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用印制膜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75220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容器用印制膜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容器用印制膜,其具有位于透明膜上的通过喷墨打印而成的图像和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而成的图像。通过喷墨打印而成的图像形成在面涂层与底层之间,通过其它印制方式而成的图像形成在底层与粘接剂层之间,其结果是,能够与通过喷墨打印而成的可变图像组合,能够应对仅通过诸如凹版印刷等的喷墨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不能应对的小批量、多品种的外观设计,并且形成了仅通过喷墨打印难以重现优质图像浓度的图像。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有利的生产性制造该印制膜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容器用印制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待被贴附至容器的印制膜及该印制膜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 涉及具有喷墨打印而成的图像和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印制而成的图像的组合的 印制膜及该印制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出于指示内容物、显现广告和提高商业价值的目的,实践中,在诸如无缝罐 (seamless can)和恪接罐(welded can)等的金属罐(贴标罐)的外表面以及袋状容器(袋) 的外表面上贴附作为透明树脂膜的印制膜,在该透明膜上形成有通过诸如凹版印刷 (gravure printing)等的版式印刷而成的图像。
[0003] 随着近些年多样化外观设计的发展,多种颜色现在已经用于印制。如今,对于凹版 印刷而言,不少于八种颜色是必需的,还要求用于各颜色的凹印滚筒(intaglio cylinder); 即,必须制备大量滚筒。
[0004] 凹版印刷适用于大批量制造制品,但需要大的成本和时间来制备凹印滚筒。因此, 凹版印刷不适用于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的制品。为了执行对多品种、小批量的制品的印制, 必须频繁地更换印版滚筒。也就是,更换凹印滚筒要求包括制备凹印滚筒在内的大的成本 和时间。此外,在印制完小批量制品之后,必须废弃为了满足小批量的外观设计花费了大的 成本和时间制备的凹印滚筒。此外,近些年所期望的网点印刷要求与高精度滚筒组合。因 此,为了实现期望的外观设计,在很多情况下必须校正或修正滚筒。鉴于以上事实,还可以 说,凹版印刷对于制造多品种、小批量的制品是不利的。
[0005] 在容器领域中,内容物(例如,饮料)也是多样化的,并且已经制造了多品种、小批 量的制品。因此,即使是那些待要贴附于上述容器的印制膜也趋向于以多品种、小批量进行 制造。因此,在这些情况下,还提出了利用如下喷墨打印机执行喷墨打印:该喷墨打印机能 够基于输入计算机的电子数据进行打印,无需制备滚筒,能够容易地改变打印,并且适用于 印制多品种、小批量的制品。
[0006] 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使薄膜经受凹版印刷、然后经受喷墨打印所 获得的印制膜。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9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然而,喷墨系统具有比诸如凹版印刷等的版式印刷低的印制速度。因此,如果将这 两种印制组合在一起来连续地印制,则喷墨打印在受控制的速率下进行,从而会导致生产 性降低。另一方面,如果保存凹版印刷而成的膜,并且如果在需要时试图在该膜上喷墨打印 图像,则会使膜在凹版印刷的图像暴露的状态下被保存或运送,因此,会产生印制的图像可 能被划伤的问题。
[0012]此外,如果凹版印刷的图像与喷墨图像上下重叠,则在先印制好的图像为在后形 成的图像的底层。因此,取决于在先印制好的图像的表面条件,图像可能会模糊或可能会具 有降低了的粘接性。
[001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用印制膜,其能够具有凹版印刷而成的图 像以及喷墨打印而成的可变图像的组合,从而能够应对仅通过诸如凹版印刷等的喷墨打印 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不能应对的多品种、小批量制品的外观设计,印制的图像出色地重现 了仅通过喷墨打印不能实现的图像浓度。
[001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引起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维持了良好的生产 性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印制膜印制有通过喷墨打印而成的图像以及通过其它印制 方式形成的图像。
[0015]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制无缝罐,该印制无缝罐具有通过喷墨打印形 成的图像以及通过诸如凹版印刷等的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法形成的图像。
[0016]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7]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用印制膜,其包括透明膜,所述透明膜具有通过喷墨打 印而成的喷墨图像和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而成的其它印制图像,所述喷墨图 像形成在面涂层与底层之间,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形成在所述底层与粘接剂层之间。
[0018] 在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中,期望的是:
[0019] 1.所述透明膜介于所述喷墨图像与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之间,所述喷墨图像和所述 面涂层以隔着所述底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和所述 粘接剂层形成在所述透明膜的另一表面上;
[0020] 2.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形成在所述透明膜与所述底层之间;
[0021] 3.所述其它印制方式为凹版印刷,在凹版印刷之后,还形成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 面上的层;
[0022] 4.用于形成所述面涂层的涂覆材料在处于半固化状态时对所述粘接剂层具有粘 接性。
[0023]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制无缝罐,其具有至少贴附于其主体部的容器用印制 膜。
[0024]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印制无缝罐,其在无缝罐的至少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 的透明膜上具有喷墨打印图像和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印制而成的其它印制 图像,所述喷墨打印图像印制在面涂层与底层之间,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印制在所述底层与 粘接剂层之间。
