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321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梯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随之,电梯轿厢的功能也日渐增多,然而,各种电梯事故层出不穷,因此,电梯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电梯厂家已十分注重其安全系数,其减震效果是电梯安全性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电梯受到强烈撞击的情况下,现有的电梯其减震效果欠佳,而电梯轿厢底板的减震性能对于整个电梯轿厢的减震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较好减震效果的电梯轿厢底板十分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
[000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连接板、中间连接板、上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与中间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所述上部连接板与中间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
[0005]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均布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部连接板和中间连接板焊接设置。
[0006]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为橡胶层,多层橡胶层上下叠放填充在第二容纳空间内。
[0007]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连接板、中间连接板及上部连接板的四周边缘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与底部连接板固定,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扣接设置在上部连接板上。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使底板设置成夹心结构,第一弹性结构和第二弹性结构的结合,使底板具有双重层减震效果,从而提高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底部连接板,2-中间连接板,3-上部连接板,4-第一容纳空间,5-第二容纳空间,6-弹簧,7-橡胶层,8-连接板,9-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用于做电梯轿厢的底板,
[0013]包括底部连接板1、中间连接板2、上部连接板3,底部连接板I与中间连接板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4,上部连接板3与中间连接板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5,为提高减震效果,在第一容纳空间4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在第二容纳空间5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具体为,第一弹性结构包括均布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4内的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底部连接板I和中间连接板2焊接设置,第二弹性结构为橡胶层7,多层橡胶层7上下叠放填充在第二容纳空间5内。
[0014]为实现底板的密闭,底部连接板1、中间连接板2及上部连接板3的四周边缘通过连接板8连接,连接板8的下端与底部连接板I固定,连接板8的上端设置有翻边9,翻边9扣接设置在上部连接板3上。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梯轿厢的底板设置为具有减震效果的底板,可有效增加电梯轿厢的减震性能,通过设置的弹簧6及橡胶层7的结合,实现双重减震效果,当电梯被强烈撞击时,可最大限度的减轻人员伤亡情况,确保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主权项】
1.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连接板(1)、中间连接板(2)、上部连接板(3),所述底部连接板(1)与中间连接板(2)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4),所述第一容纳空间(4)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所述上部连接板(3)与中间连接板(2)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5),所述第二容纳空间(5)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结构包括均布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4)内的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底部连接板(1)和中间连接板(2)焊接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结构为橡胶层(7),多层橡胶层(7)上下叠放填充在第二容纳空间(5)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连接板(1)、中间连接板(2)及上部连接板(3)的四周边缘通过连接板(8)连接,所述连接板(8)的下端与底部连接板(1)固定,连接板(8)的上端设置有翻边(9),所述翻边(9)扣接设置在上部连接板(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连接板、中间连接板、上部连接板,所述底部连接板与中间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弹性结构,所述上部连接板与中间连接板之间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第二弹性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使底板设置成夹心结构,第一弹性结构和第二弹性结构的结合,使底板具有双重层减震效果,从而提高减震效果。
【IPC分类】B66B11/02, B66B5/28
【公开号】CN205274965
【申请号】CN201620015819
【发明人】吴牛方, 沈陆飞, 沈明文, 钱国华, 周于龙, 黄敏敏, 陆振华, 彭琤
【申请人】奥特朗博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