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收卷装置排线的控制方法及全自动收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53087阅读:来源:国知局
μπι,方便在微调计算时易于获得整数,进而为微调时的相应操作提供方便。
[0037]进一步的,本发明提出了微调线材宽度与线材间隙的和L的方法,通过对所述L的微调,达到了消除料盘轴两端易产生楔形区域空隙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收卷轴的实际宽度一一横移轴在绕线动作中,轴向位移大小的最大值Lmax与线材宽度与线材间隙的和L进行动态运算后,将线材间隙进行微调,进而做到每一线层所缠绕的线材均为整圈的技术效果,依照本方法所绕制出来的线圈,不会存在楔形区域空隙,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料盘轴两端会产生楔形区域的空隙,进而造成成品运输过程中线材整卷发生位移,甚至实际使用中易发生放线时卡滞的技术问题。
[0038]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收卷装置,通过应用上述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全部技术问题,使用本发明所述装置绕制出的线卷,在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线层厚度均匀,放线时不会发生卡滞,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线卷使用更为流畅。
【附图说明】
[00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图1为现有技术中全自动收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全自动收卷装置排线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0042]图3为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时间t的计算方法流程图;
[004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全自动收卷装置排线的控制方法的控制流程图;
[004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微调L的方法流程图;
[004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获得Lniax的方法流程图;
[0046]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全自动收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8]实施例1:
[0049]不失一般性,图2所示,本发明在对自动绕线时,导致料盘两端易发生圈数不可控这一技术问题所发生的原因做出深刻剖析之后,提供一种全自动收卷装置排线的控制方法,分为如下步骤:
[0050]S1.计算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横移轴每横移距离L时所用的时间t ;t的单位为秒,L为线材宽度与线材间隙的和,线材间隙为位于同一料盘轴上,相同线层相邻两圈线材之间的轴向间隙;
[0051]S2.将t分割成tjP 12,t = &+&;在第一伺服电机每次收到换向脉冲信号的同时,均延迟h时间长度向第一伺服电机发送脉冲信号,并在t工时间末向第一伺服电机发送时长为〖2且频率为(tXf)/td^加速运动的脉冲信号;在〖2时间末至第一伺服电机收到下一次换向脉冲信号的时间内均以频率f向第一伺服电机发送脉冲信号;其中,f为控制第一伺服电机所需的电子脉冲的输出频率。
[0052]本发明通过微调第一伺服电机每次收到换向脉冲信号时,发往第一伺服电机的脉冲频率,延长第一伺服电机换向过程中横移的停滞时间,并采用相适配的短时间加速横移的技术手段,实现料盘在两端集料时,均匀堆积线材的技术目的,达到了线材料层均匀排线的技术效果。
[0053]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明确计算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横移轴每横移距离L时所用的时间t的可操作性,提供了计算t的方法:
[0054]Tl.1.获取自动收卷装置收卷轴的转速Ill、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收卷轴的传动比I1和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横移轴的螺纹间距i2;i 2的单位为ym ;
[0055]Tl.2.根据公式:1/Oi1Xi1) = L/ (n2Xi2)计算横移轴的转速n2;
[0056]Tl.3.调节伺服电机的电子齿轮比F,使F/i2= 1000,电子齿轮比F为伺服电机每转一圈所需的脉冲数;
[0057]Tl.4.计算控制第一伺服电机所需的电子脉冲的输出频率f,f根据公式:n2 =(f X 60)/F计算得;
[0058]Tl.5.横移轴每横移距离L时所用的时间t由公式:
[0059]t = (LX 1000)/f 算得。
[0060]在实际绕制线材的过程中,对时间t的拆分要与相应线材的属性相适配,以绕制扁条焊带这一线材为例,将h设置为t/3,可获得最佳的绕制效果。
[0061]进一步的,本发明为选用5ms运算一次的PLC作为脉冲信号的发送装置时,为获得0.1圈的调整精度,将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收卷轴的传动比ijP全自动收卷装置的横移轴的螺纹间距“分别选择为J1= 1:7.5 ;i 2= 5000 μπι。上述数值的选择在实际计算中能取得结果为整数的运算效果,方便以整数为单位对相应参数做微调处理。
[0062]实施例2:
[0063]为进一步解决全自动收卷装置在料盘两端易发生楔形缝隙的技术问题,图4所示,本发明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线材宽度与线材间隙的和L做出进一步的微调,通过微调每一线层的线材间隙,达到每一线层均缠绕满线材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同一线层所绕制的线材圈数的数据非常大,将楔形缝隙的尺寸均匀分散至线材间隙上,对于微调后的间隙视觉上可以忽略不计的技术原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0064]S3.微调所述L,直至缠绕在所述料盘轴每层上的线层均不存在楔形区域,其效果为让原本依照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方法绕制时存在的楔形区域消失。
[0065]需要所说明的是,上述微调操作可依据对控制第一伺服电机所需的电子脉冲的输出频率f而直接获得,但实际绕线效果需要经历大量实验操作的积累才可获得最佳的微调数值。
[0066]进一步的,图5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不需要做出大量实验即可获得最佳微调量的方法,步骤如下:
[0067]S3.1.获取横移轴在绕线动作中,轴向位移大小的最大值Lmax;
[0068]S3.2.利用公式:n = Lmax/L,浮点运算计算η值;
[0069]S3.3.利用公式:ηι= [η],对η进行取整运算,得到取整后的参数η 1;
[0070]S3.4.设定调整精度d, 0.l〈d〈10 μπι,并判断n-nA0.5是否成立;若成立,执行步骤S3.5 ;否则执行步骤S3.6 ;
[0071]S3.5.向第一伺服电机发出正向调节信号,以dym为最小单位,每次脉冲间隔内均使所述L的值减少d μ m,直至:
[0072]ηι+0.950〈η〈ηι+1.050时向第一伺服电机发出结束调节的信号;
[0073]S3.6.判断I1-1i1= 0.5是否成立,若成立,向第一伺服电机发出结束调节的信号;否则执行步骤S3.7 ;
[0074]S3.7.向第一伺服电机发出反向调节信号,以dym为最小单位,每次脉冲间隔内均使L的值增加d μ m,直至:
[0075]nr0.050<η<ηι+0.050时向第一伺服电机发出结束调节的信号。
[0076]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上述方法中,横移轴在绕线动作中,轴向位移大小的最大值Lmax可以依照下述方法获得:
[0077]S3.1.1.获取所述横移轴一端设定的极限刻度L1及另一端设定的极限刻度L 2;
[0078]S3.1.2.所述 Lmax用公式 L max= | L ^L11 求得。
[00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