[0025] 此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容器用印制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 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在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印制其它印制图像;在所述其它印制 图像上形成粘接剂层;在所述透明膜的与已经印制有所述其它印制图像的表面相反的表面 上形成底层;在所述底层上喷墨打印喷墨图像;以及至少在所述喷墨图像上形成面涂层。
[0026] 此外,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容器用印制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 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在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印制其它印制图像;在所述透明膜的 与已经印制有所述其它印制图像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底层;在所述底层上喷墨打印喷 墨图像;至少在所述喷墨图像上形成面涂层;以及在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上形成粘接剂层。
[0027] 发明的效果
[0028] 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能够具有通过凹版印刷印制而成的图像以及通过喷墨打 印印制而成的可变图像的组合,因此,能够应对仅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不能 完成的多品种、小批量制品的外观设计,以形成出色地重现了仅通过喷墨打印不能实现的 图像浓度的图像。
[0029] 通过在喷墨图像与通过其它印制方法印制而成的图像之间插入透明膜或底层或 此二者,能够提供形成有鲜明图像、不存在形成喷墨图像的点的变形或扩展的印制膜。
[0030]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印制膜的第一制造方法,通过诸如凹版印刷等的其它印制方 式形成的图像位于粘接剂层与透明膜之间,并且在执行喷墨打印之前始终受这些层的保 护。因此,能够提供如下膜:在即使在执行喷墨打印前将膜卷取、保存或卷送也不会使凹版 印刷的图像损坏的情况下,以及在不受喷墨打印的印制速度影响的情况下,在膜上大量地 印制固定图像,还维持着出色的生产性。
[0031]此外,形成面涂层(top coating)的涂覆材料在其处于半固化状态时对粘接剂层 具有粘接性。因此,当在面涂层处于半固化状态下将本发明的印制膜贴附至容器时,粘接剂 层与面涂层能够在印制膜被重叠的部分牢固且紧密地粘接在一起。因此,即使经受蒸煮处 理(retort-treatment),也会有效地防止印制膜从其被重叠的部分剥离。
[0032]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容器用印制膜贴附至无缝罐的主体部,能够提供与多品 种、小批量制品的外观设计匹配且出色地重现了图像浓度的印制无缝罐。
[0033] 通过将本发明的如上所述地形成的印制膜贴附至诸如无缝罐等的容器而获得印 制的无缝罐。还通过在其主体部上贴附如下前驱标签(precursorlabel)而获得印制无缝罐 (如此获得的无缝罐通常简称为"前驱贴标罐(precursor labelled can)"):包括通过以上 第一制造方法中的执行喷墨打印前的步骤制备的中间膜的前驱标签、即具有通过喷墨打印 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在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印制而成的图像并具有形成在印制图像上的 粘接剂层的前驱标签,或者具有形成在以上印制标签的透明膜的另一表面上的底层的前驱 标签。此后,使前驱贴标罐经受曲面印制或曲面涂布,以在前驱贴标罐上形成喷墨图像和面 涂层,从而能够与多品种、小批量的外观设计匹配并与多种制造步骤匹配。
[0034] 通过稍后说明的实施例的结果,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的上述效果也将变得明 显。
[0035] 即,无缝罐(以下通常简称为"贴标罐")具有印制膜,该印制膜承载通过喷墨打印 印制而成的位于面涂层与底层之间的图像,并且还承载通过凹版印刷印制而成的位于底层 与粘接剂层之间的图像。罐不存在形成喷墨图像的点的变形或扩展,并且还有效地防止喷 墨图像被划伤(实施例1至实施例18)。另一方面,具有在喷墨图像上不存在面涂层的印制膜 的贴标罐明显会使喷墨图像被划伤,因此,具有差的耐划伤性(比较例1)。此外,在具有图像 被通过喷墨打印直接印制在透明膜上而无底层的印制膜的贴标罐中,点会扩展,图像具有 差的鲜明性(比较例2)。此外,在具有图像被直接印制在凹版印刷图像上而不形成底层的印 制膜的贴标罐中,点会变形,图像具有差的鲜明性(比较例3和比较例5)。此外,如果在罐被 胶版印刷并配置成堆之后执行喷墨打印,则凹版印刷图像会在码垛期间被划伤,此外,喷墨 图像中的点会变形(比较例4)。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的一个示例的截面结构的图。
[0037]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的另一个示例的截面结构的图。
[0038]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容器用印制膜的又一个示例的截面结构的图。
[0039] 图4是用于说明如何在本发明的印制膜上形成其它印制图像的图。
[0040] 图5是用于说明如何在本发明的印制膜上形成粘接层的图。
[0041]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喷墨打印步骤和面涂层的形成的 图。
[0042]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喷墨打印步骤中的喷墨头的排列 的图。
[0043]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的喷墨打印步骤中的喷墨头的排列 的图。
[0044] 图9是用于说明在曲面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步骤的一个示例的图。
[0045] 图10是用于说明在曲面上进行喷墨打印的步骤的另一个示例的图。
[0046]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制无缝罐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印制膜)
[0048]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印制膜1的截面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从容器(未示出)所在侧 起,印制膜1依次包括粘接剂层2、借助于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方式印制而成的包括被实心 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印制层3a和图案层3b的印制图像3(以下通常简称为"其它印制图 像")、透明膜4、底层5、喷墨打印图像6以及面涂层7。
