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9404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邮件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人们在办理邮寄信件物品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不能及时地得到合用的容器而发急,有时也因为忘记带针线或不善于用针缝合包裹而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人们邮寄包裹,使人们在投寄物件时能够及时地选择合用的邮件容器。
本实用新型由容器身、容器盖、马蹄形封口卡三个部件组成。容器身为长方体,其中一边稍低为前边,前边的中间位置上开有2个不到底的插孔。其余三边的内侧上方有燕尾槽,内底板靠近后边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一根带子。容器盖为一平板,其左、右、后三边削成锥度,插入容器身后与三边的燕尾槽相吻合。前边有二插孔,位置与容器身上的二孔相对应。封口卡为马蹄形金属丝制成,它的规格与两孔的距离和插孔的深度相当。将容器盖插入容器身后,封口卡插入封口孔,邮件容器包装即成,在面板上贴上邮政编码的封面,即可寄出。
本实用新型有防潮、防拆、防压、防失密的功能,邮寄者可根据物品的大小任意选用,邮件容器用马蹄形金属卡封口,不用针、不用线、不用螺丝、不用钉。只须另换封面便可邮来邮去,反复使用。本品除作邮件容器用外还可作为保管零物的“小仓库”。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邮件容器结构示意图;图2-一套十件邮件容器组装示意图;图中1-容器身2-带子3-木螺丝4-容器盖5-马蹄形封口卡6-容器身前墙板孔7-容器盖孔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分别表示壹号、贰号、叁号、肆号、伍号、陆号、柒号、捌号、玖号、拾号盒。
实施例用木板制成10毫米厚的左、右墙板和8毫米厚的前后墙板,用5毫米的胶合板制成下底板和容器盖(4)。在左、右、后墙板上口开有深5毫米、高5毫米,45°角的燕尾槽,在距容器身(1)后墙板30毫米处装有一根容器身宽度2倍长的带子(2),用木螺丝(3)固定住带子。壹号盒至拾号盒的外形长×宽×高分别为60×76×40、76×104×40、58×164×40242×326×40、118×410×50、118×410×84、190×242×118、140×170×146、164×190×160、350×430×174(单位一律为毫米)。
下面以肆号盒为例,说明钻孔的位置和马蹄形封口卡的尺寸大小。在容器身的前边墙板上离边91毫米和151毫米处钻深25毫米,直径2.4毫米的两个孔(6),在容器盖的板上与容器身前边相应处钻直径2.4毫米的两个上下到底的孔(7),用直径2.2毫米,长110毫米的铅丝制成两边深25毫米,中间跨距60毫米的马蹄形封口卡(5)。
权利要求1.一种邮件容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容器身、容器盖、马蹄形封口卡三个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身为长方体,其内侧左、右、后三边开有燕尾槽,前边凹下并在其上开有不到底的二个孔,内底板靠近后边的中心位置固定有一根带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邮件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盖为一平板,在其左、右、后三边削成锥度,前边与容器身相应处开有两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由容器身、容器盖、马蹄形封口卡三个部件组成,可克服过去用布、线缝邮包的困难,具有防潮、防拆、防压、防失密的功能。不用针、不用线、不用螺丝、不用钉,只需另换封面,便可邮来邮去,反复使用。除作邮件容器使用外,还可作保存零物的“小仓库”。
文档编号B65D81/00GK2084458SQ90226209
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9日
发明者王佐卿, 朱适, 汤建林, 季国庆, 沈林 申请人:王佐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