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循环搅拌机构及其控制使用方法和无水型生态厕所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73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回转筒体16内,该排料口 187开设于该搅拌装置18延伸出该回转筒体16的另一端部。第一搅拌输送区域182和第二搅拌输送区域184分居循环出料口 183的两侧,该搅拌装置18和回转筒体16通过循环入料口 185和循环出料口 183形成一物料循环搅拌路径。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输送区域182和第二搅拌输送区域184的螺杆的螺旋的旋向相反,物料从进料口 181进入搅拌装置18,在第一搅拌输送区域182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从循环出料口 183进入回转筒体16。接着物料在回转筒体16的搅拌作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从循环入料口 185重新进入搅拌装置18,由于第二搅拌输送区域184的螺杆上的螺旋旋向与第一搅拌输送区域182的螺杆旋向相反,在搅拌装置18的螺杆沿预设方向旋转时,第二搅拌输送区域184的输送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从而使重新进入搅拌装置18的物料沿第二方向移动,并从循环出料口 183进入回转筒体16,进而形成所述循环搅拌路径。
[0037]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固定支架14包括底座142及设于底座142的两支撑架144,该回转筒体16可转动地连接于该底座142,该搅拌装置18固设于该两支撑架144上,并贯穿回转筒体16,该回转筒体16可相对转动地密封连接于该搅拌装置18。该搅拌装置18部分收容于回转筒体16内,一端延伸出回转筒体16,并固接于该其中一支撑架144,另一端延伸出回转筒体16,并固接于其中之另一支撑架144。如图1所示,源分离装置12设于搅拌装置18之上,将尿液与粪便分离后,输送物料至搅拌装置18的进料口 181,从而进行粪便的搅拌和生物反应。源分离装置12的上方还设有便器(图未示),下方设有尿液收集处理装置(图未示),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经过便器落入源分离装置12,尿液经过分离后进入下方的尿液收集处理装置进行收集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本实施例中,辅料由源分离装置12添加至进料口 181,辅料由锯末、米糠、竹碳粉等组成,通过源分离装置12加入搅拌装置18内,然后经过回转筒体16与搅拌装置18的循环搅拌,形成混合充分、兼氧、好氧的生物环境产生好氧堆肥,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辅料添加装置,通过辅料添加装置将辅料添加至搅拌装置18内。
[0038]优选地,如图2所示,该物料循环搅拌机构还包括驱动组件19,该驱动组件19包括用于支承并带动该回转筒体16转动的托轮组192及第一电机194,该托轮组192设置于底座142上,第一电机194驱动该托轮组192转动,从而带动回转筒体16旋转。本实施例中,托轮组192为两对,即4个,一个为主动轮,另外三个为从动轮,可以理解,根据电机的功率以及回转筒体16的重量可选择主动轮和从动轮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定。
[0039]需要指出,本实施例中,该物料循环搅拌机构适用于无水型生态厕所10,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该物料循环搅拌机构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物料混合循环搅拌,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应用范围。
[0040]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循环出料口 183开设于搅拌装置18位于回转筒体16内的部分的侧壁,循环入料口 185开设于搅拌装置18的侧壁,且靠近回转筒体16端部的内壁。也就是说,循环出料口 183和循环入料口 185分别开设于搅拌装置18靠近回转筒体16两端部内壁处,从而充分利用回转筒体16和搅拌装置18的长度,使物料在回转筒体16的搅拌下,沿回转筒体16移动,经过循环入料口 185进入搅拌装置18进一步地进行搅拌,并从循环出料口 183重新排入回转筒体16,如此循环搅拌,直至物料搅拌充分均匀。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18延伸出该回转筒体16的部分开设有前述的排料口 187,当物料搅拌充分均匀时,搅拌装置18改变转动方向,则物料经过第二搅拌输送区域184沿第一方向从排料口187排出,完成粪便的生物处理过程。优选地,进料口 181、循环入料口 185、循环出料口 183及排料口 187均设有呈漏斗状的导料装置(图未标),便于进料和排料,提高了物料的搅拌效率。
[004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该回转筒体16的内壁设有若干搅拌叶片162,以搅拌物料,并带动物料自所述固定筒体14沿所述回转筒体16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该搅拌叶片162相对回转筒体16轴向平行方向倾斜设置,具体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搅拌叶片162朝右下方倾斜,如此可使物料沿第一方向输送。更进一步,靠近循环入料口 185处的搅拌叶片162沿回转筒体16轴向平行设置,如此,使物料到达循环入料口 185处时,可在回转筒体16的转动过程中,将物料输送至循环入料口 185进入搅拌装置18。优选地,搅拌叶片162沿回转筒体16轴向及周向均匀布设,以在回转筒体16沿预设方向转动时,产生一可使物料自固定筒体14沿回转筒体16移动的搅拌力,如此可保证搅拌的均匀度以及物料沿回转筒体16移动的速度均匀。可以理解,搅拌叶片162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搅拌叶片162为直线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螺旋型或曲线型,能实现搅拌均匀的效果即可。
[0042]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该无水型生态厕所10还包括第二电机(图未示)及第三电机13,该第二电机驱动源分离装置12工作,第三电机13驱动搅拌装置18内的螺杆转动,从而实现物料的搅拌与输送。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机194、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13的转动方向均可变,以适应不同的转向需求。当进行物料的搅拌时,开启第一电机194、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13,源分离装置12将物料输送至搅拌装置18,并从循环出料口 183进入回转筒体16,回转筒体16对物料进行搅拌,并使物料沿第一方向移动从循环入料口 185进入搅拌装置18,在搅拌装置18的第二搅拌输送区域内184进一步进行搅拌,并从循环出料口 183进入回转筒体,进行下一循环的搅拌。当物料搅拌均匀时,控制第三电机13的改变转向,则物料从排料口 187排出。可以理解,在改变第三电机13转向的同时,也可改变第一电机194的转向,使物料从循环出料口 183进入搅拌装置18,并最终从排料口 187排出。
[0043]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该源分离装置12包括循环前移的传送带122,及可沿该传送带122传送方向旋转,并支撑传送带122内周的多个托辊124,传送带122具有一倾斜的传送面(图未标),其相对位置较高的一端位于搅拌装置18的进料口 181的上方,以将物料输送至固定筒体14内。具体地,多个托辊124具有圆柱形的外支撑面,传送带122套设于多个托辊124,形成一倾斜的传送面,相对位置较高的一端位于搅拌装置18的进料口 181的上方。更清楚地说,传送面为一斜坡,坡顶位于进料口 181的上方,粪便与辅料的混合物料在传送带122的作用下传送至坡顶并滑入该进料口 181,尿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传送带122自流至位于其下方的尿液收集处理装置。更具体地,该传送带122正对进料口181 —侧的下方设有刮便器(图未示),该刮便器可为铁片、钢片或具有一定韧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塑料片,该刮便器不影响传送带122的移动的弹性抵靠于传送带122的下表面上,从而清除传送带122上的便渣或便渍。优选地,该传送带122倾斜的传送面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1?10度,角度过大,导致物料会在传送过程中滑落,角度过小,则尿液无法自流至尿液收集处理装置,当传送面相对水平面的夹角为1?10度时,可保证物料不易从传送带122滑落,又保证了尿液可自流至传送带122下方的尿液收集处理装置。
[0044]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传送带122两侧的边缘处设有挡边1222,以防止物料溢出皮带。传送带122内周沿其传送方向设有导向凸起1224,该托辊124对应开设有导向槽(图未标),导向凸起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