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定序和引导物品的单元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6010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纵向线上;具体地说,包装体2在直立地靠在水平输送表面9上的同时在侧向护栏10之间前进。
[0046]在输入站4之后,包装体2在输送表面9上的位置通过定序装置7受到控制,如后面更详细描述的那样。
[0047]参照图1-5,输入站4包括制动设备11,所述制动设备11适于与输送器6上的包装体2配合工作以在每个包装体2和接下来的一个包装体2之间形成最初间距Dp
[0048]具体地说,制动设备11包括两条皮带12,所述两条皮带12适于作用在由输送表面9携带的包装体2的相对两侧上并在其间限定包装体2流水线的通道13。
[0049]每条皮带12优选地沿闭环路径Q连续地移动并包括与方向A和路径P平行的作业部12a以及返回部12b。皮带12的每个作业部12a相对于输送表面9正交地延伸并通过后者限定包装体2的通道13。
[0050]另外,通道13包括:进口端13a,在这里皮带12开始与被进给至输入站4的包装体2的流水线配合工作;以及出口端13b,在这里皮带12释放通过生产线分离的相应包装体2。
[0051]皮带12的每个作业部12a也在通道13的入口端13a和出口端13b之间延伸。
[0052]每条皮带12以已知方式被缠绕在相应滑轮15周围,其中至少一个滑轮15被供能;滑轮15具有与输送表面9正交的相应垂直轴线。
[0053]皮带12在比输送器6的速度较低的速度下连续地移动,以在通道13的输入端13a产生包装体2的队列并每次从队列中分离出一个包装体2。
[0054]定序装置7基本上包括线性电机型的第二输送器16,所述第二输送器16被布置在与输送器6毗邻的位置并携带多个可移动部件20,所述可移动部件20适于与输送器6上的包装体2配合工作以形成成批包装体3并将包装体2和成批包装体3驱动至输出站5。
[0055]具体地说,输送器16基本上包括闭环轨道21,可移动部件20沿所述闭环轨道21独立地移动;在实践中,轨道21限定用于可移动部件20的闭环路径R。在图示例子中,轨道21水平地并在输送器6的一侧上延伸并与输送表面9基本共面。
[0056]更具体地说,在图示例子中,轨道21容纳由多个可个别励磁的螺线管22 (其本身是已知的并且仅被示意地示出于图1中)形成的定子电枢,并且可移动部件20包括容纳相应永磁体24(其本身是已知的并且仅被示意地示出于图1中)并通过个别地控制螺线管22独立地沿轨道21移动的相应推车23。
[0057]根据未示出的可能替代方式,轨道21也可设置有永磁体并且推车23可容纳个别励磁的螺线管。
[0058]如图1-5所示,轨道21具有作业部25,所述作业部25平行于输送器6的输送表面9的一部分26延伸并被布置在输送器6的一侧;轨道21也具有返回部27,其允许推车23沿路径R循环地移动。
[0059]根据未示出的可能替代方式,轨道21的作业部25也可在输送器6的输送表面9的部分26之上延伸,或者在允许推车23与包装体2相互作用的任意其它位置中。
[0060]在任何情形下,轨道21的作业部25是与输送器6不同的。
[0061]推车23较佳地设置有相应的相互作用部30,当这些推车23沿轨道21的作业部25前进时,所述相互作用部30适于在输送表面9的部分26上伸出并与包装体2配合工作以将包装体2沿输送表面9驱动至合乎需要的位置,从而限定多个成批包装体3并将成批包装体3定位在离彼此合乎需要的距离Df处。
[0062]轨道21的作业部25沿包装体2的前进方向A被布置在制动设备11的皮带12的下游侧,以在包装体2已离开制动设备11 (更准确地说,已被皮带12释放)之后使推车23能够与包装体2相互作用。
[0063]特别参照图1,轨道21限定环形槽31,该环形槽31被配置成以滑动方式接纳推车23并为推车23限定闭环路径R ;更具体地说,每个推车23具有形状与槽31互补并以滑动方式与槽31耦合的咬合部32。
[0064]如图1-5所示,设置有其相应的相互作用部30的两个独立推车23与包装体2的每个成批包装体3配合工作以将其驱动至输出站5。具体地说,对于拟被形成的具有给定数量的包装体2 (在该示例中示出为三个)的每个成批包装体3,推车23中的一个通过其相互作用部30与该成批包装体3相对于前进方向A的前端包装体3的前表面配合工作,并且后继推车23与同一成批包装体3的后端包装体2的后表面配合工作;这两个推车23被独立地驱动以彼此更靠近地移动,从而将在其间构成的包装体2组合并形成成批包装体3。
