆端部,识别窗口421开设在防护壳体42底部,rfid读写器43连接在识别窗口421内侧,散热组件44连接在防护壳体42内部,且散热组件44贴附在rfid读写器43顶部表面。
36.本实施方案中:当传送带3上的产品经过自动识别设备2内部,通过启动电动推杆41推动防护壳体42下移,使得rfid读写器43可以对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自动识别,通过散热组件44可以对rfid读写器43表面进行散热,防止因发热影响识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使用寿命。
37.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组件44包括散热风扇441、散热翅442与吸热片443,散热风扇441安装在防护壳体42内部一侧,吸热片443紧密贴附在rfid读写器43顶部表面,散热翅442均匀分布在吸热片443顶部表面,且散热风扇441靠近在散热翅442一端。
3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启动散热风扇441,将散热翅442与吸热片443上的热量带走,能够对rfid读写器43表面进行散热,使得rfid读写器43在进行产品识别的同时可以散热,提升了rfid读写器43的散热效率。
39.需要说明的是:防护壳体42两侧对称开设有散热口422,且散热风扇441安装在其中一个散热口422内侧。
40.本实施方案中:便于散热风扇441将防护壳体42内部的热量排出。
41.需要说明的是:识别窗口421设为与rfid读写器43相匹配的结构,且rfid读写器43底部与识别窗口421相齐平。
42.本实施方案中:在产品经过识别窗口421下方时,便于rfid读写器43对产品上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自动识别。
43.更进一步而言:
44.结合上述内容,除尘机构5包括下压气缸51、除尘辊52、擦拭板53与缓冲支架54,下压气缸51连接在送货口21内侧顶部,缓冲支架54连接在下压气缸51的活塞杆端,除尘辊52两端转动连接在缓冲支架54底部,擦拭板53底部连接在除尘辊52表面,且擦拭板53顶部连接在缓冲支架54上。
45.本实施方案中:在产品进入自动识别设备2内部前,启动下压气缸51推动缓冲支架54与除尘辊52下降,随着产品在传送带3上传送,使得除尘辊52能够对产品顶部的rfid电子标签进行除尘操作,通过擦拭板53可以擦除除尘辊52上的灰尘,能够防止rfid读写器43被灰尘污染,有效保护了rfid读写器43,使得识别更有效准确,有利于识别工作正常完成。
46.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支架54包括u型支架541、滑槽542、滑块543与缓冲弹簧544,滑槽542对称开设在u型支架541底部两侧,滑块543滑动卡接在滑槽542内侧,除尘辊52两端转动连接在滑块543上,缓冲弹簧544两端分别连接在滑槽542内侧与滑块543顶部。
47.本实施方案中:当除尘辊52压覆在产品的rfid电子标签表面时,除尘辊52两端通过滑块543在滑槽542内滑动,由于缓冲弹簧544的作用,能够缓冲除尘辊52对产品表面的压力,使得除尘的同时对产品进行防护。
48.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弹簧544两端均套装有导向柱545,且两个导向柱545分别连接在滑槽542内侧与滑块543顶部。
49.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导向柱545,使得缓冲弹簧544的形变更稳定,提升了缓冲过程的稳定性。
50.需要说明的是:擦拭板53设为弧形板,且擦拭板53的底端相切接触连接在除尘辊52表面。
51.本实施方案中:能够使得擦拭板53更好的贴附在除尘辊52表面,在除尘辊52转动时,可以擦除除尘辊52表面上的灰尘和杂质。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