[0049]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印制而成的印制图像 3经由喷墨打印图像6、底层5和透明膜4定位。因此,如上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与喷墨打印图 像彼此不直接接触;即,喷墨打印点不会变形或扩展,因此,允许将要通过喷墨打印印制而 成的图像重叠在其它印制图像上。
[0050] 这里,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从实现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最期望的是,透明膜 存在于喷墨打印图像与其它印制图像之间,并且隔着底层将图像喷墨打印在透明膜上。然 而,如图2和图3所示,即使将底层5形成在其它印制图像3上、将图像6喷墨打印在底层5上, 也能够抑制喷墨打印图像模糊。即,图2示出了如下层叠结构:底层5形成在图案层3b上,图 案层3b形成在透明膜4上,喷墨打印图像6和面涂层7形成在底层5上。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 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印制层3a存在于透明膜4与粘接剂层2之间。此外,在图3中, 包括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印制层3a和图案层3b的其它印制图像3形成在透明膜4 上,底层5形成在其它印制图像3上,喷墨打印图像6和面涂层7形成在底层5上。
[0051] [透明膜]
[0052]可以使用例如如下的已知透明热塑性树脂形成用作本发明的印制膜的透明膜4: 烯烃系树脂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1-丁烯,聚4-甲基-卜戊烯,α-烯烃 如乙烯、丙烯、1-丁烯和4-甲基-1-戊烯的无规或嵌段共聚物,或者环烯烃共聚物;乙烯?乙 烯基共聚物树脂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或乙烯·氯乙烯系共聚 物;苯乙烯系树脂如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BS,a_甲基苯乙烯?苯乙烯共聚 物;乙烯系树脂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甲酯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酰胺树脂如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11或尼龙12;聚酯系树脂如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聚苯醚;或 者生物可降解的树脂如聚乳酸。特别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优选的。
[0053]尽管没有特别地限制,但期望透明膜具有在5μπι至30μπι的范围内的厚度。此外,透 明膜可以已经被单向或双向拉伸,特别地,已经被双向拉伸。
[0054][其它印制图像]
[0055] 作为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可以是能够高速且大量地印制图像的诸如凹 版印刷、胶版印刷和柔性印刷(flexo printing)等的传统版式印刷。在这些传统版式印刷 之中,凹版印刷是特别优选的。此外,如图1所示,能够由通过凹版印刷形成的图案层3b与通 过凹版印刷或通过辊施涂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印制层3a组合而形成印制图像。通 过用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层覆盖金属罐的金属表面,图案层会变得鲜明,从而提 高印制图像的装饰性。尽管不限制将要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颜色,但从装饰性的 观点出发,在整个表面上实心地印制白色墨(以下通常简称为"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 的白色层")是特别优选的。图案层与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层可以形成为如图1所 示地彼此邻接,或者可以形成为如图2所示地位于分离开的位置。此外,在图2中,图案层3b 的位置与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印制层3a的位置可以彼此交换。
[0056] [粘接剂层]
[0057] 根据本发明,用于使印制膜贴附在容器上的粘接剂层2含有在被加热和加压时易 于与容器的外表面粘接的诸如如下的已知热固型粘接剂:例如含有作为热固性树脂组分的 聚氨酯系树脂或热固性聚酯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者醇酸树脂,并 且含有作为固化剂组分的异氰酸酯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按每1〇〇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组 分计,固化剂组分的量为大约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此外,为了确保固化之前的稳定性,通 常期望的是,粘接剂以适当的量共混有诸如肟、内酰胺、酯、酮或酰胺等的低分子量化合物, 以便使诸如异氰酸基团等的官能团封端。
[0058] 粘接剂层通过如下步骤形成:通过将热固型粘接剂分散或溶解在任意的不同溶剂 中来制备粘接剂溶液,并且使用辊来涂布粘接剂溶液,随后干燥。期望的是,粘接剂层具有 通常为Ιμηι至ΙΟμπι的范围的厚度。
[0059]此外,作为粘接剂层,除了使用以上热固型粘接剂以外,还能够使用诸如热熔性树 脂组合物或热封性树脂等的已知热塑性树脂。
[0060] 热熔性树脂能够共混有其它组分:诸如油组分等,比如流体石蜡;蜡组分,比如烃 类蜡;氢化橡胶,比如乙丙橡胶;聚合物组分,比如非晶聚烯烃或氢化石油树脂;以及抗氧化 剂。通过适当地选择这些组分的种类和用量,允许调整热熔性树脂组合物的熔点、粘度和粘 接强度。
[0061] 作为热封性树脂,能够使用如下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低密度、中密度 或高密度聚乙烯(ΡΕ)、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超低密度聚乙烯(LULDPE)、等规立 构聚丙烯(PP)、丙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 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离子交联烯烃共聚物(离子交联聚合物)和诸如用烯属不饱和羧酸或其 酸肝接枝改性的烯烃树脂等的改性烯烃系树脂;具有相对低的熔点或低的软化点的聚酰胺 或共聚聚酰胺树脂;以及具有相对低的熔点或低的软化点的聚酯或共聚聚酯树脂。
[0062] 如果印制层3a没有实心地印制在其它印制图像3的整个表面上,则粘接剂层可以 共混有诸如氧化钛等的颜料。此外,通过共混有颜料,当印制膜绕着容器卷绕并通过受热而 贴附于容器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粘接剂层经受热收缩。因此,有效防止了印制图像通过热收 缩而变形。粘接剂层中的颜料的量期望为10重量%至90重量%。
[0063] [底层]
