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8104发布日期:2022-09-03 01:5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民用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


背景技术:

2.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随着大规模储能市场应用的爆发和微电网大规模发展,移动储能集装箱越来越成为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储能集装箱将储存电能的电池组及其辅助设备通过集装箱运载,从而方便运送到需要使用的地方,集装箱内的电池组和辅助设备需要合理布置,既要保证固定可靠、维护方便,还要保证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
3.但现有的储能集装箱均是采用两端开门,电池安装在集装箱内两侧,中间留有走道,电池的安装、调试以及日常维护均需要操作人员进入箱体带电区域内并在走道上完成,不仅操作不便,且带电区作业十分不利于操作人员人身安全,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中间走道占用箱内空间,减少了箱体空间利用率。此外,现有的储能集装箱采用箱体挂壁式空调,空调安装位置向外凸起,海运时需要拆除,费时费力。因此如何解决储能集装箱电池安装调试不便、不利于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等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居中设置的第一隔板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一侧壁的第二隔板分割为电池存储室、ems控制室和储能转换室;其中,所述电池存储室对应的箱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双开门结构,所述ems控制室对应的箱体右侧壁以及所述储能转换室对应的箱体后侧壁和箱体左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单开门结构。
7.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箱体包括方形支撑框架和前侧箱体单元、后侧箱体单元、左侧箱体单元、右侧箱体单元、顶部箱体单元以及底部箱体单元,其中:
8.所述前侧箱体单元、后侧箱体单元、左侧箱体单元、右侧箱体单元、顶部箱体单元以及底部箱体单元分别密封设置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六面位置。
9.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由若干第一支撑龙骨、第二支撑龙骨、第三支撑龙骨和连接块组成,其中:
10.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龙骨、第二支撑龙骨和第三支撑龙骨的连接端点通过所述连接块连接固定。
11.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前侧箱体单元包括呈双开门结构布置的第一前侧开关门和第二前侧开关门,其中:
12.所述第一前侧开关门的右侧端以及所述第二前侧开关门的左侧端分别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两侧的支撑龙骨。
13.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第一前侧开关门上设置有调温空调,所述调温空调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内;以及所述第二前侧开关门上端的设置有消防报警器。
14.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后侧箱体单元包括后侧封平板和后侧开关门,其中:
15.所述后侧封平板的四边密封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且其上对应所述储能转换室的位置开设有后侧方形门孔;
16.所述后侧开关门通过合页铰接设置于所述后侧方形门孔内,且其中部设置有后侧百叶窗。
17.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后侧箱体单元还包括若干散热风扇,其中:
18.若干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储能转换室内,且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后侧百叶窗的背部位置。
19.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述左侧箱体单元包括左侧波纹板和左侧开关门,其中:
20.所述左侧波纹板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的侧壁,且其三边密封于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另一边连接所述左侧开关门;
21.所述左侧开关门位于所述储能转换室的侧壁,其侧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且其中部设置有左侧百叶窗。
22.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上,所述右侧箱体单元包括右侧波纹板和右侧开关门,其中:
23.所述右侧波纹板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的另一侧壁,且其三边密封于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另一边连接所述右侧开关门;
24.所述右侧开关门位于所述ems控制室的侧壁,其侧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且其中部设置有右侧百叶窗。
25.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多腔室储能柜式集装箱上,所述顶部箱体单元和所述底部箱体单元分别密封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顶部箱体单元采用波纹复合板,所述底部箱体单元采用封平板复合钢板。
2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腔室储能柜式集装箱通过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电池存储室、ems控制室和储能转换室三个独立的空间,分别用于集成安装电池组、ems控制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和dc-dc转换器,无需在箱体内预留走道,既增加箱体内储能电池容量,又提高箱体空间利用率;此外,分别在各腔室侧壁设置开关门,便于各腔室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操作人员在箱体外侧即可进行各项操作,而无需进入箱体内带电区域,不仅操作方便,且箱体四周的开关门均符合安全规范,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操作安全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去除顶部箱体单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去除顶部箱体单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去除顶部箱体单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去除顶部箱体单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35.10-方形支撑框架,11-第一支撑龙骨,12-第二支撑龙骨,13-第三支撑龙骨,14-连接块;
36.20-前侧箱体单元,21-第一前侧开关门,22-第二前侧开关门,23-调温空调,24-消防报警器,25-汇流器;
37.30-后侧箱体单元,31-后侧封平板,32-后侧开关门,33-后侧百叶窗,34-散热风扇;
38.40-左侧箱体单元,41-左侧波纹板,42-左侧开关门,43-左侧百叶窗;
39.50-右侧箱体单元,51-右侧波纹板,52-右侧开关门,53-右侧百叶窗;
40.60-顶部箱体单元;
