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6021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护桶架35卧倒后,一根过渡杆的一端位于豁口 351中,另一根过渡杆则位于进桶护桶架35的顶端外侧,使得一对过渡杆36既不妨碍进桶护桶架35的翻转,又能承接卧倒后的进桶护桶架35上的水桶2。
[0020]为了提高水桶2的出桶效率,本实施例中在输送带3出桶端外侧的机架I上设置有出桶机构,如图1、图6所示,出桶机构的结构包括:从输送带3的出桶端倾斜向下导向的一对出桶过渡杆40,出桶过渡杆40将横卧着的水桶向下导向至卧倒的出桶护桶架41上,出桶护桶架41的支撑面呈与水桶侧壁对应相配合的弧形形状,出桶护桶架41和出桶托板42均固定安装在出桶转动轴43上、并且出桶托板42和出桶护桶架41呈“L”型布置,出桶转动轴43的两端分别活动支撑在机架I上,出桶托板42的底部与出桶气缸44的活塞杆相连接,出桶气缸44的活塞杆向内缩回能驱动出桶托板42从竖直位置翻转至水平位置,从而将横卧在出桶护桶架41上的水桶直立在位于水平位置的出桶托板42上,位于水平位置的出桶托板42内侧的机架I上还设置有推桶气缸45,推桶气缸45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柔性材质制成的推桶板46,推桶板46采用柔性材料可以避免损伤水桶的桶壁。推桶气缸45的活塞杆向外伸长能将直立在出桶托板42上的水桶向外推出至下一工位。
[0021]工作原理如下:进桶时,完成灌装的水桶2直立输送至处于水平位置的进桶托板34上,进桶气缸37的活塞杆向外伸长推动进桶托板34向过渡杆36 —侧翻转,直立的水桶2在进桶护桶架35的护挡下逐步卧倒,当进桶托板34翻转到竖直位置时,进桶护桶架35和其上的水桶2完全卧倒,卧倒后的进桶护桶架35的支撑面低于过渡杆36的支撑面,这样卧倒后的水桶2的横向两端支撑在一对过渡杆36上、且与进桶护桶架35相脱离,水桶2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倾斜设置的过渡杆36向下滚动至输送带3进桶端两侧的防滑带4上。具有一定速度的水桶2挤推着挡板371、并顺着纠偏护栏39在防滑带4上减速向前滚动,直至被挡板371阻挡停止在防滑带4上、等待推桶辊5的到来。设置纠偏护栏39的目的在于:对水桶2进行位置纠偏。纠偏护栏39限制了水桶2通行的宽度,水桶2必须顺着纠偏护栏39才能向前滚动,这样水桶2顺着纠偏护栏39向前滚动的过程中就是自身纠偏的过程,在纠偏护栏39的引导下,水桶2的中轴线被调整至垂直于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从而保证输送带3上的推桶辊5的中轴线与水桶2的中轴线相平行,这样当推桶辊5随着输送带3移动至紧贴水桶2的后侧时,推桶辊5对水桶2的推力均匀,从而使水桶2沿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向前滚动。滚动输送至输送带3输出端的水桶2从输送带3输出端两侧的防滑带4经出桶过渡杆40导向滚动至横卧的出桶护桶架41上,在出桶气缸44的驱动下,出桶托板42从竖直位置翻转至水平位置,从而将横卧在出桶护桶架41上的水桶直立在水平位置的出桶托板42上,直立在出桶托板42上的水桶再由推桶气缸45的推桶板46推出至下一工位。
[002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的输送机构先将横卧着的水桶2的中轴线调整至与输送带3输送方向相垂直的位置后,再由推桶辊5将水桶推动着向前滚动,从而保证水桶2能顺着输送带3的输送方向滚动向前完成裹膜的操作,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水桶膜包装的工作效率、降低桶装水的生产成本。
【主权项】
1.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转动向前输送的输送带,其特征在于: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撑横卧着的水桶的防滑带,防滑带的支撑面高于输送带的输送面,从而使得横卧着的水桶支撑在防滑带的支撑面上、且与输送带的输送面不接触,在输送带进桶端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端铰连接在机架上,挡板的后侧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挡桶弹簧,在挡桶弹簧的作用下,挡板能向前倾斜着弹性挡压在通过的水桶的前上方,输送机构进桶端两侧的机架上设置有一对纠偏护栏,该对纠偏护栏之间的间距与