[0064] 在本发明的印制膜中,供图像喷墨打印的底层5还称作粘固涂层(anchor coating),用于使喷墨图像牢固地保持固定,以提高紧密粘接并减轻喷墨点的变形或扩展。 [00 65]底层能够通过使用已知本身作为喷墨打印用的透明粘固涂覆剂(anchor coating agent)的材料而形成。例如,通过将热固化型、紫外线固化型或电子射线固化型的聚酯树 月旨、热固化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树脂分散或溶解在预定的溶剂中来获得涂覆液。 然后,涂布涂覆液,使涂覆液干燥并通过加热、照射紫外线或电子射线使涂覆液固化。底层 通常期望具有在〇. Ιμπι至5. Ομπι的范围的厚度。
[0066] 这里,如图1所示,虽然将底层形成在透明膜上是特别优选的,但还能够将底层直 接形成在其它印制图像上。
[0067] 必须将底层至少形成在供图像喷墨打印的位置,当然,还可以将底层形成为覆盖 印制膜的整个表面。底层能够通过辊施涂、凹版印刷印制以及通过喷墨打印而形成。
[0068][喷墨图像]
[0069] 能够将印制图像6以取决于喷墨方式的预定外观设计喷墨打印在底层5上。即,能 够将印制图像6形成在不存在其它印制图像或存在印制图像但该印制图像叠色的位置。
[0070] 作为用于喷墨打印的墨,能够使用此前在金属罐上进行喷墨打印时已经使用过的 热干燥固化型的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或电子射线固化型的墨。这里,从用于固化的设施的 成本不昂贵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热干燥固化型的墨。热干燥固化型的墨包括水性型、油性 型和溶剂型等的墨。然而,由于溶剂型的墨固化所需的时间短,所以是优选的。
[0071] 此外,从在墨被排出并已经着落在层上之后使墨快速呈现固化状态或半固化状态 且不模糊的观点出发,期望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或电子射线固化型的墨。作为紫外线固 化型的墨或电子射线固化型的墨,使用通过如下手段获得的用于喷墨打印的油溶性的墨: 将各种颜色的颜料或染料以及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粘接剂或电子射线固化型的树脂粘接 剂与各种添加剂一起分散或溶解在溶剂中。此外,在紫外线固化型的墨的情况下,添加有光 聚合引发剂。
[0072] [面涂层]
[0073] 面涂层7也称作罩面清漆层(finishing varnish layer),并且是为了保护喷墨图 像和使喷墨图像有光泽而形成的。
[0074]优选使用含有如下的透明热固性树脂作为用于形成面涂层的面涂覆剂(罩面清 漆):含有作为热固性树脂组分的例如热固性聚酯树脂、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还含有作 为固化组分的诸如酚醛树脂或三聚氰胺树脂等的氨基树脂或者异氰酸酯树脂,按每100重 量份的热固性树脂组分计,固化剂组分的量为大约0.1重量份至10重量份。这些树脂组分适 合溶于有机溶剂。
[0075] 面涂覆剂能够共混有诸如石蜡、硅油等的润滑组分。
[0076] [其它层]
[0077] 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印制膜至少包括上述粘接剂层、其它印制图像、透明膜、底层、 喷墨图像和面涂层。然而,印制膜当然可以含有任意其它的层。
[0078] 例如,印制膜能够包括位于粘接剂层与其它印制图像之间的含有金属粉末颜料或 珍珠颜料的光泽层、沉积层、金属箱和全息图层等,由此提高金属光泽或光辉性,并提高印 制膜的装饰性。
[0079](印制膜的制造方法)
[0080] 在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可以使层以任意顺序层叠在作为基材膜的透明 膜上,只要能够满足:在对图像进行喷墨打印前形成其它印制图像和底层,将图像喷墨打印 在底层上,并且将底层形成为至少位于其它印制图像与喷墨图像之间。
[0081] 在形成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图1所示的层叠结构时,特别期望的是,以(A)4(B)4 (C) - (D) - (E)或(A)4(C)4(D)4(E)4(B)的顺序执行步骤,其中上述(A)为在透明膜上 形成其它印制图像的步骤,上述(B)为在其它印制图像上形成粘接剂层的步骤,上述(C)为 在透明膜的与已经形成有其它形成图像所在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底层的步骤,上述(D) 为在底层上喷墨打印图像的步骤,上述(E)为在喷墨图像上形成面涂层的步骤。
[0082] 在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能够连续地执行上述(A)至(E)的一系列步骤。 然而,还允许一旦在上述步骤(A)和(B)结束之后或上述步骤(A)、(B)和(C)结束之后或上述 步骤(A)和(C)结束之后、但在执行喷墨打印图像的步骤(D)之前,卷取并保存层叠膜。在喷 墨打印图像前的状态下,高速且大量地制造起始膜并保存起始膜。然后,能够对起始膜施加 喷墨打印以独立地印制期望的图像,由此有效率地制造小批量多品种的印制膜。
[0083][形成其它印制图像的步骤(A)]
[0084] 图4是示出当将凹版印刷用作其它印制方式时的凹版印刷步骤的图。通过印刷设 备对从卷送辊11卷送的透明膜4进行印刷,其中印刷设备具有从上游侧开始依次与黄色 (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特别色(S)和白色(W)的墨对应的凹版辊12a、12b、12c、 12(1、126和12€以及炉13&、1313、13(3、13(1、136和13€。然后,通过卷取辊14卷取透明膜。
[0085] [形成粘接剂层的步骤(B)和形成底层的步骤(C)]
[0086] 图5是示出形成粘接剂层的步骤的图。从卷送辊20卷送包括形成有其它印制图像3 的透明膜4的起始膜8,通过涂覆机21对起始膜8涂布粘接剂,并且使起始膜8经过干燥炉22。 然后通过卷取辊23卷取包括形成有其它印制图像3和粘接剂层2的透明膜4的起始膜8。
[0087] 如果将要使起始膜设置有底层,则使用与图5所示的设备相同的设备向起始膜涂 布粘固涂覆剂并使粘固涂覆剂干燥,由此形成底层。如上所述,不限制形成粘接剂层和底层 的顺序。然而,从防止起始膜在被卷取时的阻滞的观点出发,期望的是后形成粘接剂层。
[0088] [形成喷墨打印图像的步骤(D)和形成面涂层的步骤(E)]
[0089] 图6是示出在起始膜上形成喷墨打印图像的步骤和形成面涂层的步骤的图。这里, 设置用于卷送起始膜9的卷送辊100以及用于从卷送辊100卷取起始膜9的卷取辊101。在位 于卷送辊100与卷取辊101之间的膜移送区域中,设置有用于通过喷墨打印来形成图像的机 构以及用于形成面涂层的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在起始膜9的底层5上喷墨打印印制图像6并 在底层5上形成面涂层7。
[0090] 在位于卷送辊100与卷取辊101之间的膜移送路径中,设置有维持适当距离的给送 车昆103。从卷送辑100卷送的起始膜9经由给送辑103移送,并且被卷取辑101卷取。在从卷送 辊100至卷取辊101的膜移送路径中,从卷送辊100所在侧起,依次配置有喷墨打印机107、基 于电子射线或紫外线照射或者基于热风干燥装置的固化设备104、面涂覆剂涂布装置110、 加热设备113和冷却设备115。
[0091] 如果起始膜不具有底层,则在喷墨打印图像前形成底层。同样地,能够使用图5所 示的上述设备形成底层。然而,还允许通过喷墨打印形成底层。在这种情况下,在如图6所示 的喷墨打印的步骤中,在喷墨打印的上游设置底层形成设备105,其包括粘固涂层涂布机 105a和假固化设备105b。在涂布面涂覆剂之后,通过加热设备113使底层与喷墨图像和面涂 层固化在一起。
[0092] 首先,通过喷墨打印机107对从卷送辑100卷送的起始膜9进行喷墨打印,以在底层 5的表面上喷墨打印印制图像6。