41.70-底部箱体单元;
42.80-第一隔板;
43.90-第二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5.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该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主要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通过居中设置的第一隔板80和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隔板80一侧壁的第二隔板90分割为电池存储室a、ems控制室b和储能转换室c。通过隔板将箱体分割为电池存储室a、ems控制室b和储能转换室c三个独立的安装空间,分别用于集成安装电池组、ems控制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和dc-dc转换器,而无需如现有储能用集装箱那样在箱体内预留走道,可有效提高箱体空间利用率,增加箱体内储能电池容量。且在ems控制系统、储能变流器pcs和dc-dc转换器集中安装在一个箱体内,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47.为便于电池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针对电池存储室a、ems控制室b和储能转换室c
三个独立的安装空间,在所述电池存储室a对应的箱体前侧壁上设置有双开门结构,所述ems控制室b对应的箱体右侧壁以及所述储能转换室c对应的箱体后侧壁和箱体左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单开门结构。双开门结构和单开门结构均采用外开门,并配设有相应的门锁。
4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箱体包括方形支撑框架10和前侧箱体单元20、后侧箱体单元30、左侧箱体单元40、右侧箱体单元50、顶部箱体单元60以及底部箱体单元70,其中:所述前侧箱体单元20、后侧箱体单元30、左侧箱体单元40、右侧箱体单元50、顶部箱体单元60以及底部箱体单元70分别密封设置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的六面位置。
49.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作为该箱体结构的支撑骨架,其由若干第一支撑龙骨11、第二支撑龙骨12、第三支撑龙骨13和连接块14组成。如,所述第一支撑龙骨11、第二支撑龙骨12、第三支撑龙骨13为四组,所述连接块14为八个,分别位于箱体的顶部四角位置和底部四角位置作为连接节点。相邻所述第一支撑龙骨11、第二支撑龙骨12和第三支撑龙骨的连接端点通过所述连接块14采用铆接、螺栓连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龙骨11、第二支撑龙骨12、第三支撑龙骨13均采用热镀锌方管,连接块14采用钢材加工而成。
50.如图2、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前侧箱体单元20整体构成了电池存储室a的开关门,其包括呈双开门结构布置的第一前侧开关门21和第二前侧开关门22。其中:所述第一前侧开关门21的右侧端以及所述第二前侧开关门22的左侧端分别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两侧的支撑龙骨,第一前侧开关门21和第二前侧开关门22之间可通过门锁锁紧固定。
51.为保证设备安全,避免电池存储室a内电池温度过高造成安装隐患,以及避免温度过低影响电池储能效率,需维持电池在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对此,在所述第一前侧开关门21上设置有调温空调23,所述调温空调23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a内,通过调温空调23采用集装箱专用空调,用于实时调控电池存储室a内环境温度的高度。此外,在所述第二前侧开关门22上端的设置有消防报警器24,当电池存储室a内电池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自动控制消防报警器24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避险。
52.如图4和图6所示,从位置上来看,所述后侧箱体单元30以第二隔板90分为左右两部分,分别对应ems控制室b和储能转换室c。从结构上来看,该后侧箱体单元30主要包括后侧封平板31和后侧开关门32,其中,所述后侧封平板31的四边密封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且其上对应所述储能转换室c的位置开设有后侧方形门孔;所述后侧开关门32通过合页铰接设置于所述后侧方形门孔内,且其中部设置有后侧百叶窗33。后侧开关门32位于储能转换室c的一个侧壁上,其构成了储能转换室c的其中一个开关门。
53.此外,该所述后侧箱体单元30还包括若干散热风扇34,其中,若干所述散热风扇34位于所述储能转换室c内,且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后侧百叶窗33的背部位置。通过散热风扇34对储能转换室c内的电气设备进行通风散热,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储能变流器pcs和dc-dc转换器。
54.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左侧箱体单元40的一端侧构成了电池存储室a的侧壁,另一端构成了储能转换室c的侧壁。该左侧箱体单元40主要包括左侧波纹板41和左侧开关门42,左侧波纹板41和左侧开关门42相邻布置。
55.其中,所述左侧波纹板41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a的侧壁,且其上、下及右侧三边密封于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左边焊接密封连接所述左侧开关门42的门框。所述左侧开关门32位于所述储能转换室c的侧壁,其侧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且其中部设置有左侧百叶窗43。左侧百叶窗43与后侧百叶窗33相对应,一个用作进风口,另一个用作排风口,相互配合实现通风散热的作用,用于降低储能转换室c内的工作温度。
56.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右侧箱体单元50与所述左侧箱体单元40相对称布置。所述右侧箱体单元50的一端侧构成了电池存储室a的侧壁,另一端构成了ems控制室b的侧壁。所述右侧箱体单元50主要包括右侧波纹板51和右侧开关门52,右侧波纹板51和右侧开关门52相邻布置。
57.其中,所述右侧波纹板51位于所述电池存储室a的另一侧壁,且其上、下及左侧三边密封于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右侧的端边连接所述右侧开关门52的门框。所述右侧开关门52位于所述ems控制室b的侧壁,其侧端通过合页铰接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且其中部设置有右侧百叶窗53。右侧百叶窗53位于ems控制室b的一侧,用于ems控制系统的通风散热。
58.此外,所述顶部箱体单元60作为箱体的顶板结构,其四周边密封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顶部的支撑龙骨,所述顶部箱体单元60采用波纹复合板。所述底部箱体单元70作为箱体的底部支撑板,其四周边密封连接于所述方形支撑框架10的底部,且所述底部箱体单元70采用封平板复合钢板,封平板复合钢板为三层结构,其包括上层的花纹钢板和下层的封平钢板,且在花纹钢板和之间塞岩棉。
59.该多腔室储能用集装箱通过在各腔室侧壁设置开关门,便于各腔室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操作人员在箱体外侧即可进行各项操作,而无需进入箱体内带电区域,不仅操作方便,且箱体四周的开关门均符合安全规范,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操作安全性。
60.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61.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62.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