[0065]作为未示出的一种可能的替代方式,成批包装体3也可由单个包装体2形成;在这种情形下,推车23中的一个相对于前进方向A与包装体2的前表面配合工作,并且后继的推车23与同一包装体2的后表面配合工作。这种解决方案仅允许以受控制方式将每个包装体2从输入站4引导和驱动至输出站5并将该包装体2布置在离毗邻的包装体2合乎需要的的距离Df处。
[0066]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相互作用部30通过相应推车23支承在固定位置并在该推车23沿轨道21的作业部25前进时在输送器6之上伸出。
[0067]具体地说,每个相互作用部30由悬臂33形成,所述悬臂33与相应推车23的本体一体形成并与推车23沿路径R的前进方向正交地从所述本体伸出。
[0068]对于被设计成与成批包装体3的前表面配合工作的推车23来说,悬臂33相对于沿路径R的前进方向被定位在这些推车23的前端;对于被设计成与成批包装体3的后表面配合工作的推车23来说,悬臂33相对于沿路径R的前进方向被定位在这些推车23的后端。
[0069]所有推车23也具有护栏部34,当推车23沿该部分前进时,所述护栏部34平行于轨道21的作业部25延伸,并且所述护栏部34适于限定包装体2的邻接侧表面。每个推车23的护栏部34也与相应悬臂33正交。
[0070]对于与包装体2的一个成批包装体3配合工作的每队推车23来说,推车23中的一个的护栏部34朝向另一推车23伸出以与后一推车23的护栏部34 —起为包装体2的整个成批包装体3限定完整的侧护栏。在图示例子中,伸出的护栏部34被设置在推车23上,其被设计成与包装体2的成批包装体3的前表面配合工作。
[0071]参照给定数量包装体2(在该示例中示出为三个并处于最初条件(图2))的一个成批包装体3的形成来描述单元I的操作,其中旨在形成所述成批包装体3的包装体2已全部通过制动设备11释放,这些包装体2具有最初间距Dp
[0072]在通过制动设备11释放拟形成的成批包装体3的前端包装体2之前,第一推车23的悬臂33在输送表面9上经过以沿前进方向A使该包装体2占据领先位置。因此,第一推车33的悬臂33接收拟被形成的成批包装体3的前端包装体2。
[0073]在已通过制动设备11释放第三包装体2之后,第二推车23的悬臂33在输送表面9之上经过(图3),从而相对于前进方向A接触该包装体2的后表面。
[0074]此时,与后端包装体2配合工作的推车23被驱动以更靠近第一推车23地移动,以在它们之间将包装体2进行组合(图4和图5)。
[0075]后端推车23为了形成一个成批包装体3而朝向前端推车23的接近移动可基于成批包装体3的后端包装体2在输送表面9上的位置受到控制,例如基于该包装体2相对于前一包装体的距离受到控制或根据由相应悬臂33在拟被形成的成批包装体3的后端包装体2上施加的作用力进行控制。
[0076]当成批包装体3在两个推车23的控制下到达输出站5时,这里操纵器(其本身已知并且未被示出)拾取成批包装体3并将其传输至其中形成用于运输至零售商的模块的区域。
[0077]图6中的数字I’整体地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当包装体2沿传输路径P前进时用于定序和引导包装体2的单元的一个不同实施例;单元I和单元I’彼此相似,下面的描述仅限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同或相应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78]参照图6-8,单元I’与单元I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对于每个可移动部件20,单元I’包含相互作用部30’,相互作用部30’与单元I的相互作用部30具有相同的功能,但相互作用部30’不同于相互作用部30的地方在于:相互作用部30’沿与轨道21横交的相对位移方向B以可移动方式由相对可移动部件20支承。
[0079]单元I’也基于下列事实区别于单元1:即每个可移动部件20包括两个推车23、35,这两个推车23、35设有相应的永磁体24、可沿轨道21被独立地驱动并通过联系机构36彼此联系且联系至相应的相互作用部30’。
[0080]具体地说,每个相互作用部30’由臂37限定,所述臂37由每个可移动部件20的两个推车2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