[0093] 从移送起始膜9的路径的上游朝向下游,喷墨打印机107依次包括与黄色(Y)、品红 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墨对应的喷墨头32a、32b、32c和32d。基于预定的图像数据打印 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墨,由此喷墨打印出这些颜色中的每种颜色的印制图像6或这些 颜色叠色的全色印制图像6。不特别地限制头的配置顺序。然而,如果未在起始膜的整个表 面上实心地形成白色层,则期望的是,使用白色墨、通过喷墨打印在整个表面上实心地形成 白色层,以便使喷墨图像鲜明地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期望的是,将用于白色墨的头W配置在 最上游侧,将用于半固化的固化设备配置在用于下一颜色的墨的头(在图6中为头32a)之 、r ' 刖。
[0094] 以上配置允许用于黑色墨的头32d在被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白色层上印制 条形码图像,以便使条形码能够显示出来。
[0095] 图7是图6的喷墨打印机107的从上侧观察时的示意图。
[0096] 参照图7,现在尝试在起始膜9的移动方向上在平行的三个列9a、9b和9c中在起始 膜9上印制相同的图像。即,从起始膜9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起,为各列均依次配置与黄色 以)、品红色(1)、青色(〇和黑色(1〇的墨对应的喷墨头32 &、3213、32(3和32(1,并且顺次喷射墨 的液滴,以在起始膜9的底层5上喷墨打印图像。以上颜色的喷墨头不限于仅图7所示的配 置,而是能够以任意顺序配置。
[0097] 图8示出了另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配置,其中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 黑色(K)的墨对应的喷墨头32a、32b、32c和32d均成对地配置。这能够使喷墨打印的印制范 围变宽,并且能够使印制速度变快。
[0098] 在如上所述地喷墨打印了印制图像6之后,通过诸如电子射线照射设备、例如紫外 线照射灯的紫外线照射设备或热风干燥设备等的固化设备104使墨固化,由此使喷墨图像 固定于底层5的表面。
[0099] 在喷墨图像6固定在底层5的表面上之后,通过涂布装置110以至少完全覆盖喷墨 图像的方式涂布含有面涂覆剂的涂覆液。涂布装置110通常包括图6所示的凹版辊或涂覆 机,但也可以依赖于喷墨打印。
[0100] 面涂层可以形成为遍及印制标签的表面,或者可以仅形成在喷墨打印了图像的部 分。
[0101] 在涂布之后,通过加热设备113对面涂覆剂的涂覆液进行加热,以使其固化或半固 化。之后,通过冷却设备115对面涂层7进行冷却。然后通过卷取辊101卷取本发明的印制膜。
[0102] 取决于面涂覆剂,加热设备113通过例如使用加热炉吹送热风或者通过照射电子 射线或紫外线来使面涂层固化或半固化。然而,这里重要的是,如果已经提前形成了粘接剂 层,则不使粘接剂层固化。
[0103] 冷却设备115具有吹送冷风的结构。期望的是,如图6所示,冷却设备115与加热设 备113相邻地配置。因此,被加热并维持在固化或半固化状态的面涂层会快速冷却,从而可 靠地防止了在过度加热下固化。
[0104] 如果将本发明的印制膜用作将要贴附于金属罐的印制标签,则期望使面涂层处于 半固化状态。归因于此,粘接剂层会因在贴附印制标签时的热而粘接至金属罐的主体部的 表面,与此同时,粘接剂层与面涂层在它们上下重叠的部分处牢固地接合在一起,从而能够 有效地防止印制标签从该重叠的部分剥离。
[0105] 在本发明的上述制造方法中,为了形成各种层,允许在适当区域配置例如电晕装 置,以执行电晕处理。例如,在对透明膜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时,使得形成在透明膜的表面 上的底层与其它印制图像之间的紧密粘接增强。此外,在对底层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时,使 得底层与喷墨图像之间的紧密粘接增强。当然,允许对其它层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
[0106] (印制膜贴附容器)
[0107] 本发明的印制膜能够用于诸如金属罐、袋、杯、塑料瓶等的各种包装容器。特别地, 印制膜能够用作金属罐的印制标签。
[0108] 金属罐可以为无缝罐或熔接罐。然而,优选地,金属罐为无缝罐。为了制造无缝罐, 对如下板施加诸如拉拔?再拉拔加工、基于拉拔·再拉拔加工的弯曲伸长加工(拉伸加 工)、通过拉拔?再拉拔·减薄加工的弯曲伸长、拉拔?减薄加工或轻金属板的冲击加工等 的传统加工:上述板为诸如无锡钢(TFS)等的各种表面被处理的钢板、镀有锡等的各种钢 板、诸如铝等的轻金属板、用磷酸铬转化处理过的无机系表面被处理的轻金属板、用无机和 有机化合物处理过的有机/无机系表面被处理的轻金属板、或者包括涂覆有诸如聚酯树脂 等的热塑性树脂的以上金属板的涂覆有树脂的金属板。
[0109]金属罐的外表面上可以已经形成有白色涂层。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隐藏住金属板 中的固有颜色,因此,无需将层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
[0110] 将本发明的印制膜用作诸如金属罐、杯、塑料瓶等的中空容器的印制标签。即,将 长的印制膜裁切成适当的尺寸,以与容器的主体部的尺寸匹配,使印制膜卷绕容器的主体 部并通过加热贴附于容器的主体部。
[0111] 此外,允许印制膜(印制标签)卷绕容器,并且允许仅使印制膜的端部粘接固定于 容器。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在印制膜的端部处使用上述热熔性树脂组合物。
[0112] 如果用于袋,则在长的印制膜的粘接剂层上形成具有诸如聚乙烯树脂等的热封 层。之后,对长的印制膜进行部分热封和裁切,以形成袋。或者可以将印制标签裁切成适当 尺寸,以与已经形成的袋的尺寸匹配,从而可以使印制标签贴附于袋。此外,可以先将长的 印制膜贴附至将要被用于形成袋的层叠体,之后再形成袋。
[0113] 另外,粘接剂层自身可以由热封树脂制成。之后,袋可以通过仅使用本发明的具有 作为最内层的包括热封树脂的粘接剂层的印制膜而形成。
[0114] (通过在曲面上喷墨打印图像来制造印制无缝罐)
[0115] [前驱贴标罐的制备步骤]
[0116] 在制备本发明的印制无缝罐时,将包括供其它印制图像和粘接剂层形成或者还供 底层形成的透明膜的起始膜裁切成无缝罐的尺寸,由此获得前驱标签。然后,绕着无缝罐的 主体部卷绕前驱标签,并且对前驱标签施加预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得粘接剂层加热固化,从 而使前驱标签贴附于无缝罐。如此获得了前驱贴标罐。
[0117] [喷墨打印的步骤]
[0118] 通过采用迄今所使用的将图像印制在已知金属罐上的印制方式在前驱贴标罐上 喷墨打印图像。
[0119] 如图9所示地执行喷墨打印。将前驱贴标罐安装至芯轴230并移送至喷墨打印步 骤。即,前驱贴标罐经过通过检测前驱贴标罐的图案来调整贴标罐的位置的步骤231。接着, 从与白色(W)、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墨对应的喷墨头32a、32b、32c、32d 和32d_次喷出墨滴,由此在安装于芯轴230的前驱贴标罐上喷墨打印图像。以上各颜色的 喷墨头的配置不限于仅图9所示的示例,而是可以采用任意其它的配置。
[0120] 在喷墨打印时,期望的是,使墨在面涂覆剂(罩面清漆)加热固化之时完全固化之 前假固化。这能够在不允许墨扩展或模糊的情况下形成清晰的图像。能够取决于期望的图 像和用于喷墨打印的墨的种类来适当地设定假固化的时刻。然而,从经济性的观点出发,如 果要在整个表面上实心地喷墨打印白色墨,则期望的是,如图9所示,在将白色墨实心地喷 墨打印在整个表面上之后的假固化步骤234a中,以及在打印了所有颜色的墨之后、但在涂 布面涂覆剂(罩面清漆)的步骤233之前的假固化步骤234b中使墨假固化。
[0121] 如果前驱标签上未形成底层,则在执行喷墨打印前形成底层。除了在曲面上印制 底层以外,能够以与在前驱标签上形成底层时相同的方式形成底层。然而,还能够通过喷墨 打印形成底层。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喷墨打印的步骤中,在进行喷墨打印图 像的位置的上游设置了底层形成步骤235,底层形成步骤235包括利用墨形成底层的喷墨打 印235a和假固化235b。然后,如稍后将说明的,在涂布面涂覆剂(罩面清漆)之后,伴随着喷 墨图像和面涂覆剂(罩面清漆)的固化同时使墨固化。