水桶的高度相对应、并能保证横卧着的水桶顺着该对纠偏护栏平直通过而不发生歪斜;由过渡杆导向进入至输送机构中的水桶在惯性作用下沿着纠偏护栏、并挤推着挡板减速向前移动,直至被挡板阻挡停止;输送带上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推桶辊,推桶辊随着输送带一起运动从而推动横卧在防滑带上的水桶滚动前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输带进桶端外侧的机架上设置有进桶机构,进桶机构的结构包括:两端分别活动支撑在机架上的进桶转动轴,进桶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进桶托板和进桶护桶架,进桶托板和进桶护桶架呈“L”型布置、并分别与水桶底部和水桶侧壁相适应,进桶护桶架的外侧设置有一对过渡杆,该对过渡杆安装在机架上、并倾斜向下导向至输送带进桶端两侧的防滑带上,进桶托板的底部与进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进桶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长能推动进桶托板从水平位置向过渡杆一侧翻转直至进桶护桶架卧倒,卧倒后的进桶护桶架位于一对过渡杆之间,卧倒后的进桶护桶架上的水桶被该对过渡杆所支撑、并与进桶护桶架相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桶护桶架的支撑面呈与水桶侧壁对应相配合的弧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桶护桶架与一对过渡杆之间的具体配合结构为:在进桶护桶架上设置有一条豁口,豁口的开口朝向过渡杆,当进桶护桶架卧倒后,一根过渡杆的一端位于豁口中,另一根过渡杆则位于进桶护桶架顶端外侧,使得一对过渡杆既不妨碍进桶护桶架的翻转,又能承接卧倒后的进桶护桶架上的水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输送带出桶端外侧的机架上设置有出桶机构,出桶机构的结构包括:从输送带出桶端两侧的防滑带倾斜向下导向的一对出桶过渡杆,出桶过渡杆将横卧着的水桶向下导向至卧倒的出桶护桶架上,出桶护桶架和出桶托板均固定安装在出桶转动轴上,出桶护桶架和出桶托板呈“L”布置,出桶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活动支撑在机架上,出桶托板的底部与出桶气缸的活塞杆相连接,出桶气缸的活塞杆向内缩回能驱动出桶托板从竖直位置翻转至水平位置,从而将横卧在出桶护桶架上的水桶直立在位于水平位置的出桶托板上,水平位置的出桶托板内侧的机架上还设置有推桶气缸,推桶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推桶板,推桶气缸的活塞杆向外伸长能将直立在出桶托板上的水桶向外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出桶护桶架的支撑面呈与水桶的侧壁对应相配合的弧形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桶膜包装机中的输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转动向前输送的输送带,输送带两侧的机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防滑带,防滑带的支撑面高于输送带的输送面,从而使得横卧着的水桶支撑在防滑带的支撑面上、且与输送带的输送面不接触,在输送带进桶端上方的机架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端铰连接在机架上,挡板的后侧与机架之间连接有挡桶弹簧,横卧进入至防滑带上的水桶沿着纠偏护栏、并挤推着挡板减速向前移动、直至被挡板阻挡停止;输送带上间隔固定设置有若干用于推动水桶的推桶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水桶顺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滚动向前而完成裹膜操作,大大提高了水桶膜包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桶装水的生产成本。
【IPC分类】B65G47-04, B65B35-44
【公开号】CN204310093
【申请号】CN201420650545
【发明人】张迎龙, 卢益军, 卞广新
【申请人】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