[0122] [形成面涂层的步骤]
[0123] 在本发明的印制无缝罐的制造方法中,在印制无缝罐上喷墨打印了图像之后,如 图9和图10所示,在印制无缝罐上涂布面涂覆剂(罩面清漆),并且取决于面涂覆剂(罩面清 漆)的种类,通过加热或者照射紫外线或电子射线使面涂覆剂(罩面清漆)固化,由此形成了 形成有面涂层的印制无缝罐10。
[0124] 通常使用涂覆机在曲面上涂布面涂覆剂。然而,还能够通过喷墨打印形成面涂覆 剂。
[0125] 在已经涂布面涂覆剂之后,如果仅喷墨图像被假固化,则喷墨图像会伴随着面涂 覆剂的固化而同时完全固化,由此形成印制无缝罐。
[0126] 图11是示出供本发明的印制膜贴附的印制无缝罐的图。印制无缝罐10具有图像3 和图像6的组合,其中图像3具有例如凹版印刷而成的固定外观设计,图像6具有喷墨打印而 成的可变外观设计。
[0127] 在本发明的印制无缝罐中,其它印制图像和喷墨打印图像至少隔着底层、优选隔 着透明膜和底层分离地形成,从而彼此不直接接触。因此,能够喷墨打印出外观设计不上下 重叠的图像,此外,还能够在通过其它方法印制而成的图像上喷墨打印图像。
[0128] 实施例
[0129] 〈实施例1>
[0130] 〈印制膜的制备〉
[0131]卷送厚度为12μπι的被双向拉伸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以常规方 式对其一个表面(位于罐主体侧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并且使用黄色(Y)、品红色(M)、青色 (C)、黑色(K)和特别色(S)的墨在该表面(位于被电晕处理侧的表面)上凹版印刷具有图11 所示的固定外观设计3的图像(其它印制图像),随后利用热风使各颜色假固化。
[0132] 接下来,在凹版印刷设备中的最后步骤中,使用白色(W)墨在图像上、在整个表面 上实心地印制白色层(实心印制层(solidly printed layer)),随后利用热风固化,并且将 膜卷取。固定外观设计在罐卷绕缝部(can wrap-seamed portion)处设置有用于确定相对 于喷墨打印(以下通常称为"IJP(ink-jet printed)")图像的位置的四角形标记。以在宽度 方向上配置三列标签的方式配置膜。
[0133]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5所示的设备卷送膜,在膜的位于白色实心印制层所在侧的相 反侧的表面上涂布聚酯系热固性树脂,随后通过干燥炉固化,由此形成底层。然后,卷取膜。
[0134] 接下来,使用图6和图7所示的设备卷送膜,并且通过颜色顺序为黄色(Y)、品红色 (M)、青色(C)和黑色(K)的喷墨头在底层上打印图像并随后固化,由此喷墨打印了具有图11 所示的可变外观设计6的印制图像。接下来,使用辊涂布作为面涂覆剂的环氧树脂并通过热 风加热设备使环氧树脂半固化以形成面涂层,并且卷取膜。使面涂层半固化成即使在通过 下一步骤形成粘接剂层之后也维持半固化状态。
[0135] 接下来,使用图5所示的设备卷送膜。通过使用涂覆机,在白色层上、在整个表面上 实心地印制聚酯系热固性树脂并通过干燥炉使聚酯系热固性树脂固化以形成粘接剂层。然 后,卷取膜;即,由此制备了印制膜。
[0136] 〈无缝杯的制造〉
[0137] 将厚度为20μπι的被双向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间苯二甲酸共聚物膜热粘接 至厚度为〇.24_、调质度为T3-CA的无锡钢板(该无锡钢板的表面涂覆有120mg/m 2的量的金 属铬以及15mg/m2的量的氧化铬)的作为罐的内表面的一侧。此时,将含有20重量%的氧化 钛且具有15μπι的被双向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间苯二甲酸共聚物膜在该膜的熔点下 热粘接至同一无锡钢板的作为罐的外表面的一侧,随后利用水冷却,由此获得涂覆有树脂 的金属板。
[0138]在涂覆有树脂的金属板被均勾地涂布美化錯(glamour wax)之后,将该金属板冲 切成直径为143mm的圆板。对圆板进行拉拔加工,然后再拉伸-拉拔加工成直径为52mm、高度 为112_的形状,随后成形为拱状(doming)并在215°C下热处理一分钟,以从膜中去除因加 工而引起的应变并使润滑剂挥发。接下来,裁切开口端部,以获得高度为1〇6_的无缝杯。
[0139]〈印制无缝罐的制造和保存〉
[0140]卷送以上制备的印制膜,沿其宽度方向将其裁切成三条,卷取印制膜,膜的各条均 具有与罐主体部的高度相等的宽度。
[0141] 接着,卷送膜中的一条,将该条裁切成宽度与罐主体部的高度相等、长度与罐主体 部的周长加上5mm的覆盖部相等的尺寸。在施加压力的同时,绕着加热至160°C的无缝杯的 外表面卷绕膜。将重叠部粘接在一起,从而制造了印制无缝罐。连续制造3000个印制无缝 罐。
[0142] 通过滑槽运送如此制造的印制无缝罐,通过码垛机将印制无缝罐包装成每层垛容 纳400个罐的垛。将八层垛上下层叠并在这八层垛之间放置分隔板,保存这八层垛。
[0143] 从垛中取出印制无缝罐,并且在开口部侧对印制无缝罐施加缩颈和凸缘加工,以 获得罐主体标称直径为202、开口部直径为200且容量为200ml的印制无缝罐(贴标罐)。评价 罐的如下所述的项目。表1示出了印制膜的细节和评价结果。
[0144] 〈耐划伤性评价〉
[0145] 目视检查实施例1至实施例7和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获得的每组10个贴标罐的外 表面,并且评价这些贴标罐的印制表面的耐划伤性。如果罐无划痕,则评价为(〇),如果罐 有轻微程度的划痕,则评价为(Λ),如果罐有明显程度的划痕,则评价为(X)。评价为?和 Λ的制品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0146] 〈图像鲜明性评价〉
[0147]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实施例1至实施例7和比较例1至比较例3中获得的每组 3个贴标罐的外表面,并且观察这些罐的图像重叠部分的喷墨点的状态,以评价图像鲜明 性。如果喷墨点是圆的,则将图像评价为(〇),如果点是变形或扩展的,则将图像评价为 (Χ)〇
[0148] 〈实施例2>
[0149]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但该贴标罐不具有实心地印制在整 个表面上的白色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50] 〈实施例3>
[0151]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但使用凹版印刷版仅在印制膜上的 与喷墨打印图像对应的部分涂布底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52] 〈实施例4>
[015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但通过使用图6所示的底层形成设备 的喷墨头在印制膜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底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在以下实施例中,底层也 是通过喷墨头、使用聚酯树脂形成的。
[0154] 〈实施例5>
[0155] 以与实施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但仅在印制膜上的与喷墨打印图像 对应的部分涂布底层。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56] 〈实施例6>
[0157] 透明膜上设置有凹版印刷图像,并卷取透明膜。通过使用图5的涂覆机,在透明膜 的与凹版印刷图像所在表面相反的表面的整个表面上实心地印制白色层,随后固化,并且 卷取膜。接下来,卷送膜并在凹版印刷图像上形成底层。然后,卷取膜。此后,以与实施例1相 同的方式制备印制膜,并且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评价结果如表1所 不。
[0158] 〈实施例7>
[0159] 使用图5的设备在透明膜的整个表面上为透明膜设置白色实心印制层,随后固化, 并且卷取膜。卷送膜并在白色实心印制层上凹版印刷图像,随后固化图像,并且卷取膜。此 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印制膜,并且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贴标罐。 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0160] 〈比较例1>
[016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印制膜但不形成面涂层,并且制造和评价贴标罐。评 价结果如表1所示。在喷墨图像中看到很多划痕,因此,耐划伤性差。
[0162] 〈比较例2>
[016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印制膜但不形成底层,并且制造和评价贴标罐。评价 结果如表1所示。点在喷墨图像中大幅度地扩展,因此,图像鲜明性差。
[0164] 〈比较例3>
[0165] 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制备印制膜但不形成底层,并且制造和评价贴标罐。评价 结果如表1所示。点不圆且在喷墨图像中变形,因此,图像鲜明性差。
[0166] [表 1]
[0167]
[0168] 〈实施例8>
[0169] 〈前驱标签的制备〉
[0170] 卷送厚度为12μπι的被双向拉伸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以常规方 式对其一个表面(位于罐主体侧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并且使用白色(W)、黄色(Y)、品红色 (M)、青色(C)和黑色(K)的墨以均为2μπι的厚度在该表面(位于被电晕处理侧的表面)上凹版 印刷具有图11所示的固定外观设计的层,随后利用热风使各颜色假固化。接下来,在印制层 的整个表面上实心地形成白色层,随后利用热风固化,并且卷取膜。固定外观设计在罐卷绕 缝部处设置有用于确定相对于喷墨打印(以下通常称为"IJP")图像的位置的四角形标记。 以在宽度方向上可以为四个罐配置标签的方式将膜配置成四列。
[0171] 接着,卷送膜,并且使用涂覆机,在膜的与凹版印刷表面相反的表面上涂布环氧系 热固性树脂,随后在干燥炉中干燥,由此形成底层。卷取得到的膜。
[0172] 接着,卷送膜,并且在白色实心印制层上涂布聚酯系热固性树脂,使该聚酯系热固 性树脂在干燥炉中固化,以形成粘接剂层。卷取膜,从而制备了前驱标签。
[0173] 〈前驱贴标罐的制造和保存〉
[0174] 卷送以上制备的前驱标签,沿其长度方向将其裁切成四条,卷取该前驱标签,膜的 各条均具有与罐主体部的高度相等的宽度。
[0175] 接下来,卷送膜中的一条,将该条裁切成宽度与罐主体部的高度相等、长度与罐主 体部的周长加上5mm的覆盖部相等的尺寸。在施加压力的同时,绕着加热至160°C的无缝杯 的外表面卷绕膜。将重叠部粘接在一起,从而制造了前驱贴标罐。连续制造3000个前驱贴标 罐。通过滑槽运送如此制造的前驱贴标罐,通过码垛机将该前驱贴标罐包装成每层垛容纳 400个罐的垛。将八层垛上下层叠并在这八层垛之间放置分隔板,保存这八层垛。
[0176] 〈具有在曲面上喷墨打印的标签的罐的制造〉
[0177] 从垛中取出前驱贴标罐,并且使用图9所示的设备在曲面上喷墨打印图像并涂布 面涂覆剂(罩面清漆)。
[0178] 将前驱贴标罐插入设备的芯轴并通过芯轴内部的真空固定于芯轴。随着设备的间 歇转动,通过使用照相机使将要印制在标签上的图像相对于将要被喷墨打印的图像定位, 喷墨打印图像并使图像假固化,涂布面涂覆剂(罩面清漆),随后在炉中加热固化。待要喷墨 打印的墨为热干燥固化型的溶剂型墨。图9示出了喷墨打印时的假固化的时刻。外观设计为 图11所示的可变外观设计。此后,在开口部侧对罐施加缩颈和凸缘加工,以获得罐主体标称 直径为202、开口部直径为200且容量为200ml的印制无缝罐(喷墨打印贴标罐)。
[0179] 通过使用照相机检测定位标记并通过使芯轴以使凹版印刷图像与喷墨打印图像 一致的方式转动,实现相对于标签上的图像的定位。
[0180] 为了喷墨打印图像,依次喷墨打印白色(W)、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 (K)的点。此后,利用加热至100°C的热风使墨全都假固化,并且在涂布罩面清漆之后,在炉 中在200Γ下保持一分钟使墨完全固化。待要喷墨打印的墨为热干燥固化型的溶剂型墨。面 涂覆剂(罩面清漆)为聚酯氨基系树脂并在200°C下保持一分钟以完全固化。表2示出了外表 面的细节和评价结果。
[0181] 〈耐划伤性评价〉
[0182] 对实施例8至实施例18以及比较例4和比较例5中获得的前驱贴标罐进行码垛(通 过使用码垛机将前驱贴标罐配置成垛)。目视检查每组10个的以上前驱贴标罐的外表面,并 且评价这些前驱贴标罐的凹版印刷表面的耐划伤性。如果罐无划痕,则评价为(〇),如果罐 有轻微程度的划痕,则评价为(Λ),如果罐有明显程度的划痕,则评价为(X)。评价为?和 Λ的制品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0183] 〈图像鲜明性评价〉
[0184] 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检查实施例8至实施例18以及比较例4和比较例5中获得的 喷墨打印贴标罐的外表面,并且观察这些罐的图像重叠部分的喷墨点的状态,以评价图像 鲜明性。如果喷墨点是圆的,则将图像评价为(〇),如果点是变形或扩展的,则将图像评价 为(X )〇
[0185] 〈实施例9>
[0186]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该喷墨打印贴标罐不具 有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白色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187] 〈实施例 10>
[0188]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仅在前驱标签上的与喷 墨打印图像对应的部分通过使用凹版印刷版涂布底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189] 〈实施例 11>
[0190]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在标签的整个表面上喷 墨打印底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喷墨头、使用聚酯树脂来形成底层。
[0191] 〈实施例 12>
[0192] 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仅在前驱标签上的与喷 墨打印图像对应的部分喷墨打印底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不。
[0193] 〈实施例 13>
[0194]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未在前驱标签上涂布底 层,而是通过使用曲面涂覆机在前驱标签的整个外表面上涂布环氧系树脂,随后固化,由此 设置底树脂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195] 〈实施例 14>
[0196]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未在前驱标签上涂布底 层,而是通过使用曲面印制机调整相对于印制在标签上的图像的位置,在与喷墨打印在前 驱贴标罐的外表面上的图像对应的外周局部地涂布环氧系树脂,随后固化,由此设置底树 脂层。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197] 〈实施例 15>
[0198]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未在印制的标签上涂布 底层,而是通过使用图10所示的设备通过执行喷墨打印的步骤实现定位,通过喷墨打印在 前驱贴标罐的整个外表面上涂布环氧系树脂,随后利用热风假固化,由此设置底层。评价结 果如表2所示。
[0199] 〈实施例 16>
[0200] 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但未在前驱标签上涂布底 层,而是通过使用图10所示的设备通过进行喷墨打印的步骤实现定位,通过喷墨打印在前 驱贴标罐的整个外表面上涂布聚酯系树脂,随后利用热风假固化,由此设置底层。评价结果 如表2所示。
[0201] 〈实施例 17>
[0202]卷送PET膜,对罐外表面侧进行电晕处理,设置凹版印刷层,随后固化并卷取。接下 来,卷送膜,在膜的位于罐的内表面侧的整个表面上实心地涂覆白色层,随后固化并卷取。 接下来,对凹版印刷层涂覆底层,随后固化并卷取。在其它方面中,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 执行程序来制造喷墨打印贴标罐,然后对喷墨打印贴标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203]〈实施例 18>
[0204]卷送PET膜,对罐外表面侧进行电晕处理,在PET膜的整个表面上实心地涂覆白色 层,随后在炉中固化并卷取。接下来,卷送膜,在白色实心印制层上设置凹版印刷层,随后固 化并卷取。接下来,卷送膜,在凹版印刷层上涂覆底层,随后固化并卷取。接下来,卷送膜,在 膜的内表面侧涂覆粘接剂层,随后固化并卷取。在其它方面中,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执 行程序来制造喷墨打印贴标罐,然后对喷墨打印贴标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205] 〈比较例4>
[0206] 通过使用曲面涂覆机,在所获得的无缝杯的整个外表面上实心地涂覆白色层。接 下来,对白色实心涂覆层涂覆底层并使白色层在炉中固化。接下来,通过使用凸版,在固化 了的表面上胶版印制固定外观设计,随后在炉中固化,运送罐并对罐进行码垛。在其它方面 中,以与实施例8相同的方式执行程序来制造喷墨打印贴标罐,然后对喷墨打印贴标罐进行 评价。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0207] 〈比较例5>
[0208] 以与实施例8相同但不形成底层的方式制造和评价喷墨打印贴标罐。评价结果如 表2所示。
[0209] [表 2]
[0210]
[021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212] 本发明的印制膜能够通过喷墨打印与可变图像组合,并且能够有利地用于多品种 小批量的外观设计。
[0213] 此外,在本发明的印制膜的制造方法中,膜一旦处于通过诸如凹版印刷等的其它 方法印制有图像的状态,就能够被保存。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印制图像覆盖有透明膜或底 层,从而不存在被划伤的可能性。因而,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率地制造各种印制膜,其中 该印制膜已经例如通过凹版印刷而印制有固定外观设计,此外,还能够印制有可变外观设 计。
[0214]附图标记说明
[0215] 1印制膜,2粘接剂层,3其它印制图像,4透明膜,5底层,6喷墨打印图像,7 面涂层,8、9起始膜,10印制无缝罐,11卷送辑,12凹版辑,13炉,14卷取辑,20卷送 辊,21涂覆机,22干燥炉,23卷取辊,32喷墨头,100卷送辊,101卷取辊,103给送辊, 104固化设备,105底层形成设备,110面涂覆剂涂布装置,113加热设备,115冷却设备。
【主权项】
1. 一种容器用印制膜,其包括透明膜,所述透明膜具有通过喷墨打印而成的喷墨图像 和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而成的其它印制图像,所述喷墨图像形成在面涂层与 底层之间,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形成在所述底层与粘接剂层之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用印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介于所述喷墨图像与 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之间,所述喷墨图像和所述面涂层以隔着所述底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透 明膜的一个表面上,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和所述粘接剂层形成在所述透明膜的另一表面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用印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形成在所 述透明膜与所述底层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用印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印制方式 为凹版印刷,在凹版印刷之后,还形成实心地印制在整个表面上的层。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用印制膜,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面涂 层的涂覆材料在处于半固化状态时对所述粘接剂层具有粘接性。6. -种容器用印制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在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印制其它印制图像; 在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上形成粘接剂层; 在所述透明膜的与已经印制有所述其它印制图像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底层; 在所述底层上喷墨打印喷墨图像;以及 至少在所述喷墨图像上形成面涂层。7. -种容器用印制膜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在透明膜的一个表面上印制其它印制图像; 在所述透明膜的与已经印制有所述其它印制图像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形成底层; 在所述底层上喷墨打印喷墨图像; 至少在所述喷墨图像上形成面涂层;以及 在所述其它印制图像上形成粘接剂层。8. -种印制无缝罐,其具有至少贴附于其主体部的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 用印制膜。9. 一种印制无缝罐,其在无缝罐的至少主体部的外表面上设置的透明膜上具有喷墨打 印图像和通过喷墨打印以外的其它印制方式印制而成的其它印制图像,所述喷墨打印图像 印制在面涂层与底层之间,所述其它印制图像印制在所述底层与粘接剂层之间。
【文档编号】B41M5/00GK105829209SQ201480068248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发明人】山田幸司, 齋藤由樹子, 湯川泰洋
【申请人】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